绿林网

《剪辑之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剪辑之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剪辑之道》是一本由[加]迈克尔·翁达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剪辑之道》读后感(一):这个豆瓣评分是认真的吗?

看一本过誉的工具书后的失落感远大于读一本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的文学作品,后浪出的书到底花了多少钱刷分?把人物行业对谈包装成具体技能的工具书,实际上却是散漫无章蜻蜓点水式的展开讨论,毕竟不是播客。ok?与其说是介绍剪辑的书,不如说是参与制作影片的相关八卦和声音设计然后再加上一点剪辑内容-想做宫保鸡丁还是要找菜谱来看,看宫保鸡丁文化史之类的真的没办法下厨房学会做菜。

《剪辑之道》读后感(二):什么是剪辑

本书展现了文学家和剪辑师就电影如何进行剪辑的几次哲学式对话记录。一部电影要经历三次出生,分别是剧本写作、拍摄和剪辑。作为剪辑师,可以对叙事的进展一目了然,处理着无数的可能性:能否把刚才那道戏拿掉;下面3分钟能否跳掉;把这一段时间嵌套在另一段时间里面从而把两个本来无关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处理的是整体结构:影片的节奏问题和道德基调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被上千种因素干扰,跟速度、环境噪音甚至主角的对手从一场对话中怎么抽身离开的方式都有关。事实上,拍摄出来的电影素材永远都比最终影片能用到的要多得多,平均而言是后者的25倍。剪辑师要从海量素材中找出最佳材料,并将他们以最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把一部电影建构出来,就是和谐地组合所有声音和画面素材中那些隐秘的图案,如交响乐中对不同的音乐主题的编排与演绎。早期电影的剪辑师,远在默片时代就多是女性。但有声以后,带电了,工程学方面的,女性就离开了。有才华的导演要决定接纳什么、排除什么,从而保护一种共同的构想。实实在在地查看导演拍摄出来的全部影片素材,为之分类、作出评估、重新平衡,并对某些微小细节写下特定注释,所有这些工作都落在剪辑师身上。剪辑师必须最大限度利用手上的所有材料,必须在展示这些材料的同时,以一种自然的、令人兴奋的方式呈现影片的层层构想,让观众易于领会,该神秘的时候要神秘,该通俗的时候要通俗(微观上,决定每个镜头停留的精确长度;宏观性工作则涉及重构场景、重置场景顺序,有时甚至要完全割舍掉整个故事的副线情节。)。电影剪辑有其截止期限,必须拿出一种想法来。剪辑师应尽最大的努力从观众的角度看问题,避免看见演员脱掉戏装或者脱离角色的状态,也避免看到现场。越是注重探索事物的情感程度,就越会注重声音的隐喻力量。现实只能走那么远,再往下走,必须超越现实,超越取景框。镜头的结构关系的设计以及选择在哪儿结束镜头,跟直到此时此刻为止的那些材料的节奏、平衡感有关。电影的发明等,不能只看到发明创造本身,二要看其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必须恰好相遇并且啮合。电影音乐永远都是在事后创作的,作曲家只是对拍摄和剪辑出来的情节做出反应而已。剧本、音乐和电影之间,有一种相互的互动、反馈关系,各自启发、完善、影响着另一方。这样的动态关系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电影制作过程中是不存在的。就算是非常精彩的剧本,里面的人物深陷性格缺陷之中,作为剪辑师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理智上都给他们某种不偏不倚的表现。这样才能既复杂,又危险,不能被轻易地忽视掉。电影到来之前,曾经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现实主义、音乐力度(贝多芬)等观念已经彻底融合进欧洲文化里面。到1889年时,几代艺术家、作家、音乐家还有整个社会都已经吸收了这些观看、聆听和思考的方式。文学、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中的力度概念,终于汇聚在电影这种物质形态下,并在短短几十年内产生了电影艺术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导演为每个情景、每句对白、每一场戏都要选择最具特征、最具表现力、最有意思的角度,然后他会超额拍摄这些材料,给剪辑师提供必备份额之外的选择。剪一场戏的时候,不断面临三个问题,并必须作出决定:用哪一条镜头?入点在哪里?出点在哪里?如果能用最有意味、最复杂、最有音乐感、最戏剧性的方式来回答那三个问题,那么影片就会生动无比。真正的难点在于,要让这一种感觉的流动成为整个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剪辑是一次建构,是在三个维度中拼装马赛克,其中两个是空间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它也是电影制作方式的缩影:这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是一件件组装的。有些电影是从单一视点来讲述的(有影无声)。有两种方式来处理电影中的多重视点的问题:发散式或者汇聚式。书跟电影的联姻往往是很糟糕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丰富性。一部小说中的故事容量远多于一部电影能呈现出来的。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容易改编成电影。能改编成好电影的小说都有一定的动态----无论那是一种纯粹在银幕平面上的活动,还是从一种情感状态到另一种情感状态的活动,最好希望是两种兼而有之。

《剪辑之道》读后感(三):幻影世界中的修行人

一部电影有三次诞生机会,第一次是剧本,第二次是导演,第三次就是剪辑师。默奇从浩瀚的镜头与资料中打破时空、顺序、场景及混合感官觉受地将一部电影“拼好”,然后对这它喊了声哪吒!神童一跃而起,而默奇就是太乙真人。

这本书写电影后期制作,从混音、剪辑、合成到他自己的人生感触。从专业看,默奇是天才;从修养看,默奇是大师。此书更像是影视幻象世界中的修行真经。

默奇善于通过前后不同的镜头切换将剧本中的时间线打乱。如同一本小说开篇首句“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的开篇迷倒一片)从未来的角度、叙述读者眼前的主角、过去的事情。默奇也擅长如此,为竖立一部电影的第一印象,他极尽全力的给观众挖坑。时空不重要,重要的是默奇想带观众去哪儿。同一个镜头同样的人物同时聆听到的对白,而每个观众就会产生不同感触。时空因为人的内心投射而生出无数幻想片段。人生亦如是,对话文字或许曾经发生,但每人听到的顺序和语气却是不同的。阿难梦中听到洗衣妇捣衣之声,做起了敲木鱼的梦境。

默奇从小拿录音机录纽约大街上的声音。声音会被他当眼睛用,眼睛会被他当时间用。这才有了电影“教父”中学生身份的迈克尔在餐馆第一次杀人,那一秒,枪声静默,而画外音一辆火车呼啸而过,仿佛仇家是被撞死的而非挨了枪子儿。那一声铺天盖地的火车头呼啸,也代表着迈克尔青年学子的洁白人生从此一去不回头了。此时,眼睛看到的枪口已被漠视,大家都接受了“死亡”,仇家与迈克尔前半生都over了。“英国病人”中默奇也如此,间谍说完话时镜头对准他的眼睛,故意延迟了很久,这让观众潜意识感觉这人似乎说谎。五官的通融,让整个世界更丰富和细腻,这在默奇的电影中被用的淋漓尽致。可能他不打坐,也没修到六根圆通,但他对一切都好奇和保持开放的人生态度让他成为才华横溢的天才剪辑大师。

书中我最震惊的是默奇对一部电影诞生的诠释。他说,一种拍电影的方式如希区柯克,在拍之前脑子里已经过了无数遍,最后只要整个团队拍出来就几近完成。还有一种拍电影的方式如科波拉(默奇合作最久的导演,“教父”“现代战争启示录”的大导)一边拍一边养,电影有自己的情绪和性格,角色有自己的命运与去处。

默奇用一个游戏做比方,大家在屋子里用提问的方式猜一个东西。每个人都内心默选一样在房间中的东西,然后每个人都有发问的权利,大家按座位顺序回答。比如,你内心选了桌子上的香蕉,我默选了桌子上的烟灰缸。游戏开始,猜题者问:这东西在桌子上吗?你回答:对。猜题者接着问下一个人:这东西可以吃吗?下一个人答:可以。那么我内心中的答案(烟灰缸)就作废了,我必须内心中重新换一样桌子上能吃的东西,以便游戏继续玩下去。。。。。这样大家内心本来都有预期答案,随着每个问题的逼近,大家的答案可能越来越统一,也可能毫无结果,此物到最后矛盾重重无法存在。这非常像拍摄过程,导演道具服装灯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同一场戏的理解,直到拍的过程中根据职位和顺序,大家不断修正自我观点不断妥协/坚持,最终达成一幕。

而科波拉的电影常常如此,默奇接受这样的电影制作过程,这个过程本身的生命力往往让最终的作品更复杂更细致,与千万观众内心中产生万树繁花的共鸣更多。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电影才拥有100个人读红楼梦的精彩。

默奇认为电影如人生,不仅内容如此,拍摄的过程亦如是。他的个性诗意(喜欢里尔克的诗并做诗歌翻译),技术专业(研究爱迪生,声场效果,及古典交响乐的复杂情绪层次),如此一个电影艺术领域的天才,难以超越,唯有敬仰。

此书虽难看懂,但如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样,内藏一条真理的作品。默奇本身就是诗意,才可以做节拍万变,幻化无穷的事情。

《剪辑之道》读后感(四):不止在谈电影剪辑

从豆瓣书店购得此书,读完感觉真没有白花钱。

此书讲电影剪辑,但绝不仅仅是剪辑,而是主讲者对电影的广泛理解;也不仅仅讲电影,而是将电影与其艺术形式对比起来看。我自己肯定不懂电影剪辑,对电影的理解也达不到业内人士那样的境界,但也居然产生了共鸣:社会科学写作同样需要对某些主题的感觉,同样需要从搜集和积累到创造、阐释的过程,同样需要在写作中把握节奏、形成结构、填充材料令其丰满起来,最后形成一个作品。

这是一本对话集,对谈者是一位作家,不仅对文学而且对电影有深入了解,正是他提出的那些问题和不断引导,才有主讲者的滔滔不绝,讲出那些深藏心底但未必清晰意识到的想法和看法。所以,口述(史)研究不是随便就能做的。

1. 可以追溯到少年时代

沃尔特.默奇是电影业者,后来做过导演、当过编剧,但一生主要从事的是剪辑和录音,主要作品包括《教父》,此外还有《纸牌屋》《人鬼情未了》《现代启示录》《布拉格之恋》等。

多数人对剪辑师和录音师的工作不甚了解。书中说,电影的生命发展有五个阶段:剧本、前期制作(选角和选景)、拍摄、剪辑、音乐和混音。显然本书主人的工作就处于最后的两个阶段。

电影的基本形状可以说是在剪辑师手中完成的,尽管有剧本,但面对一大堆拍摄出来的东西,要(和导演一起吧,尽管此公话中不这样说)决定故事的怎么延伸、怎么讲述,确定其节奏,不仅是大节奏还有每一个场景的小节奏——一个镜头拍下来,最后到底应该截止在哪一格(一秒24格)在最后作品中呈现,文中有很详细、生动的讲述,让我这个外行看得津津有味。

电影最后的模样则是在混音之后完成的,这就是录音师的功劳了。其中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音乐,另一个是音效,要把所有声音最后与影像合成为一体。如何找到合适的音乐,为镜头中的一切找到合适的声音,书中也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对于默奇来说,无论是剪辑还是录音,这一切好像都是从一个十一岁男孩在家里鼓捣那台磁带录音机开始的。一方面是录,不仅录电台里播的音乐,还录外面发出的声音,甚至利用麦克风与一堆金属摩擦较劲。另一方面是剪,把磁带正播、倒播,剪断后排个序、粘回去再播,就是要制造不同的效果。

2. 关于电影的诞生

关于电影,书中有很多讨论,我读来都听新鲜的。以下我只捡其中一段转述——我没有读过电影理论,不知道正史上如何总结的,如果已经是常识,那只能说我自己孤陋寡闻哈。

“电影之父”有三个:爱迪生、贝多芬、福楼拜。要放在一个合适的社会背景下,三者缺一不可。

“我用爱迪生代表电影之初发所有技术天才”,他们在物质层面发明的电影,赋予其机械特性和化学特性。

“在这之前差不多五十年的时候,福楼拜代表的一类作家已经发明了现实主义”。他会用整页整页的篇幅去描写一间空屋子里的尘埃颗粒和他们细微的声响,因为他在说:平凡现实存在着某种意义。这就是电影的故事,电影要展示的内容。

“福楼拜之前三十年,以贝多芬为代表的作曲家开始探索音乐中的力度概念”,发现通过强力扩展、对比、变形的手法改变音乐的节奏和配器的结构,可以激发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力量。“你听贝多芬的音乐,可以发现调性、节奏和音乐焦点的突然转换,那就像是电影语汇被翻译成了音乐表达:剪切、叠画、淡入淡出、叠映、长镜头、特写镜头”。这个就是电影的表达手段了。

“十九世纪文化中这两条伟大的河流,文学和绘画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中的力度概念,终于汇聚在电影这种物质形态下”。此外,还有十九世纪像银幕一样巨大的画作,当时急剧变化的人口分布为电影准备好了观众。

3. 各种艺术(学术)形式之间是相通的

书中很多地方自觉不自觉地涉及到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比照。

电影制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希区柯克式的,一部电影已经在创造者脑子里完成了,只需要将它拍出来;另一种是科波拉式的,电影中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在摄制过程中舞蹈,不停地发明。这代表了两种极端,很像湿壁画和油画,前者的颜料一旦接触石膏就无法更改,后者可以在画布上不断涂抹覆盖。

如何处理电影中的多重视点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散式方法,一开始所有角色都在同一个时空中,接下来你就可以一个个跟随他们了。与此相反的是汇聚法,两个三个故事各自独立发展,最后交汇在一起。但有时候会打破这些规则,但效果要取决于各自的能耐。这个与文学作品的手法也很相似。

剪一场戏的时候,你会不断面临三个基本问题:用哪一条镜头,入点在哪里,出点在哪里。三个问题中对节奏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在哪里结束一个镜头,要完整但不要过度。镜头决定在哪里剪切,就跟写诗歌时决定在哪里断行一样。在剪辑切换的瞬间,把一个画面与另一个画面并置,这就相当于产生了一个韵脚。

默奇的父亲是一个景物画家,“有一回他和我说,我画的不是物体,而是我的眼睛与所画物体之间的空间”。“那恰恰是我对声音录制的看法。如果我去录关门的声音,我不会认为我记录的是一声关门,而是记录了关门这一事件所发生的那个空间”。

《剪辑之道》读后感(五):一天看完 | 用obsidian写了11页的笔记分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