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似是都柏林》读后感精选

《似是都柏林》读后感精选

《似是都柏林》是一本由(西班牙)恩里克·比拉-马塔斯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页数:3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似是都柏林》读后感(一):惶惶不安,堕入执念

惶惶不安,堕入执念

昔日风光无限的出版社编辑,退隐平淡反复的退休生活,难以面对落差而迷失方向。

也适合迷失在其他执念中的人阅读,和主角一起飞跃。然而昨天木已成舟,今天转瞬即逝,明天有名无实。唏嘘无奈!

《似是都柏林》读后感(二):西班牙当代纳博科夫

我说马塔斯是当代西班牙纳博科夫,是因为这二人都喜欢选择一些脱离大众的话题说事,都有些学院化,马塔斯的笔下总是少不了作家,少不了作家的花边新闻,少不了作家们的那些作品。其主人公也总是作家,所写内容还是关于文学及其周边。当然,马塔斯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总会以假乱真或者通过胡诌的形式铺展情节,比如他笔下的人物总会与我们熟知的那些大作家扯上关系,今天在这里与格拉克吃过饭,明天在那里碰到塞林格,后天又在别处跟品钦聊过天。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巴托比症候群》那本书,那一本更轻灵有趣。这一本读了四分之一,虽然流畅,但是主题过于严肃和个人化。兴许读完全书,会有别的看法。

《似是都柏林》读后感(三):追自己影子的男人

最近感觉大脑经常是放空的状态,看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麻木没有表情的脸,也许别人看我也是一样吧。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站在山顶的人觉得山底的人渺小,其实反之亦然。 今天中午听朋友说TA朋友花了17000,要去听一个大师的讲座,关于灵修的,心直口快的我直接来了句:“花17000去洗脑吧!”还是不该太直了。之前跟很多人说过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空做做瑜伽,注意饮食,可是很多人都没时间、没精力。后来花各种钱,给医院、给灵修师,问各种人,最后得到的答案还是“多运动,注意健康,坚持冥想或打坐“。人们似乎总是想在远处找答案,其实答案常常就在近处,能听进去的也总是你想听的人说的话。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存在就需要找到与自己和谐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或理论,所以不管吃素的人说素食有多少益处,喜欢吃肉的人依然会遵循自己的价值理念,直到有一天真的被洗脑成功自己决定转变。 离你远的人说话似乎也总是比离你近的人说话动听,因为离你远的人看到的只是模糊的你,而离你近的才能看到你真正困在了哪里。但不论离你近还是离你远的,都没有自己了解自己,别人说的对与错都是相对的,一切都还得自己把握。活着就是一个不断被洗脑和反洗脑的过程,虽然有时候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容易分不清,但保证大体是向阳的,向正的方向走就好。 其实大部分人都清楚地知道善恶美丑,只不过很少有人能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弱点。别被别人的恭维冲昏了头脑,也别被别人的贬低消磨了意志,承认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智慧,与其花时间与人争论,不如沉淀自己,让时间说话,让真理自清。 说说《似是都柏林》这本书吧。 书的作者是名西班牙作家,名叫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全书以主人公里瓦想去都柏林为日趋没落的印刷时代举行一场葬礼为主线,穿插了主人公的复杂的内心独白、各种想象以及对其所读过的书的思考。 里瓦是名年近老年的编辑,60多岁的年纪,因为饮酒过度而身患重病。作为一名资深的文学主编,曾经名噪一时,网络时代终结了印刷时代,也让声名四起的他陷入落寞的退休境况,更受自闭症的折磨。他是一名优秀的读者,一生都执着于发现伟大而优秀的作家,但直到退休也没找到,让他不禁以为那位他一直寻找的作家就是自己。 里瓦的妻子是名佛教徒,两人曾经因为里瓦沉迷酒精世界差点分手,里瓦因此被迫戒酒。但在都柏林之行之末,里瓦深度的精神思考导致他精神再次奔溃而投奔酒精。里瓦是名无神论者,两人迥异的价值观,彼此厌恶,却又不得不相互包容、依赖,休戚与共。 里瓦博览群书,对欧洲绘画、音乐还有书籍都有很独到的见解。其实每本书的主人公,都是作者自己阅历的体现。恩里克借里瓦的口说:“作家写出一部部作品,让读者看清了自己,而自己却越来越看不清自己。”里瓦虽然不是作家,但广泛的阅读似乎让他越来越看不清自己,很多作家的观点缠绕融合,使他的思维经常驰骋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有时自相矛盾。不过每个人都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品评别人的时候,也许得反思下自己。 自闭症让里瓦像他看过的一部电影《蜘蛛》里的主人公,困在自己丰富的思维世界中转圈,因为绕不出去而精神奔溃。 其实书读得多了的人反而容易走弯路,各种经验和教条的束缚,照本宣科过生活,追求着大家都在追求其实对自己并不一定有用的东西。去掉浮华,拨开迷雾,遂着本能走,才能直达内心,简单、真诚。

《似是都柏林》读后感(四):仿佛什么都不记得,却分明看到整个内心宇宙

阅读,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文字的奇妙组合,意外唤起了你的情绪共颤,将你心中处于萌芽或是尚不明晰的所思所想,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那么,从阅读这个角度看来,一部小说的精髓部分便是其阐述的思想内涵,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塑造等都是为了表现主题和思想的工具,所以我并不喜欢人物关系错乱、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相反我更爱那些情节简单,只需要安排一两个人物就可以涵盖所有思想内涵的意识流作品。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在《似是都柏林》中写道,“那些在家里搞创作的作家,他们整天都在房间里坐着,却可以向未知世界展开新的旅程。他们的房门始终紧闭,他们一动不动,然而这种禁闭却让他们享受着绝对的自由,任由自己的思绪驰骋到想到达的地方。”

而书中的主人公萨穆埃尔·里瓦几乎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他不是作家,只是一个过着“飞特族”生活,整日幽闭于屋内,沉迷于网络的失败的编辑、困窘的无业游民、信息时代的自闭症患者,他快满六十岁了,从前的出版社已然倒闭,酒精毁了他的身体,婚姻也跌入万丈深渊摇摇欲坠,然而他无力改变这一切,他终日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像一个孤僻的人游离于荒凉的世界之外。

但是他的内心却是丰富的、自由的,精神意识是在不断发散和思考的,他足不出户,思想却可以穿梭时空和地域。他对文学和出版事业拥有着无限热情,倾尽毕生精力渴望找到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可最后却只能带着这样的遗憾来到都柏林,在6月16日的布卢姆日为古登堡时代举行一场葬礼,为印刷时代的终结唱一曲比喻意义的挽歌。

这个世界在每况愈下,仿佛一切都即将结束,这个时代在消亡,身边的人都步履匆匆惜时如金,没有人再有时间去思考或者谈论世界,他从前所钟爱的出版事业也变成了一种折磨,因为那些小说都充满了邪恶力量和哥特式的铜臭味,读者的阅读喜好也变得越来越愚蠢,所以这场葬礼既是为了轰然倒塌的文学编辑事业,也是为了真正的作者、有天赋的读者以及如今我们已经缺失的一切。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说他更倾向于内向的文学,整部小说的进展完全靠思想意识推动,时间也跟随意识的变化跳跃式前进,剧情简单到几乎没有画面感,小说的内容便是主人公里瓦的内心活动,“真正的神秘之路往往都通往我们的内心”。

书中运用故事套故事的迷宫式手法,巧妙的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实现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的连贯过度,涵盖了亲情、爱情、生命、宗教、文学创作、衰老、死亡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话题都牵涉到大量作家、哲学家、文学作品以及作者自己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的思考。有的人也许会觉得这是一种知识卖弄,而实际上,他在小说里引用或描述很多文学作品不仅是阐述和议论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向下一代传承文化记忆,让读者从中得到一份阅读清单。

主人公里瓦虽处于孤独的人生低谷,但作者要传递的思想却是积极的,人生任何一种危机都是我们内心不安的写照,挫折也并非来自外界,而是在为自己人生做出选择的时刻便悄无声息的潜入我们的内心,衰老和死亡谁都不可避免,有时你会因“精神沸腾,肉体却双膝跪地”而沮丧、绝望,但是天亮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生命中还有尚未实现的目标等着我们去努力。不管最终命运如何,只要付出努力,总会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终于相信了电影导演阿莫多瓦对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小说的评价,读的时候像被催眠,然而当你读完却什么也不记得。它牵引着你的思想,将你带入一个浩淼神奇、丰富多彩的内心宇宙,然而读完却想不起它讲了什么,但你又分明觉得看到了一个无比深邃宽广的世界。

《似是都柏林》读后感(五):都柏林之死

大概每一位西语作家的笔下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都柏林。乔伊斯一辈子都在还原他心中的都柏林,在文字中重建一座城,恢复行将毁灭的文化家园;他的继任者贝克特则放弃了拯救,在等待中试图逃离这座城;而轮到马塔斯,都柏林成了死亡的归宿,他从别处被宿命吸引到那里,导演并见证了古登堡时代(印刷时代)的葬礼。

马塔斯的这本后现代小说《似是都柏林》的书名取自拉金的同名诗歌,诗歌讲述了一位老妓女的葬礼,她的姐妹跟随着灵车,在都柏林的街头为她送行,而马塔斯的小说亦围绕了一场发生在都柏林的“葬礼”展开。小说主人公里瓦是一位六十岁的退休编辑,为了挽回妻子的离开,他戒除了酒精,变成了一位了无生趣的孤独“宅男”。然而,一场有关都柏林的梦境唤醒了他的梦想,让他想起了《尤利西斯》里的一场葬礼。于是,从未踏足过都柏林的里瓦,为这次追梦之旅做好了充分的背景资料收集准备,并集结了三位作家朋友,在布鲁姆日(《尤利西斯》故事发生的那天)启程前往都柏林,自导自演了一场为古登堡时代举行的葬礼。各种命定的暗示与巧合牵动着里瓦的心,幽灵般的影子窥视着他,让他决绝地完成这场都柏林的“死亡之旅”,最终重燃酒瘾,失去了妻子,走向了愈加幽深的孤独之中。

马塔斯在《似是都柏林》中,透过字里行间反复向乔伊斯《尤利西斯》等著作致敬。首先是故事的主体结构与主题设定:与《尤利西斯》中按照整点进行串联故事异曲同工,马塔斯采取了以月份命名章节的做法,同样将小说按时间进行切分;而《似是都柏林》中的中心事件——有关古登堡时代的葬礼,完全参照《尤利西斯》第六章中迪格纳穆葬礼的风格神韵,进行了精心设计与还原,无论是葬礼环境的择选、醉鬼幽灵一般的流浪汉背景,还是身着胶布雨衣的神秘人,甚至是葬礼之后的酒吧与球赛场景,皆颇有乔伊斯之风范。此外,马塔斯继承了乔伊斯《尤利西斯》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将人物逻辑自由调度,将里瓦的生活与梦境打通,模糊了现实与文学之间的边界,进入充满想象力的思维迷宫之中。作家的生活与著作在平行时空进行同时书写,编辑在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中半梦半醒。葬礼就像是一场仪式,又像是一场想象中的狂欢,里瓦将其赋予了文明末日审判的意义,又对朋友们在葬礼仪式形式的煞有介事感到矛盾与不适。在他看来,完美的古登堡时代葬礼应该是随性的,关注的是死亡与毁灭本身。

最后,不得不提到故事中的“胶布雨衣”神秘人意象,这个形象在《尤利西斯》中亦多次出现,像黑暗中的幽灵,窥视着主人公的一举一动。直到《尤利西斯》的最后,这个幽灵一般的人物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只知道他深爱一位已故的妇人,或按照吉尔伯特的说法,这个人物的原型是乔伊斯父亲的同事W·韦瑟厄普。而马塔斯则将这一形象进行了深发,在《似是都柏林》中,神秘人有了自己的名字马拉奇·摩尔,长得像极了年轻的贝克特。虽然这个名字来自一个陌生人在门铃中宣告的死讯,然而里瓦却将其与胶布雨衣神秘人对号入座。对于里瓦,摩尔代表了他对于文学与世界的未来希望。他相信那就是贝克特笔下等待的戈多,是他一直孜孜以求寻找的人,尽管这一切充满了后现代的荒诞,里瓦认定:“他绝对是一名才华横溢的作者,虽然他从来没有写过只言片语。”同样令人讽刺的是,“摩尔”和“死了”来自两种语言,听起来却十分相似,里瓦的希望即是死亡。然而,马塔斯并没有将这种有关死亡的绝望进行到底,而是为其打开了一扇半明半暗的窗:在故事的最后,里瓦在墓地与摩尔“重逢”,那是葬礼上的一团黑影,“年轻人依然穿着上次的胶布雨衣,只是这次更加破旧。”在都柏林,“不同时空的中心的确是相通的,所谓的‘活人’和‘死人’正是经由这样中心相互穿梭,遇到彼此。”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这样写道:“爱尔兰人的家就是他的棺材。”都柏林人向死而生,在死亡中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马塔斯将这种意义继承了下来,怀着悲悯与可以控制的伤感,将都柏林与文学出版之死,置死地而后生。

p.s.这篇书评写于几个月前,当时对胶布雨衣的角色始终懵懂,终于在上海书展时有幸向马塔斯亲口求证,他说,在雾中,他真的曾见过他,在都柏林,好像有的东西真的可以复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