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因为梦见你离开》读后感锦集

《因为梦见你离开》读后感锦集

《因为梦见你离开》是一本由张怡微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因为梦见你离开》读后感(一):异乡的自我关照

读《桥下》让我想起青山七惠,可是不尽然是纯粹的爱情小说,那里面有许多淡淡的却沉静下来的异乡人的愁绪与自省。岛屿之于怡微是书写的大布景,那个曾经上演了多少流离失所的戏码、经历过大动荡的异域岛屿,剥离了外来者眼中的流光溢彩,多了一份在地人生活的平常与温润。一个人青春时出走得再远,最美妙的事,许是在绵长的新鲜的异乡经验里反观自我的生命,往事和童年,在那段恍若隔世的时空距离里,记忆里的自己变得跃动,丰盈,故乡的一切变得栩栩如生,那份异乡里的自我关照慢慢有了一份老灵魂的味道。

《因为梦见你离开》读后感(二):很文艺

这本《因为梦见你离开》是9月去台湾前开始读的,上海姑娘在台湾的留学生活,文字中随意带过的上海方言,台湾的街头,小吃,朋友,跳蚤市场。。。

多次提到台湾的垃圾处理,也是会心一笑,去过台湾的都懂的吧,他们真的环保爱干净,路上少见垃圾桶,也少见不文明乱扔现象。开篇早餐店和照相馆两则,温暖,极为喜欢。后面的几篇多带着愁离和冷清,相聚也好似极快就灰飞烟灭。

有那么一句印象极深:我是异乡人,从不缺路过。因为我一踏上那片土地,就受限于倒计时。

很文艺。我想打3.5星吧。

《因为梦见你离开》读后感(三):关于台湾,因为梦见你离开

继《都是遗风在醉人》后,才女作家张怡微台湾系列图书第二本!

作为在台湾的上海作家,张怡微的台湾故事里充满了“两地经验”纠缠的痕迹,她生活里是台湾的日常,却充满了异时异地的即逝感;回上海,又做足了随时准备离开的应酬。但恰巧也是这种人生既定方向的暂时偏离与旁逸在不断激发着她的写作,似“对照记”般隐喻在文字中、横亘在日常以外,犹在镜中。她自己曾说:“这些年来,也唯有在这片地域,我要比在故乡时更为亲近大自然一些,也亲近自己。至少从地景,从切肤的毛孔的呼吸里,我能窥见城市性情之外的普世端倪。”然而我想,如果有一天她要离开,那也是因为在故土上有那么多的舍不得与丢不掉;如果以后连回忆都靠不住,那么只有她告诉我们的这些故事会唤起久违的思念。

《因为梦见你离开》读后感(四):和本散文集无多关系的随记

是一本上海作家赴台求学出的散文集,每几页就会有旅行台湾的照片和两三句随想。没她的短篇出彩,杂文也都是有点点矫揉造作的伤感和文艺不适合我现在读,但不知不觉带着我的脑子把思维拉到了外太空。

忽然想起来在前几年还能自由行的时候我妈想拖我和她一起去的,伴一大家子的阿姨妈妈她一个人不至于孤单。

我给拒绝了,理由就是想未来和男朋友一起去自由行拍照吃东西住酒店讲很多无聊有意思的废话,忽然又想起来现在自由行是想也不要想,也不用说那个有缘人了。我每一任男朋友好像都和我不够有缘分出门旅游,也不知道应该是喜是悲。

好像我越求些什么,越是求而不得。

最近又是圣诞又是元旦,我想起文文,大家都说我是缺对这段关系一个正经的告别,不是的吧。我只是眼下空缺了这个位置,暂坐的人又实在不和心意才会疯狂思念过去并不体己的回忆。毕竟冷暴力收尾的分手,实在不能被我自己坦然接受。

我真的很讨厌男生没有整理干净和前任的回忆就大剌剌站在面前迎接我,如果男生会识相一点就应该知道和我无关那些所谓的浪漫和爱,用你们的遣词造句在我的世界拉开横幅,只能把对你刚刚有的那些好奇好感都划拉掉。

不过我不是说交往对象要一片空白的过去,而是指,如果不介意可以问问自己前任愿不愿意你们的细节让别人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你们一致认可,这些可以分享给下一任,我倒是愿意认认真真听下去。不过,听归听,喜欢上面前喋喋不休前任的人,是万万不可能了。

《因为梦见你离开》读后感(五):字裡行間都是了解

今天收到怡微學姐寄來的《因為夢見你離開》和《試驗》,好開心。

《都是遺風在醉人》貫穿了我從申請交換台藝大到從臺大訪問回來的近一年半,背回再帶去,每段時間再翻再讀都能喚起新的感受。這本書讓我遇見永康街、青田街,專程去了從來不開門的百城堂,知道了徐國能、鐘文音、蔣曉雲、吳明益⋯⋯反反復復把《華麗島流水》《漂浪與抒情》讀了七八遍,才由「沁人心脾」層層理解她字裡行間對台灣與上海的懂得,表面是「文藝情懷」,內裏是沈澱的體察與了悟。

一周前的傍晚,跟寫《童女之舞》的曹老師聊天。老師分享了自己與文字的關係,竟如此相似。我們都未以文字創作為志業,但之於自我,書寫卻是萬萬不可缺少的東西(是將經驗安放的最好的方式);且,它的存在有如微光。遇見了美的文字,我們都會感動、感激、打心底感到幸福,覺得,還值得在這世上多活一天吧。微微弱的理由,延續著內心的鮮活。

想來怡微的文字,或者說她這個人之於我也是「微光」般的存在吧。12月初終於約她在臺大旁邊溫州街吃飯,我和mimi兩個看起來呆呆的。跟比我小6歲的人講什麼呢?是啊,看什麼都覺得不是問題。回想我是感激這一晚聊天的。生活辛苦,要武裝成奧特曼面對一個又一個小怪獸,像她每天5點起來做事情,也是蠻酷的。每每收到她的微信推送,都彷彿傳來一種耐得住的溫度,那已經超越了「治癒」所能及,是潺潺的韌性。

告別台灣時我寫下:我之於你,只是一個過客;但你之於我,卻是長在心裡的花園。過了幾天又讀到怡微《島嶼漫記》末尾:「我原以為台北是我人生里的一鱗半爪。後來才覺醒我對台北來說連一鱗半爪都不是。」方驚訝發現,她的有些句子已經融化在心裡了。好書不是你在讀它,而是它在寫你。你會越來越靠近自己所欣賞的人,也許是真的。

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天涼好個秋養護內心的園地,我佩服那些持續耕耘的人。覓得榜樣,並真真切切在生命裡遇到,該是莫大的幸運吧,親切叫一聲「學姐」,然後藉著那點微光支持自己再想一想,再做些什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