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寒星下的布拉格》的读后感大全

《寒星下的布拉格》的读后感大全

《寒星下的布拉格》是一本由[捷克]海达·科瓦莉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寒星下的布拉格》读后感(一):寒星下的布拉格,红旗下的蛋

这是林贤治担任责编并推荐的一本好书。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又遭遇了铁幕下的极权统治,充分感受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经历各种荒诞诡异的事件,直至人民觉醒的布拉格之春。对人性的刻画极其真实残酷,对于新政权的腐化堕落、官僚主义和意识形态至上、阶级斗争为纲的描述,仿佛一面镜子,虽然中捷两国相距千里但是却如出一辙,都是红旗下的蛋。作者的文笔出色,反思深刻,翻译也很到位,唯一不解的就是前后人名不一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举个最极端的例子,作者的帮佣的名字就有马然卡、马冉卡、玛丽安卡、玛丽安娜等四五种不同的译法,甚至前后两页紧挨着的都不一致。到底是校对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不得而知,但是好在瑕不掩瑜,值得推荐。

《寒星下的布拉格》读后感(二):寒星下的布拉格

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的开篇,介绍了二战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和各国对战犯的清算,纷繁的数字我一个也记不住——无论是各种名目的死亡人数还是财产损失。“一个人的死是悲剧,一千个人的死是统计数据。”掩盖在数字之后的,却是每个个体喜怒哀乐的一生。宏大的数目让人惊叹,而往往是数字背后的故事,才使人意识到这场灾难对人的摧残有多严重。所谓悲剧,终究是惹人心生哀悯的事物。

《寒星下的布拉格》,就是1941-1968年一个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犹太女人所承受的一切。从希特勒的反犹集中营逃出生天,艰难地躲藏到战争结束,又受困于斯大林控制下的国家恐怖主义。前一段她失去了所有亲属,饱受灭绝人性的折磨;中间饱尝世情凉薄,几乎放弃希望寻求自尽;后一段她的丈夫被成了国家机器的牺牲品,而她因为自己的身份失去了一切,沦落到了社会边缘,终于坚持到“布拉格之春”,最终却不得不逃离故国。

作者不曾控诉什么,读者却无法逃避良知的叩问:面对事关生死的国家暴力,普通人能否坚守住道德的底线?面对受害者装聋作哑甚至落井下石,明知真相却选择闭目塞听甚至随声附和,这些是不是人们的自愿选择?捷克幸存者躲过了毒气酷刑,而战争毁掉的人性却真正将他们推向绝望,选择了当时充满大同色彩的社会主义空想,而这又是另一条毁灭之路——“”式的互相揭发、随意清算将人逼上绝路,肉体仍然残存,精神已经被吃光扒净。

明明是个体选择了国家,结果却是国家谋杀了个体。仅仅是几个不安分的政客,就导演了一场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游戏。

人类史上的悲剧是否只是巧合?其实不是,只要人性的弱点在,所有的悲剧都会循着老路复制。戈尔丁写《蝇王》的时候,大概就是怀着这种心情。

我呢?不好说。既不满怀信心,也不悲观厌世。

后记:捷克斯洛伐克是在大国夹缝中的小国,二战前轻易被民主同盟出卖,成为德国的附庸;战后国家转向了社会主义,并最终被苏联操控,没有逃脱以“大清洗”为代表的国家恐怖主义。《寒星下的布拉格》的作者海达·科瓦莉,是前后两场悲剧的完全受害者,但是她凭“生命的力量”顽强地坚持到了最后,逃离了厄运。书的结尾处她也没有抱怨任何人,而是从一个捷克人的民族认同出发,看到了国家光明的未来。照片上的海达目光炯炯,她一直相信善良会战胜邪恶,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不曾说谎。

《寒星下的布拉格》读后感(三):玻璃心速效救治丸

这是一本令人动容的书。历史赋予文字的复杂性远远胜过小说,你完全可以把它视作一以专制集权制为主题的小说来读,最不可思议的20世纪史是书中素材最诚实的供给者。海达科瓦莉,一个比铁更顽强的犹太人,女人,逃出了惨无人道的集中营,步行回到祖国,回到故乡布拉格。在到处是德国警探的大街上,没有人敢收留她,她四处碰壁,几乎投河自尽,终于在朋友的援助下,栖身在地下游击队中。她有幸和同样幸存的丈夫鲁道夫重聚,然而大背景却很快折换出了新式荒诞。鲁道夫大难不死,被国家委以重任。却随着集权统治加剧,忠诚不二的鲁道夫卷入了一场政治清洗,在和海达匆匆一见后默默死于绞刑。海达也被解除工作,拖着贫病之身,勉强抚养儿子。布拉格之春,终于让她看到了国民的觉醒,然而此刻,当年义无反顾的回乡之路,却指向了边境。最终,因为热爱她离开了祖国。

这本书之所以给我带来极大的振动,无疑来自海达这个既作为叙述者也是亲历人的人格魅力。

她的口吻,冷静、简洁,许多不能承受的大悲喜在她笔下变成了轻描淡写的完成时态。没有矫饰,却惊心动魄。

集中营一节,她以人性对话邪恶的勇敢,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集中营的果断和不顾一切走回故乡的坚毅,让人过目难忘。那些现代社会娇养出的玻璃心、公主病和一切所谓苦难,在她背负的历史重压面前,几乎不值一谈。作为读者我更愿意谈论的,是一个女人智慧、勇敢和坚韧的强度。

她做下了太多切关生死的决定,成熟女人的决定。在集中营中伺机逃出后绝不回头,战后为了争取一小间遮风避雨的居所智斗房管所,在丈夫被捕后只身奔走寻求所有一线尚存的希望,在编辑工作被褫夺后,为了糊口强行适应机械操作的糙活儿;病到垂死,连家具都被政府变卖,依然不屈不挠地活着;在所有寡妇都背弃丈夫时她拼死探监;在丈夫被枪决后,穿着孝服招摇过市以示悲哀;对于亲人朋友,她能够隐忍,伊万直到15岁才真正了解父亲的死;对于敌人,她敢于申辩,仅凭知识女性的头脑向一切暴力与丑大声发难。

她的敏锐,当捷克再度成为捷克,而不是德军治下的。丈夫鲁道夫以百倍热情投入政府所委以的重任中。海达却很快嗅到了其中的危险,“那些像蠕虫一样可憎恶的人悄悄潜入到党的各级部门。也许那些人,才是党的脊梁骨呢。正像对外宣传的,那些怀抱理想的知识分子和工人才是党的外围人员,是这些人渗入了党内。不过,即使是那些诚实的理想主义者,在党夺取了政权,他们被分派工作后,也开始起了变化。人们常说,权力使人腐败,我倒认为,在我们国家,腐蚀人的不仅仅是权力,还有”随着权力带来的恐惧。一旦一个人有了权利,就怕失去它,因为在我们这个共产主义社会,一个人失去权力后,不是从社会的一个阶级降落到原来的位置,而是一直坠落到谷底。爬得越高,跌地也越惨;一个人的权力越是膨胀,他失去权力的危险也就越大,他也就变得愈加害怕起来。一个以恐惧维持的权势,一定是一个极残忍、也极危险的集大成者。”没有灵魂交谈,逐渐丢失的歌剧夜晚,让海达意识到这份工作对一个人构成的侵蚀和剥夺。她强烈要求鲁道夫辞职,从日渐变相的政治体制中抽身出来。果不其然,很快鲁道夫被扣上了莫须有的污名,随后是整个家庭从经济来源到尊严的全面崩零。但作为一个女人,国家机器下最无足轻重的小卒,她的先知先觉愈发显得脆弱和充满了反讽色彩。

她的智慧,长久的苦难和天赋直觉似乎在她身上调配出了太多的关于人生、人性与政治的深刻洞见。面对不论是集中营还是集权主义,她最先捕捉到的不是历史灾难而是人性的损伤。

“我们可以承受血肉之躯的苦痛;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存在只是暂时的,最终将会死去。但是,对于人类冷酷地强加在同类身上的痛苦,是无法接受的。

“唾弃一个公敌是这个国家长久的特性,可以说是民族传统,可对一个戴孝的寡妇,却是另一回事,尤其像你那样看上去孤苦伶仃的样子。”

英国记者简莫里斯在讲述南斯拉夫时,也有过类似表达,他借用英国历史学家泰勒的话“南斯拉夫内战更加真实地源自人心深处”。

身为女性,她以生活之名向政治发起抵抗,这抵抗是如此柔软以至于后者现尽了苍白:

在鲁道夫被捕前夕,为了驱散不良预感,她陪儿子散步,买来鲜花装点房间:“那时唯一在商店门前没人排长队的,只有花店。晚上,我们开始给新生活安排计划:从现在起,我要每天锻炼身体,常探望朋友,多去些电影院和歌剧院,还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她不顾一切强力地活着,大概也正源自生活带来的韧度。即使是在丈夫死后,她和6岁的儿子在透风的屋子里相依为命,她也依然带着儿子无视乱窜的老鼠和蟑螂,坚持在楼梯间里跑步锻炼。

这抵抗在可见的当下的确微弱,但时间足以养育它:

“在他刷洗碗碟或洗地板时,我们可以听到从楼下传来别的孩子在屋外街上游戏的声音。他那时虽然才六岁,却比很多成人还要成熟,还有责任心。他几乎从不去索求,相反地,总是一再地说他很好,什么都不需要。记得,只有一个夜晚,他若有所思地说:“在学校吃午餐,其他的小孩都从家里带去漂亮的苹果……”可在当时,就连几个苹果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

“今天,伊万住在伦敦。他是个成功的设计师,还著有一部关于艺术的情趣盎然的书。他设计的建筑,兼具美感与坚固,具有宁静的尊严。他和他的妻子、两个孩子,都是大不列颠——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主国家——的公民。”读这样的句子,忍不住鼻子发酸,透出泪来。

在像中国一样命运多舛的捷克,多少人为真理殉难,真理却随着时间推演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修改。当看过了诸事沧桑,在一个春天发现国民集体觉醒时,海达终于找到了真理的意义,“真理,它最终是否能够战胜一切呢?真理本身并无法战胜一切。当真理和权力抗争的时候,真理往往被权力击败。只有民众变得强大起来,强大到可以捍卫它的时候,真理才得以最终取胜。”所谓革命理想、流血牺牲,剥去烦冗的历史背景,似乎总算在这样的结语里找到了一点不至被辜负的慰藉。

海达,这样一个勇敢、敏锐、智慧的女人,背负了一段体量太大的历史。感谢她代人类受过,感谢她用一支冷静的笔记录下了这一切。当我们翻阅这本书,旁观海达的大半生时光,我们有机会重新检查、思考自己或经历,或错过,或正在遗忘的历史。不管怎样,所有富有品质的阅读与写作,终究还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未来,确保它可以更加健康、更加通透并充满了那种照耀人性的光芒。尽管历史语境大不相同,但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把海达作为自己修炼品质的终极理想。

《寒星下的布拉格》读后感(四):回望的重量

是本值得大力推介的书。

作者海达·科瓦莉,1919年出生于捷克布拉格犹太富商家庭,亲历纳粹犹太人清洗、战后极权式迫害、布拉格之春,流亡。

“亲属当中,没有一人是寿终正寝的”。

她是幸存者,更是见证者。

按常理,这应该会是“又”一份对纳粹或极权的控诉与谴责。

毕竟,她亲眼目睹并经历了那惨酷的一切,也几乎失去了所有。

但海达·科瓦莉的书写出人意料。

她并没有汲汲于个人得失,笔触更不见偏颇激烈,痛苦也显得那般克制而隐忍,大量笔墨反倒是着眼于对造成极权统治的反思与分析,以及对国家命运走向的关切。

它不仅是一部触目惊心的私人回忆录,更是一段跌宕倾伏的家国史。

记忆是从1941年秋天,犹太人被大批流放并关进集中营开始。

那些被幸存者一遍遍讲述过的非人折磨,残酷虐杀,在海达笔下有同样的沉重与压抑,但篇幅并不长.

“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事我只略略带过,语言,最多只能用来表达心智可承受的。那些将脑袋砸开的锤击是没有词汇可以形容的。”

那条在生死边缘徘徊挣扎的求生之路。

如何冒死从集中营逃走,艰难辗转潜回布拉格,如何去求助于往昔的熟人朋友,而一次次遭拒绝,差点跳河。

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想起之前看过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的一个短片,讲述一个犹太小女孩因为当年被人拒绝收留而耿耿于怀,多年后尚回来找对方寻求解答。

但海达·科瓦莉在书中表现出的则是自己的理解,而非怨恨。

“公报的上面列着长长的名单,全是犯了‘反对第三帝国罪’被处死刑的。名单里,好些同姓的三四个人排在一起,一家老小,为了帮像我这样的逃犯,全都被德国人抓起来枪杀了。”

全书的重点,是落在战后的捷克在一片混乱中的重建与其后的极权统治上。

这里面,是一个不是知识分子也非政治人物的普通人极具分量也极为难得的反思。

“我不懂政治,对经济更是一窍不通,常常只是静静地坐在一隅听他们的谈话,但我意识到了生活已成为政治,政治也已成为生活。说‘我没有兴趣,我只是想安静地过活’这样的话,已经不够了。”

为何一个自幼就相信民主原则的人会一步步接受极权的洗脑?

为何人们会愿意牺牲自己一贯珍视的自由去换取极权制度的建立?

为何极权会在战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取得全面统治与掌控人心?

这种觉悟当然与海达·科瓦莉个人的遭遇有关——与她同样经历纳粹清洗而幸存下来的丈夫担任了战后捷克的外贸部副部长,成为极权政府的高官,在内部清洗中无辜被判绞刑而亡,自己连同年幼的儿子也差点被迫害致死。

但有此遭遇的人就一定会或一定能产生这样自觉而深入的反思吗?

不见得吧。

在某些国度,产生的不过是繁荣一时的伤痕文学。

如果说海达·科瓦莉充满勇气与意志的求生与抗争已让人动容,那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超越个体遭遇与苦痛的、关于极权如何在一片国土上产生与建立的深度反思与认识,更让人由衷地感佩与尊敬。

它赋予过往以意义,让回望产生价值。

这是大多数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所做不到的。

“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里,每人都至少能过上小康的日子,包括我自己。那些为了某个崇高目标而愿意牺牲自己幸福的人,不免会让没有同样意愿的人在压力下做出同样的牺牲。一个没有自我牺牲就不能运作的制度,是一个不完善的、具有毁坏性的制度。”

……

很难让人相信,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反思(肯定不止海达·科瓦莉一人而已),会有其后民众全体的觉醒,会有其后“布拉格之春”的风起云涌,乃至“天鹅绒革命”的全面爆发?

不唯如此。

在这本《寒星下的布拉格——1941-1968》中,还洋溢着一种顽强坚韧的生命力,一份对生活始终不渝的热爱,对未来可期的乐观与坚定。

“那些布拉格的春天——连翘在特尼平原往天边蔓延,斯查霍夫的山岗布满了野花,鸥鸟在吉拉夫的桥上回翔,还有索芬的栗子树——谁能忘记那些春天呢?当然,没有别的城市与布拉格是相似的”

正如在本书的开篇,作者所强调的:

“在我生命中呈现出来的风景是由三股力量构成的,第一股力量是阿道夫·希特勒,第二股力量是约瑟夫·斯大林,这两股力量曾摧毁了世界的一半,使我的生命成为欧洲中部一个小国的历史缩影,但第三股力量,帮我活下来向后人叙说我的故事”

“爱与希望要比仇恨和愤怒强大得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