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布拉格精神》读后感精选

《布拉格精神》读后感精选

《布拉格精神》是一本由[捷克] 伊凡·克里玛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拉格精神》读后感(一):自由和民主

难以描述读后感,应该再读一遍。可能那段历史和中国有些相似,也可能有段时间视这个国家为统一战线,作者的一段话才显得震撼:"…通常并不是善与恶的力量在互相战斗,而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恶的力量,它们在比赛谁能控制世界。"

《布拉格精神》读后感(二):布拉格精神:一遍怕是看不懂

可能是文学性太强,这本随笔没怎么看通彻。不过还是被这本书开头为纳粹营造的恐怖氛围深深感染,书中间部分主要是一些自己的讲演稿、随笔或者采访等等,有点像鲁迅写的文字,立意深刻,如果只是像看剧情小说那样怕是不行。后面的关于卡夫卡的介绍和作者的一些观点,能够让人增加对卡夫卡的认识。

文中有些地方写的还是很深刻的,个人觉得。下面是我摘的一些自己觉得写的很好的话:

“我知道了写作可以给人带来难以想象的自由解放的力量”

“如果我们失去记忆,我们将失去我们自己。遗忘是死亡的症状之一。没有记忆我们将不再是人类成员。”

“当然,民族苦涩的命运提出了许多不得已的主题。一个作家经常为环境所迫,拥有那种举世无双的经验,而当他去写它们时,呈现在读者面前也几乎是特殊奇异的。”

“任何始终捍卫他的灵魂、他的内心正直,随时准备放弃任何东西,乃至瞬间的自由、他生命的人,不可能被恐惧所击垮,因而他能处于权力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外。他变成自由的,变成权力的一个对手,不是作为追逐控制国家、人民和事务权力的竞争者,而是权力所维护等我每个谎言和无常事物的一个活生生的警钟”

《布拉格精神》读后感(三):布拉格的气质

2019的41本书。 如作者所说,布拉格的精神气质是“悖谬”的,是从自身的历史中生长出来。近三百年来,布拉格屡遭侵犯,占领,解放,又占领,相互对立的东西在这里来回出现。它布满了教堂,但基督徒却是少数;拥有中欧最古老的大学(查理大学),却轻视学问,厌恶精英;城市最权威的城堡是共和国总统府所在,里面的九位前总统,有六位不是蹲过监牢,就是死在里面,剩下的三位仅仅因为逃到了国外而免遭牢狱之苦。 中欧知识分子根植于自身的历史传统,仰望信仰与神性的星空(我们可以不信教,但不能没有信仰;可以不相信神,但不能拒绝神性!)责问反思现实中的体制(历经过去的哈布斯堡的奥匈帝国与现在的苏联帝国)给幸存的生活以一种超越个人的意义。 这背后是对人之为人,人类尊严的坚信与持守。真实的生活,完全接受自己的命运,并为之不懈的斗争,至少让一丝光亮进入生活。 这是尤其令我们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当整个世界不再思考,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只是在日复一日地昨天的日子,我们活成了自己的影子。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正是他的那句“没有意义!”的评判标准,将自己活成了一座森林,树木参天,郁郁苍苍。可惜,剧终,三多从高处掉了下来。或许可以给该剧加个副标题:哲人三多的烦恼。 ps:觉得读此书时最贴切的背景音乐应该是许巍的蓝莲花。

《布拉格精神》读后感(四):崔卫平:一个人如何站稳自己的脚跟| 记《布拉格精神》再版

捷克小说家伊凡·克里玛的随笔《布拉格精神》,199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当时删除了两篇文章,另有一篇文章被改了名字。不知为什么,克里玛本人特地为此写的中文版序言也没有刊出,这回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次完整面世,于2016年1月出版。已经好几个月了,我的这篇再版后记没有跟得上这本书本身的节奏,真是十分遗憾。但无论如何,我的编辑李恒嘉先生不要因此再哭了。

伊万·克里玛1931年生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疯狂的20世纪,他把自传直接命名为《我的疯狂世纪》。他声称自己活过了两次极权主义的寿命,看到了它们的倒塌,这在他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他身处其中时,并没有想到自己活得比它们长久。第一次是跟随父母在纳粹集中营当了两年多的小囚犯,1945年被苏联军队解放;第二次是1968年苏军入侵之后因自由思想被剥夺作家资格,做过土地测量助理员等多种体力劳动,直到1990年他才再度公开回到了自己的作家身份,迎来了另一个创作高峰。

《布拉格精神》读后感(五):寻一处让心灵宁谧的森林

刚开始读这本书,是我特别崇拜的一个“小学者”向我强烈推荐的第一本书。刚读到一个如此不同寻常的童年,伊凡在集中营的压抑和不同集中营之间的辗转,让我觉得和自己现在的处境和生活差不多,或者说,大部分人其实都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中营中。人们从一个集中营走到另一个集中营,在每个集中营生存,都会面临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压抑,再加上权力者的施压和暴政,成年人这时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此时并不会好于一个孩子。这一部分,作者是从孩童的角度和心理来回忆和描述的,因此在那样一个其实很残酷和充满蹂躏的地方,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天真和快乐,比如他的荷马史诗,他的美丽的米里娅姆,他作文中的那篇森林,他游戏中真正的友谊。也许这就是一种精神吧。

如果每个人的人生阶段,都是一段集中营式的生活,那么我们能否保持孩童般的纯净,让自己别去理会那些阻碍你的“成长”和“享受”的人和事情,或者说,让他们对你的危害降到最低,自己在内心深处,永远知道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想追求的生活是什么。胸无大志,必然会被琐事困扰。无论任何一个人,都注定要在成长的道路上付出泪水和辛苦。所以呢,既然道理都这么清楚明白,那就别再理会那些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当生活总是被琐事烦扰,哪还有什么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别人不尊重你,就学会自己尊重自己;别人不相信你,就学会自己相信自己;别人不帮助你,就学会独立自主,自己帮助自己。每一个实现梦想的道路都是荆棘丛生的,但是请不要忘了梦想,任何时候,都应当坚守初心,都应当义无反顾的,享受当下,笑赢未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