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翻译似临画》读后感100字

《翻译似临画》读后感100字

《翻译似临画》是一本由傅雷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翻译似临画》读后感(一):傅雷论翻译,有超越翻译本身的价值

作为翻译名家,傅雷讲翻译本身的文章并不多,这本书是一个精粹,包括了傅雷论翻译的文章、书信,书后的傅雷研究资料目录汇编也是一个亮点,为傅雷研究做了很好的资料整理收集工作。 看傅雷在《翻译经验点滴》里讲译者要具备的诸般素质,一方面觉得太难了,简直比对研究者的要求还高,一方面也觉得,怪不得傅译影响这么大,受到赞誉这么多,在任何领域要想成名成家,可能非有如此的自我苛求不可吧。

《翻译似临画》读后感(二):翻译学习笔记

傅雷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一切学问都是如此。” 傅雷对自己的译文便是严格要求,“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而艺术之无穷,生命之有限,傅雷总自谦还差得远,觉得笔下文字衔接生硬,色彩单调,说理强而描绘弱。纵是如此,他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翻译巨匠。 本书多为傅雷写予亲友、出版社的信函,傅雷更是说,“翻译重在实践”,理论和实践完全是两码事,因此书中很少谈及理论。但就傅雷对翻译的见解,对自身的高标准高要求,足以令我受益匪浅。故摘录整理部分我深觉之后能学以致用的内容,以期得乎其中。

《翻译似临画》读后感(三):翻译似临画

古人说“有书可读,世间清福”,而雨天读书,可谓福中之福。

傅雷先生的这本《翻译似临画》,就着午后的雨,我一口气读完了,读到的不光有翻译的方法和学问,还有一个长者的淳淳教诲和父爱般的鼓励,他以自己的经历真实、真诚地诠释了“译者”和一个译者的责任。

“我们除了专业修养,广泛涉猎以外,还得训练我们观察、感受、想象的能力;平时要深入生活,了解人,关心人,关心一切,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伟大的作家后面,把他的心曲诉说给读者听。” 深入生活,正是我所缺乏的。我不敢也不会自称是“半随烟云半随尘”的人,但我一直把自己视为一个永不会入戏的看戏人,尽管我也想去尘土里寻觅、提炼金粉。大学时代有人说我‘’太伤感、太敏感”,我也曾很忌讳“敏感”这个词,但现在不了,因为我知道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一双敏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灵感来自于敏感。敏感,它是一种扑捉、嗅触所摄之物的敏锐和直觉,是一种一般人看不见、感受不到的潜能,不管是观察、感受、想象,事实上都是在强化、锻炼这种敏感度和敏感的能力。

“讲到一般的翻译问题,我愈来愈感觉到译者的文学天赋比什么都重要。这天赋包括很多,taste,sense等等都在内。而这些大半是“非学而能”的。所谓“了解”,其实也是天生的,后天只能加以发掘与培养。” 这话,我认同。“非学而能”,或许就是上帝造人时赋予每一个人的专有特权,因此我们才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鄙人为此,常感用力不够。总之,译事虽近舌人,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知识,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 这是他对一个译者的基本要求,其实,每一门学问或艺术想达到炉火纯青都离不开这些。

“恐谬误百出,贻误读者”

“内容复杂,非细细研究不能动笔;况目力、体力、脑力、大不如前,更有蜗步之叹”

“晚上常常弄到十二点,此种辛苦与紧张,可说生平仅有。结果仍是未能满意,真叫人“徒唤奈何!””

“近来除日课外,每天抓紧时间看一些书。”

“我的工作愈来愈吃力。初译稿每天译千字上下,第二次修改,一天也只能改三千余字,几等重译。”

“如今与书中人物朝夕与共,亲密程度几可与其创作者相较。目前可谓经常处于一种梦游状态也。”

“几个月来做翻译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的准备工作,七百五十余页原文,共有一千一百余生字。发个狠每天温三百至四百生字,大有好处。我后悔不早开始记生字的苦功。否则这部书的生字至多只有二三百。倘若有钱伯伯那种记忆力,生字可减至数十。天资不足,只能用苦功补足。我虽到了这年纪,身体挺坏,这种苦功还是愿意下的。”

“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

“翻译工作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

“只要真正下过苦功的人,眼光都差不多。”

“空谈理论是没用的,主要是自己动手。”

“没吃足苦头,决不能有好成绩。”

“凡是你真正爱好的一定译得好。”

“常以艺术之境界无穷而个人生命有限为恨。”

这些文字,多是摘自于他的翻译书札,每一封信都是那么的诚恳、真实,宛如一位良师、慈父立前,而我今晚的文字,也以他一九五四年十月十日写给宋奇的信中最后一段结束:

"我素来认为,一件事要做得好,必须有“不计成败,不问效果”的精神;而这个条件你是有的。你也不等着卖稿子来过活,也不等着出书来成名,埋头苦干它几年,必有成绩可见!朋友,你能考虑我的话吗?"

《翻译似临画》读后感(四):一本带我翻译入门的好书

很拉风的圈圈/文

一八年十月中旬在鼓浪屿游玩期间,信步进了一家书店,问店员有没有傅雷的书。

店员小哥说,有,《傅雷家书》。

我再问,还有没有别的。

店员并不确定,于是带我到走廊的一边。

我踮脚抬头努力找,并没有找到我想要的那本《翻译似临画》,也没有找到傅雷卷帙浩繁的译作,一本也没有。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并未感到太大意外。

对于傅雷先生,大众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至今仍畅销不衰的《傅雷家书》。

最津津热道的可能是笼罩在傅雷身上那份浓重的悲剧色彩——愤然谢世的介直风骨,字字恳切温厚的遗书和那床铺在地上的棉被。

相对而言,傅雷先生反复修改,增删多遍,倾注了无限心血的众多译著似乎寂寥了不少。

坦白说,作为一名非专业出身的翻译,我一开始对傅雷先生的印象也相当浅薄模糊,甚至有些分不清他与钱钟书。

直到我意外读到了《约翰·克利斯朵夫》。

一读之下,惊为天人。

开篇的译者献辞“真正的光明绝不是用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用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力重千钧,振聋发聩。

再读译文,色彩丰富,工于变化,情感丰沛,教人拍案叫绝。

随意挑出一段译文,与大家共飨。

“月亮刚从田野后面上升,又圆又亮。地面上,闪烁的水面上,有一层银色的雾在那里浮动。青蛙们正在谈话,草地里的虾蟆像笛子般唱出悠扬的声音。蟋蟀尖锐的颤音仿佛跟星光的闪动一唱一和。微风拂着榛树的枝条。河后的山岗上,传来夜莺清脆的歌声。”

傅雷先生款款译来,毫不带矫揉造作的翻译习气,描摹细致,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原文固然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倘若没有傅雷的生花译笔,国人必然难以领略到如此之动人的法语作品。

傅雷先生毕生孜孜不倦,致力于文学翻译事业,全部译作高达五百万言,可惜未曾出版专探翻译理论的著作。

不过,《翻译似临画》这本书,由傅雷次子傅敏编辑整理傅雷论及翻译的文章与书信而成,虽未构成系统性理论,却也能让我们一窥傅雷先生的翻译思想及态度。

文学翻译家罗新璋先生,曾提出我国1700多年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其中的“神似”即来自傅雷先生在《高老头重译序言》开宗明义的“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再形似而在神似”一说。

傅雷先生基于长期翻译经验,提出了译文须“传神达意”的要旨。

“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

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

这是傅雷先生动笔翻译前的准备,也是达到传神翻译的第一步。

与董乐山先生《翻译的要求——与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谈经验》中所提到“要做好文学翻译工作,首先是对原文要有透彻的理解。”说法有相通之处。

“……如果译者不能深刻地理解、体会与原文,决不可能叫读者理解、体会与感受。”

傅雷先生就文学翻译指出,译书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做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弄得不仅诗意全无,连散文都不像。

这一点,对于我们选择翻译领域极有意义——绝不要勉强去翻不感兴趣,无法理解的内容。

像我一看到医学工程机械就开始头疼难受,就万万不该去接下这一类稿子。

在这样的理解与体会基础上,译者还需要进一步把自己所了解的,体会的,又忠实又动人地表达出来。

对于何者是理想的译文,傅雷先生认为,理想的译文应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又须能朗朗上口,求音节和谐。

并以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三个标准自我衡量评判。

所谓“传神”,是要抓住原文的神采,而不拘泥于死板的字面,或也可称之为“得意忘形”。

试看傅雷《欧也妮·葛朗台》译文

他人译文:

两者相较,何者无愧于原作,无负于读者,显然不必赘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