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九八四读后感摘抄

一九八四读后感摘抄

《一九八四》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69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九八四》读后感(一):(本来好好写着标签忽然就要写书评了我能怎麽办)

看过一半,受昆德拉的影响,说实话,对这种有些反讽意味的反乌托邦小说有些抵触,虽然情节确实十分吸引人,但是总是有些蛊惑的嫌疑,搞不好就像时期的造反一样,革命者和被革命者同样是分不清的,而且作者营造了一种理想的情景,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情景中,就像一只被玻璃器皿罩住的小白鼠,自然难以找到出路,说起造反,不如去看马尔库塞(跑)

可能是内心的立场不同,自然会有抵触,想起安兰德,看两者的作品对我的感觉总是有些相似

《一九八四》读后感(二):大洋国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大洋国的核心口号,也是它能够维持集权统治的关键。

无知即力量:

书中描述的社会状态能够稳定存在的最核心要素。但是人民永远处于蒙昧状态将导致社会经济的萎靡不振,在经济不振的基础上要继续巩固统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国家处于战争中,让对战争的恐惧把人们团聚在独裁政府的周围。

战争即和平:

维持这种常态化战争状态的前提极为严苛:世界被划分为势均力敌的少数几个超级大国(避免征服后战争结束);每个大国都抱着“无知即力量”的想法(都把战争作为巩固统治的必要工具,避免单方面媾和而结束战争),并且相互知道对方也抱着这种想法。这场多人无限博弈中的任意一个条件都极易受到干扰而被打破。

因此依赖关系为:

党集权统治奴役人民=>人民蒙昧=>常态化的战争

或者:

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战争即和平

而常态化战争状态这种非稳定性平衡,在社会这样庞大的复杂性系统中是无法自发涌现出来的,就像达尔文进化论难以解释眼球的出现一样,只能通过拉马克式目的性进化达成。

社会这个超生命体的正常发展轨迹是通过达尔文渐进式进化方式来发展的。

回到50年代末到80年代的那一段浩劫,当时的中国已经满足“无知即力量”的条件,阶级斗争这一特殊的战争形式使得常态化的战争状态得以维持,而whdgm则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人民的蒙昧程度,那一段历史在形式上很大程度地还原了大洋国的面貌。

《一九八四》读后感(三):在茂盛的栗子树下,我們互相出卖

在故事中荒诞情节一一对应现实生活之后,我重新再读一九八四。欣慰的是,也终于读懂了。

“人民公敌”戈尔施泰因——

和老大哥对立的,是被仇视的戈尔施泰因,是被妖魔化的共产主义叛徒。他的存在很有意思,让我们联想到从古至今但凡与帝王打江山的功臣,很少有落得好下场的。「仅凭他的声音的力量,就能毁掉整个的文明」,这听起来真是非常熟悉。戈尔施泰因被传言到像是拥有某种神化力量,人们不敢正面提及,且每个人都无比恐惧和唾弃他,起码在表现上得是这样。

集体化的、失去自我的意识——

这是在这种统治下最令人恐惧的现象,人们从戏谑“我们失去了自由”开始,慢慢变成互相举报和坑害,思想罪慢慢变成了切实的存在。书中我邻居帕森斯家的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从小习惯于互相监视,终会成长为没有自我的怪物,但这样的怪物,却是1984裡最正确的人。

p108「家庭实际上成了思想警察的延伸。通过这种手段,每个人都会被熟悉他的告密者日夜监视。」这是我们的历史。

政治正确的人间蒸发——

p17「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审判,没有逮捕证。你只是失踪了,而且总是在夜裡。你的名字从名单中删掉,你有过的任何纪录被抹掉。你曾经的存在被否定,随后被遗忘。你被取消了,消灭了,如人们常说的:蒸发了。」

p61「在茂盛的栗子树下,我出卖你,你出卖我;他们撒谎,我们也撒谎,在茂盛的栗子树下。」

一个关于政治的谎言——

p28「如果所有的记载都重複同一个故事——那麽,谎言就会进入历史,成为真理。」「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最后,党就会宣布,二加二等于五,你不得不相信它。」

一个关于经济的谎言——

p34「更有可能的事,没有人知道生产了多少双靴子,也没有人关心生产了多少双靴子。人们所知道的是,每季度有天文数字的靴子在纸上生产出来,而也许大洋国一半的人口光著脚。」当温斯顿修改富裕部的生产数据时,他明白这算不上伪造,仅仅是以一段废话取代另一段废话。而我想大多时候这不过是统治者自我的催眠和意淫以及对被统治者的镇定剂罢了。

希望存在于——

「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身上。」这是书中出现多次的句子,然而无产者是不断变动的,带领无产者最终胜利的无产者,定是胜利后最先背叛无产者的人。所以如果希望真的在无产者身上,也是在“新”的无产者身上。

反抗的“积极分子”——

p109「从你向党宣战的那一刻起,最好将自己视为一具尸体。」同样在心中怀疑着党,但朱丽亚和温斯顿的想法不同。朱丽亚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最积极的模范,她遵从小规矩,却破坏大规矩;而温斯顿在以常规的模样去掩饰躁动的想法,背地里不敢做过激行为。他们一个想,既然知道无法成功,反抗也是无用的。另一个想,就算当下无法成功,总有一天我们胜利会出现在遥远的将来。总有一个隐秘的世界,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智慧和运气,就能选择自己的生活。

杜松子酒出现了很多回。

「老大哥在看著你。」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见面。」

《一九八四》读后感(四):荒诞而深刻,《一九八四》预言了怎样的世界

《一九八四》问世将近七十年经久不衰,隔一段时间它就火一把。

最近一次是特朗普上台后,《一九八四》在美国亚马逊被抢购一空,美国全国多家电影院在同一天重播电影《一九八四》,以讽刺他们的新任总统。

写成于1948年的《一九八四》,曾经被多个国家列为禁书,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世界?(以下有大量剧透)

极权之下,没有个人

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时代:在1984年,世界融合为三大国家,三个国家都处于极权控制之下。小说主人公温斯顿是大洋国执政党“英社”的外围党员(相对于“核心党员”而言不那么高级的党员),以温斯顿的遭遇,作者笔下的极权社会渐渐立体起来:

1.限制娱乐与旅游;

2.控制粮食供给,购买粮食要用粮票;

3.禁止爱情与性爱,这被视作“个人主义”的表现,甚至婚姻与生育要有利于政治,才能获得批准;

4.“英社”党员除了睡眠以外,其他全部时间几乎都在过集体生活;

5.几乎所有房间内都有电幕(类似电视机),一般人没有权限关上电幕,它不仅用于播放宣传节目,还是统治者的监视器;

6.到处都有录音设备,以监控言论,甚至荒郊野岭也有;

7.“英社”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经常有孩子检举告发父母;

8.“思想警察”专门负责监视人们的言行,稍有不当,就会被半夜抓走,从此消失;

9.随意篡改历史与新闻,“英社”永远是正确而伟大的;

10.到处都有领袖“老大哥”,让人总是觉得“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11.定期举行“仇恨活动”,“英社”党员聚会起来咒骂反叛者、敌人,群情激奋;

12.“英社”核心党员、外围党员、无产者,阶级分明且稳定;

13.为了抵消多余的生产力以及团结国民,大洋国统治者不惜不断发动战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14.“英社”党员需要具有“双重思想”,即要同时接受两种相违背、相矛盾的信念,比如:虽然2+2=4是真理,但如果统治者说2+2=5,那么两种情况都是对的,而且要打心底里认同这矛盾的概念。

领袖“老大哥”从不公开露面,也查不到他的资料,他似乎是一个符号,只是供大家崇拜的一个对象,甚至他是否真实存在都不重要了,因为“大洋国”在一系列成熟制度的运作下,已经成为一台庞大的机器,既得利益集团紧紧抱团,“英社”稳固控制着科技、资源、资金,运作井然有序。

“大洋国”与其他两个超级大国都是几乎一样的极权政权,虽然一直在战争,但三方实力相当。

所以“大洋国”无法从外部或内部被击溃,它维持着恐怖的稳定。

对世界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大概都会觉得以上种种似曾相识。书中很多情节乍看荒诞,却又合乎逻辑。因为很多情节在真实世界里都能找到影子,甚至1984年还没到,书中的预言已经在世界各地真实发生过了。

“存在即合理”,的确如此,但所谓的“存在”只是种种客观条件平衡下的结果,它是“合理”的一部分,但它远远还不是“合理”的全部。

控制语言,就是控制思想

书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概念,叫“新语”,这是“大洋国”从英语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语言,并强制作为官方语言使用。

书中最后二十多页有一则《附录:新语的规则》,作者把它写得像一篇正式论文,归纳新语的简化方法及其语法,写得枯燥无味。《一九八四》当年在美国出版前,美国读书协会曾要求作者删去这一段,但作者坚持下来了。由此看来,乔治·奥威尔觉得这一段文字不可或缺。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我的语言的边界就是我的世界的边界。”我们思考时,大脑里是使用语言来思考,如果我们对外界表达思想,也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每当有新事物出现,我们都会给它“安排”一个新的词汇,所以,语言一般都是随着使用人群的发展而发展。

“大洋国”的“新语”反其道而行,统治者有方向性地删去大量的词汇,简化语言表达,以达到控制思想的目的。语言越简单,人们的思想也越简单。“新语”普及之后,不仅没有人能够传播反叛思想,甚至会丧失思考反叛思想的能力。

PS:《附录:新语的规则》详细说明“英社”如何从语言逻辑、词性、发音、词义等方面施加控制,而且据说英文原著中是用过去式写的,寓意极权统治终将结束。作者深意至此,怎肯删去这一段。

平衡也可以被打破,尽管此时此刻的平衡维持着高度的稳定。虽然“存在”即合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即不合理,“存在”并不唯一正确。

酷刑之下,看到人性的阴暗面

书中一个细节让我回头看了好几遍。

主人公温斯顿与朱莉亚偷情,他们总是偷偷摸摸地找机会享受性爱。最终被思想警察抓获,并分别严刑逼供。

在长期毒打、精神侮辱过程中,温斯顿首先放下了尊严,继而放下对真理的支持,学着接受“双重思想”,然而他还是没有背叛朱莉亚。

思想警察知道温斯顿非常害怕老鼠,于是引一头又脏又臭的大老鼠去咬温斯顿的脸。最后关头,温斯顿终于支持不住了:

他疯狂地大叫起来,一遍又一遍:“咬朱莉亚!要朱莉亚!别咬我!朱莉亚!我不在乎你们对她做什么。咬她的脸,啃她的骨头。别咬我!朱莉亚!别咬我!”他向后倒去,跌进了深渊,远离老鼠。

思想警察就这样“胜利”了——他们剥夺了温斯顿的自由之后,让他舍弃了尊严,舍弃了真理,继而成功让他丧失人性。

戏剧性的是,出狱后,这对苦命鸳鸯在公园里偶遇了。

“我出卖了你,”她直截了当地说。

“我也出卖了你,”他说。

她又厌恶地扫了他一眼。

“有时,”她说,“他们用什么东西殴打你——打得你实在受不了,甚至想想都受不了。随后你就说,‘别打我,打别人吧,打某某某吧。’事后,也许你可能假装这只是一个诡计,你这么说只是要他们住手,而实际上并非那个意思。但这不是真的。当时间到了,事情临到头上,你真是那个意思。你想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救你自己,你很愿意以此自救。你希望事情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你并不在乎他们吃什么苦。你只关心你自己。”

“你只关心你自己,”他回声似的说道。”

说出背叛动因的是朱莉亚,而不是温斯顿本人,因此这不是温斯顿的忏悔,而是作者借朱莉亚之口,指出了人性的阴暗面,不是为了蒙混过关,不是欺骗施刑者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自己,其他人遭什么罪都不重要了。

极权之下,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真理,最后丧失人性。不约而同地出卖原以为自己绝不会出卖的人,多悲凉。

有评论家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如果你没有看过,建议有时间可以阅读一下。

即使没耐性读小说,也可以看看同名电影。我相信这部电影会与小说一样,有着同样强劲的冲击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