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的读后感大全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的读后感大全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是一本由许葆云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读后感(一):一些感悟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之前只是浅显的了解知行合一,而花了四天读完这本书之后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现在我们可以轻易的了解各家学派的知识产出,即他们用一生甚至好几代人得出的东西我们眼睛一瞥就可以看到。可是我们真的能悟到这些道理吗?

阳明先生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从之前愚忠的富家子弟到为了百姓多次与皇权所抗争的圣人。这段生命的旅程并不容易。更别说先生突破自己心中的界限多达六次,常人经历过哪怕一次突破就能成为一方人物,阳明先生经历过六次以后绝对能达到圣人的程度。

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无一不是经历了艰难的心路历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孔子,孟子,王阳明;他们就像是中华历史上闪现出的智慧光芒,像彗星一样划破黑暗的苍穹,照亮了当时封建愚昧未开化的当朝皇帝和百姓。虽然在他们死后其思想被当权统治者所利用,但是星星之火也可燎原,我相信他们的思想依然成功感化了不少人,而这些人哪怕面对再大的风险也会继续传播圣人的学说。

文中充分贬低了当朝皇权,我觉得是为了凸显阳明先生的心学之伟大,其实他们还是做了一些值得肯定的事情的,具体的可以详见当时的历史记载。

生在当今盛世,我很荣幸。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读后感(二):知行合一__王阳明的六次重要转折点

知行合一__王阳明的六次重要转折点

读《王阳明的六次突围》/by烟波浩渺1980

在说本书《王阳明的六次突围》之前,不得不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的名字的来历便是来自于王阳明的“心学”。陶行知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由此改名为陶行知。这个名字也是广泛被人熟知的。历史学家钱穆说:“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

在收集王阳明资料是看到二人的评价,我认为是最中肯、恰当的:

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

王士祯:“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以上便是辅助阅读。

本书是一本关于了解王阳明一步步成为著名的心学名家的历史随笔,既不是散文,也不是传记,亦可以当做是传记来看,只不过在书中王阳明出场时28岁,从他被状元父亲安排的官场之路说起。

本书以王阳明的经历和思想为主,作者自我感触为辅,重点讲述了王阳明如何从一个官二代的富家子变成著名哲学家的过程,突出他六次思想转折点,从旧礼教中突围,从自我突围。

许葆云的语言平实厚重,思辨颇多,一方面是记录了王阳明的一生坎坷经历,一方面记录王阳明思想成长之路。读此书便是了解王阳明的一本基础读物。没有什么高深的、长篇大论的“典籍引用”,只有信手拈来的轻松惬意。不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史家传记中寻找,不要懂繁杂的儒学体系。风格如同当时我喜欢读《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一样。同样是写历史、写历史人物,作者的笔下的王阳明写的鲜活富有趣味、人情味。语言接地气,阅读起来亦是轻松毫无压力。

王阳明的经历同样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心学理论亦是来自孔孟之道的传承,却有创新发展,重人性的良知,重视实践操作,重视经世致用。王阳明先生用一生的行动去实践“知行合一”的心学理念。文能上书直达天听、开坛讲学著书立传,武能带军打仗、剿灭悍匪。从书中做的讲述来看,王阳明从来没有过一帆风顺,多次遭遇生命危险、例如为言官请命、龙场的穷困潦倒、宁王反叛的行军之险、开坛讲学的饱受争议,杨廷和之争,皇帝昏庸等等,读过之后,唏嘘感叹,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不仅仅在于后人的不同目的推崇,而是在于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坚毅非凡的信念,远非常人可能比肩。

王阳明悟到“知行合一”是在正德三年(1508)龙场谪居之时,而当时担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席书做了第一个听众,同时,也成了第一个向王阳明质疑并被其说服的人。 另外,席书还是一位尽力帮王阳明摆脱困境的知心朋友,在听过阳明宣讲“知行合一”之后,席书先生所说的一句话更是耐人寻味:“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这正应了王阳明舍弃后世诸儒,回溯儒学源头,直追孔孟,还原儒学本来面目的志向。

作者细致分析了龙场悟道,关于龙场悟道被后人所渲染充满了神秘色彩,从来思想感悟来说,悟道没有那么的高远,只是也只能是来自于生活。仆人的生病便是悟道的引线,从前高高在上的状元之子,在贵州龙场过的日子连普通平民都不如,难以饱腹,居无定所只能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格物致知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王阳明来说,都是空想。反而是从仆人身上发现了,知和行只能身躬亲行,不假他人之手。

后续的故事照样很精彩,王阳明从来都不是一个空想家,实干亲力亲为,“良知”一词的内涵被其领悟,爱民、忧民,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即使再混乱的王朝,再昏庸的正德皇帝,即使被逼迫从管从政,一旦在其位必谋其政。从开始的开堂审案失利,到协调龙场各土司、平叛宁王、庐陵逆天上书抗税、江西组织正德皇帝入境••••••开坛讲学,退隐朝堂。

如果除去里面的心学理论,完全可以把本书当做是一本关于明朝正德年间的那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读,当然了离开了其心学理论,王阳明的故事便少了些整体感。从人格从思想来看,王阳明被后人尊为圣人,亦不需要多言,民心、仁心、良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摘选书中喜欢的几段话:

【P61】给苗人讲课,正是“已欲立而立人”,应了孔夫子“仁”的本意。从放下身段照顾仆人,到与周边的人交往,再到结交苗人,直至给苗人讲学,阳明先生对良知的感悟越来越深,同时把自己心里的良知大而化之,勇气、智谋与之俱増,帮助的人越来越多,这又应了孟子所言“充其恻隐,而人不可胜用矣”。

良知,是一个神奇的概念。它就像一颗火种,在人的心里点亮,你只要伸出手,就能吧这火种接过来,点亮自己的心,也能用一片良知去对待别人,正像阳明在《大学问》里讲的: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已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P91】在《论语》中,孔子曾说:“乡愿,德之贼也。”孟子给“乡愿”加了一个批注:“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后世学者李大钊说得更直白:“中国一部历史,是乡愿与大盗结合的记录。”乡愿危害之甚,由此可知。”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读后感(三):比起王阳明三部曲来说缺少可读性,不过对心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次直视黑暗,看破愚忠。 身为兵部武选清吏司六品主事的王阳明给正德皇帝上了一道疏,贸然上奏抨击朝政,为被冤枉的御史言官求情,被正德皇帝下令重重责打五十廷杖,关进了诏狱。把《易经》当成了治疗心灵创伤的灵药,遁卦“君子好遁,小人否也”,意思是君子该退避的时候就退避,小人却做不到这一点,用卦词给自己逃避现实的思路找到了合适的借口,又用这个借口安慰了自己的灵魂。

第二次龙场悟道,良知自救。 朝局缓和以后,王阳明被放了出来贬到贵州龙场驿担任驿丞,在杭州胜果寺遇到刺客,索性机智化解。一起前往龙场驿站的王祥和王瑞病倒了,王阳明在照顾他们的过程中,突然明白,原来孔子一直提倡的“仁”,就是一个简单到极点的意思。孔子说:“仁者,爱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两条大道理,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他是为自己活着,同时也为天下人活着。人生的意义,就是对内实现自我价值;对外,服务他人。如此看来,王阳明前半生的道理全走错了,初到龙场时的想法也错了。以前的阳明时刻想着依附于人,追随于人,缺乏自己的主见,也不问本体之良知。现在他才明白,原来“良知不假外求”,每个人在思想上是平等的,独立的,自觉的,这世上没有什么“弃妇”,只要自己不抛弃自己,不抛弃社会,不放弃希望,抱定一颗“仁者”之心,就不存在“被抛弃”一说。

第三次知行合一,无解中求解。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在龙场又耽搁了一年多,此时的王阳明在良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这就是人人皆知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以良知引导行为,一产生良知就立刻行动起来,以至“明觉精察,真切笃实”。王阳明抱着这种理论做着庐陵县令,强力抵制葛布捐,同时慢慢觉得应该通过讲学的途径尽可能培养出一群既正值又有才华的学生,教会他们“用良知指引人性”。这个时候刘瑾倒台被抄家,王阳明调回京城担任吏部验封司主事。

第四次力行,打出一个心学。 王阳明在京城广收弟子,研究圣学。随后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开创“无课堂教学法”,时常带着学生们走出课堂,登山临水,游览名胜,行止之间随口交谈,处处都是学问。半年功夫,调任南京鸿胪寺卿,不停讲学,良知之学越发精熟练。在兵部尚书王琼的帮助下,调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九府,剿灭匪患的同时监事南昌宁王。王阳明剿匪在经历三场败仗以后,及时调整短期内剿灭匪患。在力行中,打出了一个心学。

第五次破心中贼,和皇权搏斗。 宁王叛乱,王阳明使用片面式分析法,屡次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在短短的四十一天战胜宁王朱宸濠。准备押送宁王到北京献俘,但是正德皇帝率着几万大军“御驾亲征”,无非就是想贪图玩乐。王阳明连续抗旨,带着宁王前往杭州。太监张永只是押下了宁王,并没能阻止正德皇帝下江南。在邪恶的大火中,阳明心学得以淬炼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

第六次天泉证道,圣人必可学而至。 因为朝廷的各种纷争,王阳明又被派去广西征剿,出南昌城时获得了举城拥戴,此时此刻已然成圣。到了广西招抚卢苏、王受,思恩、田州两府历时多年的动乱就这么静悄悄地平定了,同时前往进剿断藤峡、八寨两处贼巢,为这场高效率的战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病逝于江西南安府上瘐县,临终之时留下遗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心学的核心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第二句,人在社会上会遇到各种事情,做出无数判断,这个时候自然会产生“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喜欢此人,讨厌彼人”,“支持这个观点,反对那个观点”的意识,这种“善恶是非观”是必然的会产生的。第三句,但我们对一个时间进行“善恶是非”的评价时,以什么来引领自己的心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呢?良知,良知告诉我们这个事情是正确的,告诉我那个事情是错误的,这个人的行为是对的,那个人的行为是错的,我们就必须要坚持自己的良知,不能因为利益,因为胆怯,为了种种私心,就昧了自己的良知,硬把不对的事情认为是“正确的”。第四句,当我们用“良知”对一个事件做出了评价之后,认为它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勇敢的支持他,认为它是错误的,就要勇敢的反对他,既不贪图利益而同流合污,也不因为恐惧而妥协,坚持到底,毫不动摇,这种“支持善,斥责恶”的勇气和行为,就是“致良知”。四句教的后三句是告诉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应该怎么样寻找良知,应该怎么样去正直、勇敢地生活。四句教第一句话意思似乎是说:在我们产生念头却还没有制定计划的瞬间,是最重要的节点,这个时候一定要守住良知,用良知去制定计划,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不出现偏差和食物。更深层的意思在于廓然大公。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其实就是通过这六次心理方面的突围来串联王阳明的整个人生,如何成为心学宗师的心理历程,如何在57年这不长的岁月中立言立功立德成为圣人,不过和他的《王阳明三部曲》比起来,可读性还是差了不少,虽然三部曲里面很多人物、情节和内容都是虚构的,这点在本书中作者也已经解释,不过三部曲读起来更有小说的阅读快感,六次突围更像是人物传记,还掺杂了不少的文言文,虽然紧接着就要文言文的解释,不过多少也增加了阅读难度。

心学是一种平易朴实的道理,根本没有“字眼儿”可抠,这种哲学思想才会显得如此伟大,如此光明,如此不同凡响。阳明心学的字句里面有“禅”的影子,但是核心思想是和佛教的思想分道扬镳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迥然不同,至于后来学者们指责阳明心学是“阳儒阴禅”,一是有些儒生心胸比较狭隘,门派观念较重,紧紧抱住儒教正统不放,对佛教道家歧视,而王阳明偏是狂者胸次,有禅就是有禅,借用就是借用,并不讳言,结果触动了正统儒生的敏感神经引发集体愤怒。二是实际上是替统治者说话,用禅来否定阳明心学的儒学正宗地位,让其边缘化,弱化心学思想,淡化其社会影响力,最终把“致良知”、“满街都是圣人”这些令统治者不快的观点尽可能抹杀干净。

作者在六次突围最后面关于心学闪光的论述其实说的很是隐晦。作者认为心学不能够在中华大地闪光,在日本小岛闪闪发光,原因在于日本上下对自己进行了大审判、大反省、大改错,所以造就了突飞猛进的明治维新;然后偷懒了,大审判、大反省、大改错停止了,造就了战火纷飞的二战浩劫;然后又开始了大审判、大反省、大改错,重铸辉煌战后快速重建;接着又偷懒了,大审判、大反省、大改错停止了,紧接着就是严重的经济崩溃,到现在也还没缓过气来。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为什么日本可以明治维新,为什么可以快速战后重建,其实还不是政治氛围的原因,这个顶层设计才是最重要的,或许作者说的很大一部分指的是统治阶级的大审判、大反省、大改错吧。一个国家上上下下奉行心学将会前途无量,底层奉行而顶层违背依旧也是没卵用的了,所以关键在于顶层的了,作者关于这点说的真的是隐晦,不过也没办法,很多事情也不敢明说。作者如实说了估计也就出版不了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