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1000字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1000字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是一本由(美)保罗·艾克曼 华莱士·V.弗里森 著;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一):看穿面具下的他们

读心术是我们非常向往的技能,那样子我们就能够懂得别人的心理,而读心术很大程度都靠着“读脸术”以及行为等来判断的,一个人的外在行为透露着他内心的思想,像我们平日里善用的“看着我,你有没有骗我?”,假如眨眼睛或者表情游离不定,那就是说谎了,可谓百试不爽。中国的“面相”是一项古老的玄学,其实也是“读脸术”,面由心生,当我们心胸开阔的时候,我们就会长得富态点,而心胸狭窄的则面黄肌瘦,斯文善良的则眉清目秀的等等,这本《心理学家的读脸术》给我们仔细地分析了6种清晰的面部表情特征,也即是我们通过读懂别人的面部表情,来分析此人心底的想法和感受,作者保罗还未我们提供了很多对照的脸部图片给我们做快闪联系,让我们能够学以致用,练就我们高超的情商。我一直觉得情商很重要,有些人智商很高但不懂得“看脸”,于是经常被人中伤或排挤都不知道,所以当我们学习会这门技能之后,我们就能较为准确地知道别人心底的真实想法,那样子我们做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

“情绪六宗罪”分别是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快乐和悲伤,这六种表情各有各的特征,有的辨识度很高,例如恐惧,但有的辨识度不高,例如情绪可以相反体现,这就是人的掩盖了。保罗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细节的表情特征,例如我们所熟悉却不常用的“嘴角”,我们经常用嘴角露出一丝脸容来表示窃喜,其实嘴角也可以显露出一个人的轻蔑或者撒谎,这时候就要靠我们去判断和分析了。此外还有我们心灵的窗口眼睛技法,眉毛,鼻子,肩膀等等,这些微表情时时刻刻在暴露我们自己的内心。其实学习“读脸术”的最大益处不是我们要去时时刻刻怀疑或者监视别人,而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可以察觉别人的想法,而不是像生活中的某些人经常忽视别人的想法。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我们是真正的快乐!

By江焕明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二):让内心瞬间走光的微表情

也许,在我年少时的某日,曾在林荫路上与心中的女神相遇。当时我只顾紧张,忽略了她看见我时那个仅有0.1秒的表情:唇角回缩并上扬;出现了鼻唇沟;脸颊上移,下眼皮上抬,下方还出现了些许皱纹;或许在她的眼角外侧,还出现了鱼尾纹,但被她一头乌黑的长发遮住了。那个短暂的表情之后,她恢复了一脸的平静,只是礼貌性地点了下头,与我擦肩而过。

如果是现在,我便可以断定,在那张美丽的脸上,那0.1秒呈现的是一个装满“欢乐”的微表情。也就是说她看见我时感到了愉悦,但接下来却赶紧用平静的表情掩饰过去了。这对于一往情深却不自信的我,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信号。如果我早知道这些,或许人生会有美妙的不同。然而可惜的是,那时我们还没看到这本教我读懂微表情的书——《心理学家的读脸术》。

所以,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话,还是要相信的——尤其是这种教你读懂他人心理的知识。在这本《读脸术》中,微表情之父保罗·艾克曼向人们展示了他历经40 年的研究研究成果——对人类微表情蓝图的全方位解析,这无疑是公布了人类微表情之下的情绪密码。一旦掌握了这种情绪识别的密码,便掌握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权。从沟通角度讲,我们可以更容易的读懂他人的情绪,进而了解他的内心。而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讲,则是更容易通过掌握他人的情绪,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实,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获得信息的通道很多。从对方的语言、肢体动作和那些比较明显的表情里,我们能觉察到很多东西。为什么心理学家却如此重视微表情?所谓微表情,是指那种人在遭遇刺激时那个转瞬即逝的短暂表情,而不是那些长达数秒,甚至一直挂在脸上情绪演绎。这些微表情来不及任何修饰,代表的是真实的情绪,而在那一瞬之后,人们便已经迅速通过理性开始修改面部表情,呈现在你面前的已经不是最有效的信息。这种掩饰有时并没有多么明确的目的,而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隐藏,就像你发现衣服走光时的遮挡反应。不过这种遮挡,有时是一种保护,而有时则为沟通带来了障碍。如果你有幸掌握了读脸术,足够善良的你可以让沟通变得更加有效,可以让你和对方的心贴得更近。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三):读脸观心

俗语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有时候,我们希望找个朋友掏心倒肝说说真话,可是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将真话烂在心里,消除于尘寰。所以我们学着伪装,我们学着粉饰,将心思藏在别人看不到的内心深处,试图着不让人窥探,不让人发现端倪。 如是,正当你沾沾自喜认为无懈可击的表象下,(美)保罗·艾克曼 华莱士·V.弗里森却无情地摧毁了你的幻想,他能透过微表情解读你的情绪密码,即使这个“小动作”仅且存在不足五分之一秒、快到让人难以察觉的时间。

曾经有一部港剧红极一时,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我也是一集不落地每晚蹲坐电视机前追看了好几个星期,至今记忆犹新。不消说,该剧就有一个让人心动且深刻的剧名——《读心神探》。《读心神探》讲述的是姚学琛是一名精于身体语言的“读心神探”,往往能透过细微的身体语言,阅读出对方所隐藏的事实,看穿对方真实的一面,再加上细微的观察力,配合一群精英手下,每能屡破奇案的故事。所谓“读心”就是利用确定对象的外在表现判断其内心活动的经验、诀窍和一种修炼,于细微处察人于无形,瞬间看透他人内心的秘密所在。我曾一度为这种“阅人”技巧而心醉,期间还找过一些类似《FBI教你读心术》、《破解身体语言》、《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等林林总总的心理学书籍。而《心理学家的读脸术》保罗·艾克曼 华莱士·V.弗里森被誉为“微表情之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书是美剧《别对我说谎》主角原型,自是不可错过。

和读心术不同,这本《心理学家的读脸术》不再从全身的肢体语言出发,将研究局限在脸部的微表情上,从最直观的视觉入手,有侧重地对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快乐和悲伤等六种基本情绪,以及诸如既惊讶且愤怒、既厌恶又恐惧,或者既恐惧又悲伤、厌恶等三十三中混合表情,透过前额、眉毛、眼皮、脸颊、鼻子、嘴唇和下巴等脸部表情的变化来呈现表达,让人一窥其内心真实感受和想法。于是我兴味大作,根据书中的理论对身边的同事一一进行了试验,浅显的微表情分析屡试成功,较为复杂的还不是太熟练掌握。

有些东西岂是读过几遍就能运用自如的,一往万利,一如这本《心理学家的读脸术》的导读者姜振宇说:别以为读过了这本书,练过些天,就妄想可以深得要髓,以为真正领会与掌握了。因为人的表情瞬息万变,但是客观来说,这还是一本挺实用的书,看了至少有益无害,特别是职场中人,每天察言观色,相信看后多少有益进。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四):读脸读心

你知道影响人类行为的情绪六宗罪是什么吗?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快乐、悲伤。再猜想一下最为危险的情绪是什么?愤怒么?错,是厌恶。那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就是因为厌恶而导致。不要觉得微表情离我们很遥远,实则在生活上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都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的心理学大师,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你必须要拥有信息收集和识别的基本能力,这样才不会被迷惑、欺骗、误导。了解学习微情绪是方便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能力。

生活中,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却有着不一样的发现,原因是有些人对人际交往中的情绪密码了解的比较厉害,他们小则读懂对方,大则了解社会百态。先别觉得这一切都不可思议或者是人们夸大其词,想想大侦探福尔摩斯或者名侦探柯南,他们都是通过蛛丝马迹就能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彷如在现场亲身经历一般。通过调查问话,发现真相。人心变化莫测,却常常在脸色中露出踪迹。微表情就是作者保罗*艾克曼研究的项目,并且将这一神秘的微表情走向了大众化。

本书仔细分析了影响人们六种情绪的面部表情,描述了人处于特定时的内心感受。还提供了实用的面部快闪联系,使你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控制情绪的能力,练就完美沟通力。微表情写的人际交往情绪密码,需要人们靠悟性和经验的积累去了解,而保罗就在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学会知情达意的绝佳参考。发现分析行为人面部微小的表情变化并将其归属为不同的情绪类别,再建立情绪与刺激源之间的逻辑关联,这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和实际应用价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发现行为人脸上流露出的情绪与其语言表达的内容矛盾,就可以找到谎言的破绽。书中将几种情绪列举出来,分成四部分来详细的解说。列举情绪出现的原因,描述情绪激起的感受,讲解该情绪主导的面部表情形态特征,通过面部的局部组合,以对比的方式加深人们对重要表情的认识。了解了情绪和刺激源的关系就能快速的学会面部变化的诀窍。高手可以再五分之一秒就看穿他人的心,你也想成为识谎大师么?读懂表情就能读懂他的心,一切来研究心理学家的读脸术吧。书中详细的讲解和大量图片的解说会让你耳目一新,对日常交际认识能力有着更多的帮助。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五):前方的雾少一点,幸福的路就会更清晰一些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书评

前方的雾少一点,幸福的路就会更清晰一些

其实拿到书的那一刻还是觉得当初期望的有所差别。

差别在于看介绍时并未觉得这本书太多的关乎学术性的东西,适合一些兴趣爱好者阅读,甚至是有希望借此书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交际中,因为脸盲真的一件……对于人际交往的记忆很不讨巧的事情吧。可是翻开书之后却发现这本书无端地限定了学术的范围,甚至更有“精英阅读”一说

在出版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除却特定学术性书籍出版方一般都不会限定阅读的人群,而这家出版方却另避蹊径,写着“为精英提供阅读”,那对于其他读者而言第一件事就是不去阅读这本和自己无关的书了,自己给自己设套的出版方,也是醉了

封面的设计简朴大方,重点和卖点突出,这是值得同类书籍学习的地方,而用蒙娜丽莎作为封面更是别有心意,因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被世人公认最捉摸不透的情绪,但就恰恰命中了这本书想要告诉你,如何解读微表情

翻到封底的时候还是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知道了这本书围绕着的六个情绪进行介绍,其中消除恐惧是我最关心的;厌恶导致屠杀应该是和常人的想法不同,我一直能够理解的;愤怒使打仗胜利的说法也不能完全赞同,打仗需要士气,可同样也需要冷静;鱼尾纹是笑出来的,这一点也很赞同;悲伤与任何情绪混合都不会显得突兀,这一点也深有体会。

专家推荐部分写得很中肯,先是与作者其它两本作品进行比较描述本书的优点,然后对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甚至是于每一部分的内容的大致分类也有提及。

作者介绍部分有不短不长的内容,或许因为这本书是合写的缘故。但是“从录像带中发现的微表情”这个缘由的述说的选择倒是能够非常恰当把读者引入本书的阅读的当中,尤其是那个玛丽的故事,故事的结局的真的让我背后冒了冷汗,以圆满的理由去圆一个自杀的慌,也体会到心理上的疾病很多时候往往比生理上的疾病来得更加可怕,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信念”的重要性,可能你以接近濒死之期,但是你的信念里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很充足,或许你就能活得久一点,如果你一直对病痛怀着放弃的态度,那么说不准你很快就会在某个时刻离开人世了。

很多时候我们也能够从小动作里发现一些什么,但是很多时候或许不是在面对如此严重的事件的时候,但我们大抵都是凭借所谓的“经验”“直觉”去判断的,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所以这本书值得你读一读,哪怕你不需要面对生离死别的欺骗,可生活的迷局太多,前方的雾少一点,幸福的路就会更清晰一些。

写于2014.9.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