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杜甫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杜甫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杜甫传》是一本由冯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杜甫传》读后感(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最近在“麦家陪你读书”这个公号上看到在共读《杜甫传》这本书,跟着陪你读书一起把这本书读完,感触很深:“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这是青年时代杜甫的写照,心高气傲,衣食无忧,尚未尝到生活的苦。他鄙视一切庸俗的事物,对未来有着无限美好的期待。在十年的漫游里,杜甫走过了许多秀丽和雄伟的山川,见识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也累积了很多灵感和素材,他的诗越写越好,令人拍案叫绝。他遇到了一位非常重要的朋友――李白,对他的创作和人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是太阳与月亮的碰撞。而杜甫随着年岁渐长,对李白的认识逐渐加深,他毫不吝啬地赞美他,比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或者“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他看懂了李白的潇洒背后其实是孤独,安慰他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一生中能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已是莫大的幸运了。

《杜甫传》读后感(二):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说起杜甫,都说他是个伟大的诗人,伟大是在苦难生活的土壤里开出的花。生于先天元年的他(开元元年前一年),是在开元天宝的盛世光环下成长的,后来又经历了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之后半生流离。“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使我的荒凉更加荒凉”,晚年所写《忆昔二首》,借古讽今谏今,仍不忘初心,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见过李白,一生怀念李白,也许不仅仅出于对李白诗才的爱慕,也许李白那浪漫又自我的游侠与求仙之路他也想走——如果内心没有那份“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纵观他们两个的一生,一个浪漫,一个现实,正如他们在兖州城东石门分手的那个秋天,“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两人再没相见。终了一生,杜甫从没有做过大官,没能实现他的理想抱负,惟一算得上如意快活的,也许是他在成都草堂受到好友荫蔽的日子。最后病死在湘江的孤舟之上,“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终究没能在大唐的国土之上觅得可栖之枝,连最后歇脚的地方也没有。

《杜甫传》读后感(三):何以为圣?

青年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使他有裘有马,允许他用放荡与轻狂来鄙视人世的庸俗,可是却没有能够使他放开眼睛直视现实的生活——只有由于现实生活的认识与体验,才能在一个诗人心里燃烧起对于人民和国家的热爱,这对于杜甫还要有所等待,等待到他丧失了裘马,同时也放弃了放荡与轻狂的时候。(025页) 那海阔天空的李白在他的旅程中又遇见许多新的朋友,杜甫的名字再也不在他的诗里出现,可是一往情深的杜甫,后来无论是在长安的书斋或在秦州的客舍,或是在成都和夔州,都有思念李白的诗写出来,而且思念的情绪一次比一次迫切,对于李白的诗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在长安时说“白也诗无敌”,在秦州时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成都时说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再也不说他的诗只像阴铿了。(036页) 他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四十三年后,813年(元和八年),他的孙子杜嗣业经过很大的努力,才从岳州把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在杜预墓的附近,杜审言墓的旁边,杜嗣业搬移他祖父的灵柩时路过荆州,遇见诗人元稹,元稹给杜甫写了一篇墓铭,他说自有诗人以来,没有像杜甫这样伟大的。(154页)

《杜甫传》读后感(四):杜甫一生的脉络梳理

2018年5月12日,辞职后次日便飞往成都,随行带了两本书,其一即是冯至先生的《杜甫传》,因为计划拜谒杜甫草堂遗址,却发现自己对这位名垂千古的诗人生平不甚了了。

陆陆续续读了四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对杜甫一生的脉络和诗作的创作背景有了初步的认识。掩卷而思,不禁感慨诗人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贫病交加的境况下,还能写出如许多掷地有声的诗句,虽然有颓丧自哀,有愁苦怨怼,但是他开阔的胸襟使他即使在流亡的路上也能写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样气象宽阔的句子,也使得他在自身病魔缠身和幼子饿死的惨剧之外,还能看见别人的痛苦,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的诗篇。

可以说,冯先生的这本书使一个只读过十数首杜诗对杜甫不甚了解的人,真正认识到了杜甫的伟大,顺着冯先生梳理出的脉络,刚好可以细细读一遍诗人的作品。

之所以没有给五星,一方面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写传记的人未免对被写的对象有额外的好感,而难免对他有所拔高。另外,由于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影响,不免掺杂一些“封建”、“进步性”这样的词汇,读来颇为不自然。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传记,是一位学者多年心血的凝结。我在杜甫草堂内也看到了这本书的初版,与历代名家的杜甫诗选、评注一同展览,可见其重要性。新版中附录的一些照片,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能看到建国初期的那批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况且读他们的书信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措辞雅致,古风犹存。赞之叹之。

《杜甫传》读后感(五):诗人的死亡与时代的落幕

公元770年的一个寒冬,夜色苍茫,江上朔风凄啸。孤舟一叶,载着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缓缓地驶向湘江深处。

一个伟大的诗人离开了俗世,他离开时两手空空,只带着满身的尘土。身后书卷漫漫,灿若星汉。

诗人的名字叫做杜甫。关于他的死亡,没有如李白一般,留下“捉月而死”般浪漫的传说。史书上他的面容愁苦,人们说他的诗沉郁顿挫。似乎人人都更喜欢李白,毕竟诗仙的酒清冽,有万丈的豪情和月光。

谁还没有看过月亮?谁还没有过意气骄狂?

杜甫不一样,杜诗不一样。

李白头颅总是高高昂起,眼中只有浩渺与无限。

杜甫头埋得很低,看到乌鸦啄食道旁白骨,看到白发后是新坟千万,看到山川河岳后的落木萧萧。他的眼里都是小小的,具体的人。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文字的力量在于时间。一个伟大的诗人,其生命力更胜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诗人在痛苦中写下诗歌,用痛苦写就的诗歌,却在千年后继续给失意的人以力量。

杜甫终归是死去了,在一个寒苦的冬天。那一艘小小的舟飘飘荡荡,成了光阴长河中一根孤零零的烛火,却绽放着,如太阳般亘古不朽的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