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大全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大全

《瓦尔登湖》是一本由[美] 梭罗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瓦尔登湖》读后感(一):与书结缘

28岁的梭罗借来一把斧头独自一人来到了瓦尔登湖畔搭建木屋开启了两年多的独居生活,开荒种地,与自然相处。28岁的我拿起了这本《瓦尔登湖》,找到了一种与这个喧嚣的世界相处的方式,收获了一份内心的平静。大学的时候也拿起过这本书,可是毫无兴趣,也读不懂这里面枯燥乏味的文字,可是现在读起来却如此豁然开朗,与文字和我的成长经历产生共鸣。与其说这是一本让人读了能够收获内心平静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本只有平静下来才能读懂的书。不仅仅是《瓦尔登湖》,还有其他很多作品都给我生活反馈,例如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我们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毛姆的《人性的枷锁》、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勒庞的《乌合之众》、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等等等等,在28岁的生命里,我从真正意义上与书结缘,真正找到了阅读的那一份生命情感。

《瓦尔登湖》读后感(二):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20万字,梭罗著。 这小子放着好日子不过,独自一人躲进深山老林,与世隔绝,挑战荒野行动,最低能耗生存。对着一洼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饱含着热情与好奇心,敏锐的感知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赞颂生灵,拥抱大自然。 他佛系躺平,吃斋打坐,冷眼旁观,不问世事,不恋红尘,毫无奋斗进取之心,自我构建精神家园,探索自己,向内而生,信奉人生虚无,站位高,立意远,俯瞰众生,不受束缚,随心所欲,保持兽性。 他每天活的超脱,随心所欲,每一秒都有生气,思绪跳动鲜活,珍惜当下,挖掘精神财富,放个p也能引经据典,灵感乍现,整出一感悟。 这是一本作文选,有大段的景色观察和描写,也是一本哲思录,充满了内心审视和哲学探讨。随便翻开一页就能看,更像日记、随想,文字优美,但有大量的思辨语言,难免生涩。 梭罗式的生活,人生拿出几年去感受一下,确实也挺美妙,可要一辈子都这样,就太单调了。而且区别在于,你只是像牛马一样活着,而人家却能写出瓦尔登湖。8.5分

《瓦尔登湖》读后感(三):瓦尔登

《瓦尔登湖》 2021-44 据说男人35岁以后才能读懂这本书,好吧,我看不懂,说明我还年轻,嘿嘿。读不懂除了自身原因外还得好好吐槽一下这个翻译,书虽然翻译成了中文却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英文颠倒句式,读起来真的很费力。 清教徒式的避世思想呼唤着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用自己的生活日常向读者论证着物质上的富裕与精神上的富裕哪一个更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却让自己陷入了各种不舒适的环境中,为了生活我们没有勇气辞去枯燥甚至是无比厌烦的工作。我们希望活得更好,我们希望未来有所保障,对未来的期望和恐惧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的同时也永远地将我们束缚在了当下。 这本书,或者说梭罗的这种思想为什么会成为经典?是不是符合潮流的呼喊往往只能成为滚滚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而逆向的反思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而成为经典,或许得不到的才永远是最好的?梭罗在湖边的独处写就了这本经典,王阳明发配到龙场而悟道,释迦牟尼也是在随从散尽后才在菩提树下立地成佛,这是不是巧合?

《瓦尔登湖》读后感(四):读《瓦尔登湖》

近来独自居住,面对独处的种种不适,忽然想起这本书,于是翻来看看,想从中获取些忍耐的力量。这本写在1854年的书,读起来竟然没有多少距离,不知是因为作者的意识超前,还是因为所处的社会较近两百年前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梭罗居住在瓦尔登湖湖畔两年,把自己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读这本书,像在读他自然化的日记,又像回到了童年的乡村。当时常常在树林里靠躺在枯倒的树干上,我闭着眼睛听风声、流水声、鸟叫声,睁开眼,望着茫茫不知去处的旷野愣神,在梭罗笔下,还原了自然的清新,也因为详细与丰满的记录还原了自然满怀生机的空旷,清新与生机归属自然,空旷的怅然交付人类。所以,我常常翻着书愣神,又常被梭罗的洞察拉回现实,他表述的是一种规避秩序独立而融洽地填充在自然中的生活。在强调人能凭借直觉感知并洞察一切的超验主义哲学的指引下,梭罗的笔调洋溢着浪漫主义的乐观,生命好像在接力熊熊燃烧的火,光明而温暖,他不会顾及引火的木柴也会有烧透耗尽的时刻,四季也不止温暖与热烈的春夏,于是他44岁便因肺结核草草离世,真正回归了自然。我做不到如他一样的任性自然,既羡慕,又不想真的成为他。想起前些天同学跟我说的,不要总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别人的指导,自己过的舒服就好。我想,这也是《瓦尔登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瓦尔登湖》读后感(五):世人皆道是平常:论平常心的起源

我高贵地活着,我将优雅地死去。

当我沉入湖底,没有一丝波澜。

我哭泣着来到人间,因为我不自知;我安静地离开,因为我通晓了自然与真理。

我安静地离去,如一颗衰老的水草,一头掉队的水牛,与一只叫嚣着张牙舞爪但依然战败的蚂蚁。

但我还没有离去,在遇见梭罗之后,也许在我离开的时候,我可以轻声地感叹:这尘世啊,多么可爱。

————诗兴大发的前言

我很喜欢这本书,在我看到经济篇的碎碎念就喜欢上了作者,一个非常有智慧又很有趣的人。

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幅画面:湖边的小房子里,大叔在快活地吃早餐,那是一块相对同行来说生命显得有些古老的面包,但依然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的扔一些碎屑给脚底下匆匆忙忙举家搬迁的小动物,谁还不是努力生活的小可爱呢?天要下雨了吧,偶尔还能看到鱼儿跳出水面,这湖里可是有大鱼的哩,还有人钓上来过8,9磅的鲈鱼或者银鱼之类的。

两年的湖边生活,作者花鸟虫草为伴,体会了两轮四季的变换,自然更替。描写语言生动有趣,其间有蕴含着生活的智慧,这是与同类语言作品非常不同的两个点。

这种平铺直述的回忆类似的作品包括海明威描写巴黎的《流动的盛宴》,约翰博格的《我们在此相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但梭罗的写法我更喜欢,也更让人产生宁静的心境,每次读到都仿佛一个巨大的温厚的手掌抚平了我们生活的褶皱,这是真正的治愈系书籍,治疗心灵的一剂好药,一本修仙秘籍,谁读谁知道。

我试图去找到这里面的原因。

翻阅了一些作者的简介,还真是挺有趣的一个人。父亲是铅笔制造商,梭罗曾经潜心研制最好的铅笔,确实也成功了,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当大家都齐刷刷地祝贺他找到一个商机时,他却并没有继续下去,原因很简单,他已经做过一次了,为什么还要再做做过的事情呢?作者也是一名废奴主义,无政府主义,曾经因为拒不纳税被关进监狱,后来因为朋友帮忙缴纳而停止了这种反抗行为。据悉,作者对在计量方面有天赋,非常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超验主义者(第一次认识到这个词),很合我胃口的一个作者。

这种独一无二让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宁静感?

大多数的人文作品都是感性而发,是抒情,是达意,是建立情感的连接和共鸣,如同投掷一个石块,在读者的心里激起一片浪花和涟漪,有的书是砸了一个大石块,噗通一声,把心都砸沉了。相反,大多数自然科学的作品,以及一些哲学类书籍又显得干巴巴,过硬,嗯,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

瓦尔登湖里其实作者要表达的意识也很多,主旨可以理解为人的动物性和精神性的分离,人的珍贵和独特主要是由于精神性部分,而我们应该去守护这部分,不应该让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沉迷于动物性的循规蹈矩,终日碌碌无所得,去过度追求一些附加需求而徒增烦恼,却不如简单的幸福。去繁就简,崇尚自然,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探索更高贵的生命历程。大意如此。

平常心来自哪里呢?

不幸福感=欲望 - 满足欲望的能力。为什么我不写幸福感等于能力减去欲望呢?因为人的欲望往往是大于自身的能力,这是一个好事,有欲望才有进取的动力,才能逐步推动自身发展,这是任何一个事物以及国家发展的规律,如果没有了欲望,那就是真正的“躺平”,我不认为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潘多拉的盒子里,希望是最值得被保留的品质。

但往往问题也随之而来,欲望与实力的差值越大,不满足感也越大。写到这里,不得不感叹王小波的那句话简直是世间真理:人的愤怒,实质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不满。

当差值大到心理不能承受时,人的保护机制就开始了,焦虑,愤怒,嫉妒,痛苦这些负面情绪就会显现。

曾经,我一度很疑惑,所谓的平常心与平淡或者说无感知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如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我长着这颗心又干什么用呢?如今,这个答案我依然没有特别清晰,但貌似可以一窥区别。这里面的区别大概就是躺平的两种理解,一种是欲望消失的主观放弃,这样的活着大概就是真正的行尸走肉;一种是有着深刻自知能将欲望差的值压缩到很小的错配空间里,所以,幸福感与一个人的财富地位无关。

第一次玩大富翁的游戏,我发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低收入角色反而更容易出轨道,但是进入快车道之后,生活质量和财富等级依然是最低的,虽然按照游戏规则,也属于财务自由出圈。

其实公式里解释也很清楚,要提高幸福感,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方面是降低欲望。现代社会里,这欲望里也许就包括了很多原本就是多余的东西,比如鸡娃,比如买房,这里面有多少成分是满足社交攀比和心理虚荣的呢?我想,梭罗大叔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一定会狠狠地鄙视一番。

虽然是某些人认为的多余,但很多人可能不会这么认为,因为,这毕竟支撑起了庞大的GDP总值和很多国民经济运转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强大的基础。如果真按梭罗的生活,那社会经济里很多活动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无怪乎作者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我们碌碌一生,都在为这个国家机器的运转舔砖加瓦,我们消耗时间,体力,去获取食物与殊荣,机构与公司提供我们消耗自己的机会与形式,我们完美契合,拼命创造更多的多余,more and more,这大概就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眼里的国家运转。

梭罗需要的不是更多物质追求,而是对精神的饲养,平常心来源之一:合理欲望。

其二:对真理的探索。

深深地思考过存在主义哲学,后来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与佛经里的无我境界类似。人的复杂性来自于意识,意识泛起了很多人类感情的波动。只有在一个情形下的个人是最有存在感的,那就是当一个人沉迷于其事物本身时,当认真地解一道题,认真地研究一个东西,认真地观察一个外界现象。这就是探索真知的魅力,也是我们最有存在价值的证据。而当我们抽身出来试图与自己对话时,那一刻,我们反而不存在了。换句话说,我们最真实的存在只能在外物中,寓行于外,而内自知,自醒只是让我们知道而已。但过度沉迷只是一种生命的浪费,所以限于自我感动不是一个好现象,而对外物的感动是很好的现象,更能体现活着的质量。

书里基本上都是对自然的描写,都是客观事物,自然更替,极少掺杂个人情感的泛滥和感知,沉迷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以及思考,仿佛一片平静的湖面,带给我们深厚的存在感而不会带给我们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就是理性之光的治愈。

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所以把可能原本稀松平常的湖边生活描写地相当有趣味,让人不禁也想去找个湖边或者小树林归隐一番,但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说,如果真去了,所经历的怕是另一番体验:可能面临蚊虫问题,炎热/寒冷问题,卫生问题,经济问题,孤单问题等等。事实上,如果心里有一片湖,身处何地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片湖就是瓦尔登湖,汇集着一颗平常心的宁静和智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