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动的家园读后感精选

流动的家园读后感精选

《流动的家园》是一本由丁未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377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2014-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动的家园》读后感(一):那是他们的观音

序言中写到,“那是他们的观音”,你拜你的观音,我顾我的佛像。难得的质量上乘的质化研究,全文以出租车司机的聚集地攸县为研究地点,以社区传播生态为线索穿针引线,在小小的纸扇间勾勒出权力,身份,家庭,婚姻的盘杂关系网络。文中写道,这些群体看似是远离国家的城市社区群体,但世纪上,在群体的生活中无一不与国家权力挂勾,黑网吧的经营与存在,游离于合法线中的非法行为,权力的网络渗透,早起的传播媒介对讲机的发展使得的哥之间构成空中的共同体,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手机拨号一对一的模式不再是传统对讲机空中共同体的群体凝聚,,而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勾连,形成更紧密 也更狭窄的社交网络关系 ,传播媒介成为塑造身份认同的重要动因,而一对多到一对一的关系转换 也造成了无根的现代梳理感。传统研究中的赋权并未在的哥传播网络中得到体现,相反在其现代化社会实践中,新媒体并非是的哥得到权力的工具。

《流动的家园》读后感(二):说是评论,更多的还是对内容的总结回顾吧

湖南攸县的流动人口进入深圳以后,形成了以出租车司机“的哥”为主的社会群体。他们从传统的以地缘、血缘为核心的社会关系转变为以业缘为核心的城市打工群体。身份的转变,是否意味着新的业缘关系代替了旧有的地缘或血缘关系?学界对此并无明确定论,但对于此书的论述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身份的转变与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离不开对媒介技术的运用。90年代,“的哥”们刚进入深圳接触出租车时,也是无线电对讲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些初入深圳的外乡人们,以“的哥”这一职业为核心,借助无线电对讲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互助网络,借以应对在城市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可能出现的职业风险,也成为他们维护自身权益、对抗公司权力的有效方式。于是一种流动的“空中共同体”得以形成,并随着人员的涌入而不断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空中共同体的成员,尽管有来自东北、安徽等地,也有少数从事其他职业,其主体依然是以地区性框架为主。即表面上看是以业缘关系为核心所形成的共同体,但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及处理日常生活琐事上,仍然是依赖血缘和地缘关系的,这背后折射的其实就是传统乡土社会中以地缘、血缘关系形成的强大的社会关系网。

此外,媒介技术既可以成为出租车公司进行信息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也可以成为“的哥”们传播信息,维护权利,进行自我管理的工具。在这种管理方和打工者相对峙过程中伴随着“空中社区”的演变。无线电对讲机时代,“的哥”们可以调动频率,形成一呼百应的互助群体。出租车公司为了进行信息控制,打破“的哥”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借助车载电话,对车队进行重组。并通过限制通话时间、控制通话人数、设置集群组合范围三种手段对车载通信工具进行控制。“的哥”们转而另辟蹊径,借助中国移动通信,以亲朋好友等地缘、血缘关系为主线,形成了以手机一对一的小群体。虽然互动规模小了,但却由核心关系圈组成,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互助性也更强。这种“一对多”到“一对一”传播模式的转变,进一步体现了费孝通所说的以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的形成。

《流动的家园》读后感(三):《流动的家园》观后笔记

(全篇手机码字,分段等格式海涵)

传播社会学在国内的发展属于起步之势,初读之时,一直怀疑社会学的色彩重于传播学。但就像李金铨老师所评价的般,仍可算传播社会学华文文献中的里程碑。既已开始,也可期许愈加光明的前景。

湖南攸县底层草根通过链式移民来到深圳石厦村,从业的士司机占据一半比例,而携家带口的迁移中也逐渐将石厦村变成具有浓烈湘味的攸县。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乡土文化也一并转移到暂时流动的家园,从新司机入行、主副班制度确立、对讲机使用的准许、借债行为等等,这种乡土文化造就的社会关系成为草根来到新家园时有限甚至唯一的社会资本,以此发家、反哺,形成同质封闭的圈子。而在这过程中,媒介成为他们与家乡沟通联络的工具(从公话到网络视频聊天),成为司机们职业安全保障与资讯交流的平台(从对讲机到车载GPS再到自建核心圈),成为了解和融入市场的工具,尤其提高了女性的自我效能感(如通过手机学会发送短信)等等,媒介为一个移民的群体在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提供了可能性。此外,书中还讲到出于效率最大化的信息产业与农户经济的紧密结合、黑网吧运营背后公权与私利的交易以及内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博弈、的士行业司机被剥削体制对群体内部凝聚力的增强作用等等。一个中观的社群研究,竟游刃于微观和宏观之中,倒是令人惊喜一番。

全书而看,李金铨老师的序言算是高度总结与评价,在中国的个性化和传播学全球理论对话的视角来阐述,眼界高远,叹服之余也可见他的期望。绪言和一、二章的阅读稍显乏味,但还需耐住性子继续往下才是。从第三章开始,渐入精彩,不论是个案的真实和趣味还是分析的视角道理,都十分引人入胜。第六章内容因为关乎女性、婚姻等话题,特别是小胡与表姐的短信内容,似乎又变得细腻温柔起来,算是一个平缓的过渡。结语算是全书较好的总结,随着章节一路向前,临了再看结语,更有原来如此,统领全书的明晰感。

至于疑惑,初读之时,总感觉社区经济方面(或理解为攸县内部的经营模式)与ICT服务的关系有些生拉硬扯,即便没有公话服务,一家小店铺也依然会将自身效率最大化,不论做何种生意,也会利用小优惠笼络顾客……enenenm,感觉有些关于媒介的内容过于生硬。还有就是关于阐述方式,以第一人称作述,自我带入过多是否又够客观呢?

作为学生,全书大致一天半看完,略微匆忙,希望还能二次细读。

《流动的家园》读后感(四):媒介的作用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被逐渐塑造出来的

第一章介绍了石厦村的基本情况,事实上指出了不管是石厦村本地人还是外地来的攸县人,他们都在灵活地运用传统社会关系使自己在现代社会的生活更加稳定,而正是由于这两个群体的传统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之间的隔离,身份的差异加剧了这一隔离。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石厦村的媒介经营者对经营策略,总的来看,城中村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它遵循的不仅是市场规则,还依赖一定的地缘人情。除此之外,城中村经营项目的技术含量受制于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技术含量并不高,它并不能够化为向上流动的社会资本,因此产生了“技术流动的社会断裂”。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石厦村的网吧经济背后的权力关系网,通过这一小小的网吧经济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即这一国家社会关系本身所带来的资源分配权的垄断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并产生了权力寻租的可能,而这一分配不均不仅导致了社会上公平正义的稀缺,也加剧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隔阂,这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原有的的国家社会关系。在这一章的分析中,作者从流动人口的网络实践中发现了权力、关系等社会资源的分配,而这些宏观因素最终都可以在他们的生存状态中得以察觉,他们的生活被这些因素所形塑。

第四五章讨论了出租车司机共同体的形成与变迁,以及媒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一句话,人类对物所采取的行动,是基于物对人类而言所具有的意义的,这正体现了芝加哥学派符号互动论的思想。对于攸县出租车司机来说,媒介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可以做什么,而是在于它能够为他们做什么,媒介技术的进步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出租车司机职业意识的增长,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媒介的作用就是维持他们的乡土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媒介的刚性才会发挥作用。

第六章主要讨论了流动人口中个体经营者的家庭结构,以及媒介所产生的作用,尤其是对流动家庭中女性所带来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媒介不仅对传统的家庭关系产生了影响,也可以将城市的现代性观念传输到农村,这对于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有所裨益。

网络社会似乎消解似乎重构了地狱并消减了地方性,这似乎也是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是在中国,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鲜明的地方性,它依然在城市的不同角落顽强地存在着,地方没有消失,反而在网络社会中更加凸显出它的意义。

总之,媒介的使用首先巩固了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编织,其社会关系网络始终基于非制度性的信任,媒介并没有扩展他们的制度性信任,新媒介的技术推力并没有那么大。各种功能性因素或许才是关键要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