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论入门》读后感精选

《理论入门》读后感精选

《理论入门》是一本由[英] 彼得·巴里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论入门》读后感(一):《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

《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有志振翅高飞着,目光切勿视下。读罢此书,脑海里大致印上了各种主义的只言片语。应该对思维有所扩展。对提到的主义,有了惊鸿一瞥,在这方面我不可能成为专业,只是不希望一无所知而太傻。 我们在表达语言,还是语言在表达我们, 我们在塑造语言,还是语言塑造了我们。 凡主义皆属思想,为理性作为。但艺术品首先要对感官发生作用, 政治会杀掉生命,艺术也会。 自然的宏大叙事就是让少年变成满头白发,然后又有一些少年。 对理论加以留意,可能会对作品本身有更深的感受力。 书已读完,兹列书中如下主义,已备以后查阅。 自由人文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生态批评,当下论,跨界诗学,新唯美主义,历史形式论,认知诗学。

《理论入门》读后感(二):诗化语言|我觉得这是我读过超好的一本西方文学理论入门书!

先来看一段他对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区别的的描述:

他们(指后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符号处于一刻不停地流动之中,不受制于它们原本要表达的概念。因此,当后结构主义者谈论语言时,其中大量出现同“水”有关的意象——漂浮的符号不受制于原本要表达的概念,意义会流动,常常会“溢出”。这一汪语言符号之水,飘飘荡荡,泼泼洒洒,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意义”放到被称为“词语”的容器中,又竭尽全力确保“容器”里的东西从“发送者”传输到“接受者”的过程中不会变质,可在语言符号之水的冲荡下,这一切不过是白费气力。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语言媒介,故而也不可能给意义找个固定的安身之所,意义必然随机“播散”,就好像播种者走过田野,让种子从宽宽的指缝间流淌而下,再随风去它该去的地方。 同样,词语的意义永远做不到百分之百确定,总是受到其反面意义的“污染”。

太会写了啊!写得好,翻译得也好

《理论入门》读后感(三):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彼得·巴里的《理论入门》从“理论”之前的理论——自由人文主义一章开始,介绍英国文学研究的传统和历史,从亚里士多德到利维斯,介绍了理论浪潮文学理论的发展,总结出自由人文主义方法注重故事内容和主题,偏爱从道德伦理角度解读故事和价值。本章最后还列出批判理论中反复出现的思想,为后面复杂的各理论做铺垫。

从第二章开始,彼得依次介绍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和唯物主义、后殖民主义、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学批评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或兴起的文学理论和实践。他的每一章就像是一节完整的课堂——先介绍这一理论的内容和代表人物,以简洁的语言总结这一理论的实践,再加之一则实例分析,最后是作者精选的文献选读。深入浅出的语言加上丰富完整的内容,能帮助读者轻松地系统地把握每种理论的精髓。

本书最后两章,作者列举了文学理论史的十件大事,并以“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本书开头相呼应。“理论”之后,生活依旧。彼得曾在本书1995年版的导言中提到过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即理论的任务已完成,理论不再是新闻,也不再有新意。而“理论”之争最后也取得了自己的胜利——他们的思想已经被我们广为接受。

最后,我想到范老师在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课上的前后都曾提到的关于理论学习的意义。学习文学理论,是为了提升品位,明辨是非,不沉浸于理论,毕竟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理论入门》读后感(四):你对文学理论并不是一无所知

看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在正式进入某理论之前给自己定一下位,因为我没有系统学习过文学理论。看目录时我对自己的认知是大概只能到第一章自由人文主义 (liberal humanism),不过看着看着倒是发现,我可能过于悲观了一点,很多理论的实践其实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了日常的文学分析。

比如,像在中学时那样就考卷上给定的一篇文章进行孤立的文本分析,抛开社会、历史、个人等种种语境,得出的结论通常基于某种道德立场,那就是自由人文主义,其方法论在英国叫实用批评,在美国就是新批评。

当然,上大学之后很少有人单独使用这种方法论了——就最感性的经验来说,哪怕是为了在论文上多凑点字数,怎么也得写写作者的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影响,考虑下创作的时代背景之类的吧。如果把文本比作鸡蛋 (别笑,这是作者的比喻),像这样把目光从鸡蛋转向下蛋的鸡,进入更宏大抽象的体裁、历史、哲学探讨,就是使用了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目的往往在于论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这样看来,我以前惯用的是结构主义文本分析 + 新批评主题分析,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篇幅短小的作品)。

但是,如果调转矛头,在文本中找寻 "作者表面上是说...,其实是在说..." 的证据,从而瓦解了构成文本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统一性,那么就是后结构主义式解读。前面的那个 "瓦解" 用后结构主义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 "解构" (deconstruct),我称之为 "找茬/抬杠式" 阅读 (读研时上过的诗歌课可能较多地采用了这种分析方法,虽然我当时没有意识到)。

解构玩多了,什么东西看起来都支离破碎的,最明显的例子大概是二十世纪初的意识流小说。对这种碎片化感到焦虑和怀旧 (nostalgia) 而依然感念信仰和权威等待戈多的是现代主义,而对此欢呼雀跃,视此种破碎 (fragmentation) 为冲破牢笼之自由象征的则是后现代主义。

至于在阅读时脑中浮现出女性和男性的对立,无疑进入了女性主义的批评模式;想起的是不同肤色人种/民族间对立 (尤其少不了欧洲白人男性) 的是后殖民主义;是不同阶级间对立的则是马克思主义批评。

本书最令我好奇的地方是原版的封面,真的有点匪夷所思

《理论入门》读后感(五):理论之后,生活依旧

【藏书阁打卡】“理论之时代过去之后,理论之时刻必将随之而来”。

书名叫做 理论入门,是教 英语语言学专业学生(本科生) 的课堂讲稿,实则是一本实操手册,作者本人则扮演了手把手的老师傅角色。顺序上:主要围绕三个主题展开1)理论、 2)批评、3)语言学;要理解它们的关系,正好需要反过来,首先是关于文法、修辞等本身的理解,其次对批评的理解,即对已存的文学(英语、或者翻译为英语)的评注,最后才是理论,它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从评注的角度去认知现有文学作品,第二、这些评注本身也成了理论。内容上:共15章,分别介绍了自由人文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女性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生态批评、文体学、叙事学、文学理论史十大事件、理论之后的理论 。组织结构上:对于每一个章节,作者使用了统一的格式,先介绍改理论的历史发展、然后引导读者"停一停,想一想",再讲述理论家在做什么,紧接着给出结构实例分析,最后附上文献选读以及相关注解。行文风格上,因为这些理论并非是时间上有着明显的先后继起关系,故而在章节之间交叉引用,也在附录附有常引用的几篇诗、文,这样的安排既符合读者的认知习惯,又处处透出作者的严谨。

全书从英语语言学在英国的教育的发展为背景引出自由人文主义——以人而非神为中心回答人的本质,理论家认为只关注高雅文学还不足以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因此烂漫主义者开始加入民间文学,更重要的是自由人文主义强调要单纯看待文学本身,而不要夹入政治等因素,这样子就会造成“为艺术而艺术”的问题——阅读、批评是为了什么?因此,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论家,将作品年代、政治环境的因素考虑进来。随着二战后的技术空前发展,现在主义/后现在主义理论家认为,理性因素也不可忽略,一些(心理分析)理论家引入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分析方法,强调个人意识/潜意识的对解读文学作品的作用。随着社会分工、民权运动等发展,某些理论家(女性批评、同性恋批评),宣称这个过程忽略了女性、同性恋群体。某些理论家(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同样宣称,忽略了不同阶级的差异因素。一些理论家(后殖民批评)则声称,忽视了不同种族文化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反消费主义理论家(生态批评)声称,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这些都因素考虑进去了,问题回到了语言(文体学)和作品(叙事学)本身。可是,“你阅读、批评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终极为题仍然没有得到公允答案,那么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什么?要继续下去么?理论之后的理论回答了“理论之后,生活依旧”。

总结起来,整个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如此概述:期待理解->叩问自身->得不到答案->周遭环境探求->没有理解->继续...。

比较有意思的学派的发展:各个学派的发展最开始都极力撇清与其他学派的关系,强调其独特性,最后往往有吸取其他学派的特点发展出新的学派。

虽说是一本文学理论导论,实则隐射了西方文明面对不同挑战所作出的不断尝试。进一步来说,人类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都遵循着二元方法方法论——分与合。即,一方面:通常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到解决的方法,寄希望它能够普适地解决其他问题,结果往往又显得极其无力;另一方面:抽象的理论解决了一类问题,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除了继续抽象之外,只好回到原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这个现象,计算机科学希望通过面向对象抵御需求变化、物理科学家希望总结出一个公式、数学科学家希望提炼极致函数抽象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