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是一本由许纪霖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读后感(一):在诗意与残忍之间撑起文人的风骨

早一点的文人,大多是有风骨的。比如许纪霖,就是这样有风骨的文人。许纪霖,1957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著有《第三种尊严》、《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回归公共空间》、《大时代的知识人》、《读书人站起来》等。这些著作在思想史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读到这本《在诗意与残忍之间》,更是感觉如此。无一不体现着文人关心社会、心怀理想、信念不死的风骨。

在这本书中,许纪霖从宏观角度梳理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精神脉络,深刻剖析了作者“这一代”知识分子的艰难成长,做出了客观清醒的自我认知。“我们这代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人,其人格塑造基本在当中就完成了,形成了几个共同的性格特征:第一,有信念,是执着的理想主义者;第二,精神,质疑权威,敢说敢干,有造反的传统;第三,灵活嬗变。” 不褒不贬,客观真实。

在这本书中,许纪霖还对知识分子的个体进行了分析,列举了顾城、史铁生、王小波、李慎之、王元化、张刚等人的不同故事,通过他们的选择来展现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取舍。比如,对诗人顾城杀妻行为的评价更加辩证、理性、公允:“一九九三年中国诗坛的最大事件莫过于顾城之死。每一个朦胧诗的爱好者都感到分外的震惊,谁也难以将一个写下了大量优美诗篇的童话诗人与一个残忍地用利斧劈死爱妻的杀人犯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不幸就是如此,令人们困惑不已。在众多的评论中间,我注意到评论者们的尴尬,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所面对的只是顾城的某一个侧面,或者将诗人之死诗意般地美化,小心翼翼地对他的罪恶表示惋惜;或者义愤填膺地要“除他‘诗’与‘人’之名”,对舆论诗化顾城之死看作是社会良知的堕落。然而,这一事件的意义也许不在于褒贬顾城本身。盖棺论定,关于诗人的是是非非,我相信每一个有起码正义感和道德心的人都会达成基本的共识。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将顾城那似乎是截然相反的形象加以整合,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并从中窥见人性的隐密,这才应该是人文关怀的真正所在。”

在这本书中,许纪霖用他自己的心灵向读者展示了他的思想,讲述了他的体悟,给读者以启迪,引领读者关注国家与民族,认清历史与未来,思考社会与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说:“诗意与残忍,仅仅只有一步之遥,类似的乌托邦悲剧我们已经看到太多太多……悲剧的语境不一、角色不同,但性质却总那么似曾相识。诗的魅力是永恒的,但万万离不得这个远不美好的俗世。”

文人的风骨,文化的担当。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读后感(二):在诗意与残忍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在看这本《在诗意与残忍之间》之前,我对中国知识分子的那种狂热精神理解还是模糊不清的。直到现在细细读完这本书后,才对那种纯粹精神的理解清晰了一些。反观如今的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崇拜“理性”的社会,什么事都可以用理性去解读,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狂热。示威游行可以“理性爱国”,搀扶老人需要“理性思考”,见义勇为必须“理性判断”……就连大学的教育,也变得非常“理性”起来——帮助同学们找一个好工作才是目的。

当然这里也不是说“理性”是坏事,理性确实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有了理性的判断,我们就不会因为工资不高而郁闷,不会因为父母看病子女上学的高额花费而烦恼,不会为了办成一件事情而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言不由衷,不会为了同事、朋友、亲戚的眼光而隐藏自己的真实内心,也不会为了和别人攀比衣服的品质、生活的层次而费尽心机。因为我们学会了理性,我们知道这些名利和物质该如何去追逐,也清楚了解它们对我们的价值有几何,或许我们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它们。因为有了理性,我们生活得更快乐。

但也正因为有了理性,我们仅仅只能让自己快乐。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许多同学们都怀揣着“科技报国”的梦想,结果快毕业时发现“马上找个好工作”才是最现实的,因为出人头地是需要钱的。也有同学立志“桃李满天下”而选择了当老师,结果登上讲台发现评职称发论文才是最现实的,将来还要赡养父母不爬上去是不行的。还有同学不知道干嘛就去了家里给安排的体制内,虽明知体制内凶险但进去之前都是立志要“独善其身并兼济天下”的,结果进去之后发现随波逐流才是最现实的,只有遵守规则才不会被玩死。我们用尽自己身上的理性,以尽全力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我们虽然渴望新生,但理性告诉我们这样才能快乐。于是直到有一天,我们麻木了,我们淡定了,我们无所谓了。

于是在离开我们曾经向往的象牙塔时,我们拍了很多重口味照片来纪念它,并感慨“其实是大学上了我们,而不是我们上了大学”。就算现在到了社会,因为有着大学将“诗意”转为“残忍”的经历,我们很快就适应了残酷的社会,并且还可以引以为豪。虽然中间充满了迷茫和困顿,但至少我们是理性的,我们在用自己认为快乐的方式生活。

所以在看《在诗意与残忍之间》的时候,在看到作者梳理的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精神脉络,还有顾城、史铁生、王小波、李慎之、王元化、张刚等个别知识分子的不同故事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们早已经偏离了曾经所背负的社会责任,甚至于很多时候根本就是从未想起……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读后感(三):读不进去与读了进去

很难理解重庆出版社的想法,在众多的书籍当中,我第一次看到把营销编辑的名字印在书里的,这说明他们很重视市场。但是,在“市场”这个幽灵将文化人操纵于股掌之间的今天,重庆出版社居然敢推出一套《知识分子丛书》,这又明摆着将市场视若无物?

拜读了主编李银河的序言之后,我明白了一点点。

首先,关于知识分子,雷吉斯•德布雷这样定义:知识分子需要投入、表态、传播,这和作家不同,作家只是满足于写小说或诗歌;与艺术家也不同,艺术家需要创造艺术作品;和学者也不同,学者寻求的是真理。而知识分子的首要特征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干预性的态度。

在这样的主旨之下,我知道了这套书的定位。

并且,由于李银河念念不忘的“文章要有趣”的读书品味,一不留神让我又想起王小波先生促狭的笑意,我认为,这套书差不了了。

果然。

许纪霖先生的《在诗意与残忍之间》就让我读了进去。在少之又少的读书经验上,“读了进去”就是我评价一本书好坏的基准了。读不进去的书要么硬着头皮也不想啃,要么快速浏览之后,连点鸡皮疙瘩也起不了。而读了进去的书,或者心里眼里坠得暖得像害了初恋,或者脑子里盘旋纠结总想推演论证把这道题解出来。换句话说,读不进去,只作用于眼睛,而读了进去,就是感官整体集合大调动。原谅我这么认为与表达,对于咱这种脑子不好使的人,只能用感觉说话。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中,许纪霖先生分了三个板块,一是关于他所从事的“知识分子”研究的基本梳理,二是对个别化的有典型意义的知识分子的剖析,三是对政治与社会的宏观思考。

就我最感兴趣的两点,胡乱说说。

第一,对知识分子这一课题重建中的思考。从许先生最早的“知识分子独立人格”这一命题的确立,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较为浓厚的理想化的色彩,“独立”这个词汇的定义或多或少有着超越和迥然世俗的意味。而之后的课题的重新定位与调整——从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历史,来观察知识分子所凭借的时代背景和所面临的历史问题。从乌托邦的高远的人格呼唤,到降落到地面的对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所处生存环境的关照,是一个重大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结论——对六代知识分子的归纳与分析,可以说也是许先生自身的转型与重建。对晚清一代、五四一代、后五四一代和十七年一代、一代和后一代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思考,彰显了许先生所说的对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人生关怀,即社会(政治)关怀、文化(价值)关怀和知识(专业)关怀,使得我们对知识分子、对人的命运,有了更为扎实的深切的理解与思考。但,过于沉溺和代入式的关照,是不是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时代、政治与环境的外因,而淡化了对于自身的内在动因的追问呢。

好在,许先生随后两篇毫不留情地对自我的拷问《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与《读书人站起来》解决并回答了我的困惑,就像文中所言“斯文扫地在于读书人看不起自己”,诚然,“钱能够让自己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但知识分子的尊严不是体现为有钱,而是另外一些东西,是知识分子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知识,比如说公共责任,而不是有钱。”“历史将会浓墨重彩地为我们记上一笔:或者是光荣与梦想,或者是耻辱与庸俗。”发人深省。

第二.对顾城、王小波、史铁生、李慎之等具有典型意味的知识分子的打量。对顾城的分析,从“抽象的诗人世界”和“乌托邦王国的逻辑”展开,丝丝入扣,而较之人们普遍的关注点,许先生把第三个章节“最后的理想主义”留给了处在我们视野边缘的谢烨,在男性话语权强大的世界里,谢烨的存在让人一击三叹。对特立独行的王小波的重述,则涉及了理性中的两条路径——欧陆唯理主义、英美经验主义,许先生将王小波的路子归结为后者,不知王先生以为然否。但书中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这些炙手可热的文化焦点人物,而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老派共产党员”李慎之,“中国的士大夫精神,突出表现在天下兴亡的忧患意识、士志于道的理想主义和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相较于现下很多学生将解决入党问题,像考一张剑桥证书那样的功利和世俗,李慎之一代人,当年最优秀的热血青年,“学校里成绩最优秀、在同学中最有威望的”热血精英的选择,境界高下,岂止千里!

说穿了,知识分子也是人。既然生而为人,那么,对精神、对理想、对人格,都应是有所追求和取舍的。在理想的诗意与现实的残忍之间,我们,何去何从?这个命题,应当留给读了这本书之后的人们了。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4-01/05/content_472907.htm

刊于《青年时报》2014年1月5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