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李鸿章政改笔记读后感锦集

李鸿章政改笔记读后感锦集

《李鸿章政改笔记》是一本由雪珥著作,线装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鸿章政改笔记》读后感(一):能了解李鸿章的书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很是喜欢。

当然,外国人写中国人总是不会完全客观的,总是以一个明确的目标为前滩的。

这本书就是,它不是为了给人们展示一个完整的李鸿章,让人民深入的了解这个伟人。翻开一看结构,就是拼凑起来吸引眼球的。

我不是在说这部书不好,他里面引用了大量李鸿章真实的话并进行了简洁的分析。对于不了解李鸿章想了解李鸿章的读者是很适合的,对于很了解李鸿章的读者价值就没那么大了。也许最后对李鸿章虚假传闻的分析还值得看看。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好熟,价格不贵,可以翻翻看看。只是最开始那个对中国的比喻让我感觉很恶心。

《李鸿章政改笔记》读后感(二):实干家,改革派到“裱糊匠”

我们研究历史人物需要考察其阶级立场。毛泽东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身为曾的学生,李鸿章应该能算得上“地主阶级第二厉害的人物”了。李鸿章的所有改革都是为了巩固腐朽的清政府,为了延续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也使得其无法解决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问题。李鸿章的阶级局限性注定了他改革的悲剧结尾。

如果说李鸿章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可能就是李的实干做派比较契合当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执政理念。还有,现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和当年李鸿章在朝堂的境遇颇为相似。但是,现实问题要从现实出发,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应该始终坚持“为民改革”和“科学改革”。应该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红利,不能使改革流于形式!应该科学规划改革方向和改革步骤,不能搞“”和形象工程。

《李鸿章政改笔记》读后感(三):翻案需谨慎

翻案文章好做,做好可不容易。本书通过李鸿章其人其事串联起那个时代的诸多历史人物,钩沉出新是雪珥先生著书的特色,却也因为主题先行,急于“以今释古”而略显粗疏短板。

还记得当初看电视剧《走向共和》,对李鸿章和袁世凯颠覆式的刻划与此书颇为相似,但电视剧里袁世凯的投机和野心更如古往今来的政治人物,精明聪明,果断有魄力和政治眼光,典型的投机政治家。而李鸿章的形象变得如老干部一般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感觉,就翻得有些过了。

李鸿章袁世凯之流,实为极复杂灰色的历史节点性人物,其视野也绝脱不开时代局限而到现当代高度,一味抬捧和一味棒杀都不合适。

《李鸿章政改笔记》读后感(四):《李鸿章政改笔记》——读后感

雪珥写的东西,曾经看过一本《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总体来看,明显作者算是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外臣,虽为澳籍,仍然关心着中国的政治前景。他的书籍,明显是借古讽今,对现实改革出现的问题,出现了深深的忧思。从两本书一起观之,主要体现了以下重要观点:

1、历史不是想象那样——没有那么多脸谱化的人物。每个人在当时的环境下,都是在选择对国家和社会最优的解决道路和方法。

2、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不论如何指东道西,大家都有一番治国的高论,到到头来,却不知道当家人已经捉襟见肘,自己在位子上,也不见得比前任能够好多少,一般来讲,还会更糟。

3、政治幼稚病——急于求成,总想着推倒重来。以为推倒了,就能够造的起高楼大厦,实际上只是更糟糕。完全不清楚饭是需要一口一口吃,事情是要一件一件做的,问题是要一点一滴解决的。

《李鸿章政改笔记》系作者模仿李鸿章口气所做,只不过前半篇口气重一些,后半篇口气轻一些。虽说是史海钩沉,但是对照着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互相印证,倒是能够搞清楚一些李鸿章的苦衷。

李鸿章笔记中,最让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清浊之争:

1、李鸿章身为浊流之首,处处受到了清流的掣肘。像翁同龢这样的清流,以驳斥别人作为清流之道,在甲午战争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最后却让李鸿章背黑锅。李鸿章一直踏实做事,却不得不承受非议。不过,清流一道,其实高调谁都会说,就要看是坐而论道,还是行而实之。

2、康有为绝没有历史课本上写的那么高大,这也是为何后来梁启超与他分道扬镳的原因。各种叛国和阴谋,与日本的密约,对政府的抹黑。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蛇,把梁启超这样的才学之士,把谭嗣同这样的热血之士都骗到了他的麾下。

3、袁世凯虽然晚节不保,但是在当时,确实是可以挽救清帝国的干才。获得李鸿章赏识的主要原因,还是能力和胆识。

4、曾国藩所说,厚藏匿锐,此种根本,在于锐字,而非藏字。没有理想,便是个八面玲珑的小人,做的了官做不了事业。

5、曾国藩又曾说,办大事,第一要务是要找替手。这便是培养团队的概念。

6、权力说到底,就是影响力。

看完之后,更加觉得曾国藩的可怕,因为做事的原则,基本上还都是来自曾氏。李鸿章只干活,却并未留下太多言论,基本大方向上还是按照曾氏的指导前行的。

李鸿章作为一个悲剧性的裱糊匠,又撑着帝国大船开了20多年,太难得了。而大帝国的领导术,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平衡术和折衷术,没有好的跷跷板技能,还是少操些白头心。

在看书过程中,一时兴发,做了一首小诗,暂作读后感的结尾:云雾端中看云雾,却笑英雄太糊涂。百尺高楼听风雨,清茶油灯去读书。

《李鸿章政改笔记》读后感(五):换个角度看历史

有别于范文澜、胡绳的“列强侵略欺凌中国与人民群众不断革命”的中国近代史观,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与《帝国政改》、《李鸿章政改笔记》等书籍,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一百多年前发生的故事。在这两个体系历史述事角度的对比下,才会真切的认识到“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在读李鸿章政改笔记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历史,应如何向后人述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个评判标准体系的设定和价值的取向问题。从中华民族过去100年所经历的历史磨难来看,先人们确实挨了打,被洗劫,够屈辱。整个社会也是确实在风雨飘摇中动荡,各种势力你方演罢我登台,甚至“各领风骚数十年”,过去的一百年确实也可以说是被欺凌和不断“革命”。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比“宏观更宏大,比细节更具体”大历史潮流中,去看历史事件原本具体的史实的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现了!

中国在近代史上所遭受的不幸如果放到全球人类发展历史来看,这并非不幸。正如张鸣所说:晚清历史的本质就是西方把中国拖入他们的世界体系的过程。……人类都不可能逃脱这个被工业化的命运,抗拒是没有用的,西方的发展道路或西方的世界给我们带来这东西,世界的命运已定,已然逃不过去了。孙文不是说“历史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晚清世界的大势就是全球化、就是工业化,偏安一隅的中国难道就不能委屈下,顺应下世界大势吗?

历史因为年代久远,逐渐的变得模糊和脸谱化。似乎黑的必然是黑的,比乌鸦还黑;白的永远就是白的,比玉石还要纯洁。雪珥没有提供一种大的历史观,相反,他回归事实的本原,去探究被脸谱化了的历史细节里的细节。李鸿章、曾国藩、慈禧、恭亲王(奕)、袁世凯等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个群体,他们在一个不断动荡各充满了各种算计的历史大酱菜缸里,撑起了半个多世纪的晚清破船,让这个庞大古老的帝国免于被分裂和被殖民,基本保全了汉儒文化的传承。贡献巨大,但却面目全非。

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对历史的无知者。社会上经常有一些智哲之士呼吁:书不可多读!为什么不可多读?很简单,如果书上写的内容本身就是错的、本身就是伪的,那么书读多了只会将你引入歧途。我必须自我承认,我对历史也如芸芸大众一般,是一个无知者。所以我不去评判、也不去关注雪珥是否要通过这本书为李鸿章翻案。正如文题所说,换个角度看历史。雪珥将如此多的故事与细节从历史的沉船上打捞起来,也许更多的是希望能“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作为体制内的改革者,读李鸿章时候我想到的是当下的社会与改革。

雪珥几乎在他所有晚清政改著作中用到了“形格势禁”这个词,用来形容体制内的改革者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在《帝国政改》里面有一句话更为经典:体制内的改革者,一面要和光同尘,一面要负重前进,艰难而孤独。掌声难得,嘘声易起,本想“左右逢源”,却往往是“左右为难”,上下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回顾煌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吴晓波在《中国历史经济改革之得失》中同样也描述了历代改革者们的困境,从商鞅的作法自毙,到王安石黯然归野;从“周公恐惧流言日”到“王莽谦恭未篡时”……体制内的改革者从来都是一件吃力不好,甚至身死名裂的事情。

读罢这本书,我想起了公元前八十一年,在大汉朝堂上的大辩论。儒生、清流们的仁义道德纵然是辉光日新、巍巍荡荡,但到头来却架不住桑弘羊的一个反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