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来生再见》读后感精选

《来生再见》读后感精选

《来生再见》是一本由何顿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生再见》读后感(一):故事不错,文笔平平。

虽然这种非常传统的写作模式会让人觉得只是一种相对严肃点儿的故事会范儿,但是不得不承认故事非常好读。当然你也可以说何顿的文笔是自成风格,可这种琐碎无文采的叙述性文字却没能在通篇读过之后示人以鲜明的主题和态度。也许坚持闷头写小说的何顿还没有在故事的可读性和汉语的韵律感之间找到平衡点。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把故事讲圆、讲活,至于怎样把故事讲好、讲美,可能涉及到天赋更多一些,这种事没法强求,只能走着瞧了。

故事在架构上值得一提的是“和尚”这个角色的设置——不知道作者本人是不是也这样看——这个神秘、悲悯、且带有宿命色彩的角色已然超越了主人公成为本书的书眼。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角色才使得整个故事没有沦为《知音》、《故事会》类读物经常刊载的口水话本。还有作者对故事里人物命运的安排并没有赋予太多的传奇色彩也很值得称赞,因为这正是纯文学作品所应有的节操。但是故事的头尾用圣诞节作为呼应点我个人觉得是一大败笔,神圣的意义没有被渲染反而被戏谑。建议作者以后不要让自己并不很了解的东西贸然闯入自己的作品,轻则入水无波,重则贻笑大方。

总体来说,本书无功无过。虽然读起来流畅,也会有泪点,但仍然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要说的东西有些力有不逮。就像本想做一道红绕肉却无奈食材只有素鸡,色泽、味道虽然也算喜人,可终究少了一些在吃完之后还能咂摸出来的不舍之味。

《来生再见》读后感(二):不想当英雄的兵也是好兵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首激昂的国歌我们一直在传唱,并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前进。

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奋勇前进的精神,激励士兵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杀敌,有人说现在和平年代了,国歌已经过时了,其实虽然国歌的词语描写的是战争年代,但是同样适用于和平年代,只不过和平年代的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日本南京大屠杀事件,很多中国人没有经历,但我们会永远记住,只不过纪念的形式不同而已。今年以来,日本频频在我国南海海域活动,我们也采取了防卫措施,不能让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新上演。

何顿是我所知道的一位非常活跃的当代作家,最早从《黄泥街》开始,现在他的创作呈现了喷发的姿态,而这部《来生再见》今年完成,或许也有他特殊的意义所在。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局势下,在中国人对日本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中,作者似乎寻求一种更加客观的表达。当今中国年轻人因为没有经历过中日战争的洗礼,没有经历血雨腥风的场面,或许他们无法理解父辈为何仇恨日本人,而他们所见的日本人往往很有礼貌和教养……如此种种。其实,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国人记住仇恨,也不会像日本人那样直接抹杀掉那段历史,而是正是过去的一切,并从中汲取力量,努力奋进,过好自己的生活。

小说中多条线索并发,有一条线索是关于黄抗日就是黄山猫的,他是个普通的农民,因为父亲考虑到他哥哥身体健壮、血气方刚,跑到战场上会白白送命,于是就让他顶替哥哥去战场,他在战场上经历了一次次生死的考验,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却活了下来,他总结是因为他不想当英雄。其实英雄与非英雄只是一念之间,本质上没有对错,只不过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战争中需要英雄,也需要普通的士兵。而活下来的他在之后经历了国共的战争、反右的斗争以及,虽然不再是战场上的厮杀,但对于身心的折磨不亚于战争,而普通的一介平民却能历经这些苦难依然生存下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就了儿孙的幸福生活。

《来生再见》读后感(三):读了感觉有莫言体

读了感觉有莫言体

作者吸收了莫言的风格吧,反正我读的时候会想起莫言,故事架构有莫言的范儿,脑海就会想起《红高梁》中的“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难不成作者也有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梦想!祝贺你!

故事很好看,也透着莫言式的神秘气息。从“我爸”的句式,再色“我姐”,也有“我爷爷”……很喜欢这样的讲述方式。而且作者写本书,整理了很多素材,发费了很多的功夫,找到了相关的人,做了采访和丰富的调查,所以故事读起来很有真实感。

抗日到底!现在的局势,很适合再提及抗日。那些老兵们,一辈子不买日货,一辈子不理日本那狗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心太寒。日本没人性。

好吧,笑笑日本。有条短信:日本侵略军好色,所以被称为黄军;黄军爱干那事,所以又叫日军;战败后没得干了,必为自慰队,自慰就是自己日自己,所以叫日本人;日本人随时都要干,所以女人后边背块毪子;日本人干那事不分地点,所以为了记住在哪里干的,在孩子的名字前面加上山口、井边、松下等地名。

----对不起作者,我跑题了。求您原谅,这里我实在是想意淫一把,因为日本人的那些爽尽天良的事,让人恨之入骨。必须诅咒几句,内心才舒服些,想必您是理解的。

因为,如果有来生,我们还一起抗日!现在日本还在我国领海闹事,争钓鱼岛,有美国在后面撑腰,他便狗账人世,把它打回狗肚子去。

所以今时今地,是关键时刻,《来生再见》这样的小说,这样的讲述,应该多来几回。因为,我们真的被美好生活给惯坏了,我们忘记了过去的苦难、耻辱、血泪、以及奋斗,十年前还会有老兵们见诸报端,讲一讲过去的英勇事迹。这几年的电视互联网,变成了“娱乐到死”的死胡同,我们,还记得什么呢?

所以,读一读《来生再见》,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不须做什么,只是跟老兵们一起回忆一下,也就够了。

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只有这样自强不息,才可以矗立东方。日本经济强大了,但是我们不怕。美国也强大自傲的不得了,可是中国人都回忆一下历史吧,我们何曾败给美国过?抗美援朝,还是越南自卫战,老美都是输了个心服口服,所以不要怕,向日本开炮,然后美国佬如果敢开腔,把他打回娘胎去。有时候在想,真的跟日本开战,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

得有这个心理了。老兵们。传递那些英雄气慨给后辈们吧。

《来生再见》就是一种革命气慨!

《来生再见》读后感(四):如果有来生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

拿到《来生再见》这本书,就被封皮上这句话深深的震撼了。在前辈们的眼里,抗日不光是为了光复民族,同时也成了他们心目中一个深深的信念。

从我们有记忆开始,我们就听爷爷奶奶为我们讲抗日的故事,从小我们就知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就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抗日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抗战八年,终于解放了全民族,是整个中华民族结束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

书中的主人公以国军身份抗日、以俘虏身份做日军的力夫、以游击队身份打内战、靠装疯在“”中逃过劫难,就是这样的一代人,同样也在如今的社会中感受时代变革。 他们是过去对侵略的抵抗者,同时也是现在被遗忘的抵抗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淡忘了先辈们对民族解放的贡献,忘却了先辈们对祖国富强做出的牺牲,时代的滚滚洪流卷走的不光是时间,还有在时间流逝里逐渐淡去的历史。

看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心底激起的不只是敬佩,更多的还是对现代人的一些思考。前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我们有着明亮宽敞的教室,有着环境优雅的写字楼,有着可口的饭菜、时尚的衣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但是,我们呢,我们能记得几个当初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革命志士?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报道极为频繁的新闻,2016年高考语文分数提高到180分,英语的分数降低到100分。这样是为了提高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这样真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吗?在我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靠打压别国的语言来撑起自己的文化,我们应该从意识上增加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强烈的学习热情,在对下一代的教育过程中,要是强调我们中华文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使孩子从小就建立起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与语言,当他们从心底就认同这些东西的时候,对于学到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而感到成就感。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鬼子!

假如没有来生,只有今世,我们也不要忘记先辈们的嘱托,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传承自己的文明和文化。更要敬爱我们的老前辈,不要让他们流了血、流了汗,又伤了心。

这是一个、一代的革命前辈对信仰的坚持,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信心。作为后辈的我们,不要忘记他们曾经的付出和牺牲,我们不能跟他们一起为了祖国而献身,却可以同他们一样把爱国作为信仰。

《来生再见》读后感(五):一个普通国人的生命愿景——来生再见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一起打日本鬼子”

他们是过去对侵略的抵抗者,同时也是现世被遗忘的抵抗者。

战争让人只记住了将军们,却忽略了直接参与战斗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他们背井离乡、抛家弃子,只为了上战场打鬼子,他们有的不过还是半大的孩子,明明是十五六岁该好好念书的年纪,却是一个个的报了名参军,想成为保家卫国的血性男儿。有的自私、自大,还有着那么点野心,想着能混出个人样来。有的没啥文化,书没读几句,胆子小还特怕事儿。有的……

这群人当中,有从乡里走出来的农民,有从军校里毕业的军官,有从学校里征来的新兵蛋子,在敌人的枪口下,这些都不重要,这些也无人在乎,每个人的脑子里想着的就是:“把这群狗日的鬼子赶出去”。

《来生再见》这本书说的就是这样一群土得掉渣的兵,他们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他们平凡得跟地里的泥巴一样,黄山猫、童大嘴、钩鼻子、毛领子……就连名字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但是,就是这群人,他们打出了三次长沙战役、打出了衡阳保卫战,打出了芷江战役!

文中有提到,在《湖南文史资料》中一篇署名毛国风写的文章《我参加了衡阳保卫战》当中有写到,“这次守卫衡阳,持续了四十七个日日夜夜,这是极不寻常的,当时外电报道说,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可以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齐观”。

四十七个日日夜夜,四周全是被日军的飞机和大炮炸成的废墟,树木也是歪七倒八的,到处是弹坑、弹壳、尸体和断垣残壁,池塘的水都是绿的,上面浮着的全是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那一个个跟地里泥巴一样的汉子,一次又一次不怕死的冲锋,一个个都打红了眼,团长嘶吼着:“弟兄们,炎黄子孙们,我们为国捐躯的时刻到了。来生再见”

《来生再见》中的黄山猫,也叫黄抗日,肚子里墨水没什么,打小自卑,自卑惯了,倒是成了一种本事,知道怎么不招人注意,他的胆小、怕事、狡黠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多次从死神的怀抱里逃了出来,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他只想要活着,“活着总还有机会,活着你还可以拿起枪为弟兄们报仇。死了,你就什么都干不了了”

活着,怎样才算活着?官方解答:一个生物体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仍旧维持运行。

求生几乎是所有生物的一种本能,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这群人,让这群没受过多少教育,肚子里没啥子墨水的小人物,饿了挖草根树皮也要熬下去的泥巴一样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在最前线。生命中的苦难他们无可推卸,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被炸的血肉横飞,他们仍旧没有退却,他们在努力的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但是活着,换来的是却是己方战斗机的扫射,那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官兵纷纷被炸死,那些早已厌倦了战争的视死如归的官兵于机枪扫射中纷纷倒下,他们没有死在敌人的炮火下,却亡于自己飞机射来的猛烈子弹下。这场轮番轰炸下的幸存者,即便是作为日本军的俘虏,也忍辱负重的活着。即便抗战胜利以后,他们的苦难也没有结束,中的批斗、审讯,他们熬着,这辈子,就这样一路熬着的活下来。

这些被遗忘的抵抗者,现实从来就没有公平的对待过他们。但是他们却仍旧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我们这一代人是给下一代人做基石的,很悲哀,但值。我们这代人把下几代的苦都吃了,让下几代人少吃点苦,这就是值。”

现如今,抗日剧都妖魔化了,单车都堪比神器,但是真真用心记得那段日子的人,有几个?除开那些在战场上生还的老革命同志,谁人能感同身受?当我们啃着爆米花看完一场雷点颇多的抗日大剧,谢幕后聊的多是这部剧哪儿哪儿雷的我外焦里嫩,而那些老前辈,却是老泪纵横的说着:“我这辈子里,有很多次做梦回到那场战役啊,在梦里与日本兵厮杀,梦见日本兵总是打不死,打死了又有,打死了又有。”

那段生死与共的日子,那群被历史遗忘的抵抗者们,愿你们来世,能飞离战场,平稳度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