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啊朋友再见》的读后感大全

《啊朋友再见》的读后感大全

《啊朋友再见》是一本由宋阿曼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啊朋友再见》读后感(一):眩晕的故事

最近读过的小说中,《啊朋友再见》带来的惊喜最有分量,引发的震撼也最为实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尤其是《李垂青,2001》,我迷失在了五彩绚烂的文字迷宫中,竟有股奇异而又幸福的眩晕感。我承认,我彻彻底底的沦陷了,主动向这般文字与故事毫无保留的缴械投降。

《李垂青,2001》《西皮流水》《堤岸之间》《白噪音》《啊朋友再见》,五篇小说,五组人物,构建了一个无远弗届的故事宇宙。文字可以生长出如此具有感染性的魔力,由此编织出的故事又是具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这是一次妙不可言的阅读体验,我沉浸在一种情感满溢的迷醉中。

宋阿曼的小说,轻盈透明却又有力若千钧的冲击,温柔细腻而拥有触动心坎抵达人心的力量。小说中的人物,李垂青、宋曦、方博士、石青、张春子、刘玄、高喜荣、范轶川·····灵动鲜活,各有生趣。我更喜欢这些人物交集迸发出来的故事,有纯真而惨烈的青春,有疏离而舒适的友谊,还有平静而汹涌的爱情。

最近有两部小说让我读了之后感到后劲十足,“走不出来”。一部是宋阿曼的这部《啊朋友再见》,另一部是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两位作家都是90后,作为同龄人,我既对他们的天赋与才华感到羡慕与钦佩,又对自己的蹉跎与庸碌感到愧疚与羞惭,甚至还有股隐隐的嫉妒。

这两部小说是我学习的样板,它们是我梦寐以求渴望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我,也一定要写出这样的小说。

《啊朋友再见》读后感(二):世界以洁白耀眼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扉页中的这一段话说,喜欢在大雨中吃着踩水的人在大街上最躺过产业的人在怯懦的爱你消失的人。他们从惯性生活里一跃而出学会相爱与轻盈的告别,我有他们从思考的时间

心态思考里思考一条河的干涸与涨潮,从生活中的潮涌中乐器是一次明亮的自我宽解,你为什么说的是爱情故事呢?说来话长。我慢慢说给你听也只是一些猜测,我刚还在想人们究竟是更喜欢他的诗还是喜欢写诗的,她诗的迷人和个人的履历是紧密相联的…

写着情诗过乏味生活爱情的人,我估计是喜欢不起来.少了一些传奇

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其中的有一篇文章,那么从文字的描写当中能够让我感受到非常平静的温和,飞机落地的时候,雪停了一阵透骨轩窗能看清两条300中间的城市南北躺着,用拓宽城市边界未完成的建筑,从高空看去想俯视一轮风停在避免的客船,这段描述并没有很特别,但是就是能让我感觉或者说能让读者有一种,即使没有亲眼看到,也能感受到这个风格的。

后面的文字当中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了非常简单那些对话,你结婚了吗?还没有就没有一个合适的他送掉手中的叶子,这个描写非常的细节了,你怎么样我能怎么样过日子呗,我出来喝盒饭宜川结了婚开了个小超市就在小区门口走几步你就看到了,反正好不好多过来了,他现在这个样子想见的人都渐渐变得在世上,还有遗憾

另外一个故事写得也还不错视角,力求有时候是石头,有时候结束只会一个矿泉水瓶,但我们往往在沉默中走很远的路手指和胳膊偶然碰触想身体。脑部零星炸开的电光足以让我乐于其中而不知疲倦我的哭声被洗衣机滚动的声音淹没说不上是不甘心,还是为年轻的懦弱我幼稚的,意味着就算到了尽头,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但是你又觉得他已经描写完了

书本的最后一句话啊,朋友再见,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把我埋在大山搞你,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把我埋在…以歌声结尾,最后,我转望窗外遥远的云之秋和世界洁白的耀眼

《啊朋友再见》读后感(三):青春就是诗和远方

如果有人问你:“眼下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你会怎样回答?是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正在度过美妙的午后时光?回首那段青春岁月,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写诗的冲动? 写诗这事儿,说是自己爱好可以,也可以说很具有时代特色,有些时间段大家都喜欢诗,自然而然就有市场,有人乐意看,不愁卖不出去!而有些时候,大家都喜欢文学小说去了,谁还看诗啊!就没有多少诗集,也没有了多少诗人。 青春的时候鼓起勇气去做一件事是十分美好的。想着写诗,就伙同几个小伙伴,创办了期刊杂志。隔三差五几个人约在一个氤氲灯光下的咖啡厅的一隅之地,热热闹闹地谈论着关于诗的一切!可是时间一长,有些小伙伴慢慢地就退了出来,失去了当初的热情,也慢慢地去为生活而奔波了。 谁说两种文化不能相互交融?戏曲是一种形式,摇滚也是一种形式,他们都是音乐,只是对于音乐有不同的表达。石青原本是一心一意地专研戏曲方面的事,直到遇见老肖。他们把戏曲和摇滚结合,在舞台上演绎。有些人觉得这样不伦不类,到头来搞得两头堵,都不好听;也有人觉得是两种方式的交融,好好整说不定可以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听闻好朋友即将离开的消息,不远千里回来看他一眼。这可是真的难得可贵的友情。接着就是回忆两个人一起的点点滴滴,从上学的时候到毕业工作,到后来分道扬镳,各奔东西。这一个过程有欢乐、有悲伤、有温暖、有寒冷……世间上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一个过程经历过了。 读完了这本书,整体来说是很不错的。没有矫揉造作地无病呻吟,就是朴实无华地写出了青春中那些纠葛的情感。有时候会犹豫不决,有时候又会优柔寡断,有时候下定了决心转眼就动摇了,有时候坚持了半天说放弃就放弃了……这是什么?这就是青春。我们的青春就是这样的迷惑,这样的不解,自己都不理解上一秒与下一秒的自己,何况别人。 青春里也需要有人帮助,有人理解,陷入迷惑的深渊时,也需要有人能够帮助自己一下。有时候想写诗、有时候想唱歌、有时候想画画……我们有太多的有时候,有太多的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与热爱的事。做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做到时候肯定后悔。勇敢地去写诗,就算无人问津;勇敢地去歌唱,就算无人聆听;勇敢地去画画,就算无人欣赏……我们可以独自沉醉其中,孤芳自赏。 再见,那些陪伴在一起的朋友、那些曾经意趣相投的朋友、那些曾经互相帮助的朋友、那些曾经争执吵架的朋友……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群朋友,我的青春才不会孤独,我的青春才无限精彩。然而,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

《啊朋友再见》读后感(四):《啊朋友再见》

《啊朋友再见》是青年作家宋阿曼的小说集,其中收录了宋阿曼近三年来的五篇作品《李垂青,2001》《西皮流水》《堤岸之间》《白噪音》和《啊朋友再见》。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啊朋友再见》中午有很多共鸣,刘玄和高喜荣因为各自的特殊情况成为了好朋友,其中又有很多细节。 刘玄是一个由长辈带大的孩子,母亲生病,父亲陪着母亲去各地看病,父母用漂亮的衣裳和各色头绳来弥补她缺失的陪伴,外婆会用时尚的发圈给她编出各自各样的发型,三年级分班后两个小朋友相识,因为她们都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刘玄的成绩优异成为她美丽的保护伞,老师对她的形容还算善意,但是身高出众,长着丹凤眼成绩还不算好的高喜荣就会被老师当众给难堪,同学们评价她是“电线杆”“单杠”“柳树”。

刘玄因为作文错字多并且带了好看的卡子,被要求叫家长来,而高喜荣在这天也被叫了家长,两个小女孩就像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从一起放学回家开始了这段友谊,很快两人的友谊就被其他同学举报了,并且被抓到了两人传纸条,这次的叫家长是真的把双方家长叫来了,刘玄的外公叫来了,在刘玄眼里,外公是一个极为严肃,特别有面子的人,没想到外公没有训斥自己执生让老师去教育传纸条的孩子,也就是高喜容,高喜容在走廊上被母亲打骂这件事成为了两人关系的裂痕,在舞蹈班老师的调节下两人关系恢复正常。 一切的改变是从高喜容转校,刘玄成为了一个安静又逃离现实喧嚣的女孩子,再次见到高喜容是从听说转来了一个打老师的学生开始,她甚至不希望高喜容注意到自己,因为自卑,她觉得自己融入不进去那个圈子,所以开始强行融入,开始和她一起包宿,参与各种活动,虽然有的时候她只是看着,她还是从一个平平常常的女孩子变成了校霸们口中的“玄子姐”。她开始不安并脱离了那个让她不舒服的状态。 在女孩子青春懵懂的时候总会暗许芳心,在脱离组织后刘玄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开始学习吉他,并且喜欢上了吉他班的老师范轶川,在学校女生跳楼事件后,刘玄把他约到了一个旅馆,准备表白,表白没有成功反而偶遇了高喜容和老师,在那个情况下,刘玄选择了逃避。 这次事件后刘玄就彻底和高喜容的世界告别了,直到高考后听说她成了运毒少女。她开启了大学生活和范轶川也减少了联系,三人再次见面,是因为范轶川不久于人世,高喜容通过论文上的邮箱联系到她来见最后一面。 在初中高中,喜欢一本正经读书的人一般都是孤独的,一边羡慕着别人有很多好朋友,一边自卑着又告诫自己不能融入她们,其实内心还是会羡慕,关注甚至模仿她们,突然想起《青山入旧年》的一句话,未来太远,我就祝你山高水长。

《啊朋友再见》读后感(五):告别与镜像,我们生活的游击队员们

Bella Ciao, 应当是一首悲伤的歌,和心爱的人告别,和朋友告别,和过去告别。这告别是永别的意思,出发前就做好了死别的准备。我想不出能比汤姆等一等先生还悲切动人的歌喉了。范轶川在小说里最后留下的是中文翻唱,这几乎是一个摇滚乐浸透的灵魂,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过Tom Waits唱的Bella Ciao.

诚如范轶川最后唱的歌是对刘玄的告别,是对过去与人世的告别,选在这本《啊朋友再见》里的五篇小说某种意味上都有着告别之意。与过去的告别并不是突然的,我想起《漫长的告别》,过去经常是极其缓慢地褪去。

在首篇《李垂青,2001》里,“我”与宋曦寻找一个名为李垂青的诗人在过去留下的踪迹。随着李垂青走近消失的时刻,“我们”也逐渐地要与过去作别。留在2000年之前的李垂青、沓树、海海三人,与此刻的“我”、宋曦、方博士以新世纪为坐标互为镜像,形成对照。“我们”在李垂青留下的疑云里爬梳的其实是自己的渴望。向曾经热爱诗歌、音乐与艺术的那个疯狂年代投去注视的目光,再向它告别,也是向自己茕茕孑立的青春、未曾亲身参与那个年代的遗憾做别。

《西皮流水》篇写的是一名天资独厚戏曲演员石青与她的朋友张春子的某个生活片段。若要用告别来生搬硬套的话,大概便是石青与戏曲的传统与制度禁锢告别,尽管这告别不一定是因为她想打破什么。而张春子与过去忙碌生活养成的对一切无差别视之的态度告别,则是因为无心地看见了银河,发现了看星星的人真实存在。最终,她们也许打定了主意,想要投入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中去。

《堤岸之间》的经验也许出自作者的故乡记忆吧。开篇这对老夫妻虽在一个院子里生活,吃饭却是各自吃各自的,似乎是在各过着各的生活。这样的一种老夫妻的生活,其实在乡村是很常见的。宋阿曼却发现了这样的平凡生活中奇妙的感受。在老年时刻,法图逐渐觉察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事物,与这件感官变化对应的是,他也能清楚地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告别须得被告别者在眼前,目力所及与内视所及,皆为告别的预示。

经验塑造了我们,过去充满着我们。当过去越来越多,我们能捕获到的形象与语言越来越多,也许我们也将越来越多地失去我们的想象力。在这种时候,任何一种念头与想象都能在记忆中检索到与之匹配或类似的存储。《白噪音》中的编剧小张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她的解决办法是,寂静,以及重新捡拾对生活细节的注视。将沉默扩展,发现构成沉默之物。与某种东西告别,就像“和海豚一起跃出水面”。

小说集中最长的那篇《啊朋友再见》,则更深刻地体现出这种镜像与告别的意味。刘玄总是以高喜荣的行动作为自己的标尺(中学时期,也许很多人都有过像刘玄一样的想象和经历吧),然而却屡屡功败,只是在逐渐地前行中,她终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自己。过去总是与未来互为镜像,告别其实是一个原点,分隔开了未来与现在。O partigiano, porta mi via, 高喜荣、范轶川或许在过去就是可以带刘玄突破现实的游击队员,然而在返乡的那刻开始,曾经的游击队员已开始死去。这是一个与歌中的故事倒置的结局。还好这些故事中有告别的仪式,生活却未必有仪式,或者说,生活中的告别仪式其实往往是被忽略的。我们生活的游击队员,也一并消失在了忽略的河流里。只在某些时刻,我们会感到一丝莫名的悲伤。Ciao!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