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读后感100字

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读后感100字

《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一本由邓晓芒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2021-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读后感(一):如何读经典?——读《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批判力批判>》如何读经典?

文/岸晓风

在快餐文化流行的当下,读经典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但是从另一层面来说,读经典也就显得越来越可贵。比如,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对于论语是肯定要精读的,同样,孔夫子自己也是“韦编三绝”,也是通过读经典才有如此的影响力。

这里说的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对于西方的著作,也有很多的经典。比如,说到哲学,康德是避不开的一个人。我们都熟知他的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句名言一出,就震惊了当时西方的哲学界、思想界。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句名言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也刻在了康德的墓碑上。他最出名的著作是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构成了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显然,读康德的书不容易,许多人看来看去也是一头雾水,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读到一本权威的书来给我们解读、来给我们“引路”,那效果就不一样。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先生的《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作者在于吃透文本的基础上,从方法论和康德先验人类学的整体上去观照各章节的具体论述,当读者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书中,作者认为,读康德的著作,你必须非常小心,每当你自以为颇为心得和豁然开朗的时候,你都要仔细辨明你的理解的范围和界限,否则在别对方你又会陷入困惑之中。

这恰好说到了我们许多人的痛处。国人做学问,不少人都有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毛病,总想一锄头就从别人那里挖出个金元宝来自己受用,否则就对人家的东西不屑一顾。对于康德哲学的研究,自从王国维当年将它列入“可信而不可爱”者流而未得其门以来,国人虽有大量“六经注我”的作品不时出现,但真正按照德文原版逐段解读而不回避、不敷衍的著作,至今尚未见一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本真正值得一读的书。

《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读后感(二):探索哲学的逻辑

很多次拿起康德的哲学书,多次因为读不下去而放下,《纯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书中除了一些哲学概念还能看懂的话,先验感性论、先验理性论还有二律背反定律等概念就开始模糊了,再深入的哲学逻辑就不知所云了。也看过一些关于康德主义的介绍,还是不系统,这次拿起这本书,计划走个捷径来个“一本书读懂康德”,想看康德先生三大批判合集的最后一个解释,最后还是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所以,这次书评不能算是书评,只能是没读懂一本书的一点学习体会了。

作者邓晓芒老师是国内第一个用德文翻译康德哲学著作的学者,长期从事哲学研究工作,他对于康德哲学的把握应该是相当深刻到位了吧。在第一章总体介绍《判断力判断》的总体构想之后,其一是对美的分析、审美判断力的把握上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二是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分析。单从字句和章节的理解上,一般读者都能读懂其中的大概意思,但是在整体把握和系统理解判断力这个哲学概念上,确实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和哲学引导。

康德首先从内心的三种能力(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两个情感、欲求能力)入手分析,结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发现人的判断力这一哲学概念,并将判断力分为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两个子判断力,同时建立起这两个判断力的内在联系:审美判断的先验原则在于人的情感能力,而目的论判断更多体现在它的“合目的性”之上,这两种判断最终都通过先天原理归结到人的知、情、意上来。在审美领域,还有感性美(自然美)和理性美概念上(崇高)上的区分,特别是“崇高”的有何目的论判断有所重叠,虽然说崇高首先是由于对象的不合目的性、不可把握的判断引起的不愉快感,但这种不合目的性最后还应归于更高的合目的性,成为了一种更高的愉快感。目的论是加强理论和实际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所有的研究、判断还有思想判断最终都要有一定的“合目的性”,就像哲学最终的“合目的性”也是回归到生活中的。

冥界有四条河,其中有两条河上有船夫,其中这个比较著名卡戎(Charon)冥河渡神,厄瑞波斯与尼克斯之子。 希腊神话中,卡戎(Charon,又叫卡隆)是冥王哈得斯的船夫,通常被描绘成长满胡须的人或老者。他不仅是在冥河上摆渡,还肩负着分辨来到冥河岸边的是死者的亡灵还是不应进入地府的活人的任务,因此他也是分辨之神。 书中的题目为“冥河的摆渡者”,可能就是作者邓晓芒老师将“判断力之神”和冥河渡神相类比,更深层次的是不是想到了“哲学,就是教会我们死”的借鉴呢?

2021-11-16

《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读后感(三):康德所知“美之为美”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位哲学家。这位终身未曾离开过出生地柯尼斯堡的小个子哲学家,凭借其出色的哲学建树而享誉世界,成为一名思想的巨人。

康德的出现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他的哲学观点前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通、柏克、休谟,后接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构成了一个清晰的思想流淌脉络。

康德构建了批判哲学体系。康德的三大批判分别从认识论、伦理学(道德哲学)和美学三个方面进行批判,也即对真、善、美的批判。

三大批判各自对应一部作品,分别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

《纯粹理性批判》系统地研究了形而上学以及知识论,随后的《实践理性批判》(1788)所关心的是伦理学问题,而《判断力批判》(1790)则主要关心美学问题。

康德哲学是有名的难读,所以坊间流传着“有多少康德的研究者,就有多少个康德”的说法。其实不光是康德,包括康德思想在内的德国哲学都以“难以理解“著称。

邓晓芒老师的《冥河的摆渡者》作为一本康德哲学导读,主要聚焦康德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为初学者提供了逐章逐节的指导。

如果手边有一本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再来展读邓晓芒的《冥河的摆渡者》,或许才会有曙光微明的些许收获,以窥得康德哲学体系及其美学思想一点点门径。

换言之,《冥河的摆渡者》这本书是给具备一定哲学基础的“初学者”准备的,至少他了解康德批判哲学大概思想脉络,也熟稔康德创造的一切哲学术语,诸如:感性、知性、理性、先验、物自体、先天认识形式、先验综合判断、二律背反等等。

康德的批判哲学使用了一种纯逻辑文本(鲜有举例),以及一个极其复杂的论证结构,他的美学批判一以贯之,每每令人如堕奥义之海。

康德凭借三大批判结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类学体系,虽然《判断力批判》中的美学思想使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科学而倍受推崇,但《判断力批判》其实是康德为了调和其前两大批判之间的尖锐矛盾而诞生的。如果没有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了解,很难一下子理解《判断力批判》想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翻阅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成了一次“说来话长”的对康德哲学的艰难的学习过程。

1.

《纯粹理性批判》包罗万象,康德创造出了一些术语来讨论无数新奇的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前言中曾谈及该书的创作动机和内容,他说,通过不断询问自己希望通过这本书回答什么问题,从而使自己的目的逐渐达成:“我大胆地主张所有形而上学问题都已得到解决,或所有的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至少已经提了出来。”

“形而上学真正的研究对象仅有三个理念:上帝、自由和永生。”(《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在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里纠正了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学派和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学派各自错误的哲学方法。

唯理论从对理性的运用中获得关于知识的所有断言,旨在对世界作出绝对的描述,不受观察者个人经验的影响,它尝试用上帝之眼观察实在。经验论则主张知识仅仅来自于经验,认为知识不能与认识者的主观条件分开。康德希望对客观知识的问题作出解答,这种解答既不像莱布尼茨的那样绝对,也不像休谟的那样主观。他认为,经验和理性都不能独立地提供知识,不同时带有理性印记和经验印记的知识是没有的。

康德认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其之所以走进了死胡同,就是因为它们没有能够批判地考察人的理性能力。在康德看来,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认识之前先批判地考察一下人的理性能力,确定理性认识能力的来源、范围和界限。

“没有感知,就没有客体提供给我们;没有知性,就没有对象可供思考。没有内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直觉是盲目的。”(《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

在一封写给《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追随者的信中,康德说:“所有可以给予我们的客体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概念化:一种是作为表象概念化;另一种是作为物自体概念化。”(《康德哲学通信:1759—1799》)

康德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即被称为“物自体”的先验本体;另一个部分可以用理性把握。人类所感受的这个世界,是通过人类心灵中的“先天认识形式”对“物自体”加工后得到的产物,叫做“表象”。换言之,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表象的世界,这世界的本来面目(物自体)我们是无法真正认识的。

2.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与日俱增,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在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贡献给世界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从康德建构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出发,理性必须被看做是最高的认知能力,所有具有自我认识特征的能力都应归于理性。理性的运用有三个部分,一是用于知性(形成判断),二是用于实践,三是用于推理。用于实践的实践理性即可支配我们的行动。

实践理性就是把理性作为人行动的驱动力。在康德看来,道德高尚的人都是情感的主人,鲜为情感所驱动。康德本人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减弱激情,把理性作为律令,使自己的行为依托绝对的自律,他认为这就是道德的意义。

理性能变成实践的唯一方法不在于得出判断,而在于形成律令。律令并不描述世界,而是赋能给主体,决定主体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着仅从理性运用中而生的律令,那么理性本身就可以促使我们行动。“利用实践法则,理性直接决定意志。”(《实践理性批判》)

如果人能够依据理性来行动,人便是自由的。康德的自由正是来源于理性,由理性律令促成的行动全然出于行动自身,不附加任何欲望、利益等“经验条件”。人一旦屈服于欲望,就不会是自由的。自由是被理性支配的能力。越理性,越自由。

康德同时提出了能“自律的主体”的概念,这个主体可以克服所有来自他律的因素如自私和欲望的驱使。人如果想要自由地做出选择需要依靠理性,而为了保持理性不受欲望的干扰,人必须保持自律。

3.

在分别完成《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康德自己也意识到了两者之前的矛盾与对立,他的认识论与道德学、理论与实践是完全分裂的,认识论主要解决自然界的必然规律,道德实践则涉及人的自由问题。因此,必然与自由在康德那里也是分裂的。在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试图把这两个分裂的部分统一起来,把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当然,他的努力并没能尽善尽美。在康德之后出现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康德哲学最后的结论是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始终未能达到真正的统一。

“我现在忙于鉴赏力的批判,在这里将发现另一种以前没有发现的先天原则。心灵具有三种能力:认识能力、感觉快乐与不快的能力和欲望能力。我在对纯粹的(理论的)理性的批判里发现了第一种能力的先天原则。我现在试图发现第二种能力的先天原则。虽然我过去曾认为原则是不能发现的,但是上述心灵能力的解剖使我发现了这个体系,这个体系奇迹般地给我提供了我有生之年,进行可能探索的充分素材。”

上述这番话是康德在创作《判断力批判》期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里的内容,总结了自己将人类心灵能力的探索视为批判哲学的出发点。因此,邓晓芒老师藉此归纳为康德哲学的人类学视野。

“在纯粹哲学的领域中,我对自己提出的长期工作计划,就是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形而上学)2.我应作什么?(道德学)3.我可以希望什么?(宗教学)接着是第四个,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二十多年来我每年都要讲授一遍。)”(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附录)

更进一步,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把上述四个问题都归为人类学,理由是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有关。

4.

《判断力批判》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导论、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下卷“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

在导论里,康德对他的批判哲学,作了一次总结性梳理。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及下卷“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分别聚焦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

邓晓芒老师开宗明义地说,康德哲学需在哲学人类学的理论背景下去解读,要理解《判断力批判》的内在精神也需置身于此境。有鉴于此,他强调,我们应该把《判断力批判》看作人类学性质的著作,而不是单纯的美学著作。

康德的美学不是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中来,而是从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中来,作为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德美学的主要目标是想勾出美的特殊的领域来,以便把它和真(认识论)和善(伦理学)区别开来,后两者分别是《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换言之,美学问题是康德的批判哲学的普遍原理在艺术领域的特殊运用。

“鉴赏(趣味,即审美的判断)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它的表现方式的一种判断力。”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美感不应该带有个人的利益兴趣,所以美感是自由无私的、静观的。它不同于审美快适,快适是基于个人感受和私人条件产生的审美愉悦。对美的鉴赏倘若纯粹出于个人趣味,美学就不能成为科学。

审美判断应该是普遍相同的,即具有“主观的普遍有效性”。主观普遍有效性在于,审美是出自一种审美情绪或者叫做心意活动,而不是出自认识和伦理判断的“确定的概念”。康德的美感完全是一种主体内部活动,而不是跳出主观边界外去把握客观世界里的美——这和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并行不悖的。

审美还是“合目的性而无目的”的,即无为而为,只停留在审美对象的形式感知上,不探究它的存在和实际目的,这样才能使审美一直处于“静观欣赏”的状态。不仅如此,康德还认为人与人之间具有审美的共通感,这更加使得美感具有了客观对象性。

康德反对柏克的感觉主义把美和心里快适等同起来。康德也反对鲍姆嘉通把美等同于真。康德提取纯洁的美感,没有任何杂质。

他说:“花,自由的素描,无任何意图地相互缠绕着的,被人称作蔟叶饰的纹线,它们并不意味着什么,并不依据一定的概念,但却令人愉快满意。”依照康德的观点,艺术就成了抽空一切内容和意义的纯形式,线描花纹就成了这种纯美的代表。

有人批评说,“康德喜欢追求纯粹、纯洁,结果陷入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的泥坑,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现实里的斗争,梦想着‘永久的和平’。美学到了这里,空虚到了极点,贫乏到了极点。”

果不其然,形式主义和超功利原则在后世一度成为康德美学的代名词。

抽空了内容的美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康德也渐渐意识到这一点,不得不在纯粹美的分析以后提出壮美(崇高)来做美学研究的对象。“当人们对一对象发生壮美感时,是伴着心情的激动的,而在纯粹美感里心情是平静的愉悦。”

最后,康德又说:“美是道德的善的象征”,又试图把道德的内容拉进纯形式里来。他的自相矛盾,显而易见。

康德将审美活动和认识活动割裂开来,剥夺了艺术的认识功能和艺术的思想性,从而成为“为艺术而艺术”的现代反动美学的始作俑者。

<完>

参考书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