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循环提问读后感精选

循环提问读后感精选

《循环提问》是一本由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循环提问》读后感(一):在读书的地面小组中在读这本书

小组读书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大家分角色扮演其中的人物对话,很有意思的方式学习。

一个人阅读的时候很难得到的体会,在小组中体会到了,每一个分别说一说这样的对话时,他的感受,他的想法,丰富了原本在书中的案例的阅读体会。

《循环提问》读后感(二):循环提问

“家庭成员其实并不是对其他人的感觉和想法做出反应,而是对他们自己是如何看待和感受其他人的感觉和想法做出反应。”

摘取的是片段,所以有些对话部分会突然出来一个前文从没提到的(漏掉的)话题或概念,某些时候就导致有些奇怪、有点前因不搭后果,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流畅的。翻译挺不错的。

提问者一直问某些大体上循环重复的问题,读者有时候看着都很烦,很好奇被提问者当时的心态会怎样?会不会烦躁?甚至积一股怒气? 世上的家庭关系不少都千疮百孔。在这本书里也许能发现与各自家庭的相似之处,但就像书中说的,只是系统式只能帮助人认知到关系的,仅此而已。

原谅与致歉也许来的很晚或者不会到来,但尽力接受吧,人的不完美、世界的不完美。多元化的个性毕竟会导致纠纷与矛盾。也许不认同,但是接受、尊重,以及适时地远离。

系统式治疗,也就是通过诱导式的进行对个人/家庭的循环提问,来使人们对彼此的关系进行解构与重释,诱导与干预。

《循环提问》读后感(三):两个思维工具

这几天读《循环提问》掌握了两个思维工具,分享给大家 #失败的循环提问 我们很容易会被焦虑和挫败困扰,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可能之前做过,然后失败了,也可能对完成它没有任何信心。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会发现自己始终做不到某些事情,或者自己总是会陷入到糟糕状态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xx如何做才能够失败地完成某件事情?”这里不是从个人的视角,而是从你和整个环境系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个xx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亲人,这个视角认为你的某种糟糕的状态是对这个系统【有利】的,人们始终互相【帮助】来达成这个系统的平衡。 #预设成功 当你不断的否认自己,认为自己没办法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你拥有了哆啦A梦的心想事成电话亭,只要打一个电话,世界就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也就是那些烦恼不再成为问题,你完成了之前一直没有完成的事情。然后你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之后去干什么? 这个问题旨在厘清你【真正】想要什么,人在一个系统中是可以保持舒适的,你真的【想要】破坏这个系统吗?

《循环提问》读后感(四):可以逐步用到自己生活实践中的方法

前段时间我在咨询师之家看李松蔚老师和刘丹老师的系统式家庭治疗演练而关注了本书。

恰巧有咨询师同学最近痴迷短焦且发现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就一拍即合的组织了读书会。

它确实和动力性的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不深挖问题成因,而更在意现实资源,且治疗疗程短,相对比较适合目前的一些家庭求助的案例。

阅读即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逐字逐句间可以看到治疗师在过程中的回应,同时可以思考自己会如何做,穿插的评论解释也很好的帮助读者理解技术理论。

阅读的过程就像你坐在治疗师和案例家庭的面前,在听他们对话,治疗师如何运用技术,同时还有人不时的暂停一下,给你讲解治疗师为何这么做,理论支持是什么。很像手把手教你的课堂观摩。

因为个人对系统式家庭治疗很感兴趣,所以这本书对于理解帮助很大,值得循环阅读!

《循环提问》读后感(五):系统式治疗,心理咨询流派中的钢铁直男。

昨天晚上跪着跪着看到最后一个案例,今天早上起来继续跪着看完总结。不得不说循环提问这个技术真的是太牛啤了,不光在心理干预方面能够使用,在演讲、面试、甚至是抗辩型的法庭上都可以使用,而且掌握得好输出即大招。

先说回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能与这本书结缘是经由我们团队中的系统式治疗大佬朵拉老师推荐。在我看完《人类沟通的语用学》后对其中的沟通悖论很感兴趣,朵拉老师建议我继续阅读循环提问,因为循环提问正是一个将沟通悖论的理论实际运用到登峰造极的一种技术。

系统式治疗和其他流派干预方法不一样,最近在看的萨提亚以及格式塔团体总的来说还是会有共情,柔软迂回。但系统式治疗简直就是流派界的钢铁直男,在一个家庭场中,治疗师不会朝任何一位成员抛出共情,反而以面质、追问的形式针对问题层层追踪层层剖析下去。循环提问的精髓是推进家庭成员内部之间的视角转换,等于是将共情的责任交还给了家庭成员们自己。这个维度的创新使我大开眼界,也令我开始转向自身思考这样的问题——在面对一个合作生活了多年的家庭场域,心理师的共情是否本身就显得苍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舍弃掉个体咨询时会加入的感性,运用理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

再者循环提问中最牛啤的是整个过程中心理师不会去纠正从前僵化的,错误的模式,而是直接摧毁旧的模式建立起全新的东西。和这样的思路比起来,其他寻找动力引发改变的流派相当于水滴石穿的小溪流水,而循环提问则是一台推土机。

但在最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案例看起来来访者家庭模式改变的长线成功率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高,这是否也说明钢铁直男的思路的确有益于开局打破固有模式,那么如何维持下去便是一个需要结合其他流派悉心养护的重点。

无论如何,本书非常非常非常值得一看,从对话技巧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