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化的江山08》读后感摘抄

《文化的江山08》读后感摘抄

《文化的江山08》是一本由刘刚 / 李冬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化的江山08》读后感(一):海上丝绸之路拓展海洋文化,造就中国文化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三大运输方式:陆运、空运和海运,其中陆运受制于地理条件的开拓难度,空运受制于货物的运量,那么海运绝对是三种运输方式中的佼佼者。

不可否认的是,海运的航线虽然不是随意制定,但是海水的有效流动性还是给运输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看看世界上各大港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等待着装船出发就知道海运的重要性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配以少许的游牧文明的国度,自古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让富饶的海岸线毫无意义,即便如此,各朝各代还是有着“航海”运动,虽然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终归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由著名学者刘刚和李冬君合著的《文化的江山: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细致的描写了从先秦到明代的与航海和海洋相关的活动。读者们一定很吃惊吧?中国的航海活动从先秦就开始了,源自于秦始皇派遣徐福东渡入海求取仙丹和长生不老之术,真的是非常具有想象力啊!

但实际上,大家最为熟悉的自然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真的是不得了,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途径大西洋、印度洋,经过的国家多达三十多个,最远到了东非和红海区域,真的是不朽的功绩啊!

曾经,汉武帝也七次出海,每一次都在海洋之上抛洒金银,并非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江山社稷。而从汉朝开始,下南洋做生意成为一种风气,由此也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同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相辅相成,别有一番盛景。

本书梳理了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变迁过程,很多匪夷所思的内容跃然纸上,王朝中国讲述了千百年来的陆地进程,只有文化中国才能够包含一切,并且关于中国的航海故事,市面上的著作少之又少,因此本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填补了这个空白。

每个朝代都有极其出众的代表人物,如唐代的杜环、宋代的王安石、元朝的汪大渊等,当然这些人物对广大读者来说比较陌生,最熟悉的王安石也并非是以海洋所认知,而是因为他的王安石变法。直到广为人知的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才将中国的航海业的发展推到了巅峰。

从古至今,海洋的优势造就了丰富的海上贸易,就拿马六甲海峡来说吧,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而货物集装箱的运载更是天量,因此,只有600多万人口的新加坡的国际贸易的份额,让新加坡在愈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尽了巨额的财富,这就是海洋的力量。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到达中亚和西亚开辟出来的陆地运输,以运输轻柔丝滑的丝绸闻名于世,而本书则以“海上丝绸之路”形容中国在海洋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就书中的内容所言,作者摆脱了传统史观,从陆地出发,放眼海洋,跳出旧观念的束缚,从农耕文化转向海洋文化,从而造就了新的中国文化。

《文化的江山08》读后感(二):文化的海洋,江山的一员

从遥远的远古石器时代,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历史如一架永不停息的马车,滚滚向前。这里有一统天下的秦朝,这里有文景之治的汉朝,这里有开元盛世的唐朝,这里有百花齐放的宋朝,这里有曲折离奇的明朝,这里还有康乾盛世的清朝,然而,这些兴亡交替的王朝,在历经多少年的岁月后,终究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但炎黄子孙跨越千年、历经百世,所形成的中国文化,岿然凝结成华夏文化的永固江山……

何为“文化的江山”?正如作者所说,三种文化形态在五条历史地理线上的展开,而沿海文化处于边缘地带,一直到近代,西学东渐,港口贸易的大片开放,海洋文化渗透进经济发展的脚步中,新的中国应势而来……

不知不觉中,《文化的江山》来到了第八部——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漂洋过海,走遍四方……

从2000年前孔子的一生叹息,到李太白的游山玩水,再到苏东坡的被贬海南,“天涯海角”,江河湖海从此与中国古老的文化触碰出惺惺相惜的火花:沧桑的心头,从此筑起“庐山烟雨浙江潮”的至美之境……

琅琊之地,南越北往。追溯至遥远的古越,“以舟为车,以楫为马”的年代,山川水险已成为江山永固的另一个代名词,“欲霸中原,遂都琅琊”也成为王朝权力的核心争取点……

六朝古都,金陵江畔;龙盘虎踞,“天子南库”。从孙吴政权开始,地缘政治和以经济为导向的海权观念逐渐诞生,《康泰吴时外国传辑注》以中国航海第一书的名分登上海运文化的江山,也揭开了中国结义的政治转型那段尘封的历史……

吴越海通时代结束于帝制,东吴专注帝制后又因此由盛而衰,时代进展到三家归晋、西晋乱崩后,东晋继之,中原自此已无陆防,游击于沿海的义兵再次暴露了沿海海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通西域,通出个‘汉人’时代;唐立海关,立出个‘唐人’时代”……直到如今,我们依旧对外统称“汉人”这一荣誉性的称号,而“唐人街”,已然成为海外华人的统一标识。纵观传统文化,大陆性和海洋性,便是二者凝聚的文化结晶,正如"唐人"一样,文化的海洋性正成为江山不可获缺的一员……

《文化的江山08》读后感(三):另一个角度度历史-----文化的江山-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

从小到大看过了太多的历史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能够把各个王朝的顺序信手拈来,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每个朝代有过多少皇帝,有哪些伟大的统治者,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改变了世界和历史的走向。大多数的历史都是这样记载的,或从朝代,或从皇帝,我们在这样的角度,看到了历史的更替。

《文化的江山-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这本书是比较独辟蹊径的,因为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历史,虽然历史与文化相辅相成,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发展史。从文化看历史,我们更能深入去了解某个朝代的文化环境,从而从思想上更加去了解当时的社会。

航海,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但是从古代来说,人们接触的地理环境有限,很多内陆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见过海,甚至江河看到的时候都少,何况大海了。这本书以“海”为线,汇入了历朝历代的文化,讲述了中国的历史。

航海,对于我们印象中的中国历史有哪些熟悉的故事呢?要知道,中国广袤的大地以为,还有很多大洋,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成为航海大国。

先说海上丝绸之路,这是近代的词汇,但是在古代,在唐朝,崛起而繁盛,海上贸易达到高峰,唐朝建立了海关,增大了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对于我国和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推力作用,对于中国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促进作用。

还能想起什么?郑和下西洋。可能我们在所有的历史中,都会了解到的一个人物。我们不去评价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只说朱棣统治下的明朝有足够的实力,这样的一个宦官七次出海,拥有足够先进的船舶,足够多的将士,这就是当时王朝的兴盛的证明。而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对世界的认识,以及让西方世界认识中国,认识明朝,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海,还有一个伟大的诗人,苏东坡。在苏东坡的一生中,他数次被贬到不同的地方,在他的人生后期,就是跨过了大海,移居到了海南岛。不同于现在海南是一个旅游发达的地方,很多人去那旅游、去那养生,在古代,海南是一个蛮荒偏僻的地方,生活习惯于内陆更是相差太多,但是苏东坡就恰恰被贬到了这里。他比历史上的大多数人都要多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海,看到了海的另一端的风土人情。

海波涛汹涌,百川汇聚,就像历史,有风浪也有平和,经过了潮起潮落,但是一直向前。历史总是富含很多智慧,不是学过就掌握的,换一种角度看历史,也许我们也会有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