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读后感锦集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读后感锦集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是一本由陆键东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5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读后感(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来,向世人诠释了这八个字。

在一次次的冲击下,陈老先生不问政治、不谈政治,一心一意做着学术研究。即使眼瞎了、腿断了,也不停止著述。甚至为了后世学人,还很有预见性地抄录了多版著述。

作为一个一心专研学术的学者,生在那样的年代,出版图书困难,著述被批斗,甚至到抄家,被强迫承认反动,是十分悲哀的。

这本书让我少许窥见多位学术大师在那个年代的尴尬悲愤无耐处境,也让我佩服陈老先生不为外事动摇,继续做学术著述的纯粹。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读后感(二):一点读后感

书写得不太好,历史事件的铺排比较凌乱,对时代流变的总结也显得苍白,最关键的对主人公的评述过于冗长煽情,个人认为在对陈的心曲深发上系不如余英时先生的。 陈寅恪先生因其家世,精神底色总蒙上一层淡淡的忧郁,而其个人生涯也颇为不幸。一个知识最广博的人,遇上知识往边站的时代,一个时时不忘阐发思想自由价值的人,处于个人自由让位集体自由的浪潮。不过就在这大不幸中,陈身边也总有从上至下各色敬他爱他的人等为其提供了不绝如缕的一丝温情,这在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中也算绝无仅有的小确幸了。 因为陈寅恪先生即在象牙塔中也属于教授中的教授,独一档的存在,其性格也偏于严肃冷僻,所以其故事材料实在也不好找,作者这方面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翻一翻其中录的陈寅恪先生的文字,抚今追昔高山仰止,也是挺好的。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读后感(三):中华之不死精魂

传记太多,质量参差不齐,自“名气甚响”的《纳博科夫传》中作者叙事的烦杂琐碎让我大为失望之后,对传记的选择,可谓慎之又慎,幸,陆键东不负我满心期望。

500多页的书,拿在手里挺沉,与陈寅恪所处最后20年那段历史的沉重感比起来,却轻如鸿毛。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阅读此书之前,我也数次引用过这句话,在阅读此书之后,才猛然醒悟陈寅恪在历史的动荡中用生命坚守的信仰,被我亵渎了。

经历过的人,似乎生命中有一个断层,又仿佛身后永远有一个鬼魅在追逐,无法挣脱。以黑色幽默著称的王小波,在他的文字里,永远都隐藏了那个时代的影子,只是他的文字,更多的让我们感觉到那个时代的荒谬,而在陆键东的笔下,“臭老九”们的“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那些癫狂所划下的一道道血流不止的伤口,触目惊心。不忍,沉痛。

书中,引用的梁宗岱夫人写的《宗岱和我》中的一段话:“那时候,挨整的人及家属都特别害怕高音喇叭,一听到高音喇叭声,就战战兢兢,因为经常用高音喇叭通知开会,点人出来批斗、游行;而出去一次就是小死一场。历史系一级教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见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就这样,终于活活给吓死了。”的惨烈情景,终于让我有些明白,前些天在经济学人杂志上看见的一句话“Mao Zedong destroyed China."的涵义.

这本不该是他们应该承受的一切,当无知踩在有知的身上叫嚣,这世道黑白,已经颠倒至无以复加。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想象出,当时的人们何以丧心病狂,理智尽失。历史已经迈步向前,历史已经无法挽回。这一段被轻描淡写刻意忽略的时光,一段至今仍敏感,避免过多”讨论“的事实,给我们留下的本应不止这些纸上刻板的浅薄印象!

在我看来,陈寅恪仍然属于幸运的,他有唐筼这样的”贤妻知己“,有黄萱,冼玉清等红颜,有刘节、蒋天枢,继承衣钵,有陶铸等人的倾力相护。让他在喧嚣的尘世间,曾留有净土和安宁。

他的伟大,他的才华,他的坚守,将化作不死的精魂,融入每一个中国学人的骨血,世世代代,永生不熄。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读后感(四):渺渺香魂安所止,拚将玉骨委黄沙

笔者掌握材料有限,行文也颇为仓促,在这里简单谈一谈自己对于文人自杀以殉“文化”的一点浅薄的看法。

“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成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对王国维之死所做的判断。

陈寅恪先生的意思很明显,不必追究其自杀究竟是因为“殉清”抑或是“被逼”,其敢于用死来表明其生命之意义,就是为了信仰,就是“殉道”而“成仁”。在《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陈寅恪先生更是写下了这样的话,“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於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最后,上升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当下社会,陈寅恪先生的这句话常常被人误解或是利用,将“独立”、“自由”简单曲解为官方言论相左的观点。在笔者看来,这种想法有些肤浅甚至是歪曲,《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不难看出这种“独立”“自由”是由文化打并入自己的生命而成的“犹希腊柏拉图所谓 Idea 者”。

在面对“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李鸿章同治十一年五月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时,王国维先生的抉择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地再辱”。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曾经如此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弱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这番言论显然是对某党建政之后,一些文人过于谄媚的不满,以至于后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上连载批判文章。

红朝初起,豹隐岭南。陈先生自去清华国学院之后,再无踏足京畿之地,其《对科学院的答复》直接表明了他的看法,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一一展开。“著书唯剩颂红妆”,晚年陈寅恪,盲目膑足,凭着记忆,口述完六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以至于最后在《论再生缘》中发出“文人薄命,才女亦然”这样的感慨。

早年所写“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竟然一语成谶。1969年春节刚过,造反派们将陈寅恪赶出东南区一号楼。在不断折磨下,陈寅恪瘦得不成样子。少数亲朋好友偷偷登门看望时,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如果说王国维是为一文化而殉葬,那么陈寅恪,吴宓则是以己生的遭遇来折射文化所遇之磨难。

“陈寅恪以学术作为文化托命的根茎,一心向学,从不旁鹜,因此没有二马分途所带来的矛盾,但在蒙受精神与肉体双重苦痛这点上,与吴宓又是一致的,借用吴宓的话说,‘惟有大小轻重之别耳’”(刘梦溪《吴宓眼里的王国维之死》)。吴宓在暗悼王国维的《落花诗》中写下“渺渺香魂安所止,拼将玉骨委黄沙”两句,自注“宗教信仰已失,无复精神生活,全世皆然”,香艳中透出深深的悲凉……

一九七四年,吴宓在自身莫保的境况下起而谴责批孔伐儒的谬举,以致膑足。其女吴学昭改名“萧光”,嫁与当时教育部长蒋南翔,成了部长夫人,却跟其父吴宓划清界限,对吴宓晚年多有折磨,至死亦未见其一面。

王静安,陈寅恪,吴雨僧,三人的遭遇中,仿佛让人看到三个字——殉道者。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读后感(五):读书笔记:《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一、认识陈寅恪,了解陈寅恪

或许你没有听说过有一位叫“陈寅恪”的学者,但是一定听过一句叫“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话。这句充满光辉的话,出自陈寅恪1929年为两年前自沉的王国维先生题撰写的纪念碑文。在这篇著名的碑文中,陈寅恪高度赞扬了王国维先生独立自由之学术人格而在我们了解 了陈寅恪自己的人生之后,会发现其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是他本人的写照。

陈寅恪(1890-1969),世家出身,他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长兄陈衡恪均是清末民初颇有影响的人物。幼时蒙于传统私塾,四书五经等国学基础自是扎实,后受新式教育,又留学日本欧美诸国,精通多国语言,是民国年间“中西学问,皆甚渊博,又识力精到,议论透彻”(吴宓语)的典范。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燕京大学、岭南大学等高校教授,因其才识过人,被誉为教授之教授。

这本书侧重讲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寅恪人生最后二十年的学术成就与人生遭遇。作者陆键东汇集大量史料,并以其饱含感情的文字,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陈寅恪最后的人生。读本书的目录,便可一窥陈寅恪晚年的人生轨迹,这是一条多么沉痛的路啊。陈寅恪大半生颠沛,中年目盲,晚年更添膑足,此外还患有心脏病等多种病症,身体的病痛,加上国家多年各种不间断的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给这位大师的学术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影响。然而在生活条件艰苦,社会环境恶劣,自身残疾年老体衰的情况下,陈寅恪几乎将其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学术创作上,二十年间硕果累累,成为史学一代宗师。这是让我们后人钦佩仰慕之其一也。

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我相信每个读到这句铿锵有力的话的人,都会无比动容。支撑陈寅恪整个学术人生的精神动力无疑就是其坚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53年,陈寅恪的学生汪篯带着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李四光的亲笔信南下广州,邀请恩师北上到科学院任职,遭到陈寅恪的拒绝。其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中提出答应任职的两点条件:一、“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陈寅恪并非反对现政权,也并非不懂马列,他在宣统三年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全文,但他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们知道这在当时的中国,甚至今日的中国,不尊马列主义,不奉党的领导,保持学术研究独立自由的愿望,是极难实现的。

在风云变幻政权交替之际,人的选择往往就决定了以后的人生是一片坦途,还是充满艰难险阻。前者如郭沫若,后者如陈寅恪。我们无从臧否像他们这样级别的人物,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我理解前者的选择,但更敬佩后者。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振聋发聩的声音,这句话到如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如同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它提醒我们思考问题之前,需先摈弃主义的成见,不盲目,不随大流,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近者如香港“占中”事件,都应以此为准则先做思考的。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陈寅恪,也认识了如陈寅恪夫人唐筼、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陈寅恪的学生刘节、助手黄萱、中大教授冼玉清等等在陈寅恪最后二十年人生当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但我们只有真正领会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算是真正了解了陈寅恪,才能真正以尊敬之心了解到陈寅恪的一生。而这,也是这本书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意义。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