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术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美术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美术的故事》是一本由任道斌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术的故事》读后感(一):谁谓伤心画不成:古画背后的身世与心事

任道斌老师,先就职于社会科学院,从事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后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对历史、传统文化和美术史、书画鉴赏,都有研究,本人亦工书画。

这本书,正是作者学术研究之余,以其在香港城市大学的系列讲座为底本,整理增补而成。

由于受众既不是历史学专业学生,亦不是美术专业学生,所以侧重点在于普及,主要以美术史的基础知识,引发大家的兴趣和提升审美趣味为主,相当于我们大学里的公选课、通识课。

因此书的内容也是大众科普向的,很适合非专业人士和传统美术爱好者,作为入门书来赏阅。

它不是一本“严肃”的美术史,但却处处彰显着美术史的思维:

在这本《美术的故事》中,作者以时间为轴,从2000年的中国美术史的浩瀚烟海中,选取代表性的时间节点,代表性的艺术家及作品,解析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反映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意蕴,为大家勾勒出中国美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创新与求变的整体脉络。

比如汉代民间画像石,敦煌壁画,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还有历代的“专职”“兼职”的个人画家,书中均有涉及和阐述。其中有历来为人称道的名气大家,如赵孟頫、黄公望、沈周、唐寅、八大山人、郑板桥等,也有从前由于各种原因名声不显、或不被重视的画家,比如董其昌、明末清初东渡日本的画家群体等。

它是一本中国美术的知识科普,也是对民族审美和人文精神的观照:

可能由于任先生曾多年研习历史,所以在书中,作者对历史文化、时代思想、审美风气对画家和作品的影响,做了不少分析和阐述。同时,还着重诠释了文人画中所表现的对社会不平的对抗,不肯同流合污的坚守,对个性的抒发与张扬,对“真善美”的追求,自我放逐与自我完成的挣扎与圆融……

比如宋元易代时期的赵孟頫,与明清鼎革之际的八大山人,同样是前朝宗室,同样经历山河破碎,但一进一退,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二人“品格”大不相同。但任老师从二人的精神追求和内核角度去思考,解读他们面对残暴的新政权,进退失据的痛苦,转而在艺术中去追求高洁和解脱的心声,对二人都是极为同情又赞扬的。

ps:有些图片配图版面小了些,不太方便欣赏,要是大些,可以看得更清晰,结合老师的解读,能更好些。

《美术的故事》读后感(二):一本很棒的艺术通识书

中国人画画,玩得就是线条,我们以为画画的线条就是为了勾勤出一个人或物的形状,不是,中国人认为线条本身就很好玩儿,线条本身就非常的美。 艺术的通识教育是很必要的,你应该了解你的国家,了解你的文化,了解你的艺术,甚至了解你的文物。

这本《美术的故事》,以史论图,以图证史,美术与历史的碰撞,艺术与文化的交融。 作者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擅长中国古代史和美术史,作者深入浅出,语言幽默风趣,介绍了美术作品视觉言下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以此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浅易明的方式表达出来,读者可以很容易了解中国文化,并提高审美能力。

全书共十四章,从汉、敦煌、宋、元、明、清为时间脉络,还有介绍“海派”画家、少数民族的美术、长江三峡与海峡两岸山水画家组成了全书。 这本书中配图精美,印刷清晰度高,纸质厚实。

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多以线条为主,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代,在墓室中有大量汉画。其中一部分是为逝者祈福升天所做,另一部分则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状态题材,多为车马出行、迎宾待客、舞乐杂技、宴饮、男耕女织、对弈等等。我对汉代印象最深的还是马王堆的帛画。

敦煌文物命运多舛、王道士因一己私欲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敦煌石窟艺术有着千余年的历史,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在敦煌交汇、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丰润厚重的敦煌文化,现存在国内的遗迹,是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

宋之所以分为北宋、南宋,只因发生了“靖康之难”。宋徽宗是位优秀的艺术家,但作为皇帝他是失败的。现在有名的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还因他诞生的。 南宋建都临安后,北方画家纷纷南渡,为南宋绘画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宋末元初,赵孟頫卓越的艺术成就,中国众多画家都难以匹敌。他的书画都是一绝。还有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这副画是黄公望以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为对象所绘。

明朝有吴门四家,指的是沈周、文徽明、唐伯虎、仇英。晚明“松江画派”大家董其昌,八大山人朱耷,“扬州八怪”作者解读得很好。 清代,乾隆皇帝是印章达人,现存故宫书画,基本无一例外都被他盖章了,有些不只一个章。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艺术价值一样很高,从古至今民族融合一直都在。

《美术的故事》读后感(三):一本很棒的艺术通识书

中国人画画,玩得就是线条,我们以为画画的线条就是为了勾勤出一个人或物的形状,不是,中国人认为线条本身就很好玩儿,线条本身就非常的美。 艺术的通识教育是很必要的,你应该了解你的国家,了解你的文化,了解你的艺术,甚至了解你的文物。

这本《美术的故事》,以史论图,以图证史,美术与历史的碰撞,艺术与文化的交融。 作者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擅长中国古代史和美术史,作者深入浅出,语言幽默风趣,介绍了美术作品视觉言下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以此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浅易明的方式表达出来,读者可以很容易了解中国文化,并提高审美能力。

全书共十四章,从汉、敦煌、宋、元、明、清为时间脉络,还有介绍“海派”画家、少数民族的美术、长江三峡与海峡两岸山水画家组成了全书。 这本书中配图精美,印刷清晰度高,纸质厚实。

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多以线条为主,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代,在墓室中有大量汉画。其中一部分是为逝者祈福升天所做,另一部分则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状态题材,多为车马出行、迎宾待客、舞乐杂技、宴饮、男耕女织、对弈等等。我对汉代印象最深的还是马王堆的帛画。

敦煌文物命运多舛、王道士因一己私欲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敦煌石窟艺术有着千余年的历史,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在敦煌交汇、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丰润厚重的敦煌文化,现存在国内的遗迹,是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

宋之所以分为北宋、南宋,只因发生了“靖康之难”。宋徽宗是位优秀的艺术家,但作为皇帝他是失败的。现在有名的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还因他诞生的。 南宋建都临安后,北方画家纷纷南渡,为南宋绘画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宋末元初,赵孟頫卓越的艺术成就,中国众多画家都难以匹敌。他的书画都是一绝。还有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这副画是黄公望以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为对象所绘。

明朝有吴门四家,指的是沈周、文徽明、唐伯虎、仇英。晚明“松江画派”大家董其昌,八大山人朱耷,“扬州八怪”作者解读得很好。 清代,乾隆皇帝是印章达人,现存故宫书画,基本无一例外都被他盖章了,有些不只一个章。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艺术价值一样很高,从古至今民族融合一直都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