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后感1000字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后感1000字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是一本由(美)罗西•马奇-史密斯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一):不要看这本书!重名的!!

亲爱的书友们,这本书和另一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重名,请大家确认好你们具体要读的是哪一位作家所著再购买/借阅。

以我的个人读后观感来看,这本书虽然有些微零星启发我思考的观点,但是全书读完并没有曾经读完好书的通透感,反倒自始自终给我强烈的模糊。大为不解才上豆瓣看看书友们的感受。才发现… 买错了…… 好气…… 真的…… 又不能发脾气…… 蠢哭……气哭……

我一整周的阅读时光!我的时间!我的生命!!

书友们,擦亮眼睛!!珍爱生命,远离烂书!!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二):童年真的那么重要吗?—真心不推荐读此书

看了本书,有种感觉整个都说之后的关系是重复之前的童年期的关系,重复之前的痛苦。这让我十分费解。而童年经历来自于父母,那么之后的生活经历要重复父母的经历了。可是有许多人家里原本不幸福,可是他自己却将生活过的很幸福。如我表弟,如某些历史名人,武则天,他们过着和父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所以这个拥抱内在小孩有什么用呢?

这本书我以为会写内心为什么存在小孩,小孩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等一系列的东西。结果我看到第五章《疾病的困扰》,越读越一头雾水,都什么嘛玩意,一堆不知所谓的新名词。从中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

我始终有个感觉就是所谓心理学大家,都是在玩弄新的名词。

这本书看完了,看完还不如不看呢。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某一著名心理学家心理测试推荐要看的书。

妈蛋,现在只想说还我书钱,还我时间。所以不推荐读此书。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三):零星感悟

和认知行为心理学疗法的解决行为的系列和漫长不同,短期治疗在于寻找内在小孩直击问题核心。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理解他们呈现出来的愤怒,委屈,恐惧或者悲伤,可能只是一个指示牌,治疗师的任务就是找到核心议题以及那个内在孩子。

潜意识是知道所有问题答案的迷人朋友。前提是我们要学会如何问问题。因此将问题写下默记然后入睡,醒来没准就有了答案。

潜意识沉潜海地,连绵的海床构成你我他之间的关联。我们的心理在深不可测的层面彼此联结,合并。

没有人是需要指责的,多数父母已尽了他们的最大努力,他们是上几代人无意识中设计出的早期防御方式的受害者。

如果一个人对困扰自己的真实冲突毫无意识,则"原因"通常会被投射到亲密关系的人身上。就会造成更多的困扰和痛苦。

因此,走出无意识,是救赎的必由之路。对话治疗能逆转这个趋势。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当一种情况既包含快乐又伴随痛苦威胁时,焦虑就产生了。

这就是所谓的悲欣交集,爱恨交织。

当下痛苦的本质与遥远的过去直接联结,对此,需要进行心理的挖掘及移出。察觉并提醒自己背后的原因,渐渐地,问题挥之而去。

和患者缓慢地建立起信任关系。在所有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是:告诉我很好,并且赞美我,这样我就会更好。

当质疑自己长期持有的家庭生活方式时,改变就有可能发生了。

"我明白当时没有挑战妻子并谈论我们的处境是多么幼稚,我的行为看起来象个青少年:无知、自负,错误地认为我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沉默比面对婚姻中发生的问题更容易。"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后感(四):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过去的自我,期待的自我,被压抑的自我,尚未意识到的自我。然后,我们从外界找了一个客体,通过移情,投射等各种机制把自我转移到他人身上,于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就变成了我们和他人的关系。通过与他人的纠缠,我们认清了自己,修正它,从而形成完整的人格。

attention: 当下的情境不是新的,而是对过去的复制。

孩子的喜怒哀惧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但是父母会由于自己缘故压制孩子的情绪,思考。于是,这种创伤就固着在孩子体内。由于对权威的惧怕,孩子会把这种打压重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人在七岁之前接受的人和事被称为原生家庭,这时候的学习是不加选择的,因为没有参考的模式和成熟的心智。孩子会通过模仿周围人来融入,适应这个环境,这种习得又通过周围人的肯定加强。之后在学校受到的道德、审美教育都是建立在原生家庭给的影响之上,直至十八岁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人格,辐射余生。四十五岁左右,人会发展出较为良好的内省力,在那之前,你可以去原生家庭寻找答案。

良好的习惯或者有毒的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一代代传承下去。有毒的思想包括“我喂养了你,所以你是我的所有物,得听我的安排,否则就是不孝”;“你没这么不听话,我还这么爱你并且只有父母爱你,所以你得感恩涕零”;“你的养育费用太贵了,我们家都快养不起了”。

每个成年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创伤,很少有人完美地成长。对你继承而来并习以为常的模式产生质疑,这是改变的开始。拥抱你的内在的哭泣的小孩,让有毒的思想在这一代终止,享受良性的情感反馈。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五):疗愈心灵 健康人生

选这本书读,是因为被它的题目所吸引,实际看的过程还是不顺畅的,到第三遍才看懂。

现将自己认可喜欢的表述整理如下:

创伤中最大的挫折是不被支持做原来的自己,而被制约成别人期望的人。活力能量受压抑,生机盎然变成沮丧和缺乏活力。充分重视与他人的融合是重要的,但尽可能将我们自身不同方面进行联结同样重要。

抛弃和孤独这些基本的恐惧可能是所有恐惧中最令人害怕的,迫使我们伪造一个可接受的虚假自我展现给外界,将不可接受的自我禁闭在内心更黑暗的角落。

死亡之眼。

在他们受到变态对待的时候,他们常常没有羞辱感。他们对自己感觉不到积极的信息,被动顺从。

童年期的经历教会我们,消极情感的丑陋表达不是毫无意义的就是危险的,因此,对早期受挫的健康反映被推进了无意识的深处。

次人格,次级的隐蔽的操纵者,驱使主要人格走向不健康甚至毁灭。

情感不可获,互补的对立面,微妙的蓄意破坏,远离焦虑,恐惧无处不在,找到一种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行动背后的驱动力。

会遗传的有害信念,无价值感,女人的屈从角色,依恋类型等。

共谋的危害。

读这本书够累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