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读后感锦集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读后感锦集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是一本由(英)朱尔斯·戈尔达 / (英)托尼·埃克尔斯著作,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读后感(一):有一定价值

提出了一些管理上的误区。适用于各种管理情景中的决策讨论。书中更多的是观念上的阐述,虽然有一篇章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过于简单。总之,此书的许多观念,应该是引发思考和讨论,而非可以马上运用的实践。如副标题所言,该书可以用来,小组讨论形式的管理培训和提升。总体质量一般,没有特别有影响的观点。但瑕不掩瑜,还是一本可以重复再看的书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读后感(二):企业的理想和理想的企业

一直比较幼稚,至今仍然做不到心如止水,看到真正的理想还是会心头一亮(马上又不可避免地黯淡下去)。至少在那一瞬间,有几丝兴奋感升起,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终将有一天,开放的商业市场和开放的思维会成为仅有的战场。(维克多.雨果)”

这本书的英文书名是Uncommon Sense Common Nonsense, 作者是商业管理领域的奠基人。该书以微观经济学中的奥地利学派为理论基础,结合了当今资本主义商业中的很多实例,提出的中心观点是:持续的利润应该是给“不对等知识”的回报。企业的理想是追求附加价值(经济租金),也就是通过新发现、新知识来获得的利润。

为了实现企业长期获利的目标,作者批驳了当下流行的很多观点,看得我连连点头称是。是啊,谁不希望自己工作的企业有道德、有民主、有平等呢?谁不会赞成让能力和责任相匹配呢?谁不欢迎薪酬透明化呢?但我们身处的现实,与作者给出的理想实在相距甚远。欧美的现实已经与那样的理想有很大的差距了,而中国与欧美企业的差距,又令这种理想变得更加遥不可及!身处现实,人们的热情被打击,真诚只会让你显得愚蠢且更易受到伤害,混日子成了最保险的人生。

作者说,这本书是为理性的乐观主义者而写的,也是为那些尚未丧失理想的经理人而写的。但愿我是他所说的“理性的乐观主义者”。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读后感(三):为何办企业,又为何管理企业

在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是理念,由于有与传统不同的历练,才会激励一批实干家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差异化的服务。如果市场这种差异化的产品或者服务打动,那么我们说,这个创新就是一场革命。

而创新用学术化的词汇描述,那就是经济附加值。一个企业的成就规模,是看在同样的社会环境约束下,相比竞争对手来说,能创造多大的经济附加值。

其实这就是我们创立或者管理一家企业最重要的事情。

其实,与众不同,使我们看到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相对于其他人的主要特征。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随着MBA教育的普及,我们往往重视很多管理工具,而放弃了本来需要的管理目标。

所以《常识的正面与反面——伦敦商学院至关重要的管理课》系统的从企业管理的本源开始厘清了,管理的目标、要素和工具。

让我经验的,书中一贯的强调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创新性的解决用户需求,而且强调了至少要用销售时间的10%来进行实验和创新。比如接受可能的创新道路上的失误,但这不是失败。

作者居然以卡尔·波普的可证伪性的观点来验证,不禁让我想起索罗斯在投资上的推崇。没想到作者在后面章节的时候也阐述了管理和投资的相同之处。那就是,好的投资业能成为好的企业管理者,反之亦然。

我个人最近看德鲁克、明茨伯格、波特等人的书比较多,没想到,作者都极其准确和精炼的提炼了这些管理学大师的共同点。几乎谈到管理中各类陷阱的每一方面,同时还给出了正确的时间方向,有极强的使用价值。

而且这些共同点,无论是观点还是理念,在最近比较热的两本书《精益创业》和《创业者手册》中都一致推崇。所以,我惊叹与,这本书中的内容,不仅仅适用于大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同时还适用于初创型企业领导者体会的。

其实相比其他的德鲁克、明茨伯格的庞大思想库来说,如果说德鲁克和明茨伯格是少林和武当,那么这本书就像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只要炼得精进,完全可以跟少林武当高手抗衡一下。当年萧峰不久是这样,以降龙十八掌独步天下么。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经验主义大师德鲁克和学术派巨擘明茨伯格的震山之宝,那么《伦敦商学院至关重要的管理课》就是值得反复研读的解牛利器。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读后感(四):走出企业管理的困境

落潇/文

正直企业的兴衰成败之际,我看到了这本书,大致翻阅,让我为之一惊,从而手不释卷,为之感叹我自己能力的缺失。这本书就是《伦敦商学院至关重要的管理课》。

对我而言,从业以来,一直在技术线上奋斗拼搏。管理,对于我来说,仅限于电脑和资料。而与人打交道的管理,还是刚刚开始。第一个让我最难管的则是我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比较任性,让父母难堪的是,暴力只能撒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第二个就是我的同事,一群富有朝气的年轻人,研究生学历,有自己的想法,更有自己的思路,过细的监督只能打击他们的能动性,不监管却能让他们不断的衡量自己的薪水。而这本管理课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掌握组织和管理的艺术,检验我是否存在管理中的偏见,给了我一种久旱逢甘霖的体验。

说到组织和管理的艺术,我感触最深也是我实际工作中非常缺少的就第一点就是:解放员工的想象力。每个人都有能动性,如何使得个人能动性最好的用于工作中,那就是团队的功效。拿国内外著名的汽车产业举例,本田和丰田,为何能取得骄人的销售量和利润,采用创新的精神和个人能动性的发挥,是他们成功的关键。相反,通用汽车在创造出一定业绩之后,走标准和保守路线,使得思维形成定式,导致了目前的状况。在每个企业中,如何定量管理员工的工作和成功的核实员工完成工作的质量,是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管的太松,使得任务没有进展可言,管的太紧,使得管理者的威望下降,任务进展也上不去。这就需要本书中提到的“丢弃传统的标准管理模式”的方法。比如权力等级化,使得创新的想法得不到注意和重视,再比如,目标单一化原则,当上下保持一致的思维时,新鲜的想法容易被抹杀,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管理出现危机。

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员工要注重内在的激励。非常重要,也让我非常惭愧。因为内在的激励是和外在激励,也就是“萝卜加大棒”的政策。随着现在员工的知识性加强,一起个人学历的上升,沿用外在的奖惩已经成为一个落伍时代的标记。与时俱进的进行内在的激励,提升员工的自我组织工作,以及如何提升完成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将是一个公司或者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伦敦商学院的管理课非常的好,其内容涵盖帮助企业成为管理者的赢家,帮助企业掌握组织和管理的艺术,摈弃管理者持有的偏见,打造一个成功企业的成功管理者等多方面的内容。有走出企业管理困境的想法,就从这本书开始。

2013-4-21晚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读后感(五):让企业管理回归市场

据说,乾隆年间有一年闹饥荒,百姓民不聊生。不过虽然在纪晓岚的努力下,满朝文武都认识到了饥荒的存在,但却相互指责,认为是他人的过错导致了国库空虚。于是乾隆爷龙颜大怒,决定对满朝文武来一场360度考核。然而考核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纪晓岚被淘汰了。原因是,在考评中,和珅善于领会领导精神,深受下级用户,而纪晓岚业务虽强,但缺乏团队精神,过于突出个人能力,忽视集体作用。

当然,以上不过是借古讽今的故事罢了。但是在现实中,感慨管理“劣币淘汰良币”、“奸臣当道”的不在少数,而成君忆甚至在《孙悟空也是好员工》中曾经说过,像猪八戒这种拍马屁的员工也是好员工,因为领导开心了,事情也好办了。这个问题当然也牵涉到在中国人际关系与办事能力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或许我们可以再放远点,想想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企业管理。

根据制度经济学大师科斯的理论,交易成本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公司的成立就是人们为了减少交易成本的重要发明。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在内部就开始出现更多的人来维持公司的运转,比如“管理人的人”和“监督人的人”。正如这本书《常识的正面与反面:伦敦商学院至关重要的管理课》所提到的,当你任命更多的经理人时,你会发现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诚然,一个组织总是有着扩张的本能,但一旦接近某个临点,就会出现停止,而这个临点或许就是企业所节省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说,当企业不再能为市场做出自己的贡献时,企业将会因为滞涨而萎缩,甚至崩盘。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很少能看到所谓的百年长青的企业,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危机在盛世就已经存在。

不过,这或许也可以给我们另外的思考,我们如何管理企业。《常识的正面与反面:伦敦商学院至关重要的管理课》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那就是让市场融入到内部管理。说白了,就是看一个人行不行,不是看他在内部的关系,而取决于市场。也只有基于市场,管理才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当然,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百科全书,里面谈及了不少点,但可能这点是最吸引我的。而以这一点来辐射全文,其实还是一句话,让市场说了算。正是由于让市场说了算,所以我们才需要改变现有的观念,以迎合市场,比如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等等。尤其是第四部分的偏见,或许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管理。或许你可能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正如里面引用费曼的观点所说的:既然这个问题是新出现的,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从老方法里找答案了。

随附网上看到的帖子,因为本书信息量太多,所以我一直不知道怎么介绍,正是这个帖子给了我想法。

——————————————————————————————————

【转帖】『经济论坛』 纪晓岚与和珅的360度绩效考评

每年的年末和年中,是公司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惯例了。今年的考核政策和往年一样,还是采用人力资源部大力推崇的360度考评,上级、同级和下级考评相结合。

从表面来看,这种360度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公平公正和全面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感觉在中国特色的人情味里,这种考核的结果好像一直有些特别的意义。

从下面乾隆时代,和珅和纪晓岚的360度绩效考核结果,大家也许可以感觉得出这个特别之所在。

背景:

乾隆时代,突然发生大面积饥荒,许多地方民不聊生,百姓急待朝廷安抚,半年后,没有任何改善的现象出现,百姓对朝廷非常失望,纷纷请命,希望皇帝能过问百姓疾苦。

满朝文武至此才统一认识,承认纪晓岚等少数人多次提到的大面积饥荒,但却无人承担责任,只是互相指责,而且国库空虚,余粮也难安百姓了。

乾隆皇帝龙颜大怒,认为整个管理团队出了问题,决定对下属来一次考评,提高文武的管理水平与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由于文武百官各有其责,苦无依据评价各官称职程度,只好来一次360度考核,其中和珅与纪晓岚的考评最有代表性,结果如下:

1、[和珅评分情况]:

1)、上级评价:

和珅工作热情很高,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总是积极处理、坚决执行,谈吐之间忧国忧民,充满激情;

善于领会领导精神,深受下级拥护,平级中大部分官员对和珅关系很好,说明和珅善于协调;

也许在每一方面的工作能力上,和珅都有不如其他人的地方,但他善于利用资源,团队成长迅速,是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

综合结果:优

2)、同级官员评价:

95%的官员评价是优,5%评价是差。

典型意见四类:

和珅关心下属,带队能力强,理解上级指示到位,指明方向清楚,同级中再大的矛盾也能化解,合作愉快;

和珅能力不足,但是大团队中的润滑剂,是团队团结的核心;

和珅工资和大家一样,但却能开好车,住洋房,资产来源不明,可能有些问题,但和他相熟的同事都证明,这些财产是他老婆带来的,与他在朝中显著的管理才干相比,只是小节;

不了解和珅的能力与具体工作情况,但平时待人和谒可亲,没有官架子,感觉是个不错的人。

极个别评价:

和珅这类官员,没有真实才干,却善于隐藏自己,分管的事情做得越差,官却越做越大,这样的人,朝中有一两个还不足以为患,但如果满朝文武都这样,能人志士就不能为国家效力,国库日渐空虚,繁荣与人民幸福就谈不上了。(乾隆皇帝批语:这样的说法,反映出对团队能力的不信任与对领导用人能力的怀疑,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宜收录。)

综合结果:优

3)、下级官员评价:

100%评价均是优

以下省略好评数百条

4)、[结果]

总体评价:和珅得到满朝文武考评最高分,由于已经官居极品,无法升官,乾隆只好赐与上方宝剑以资嘉奖。

2、[纪晓岚评分情况]

1)、上级评价:

纪晓岚业务能力突出,专业能力很高,遗憾的是,过于固执,执行上级指示不坚决,经常提出反对意见,影响大局。

此外,与同级关系处理很差,权限认识不清晰,经常干涉其他部门事务,对同事间的配合缺乏信任。另外,处理下级关系容易走极端,过于生硬,即使其部门长期缺人。

特别是饥荒问题,虽然纪晓岚早已发现,可是却严重缺乏沟通能力,无法说服百官承认他的发现,更不能帮助皇帝认清形势。

纪晓岚经常指责有的官员水平不合格,但却不能从流程制度上帮助这些官员去提高与改善。

综合结果:差

2)、同级官员评价:

80%官员:差,10%及格,10%优

典型意见:

业务虽强,但缺乏团队精神,过于突出个人能力,忽视集体作用;

对其他人缺乏信任感,总以为朝中许多官员不合格;

对上级不够尊重,爱自做主张;

做任何决定都不爱与大家交流,大家都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

与其他部门配合中,总是出现问题

个别意见:

纪是难得的人才,为百姓与朝廷尽心尽力,家无余财,是难得的忠臣,有原则,应该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乾隆皇帝批语:此人必然与纪关系亲密,不足为信)

综合结果:差

3)、下级官员评价:

30%:差,30%优,40%一般

典型意见:

有领导魅力,推动工作能力强,效率高,对国家忠心,对人民负责;

布置工作生硬,要求苛刻;

带领部门所做工作经常得不到皇帝肯定,说明领导水平有问题;

搞不清楚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因为老纪的主张常会被皇帝否定,为国做事还是听命行事,总是让下属面临选择。

4)、[结果]

总体评价:差,排行处于朝廷末列,由于规定这次考评处于最后10%的管理者被淘汰,纪晓岚被降职处理,乾隆皇帝亲切地希望他多多历炼,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纪晓岚也开始认识到自己与和珅等人巨大的差距,是告老还乡,还是从此得过且过,混一个好评,没有拿定主意。

后来,乾隆皇帝将此决定昭告天下,安抚不满的黎民百姓,希望百姓能通过朝廷这次的行动,加强对朝廷的信心。

后续:

三年后,满朝文武管理素质大大提高,官员间团结一致,和珅式的大臣充满朝廷。而饥荒依旧进行,只是乾隆一个人不知道而已。

从以上纪晓岚和和珅的绩效考核结果来看,360度考核考察的更多是人情、人味和关系,而不是我们工作中需要拔高的能力。但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又怎么能很武断地说他们两个谁更合适管理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