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习录注疏》读后感精选

《传习录注疏》读后感精选

《传习录注疏》是一本由[明]王阳明 撰 邓艾民 注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注疏》读后感(一):这是简体横排版,还是繁体竖排版?

早就想看这本书了。

请教一下读过这本书的朋友。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传习录注疏》

这是简体横排版,还是繁体竖排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传习录》研究有两部重要著作,因各种原因,今天仍未有超过他们的著作问世,一部是陈荣捷的《传习录详注集评》,另一部就是邓艾民的《传习录注疏》。 陈著长于考证,详于介绍历代各主要《传习录》的评注,但对《阳明全书》所收的阳明其他文字与《传习录》中的思想观点有何关联,却未免有所疏略,即陈著的着力点在评注而不在于义理阐发。 邓著在《传习录》版本的把握以及在文字出典的注释方面虽然稍逊于陈著,但最大特色在于将《传习录》与《阳明全书》作了严密的对照比勘,同时将《传习录》上中下三卷打通,对其中互有思想关联的条目作了统一之观察和考辨,这就为从整体上把握阳明思想提供了极大方便。邓著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在于其视野从阳明学扩展到阳明后学,也就是说,他通过对王门各主要弟子著作及其思想的了解,进而观察王门弟子对《传习录》有何评论或新的阐发,由此向人们“立体”地展示出阳明学的思想展开之进程。

《传习录注疏》读后感(二):走进原著,莫拾牙慧

欲了解王阳明心学而非人云亦云,必读《传习录》。《传习录》在中国古籍中属于哲理思辨色彩较重的书籍,虽然大名在外,但是非真有需求者而不能读。

这个版本有几个特点需要注意:

1.此版本为繁体字,对文字方面有一定要求。但是这个要求应该不算太高,查一查字典当能解决。对于古文有爱好者倒是更加合适。综合看来,这一条并不构成推荐理由。

2.此版本没有白话译文。本来传习录并不长,所用语言也并不深奥,稍有古文根基即可以通读。难点在于思辨和对其思想的领悟上,不在文字。读此书最好对于西方哲学、佛教思想(尤其是禅宗)、儒家思想事先有些了解。有些白话译文本有歪曲嫌疑,译文所占篇幅过长,反而有累赘之感。故而,个人建议直接读原文,尽量不要看白话译文。

3.此版本最主要的特点在于选了很多全书上的内容来补充印证。王阳明的思想也是一直在发展的,这部传习录是他的门人对其心学修行问答的辑录,并非阳明先生思想的全部,而且时间上也很难说就是王阳明思想最后的定稿。所以补充材料显得格外重要。

4.关于内容方面还有一些注释,个人认为主要是儒学方面的有价值。如果已经对于儒学有所了解,不必要再去翻看原籍,看看注释即可。

最后做一点说明,王阳明的心学可能更加接近印度教的一些教义;致良知,有先天道德论倾向。

《传习录注疏》读后感(三):左启华 后记

《传习録注疏》是邓艾民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项遗着。本书也与作者的经历一样,历经磨难,长期埋没于废纸堆中。艾民逝世以后,北京大学陈来博士将书稿推荐给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杨祖汉教授,并由法严出版社整理出版,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艾民思想活跃,追求真理,青年时期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读书即积极参加抗日运动。他坚定地认为,那个时代是需要哲学的时代,所以,他毅然离开他已经获得优秀成绩的工程学科转攻读哲学。自那时起,哲学这门学科就成为他终身探索的目标。毕业后,多年来一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艾民一生坎坷,特别是在“”十年浩劫时期,知识分子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加之他崇尚自由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于是惨遭迫害,多次被抄家,长期被关押在“牛棚”之中,“监督劳改”于荒野之上。面对那种非人道的身心摧残,他总是心胸坦荡,坚持真理,决不同流合污。

“”后,正当他为了弥补失去的光阴而奋力拼搏时,癌症却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在住医院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全心投入哲学的写作,直到最后一次心跳。他在给挚友冯契教授的信中说:“得恶疾后,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有关宋明理学的一些条目;以及《传习録》的疏释和《朱子语类》的校点工作。当他已经无力执笔时,《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书稿尚未完成,逝世后由上海华东师大冯契教授为之整理、作序、出版。艾民的写作风格质朴无华,掌握丰富的资料,经过细致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独立的见解,始终体现自由讨论的精神。

在与艾民数十年共同生活期间,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位良师益友,是一位高尚的人。他一生追求真理,即使在逆境中,他也总是以豁达的胸怀探求人生哲理。在病中,他常常与冯契通信,坦率地讨论人性解放问题,认为心灵自由是一切创作的源泉,只有在真正自由发表意见的气氛之下才能有人性的解放,才能言行一致;而专制统治只能造就虚伪。他们也讨论人道问题,认为哲学对于人的德性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讨论人生的理想时,他们认为“”时期没有理想,只有空想,造成人性的严重破坏。他们对于中国哲学的未来充满希望,对于人类未来充满信心,认为人类终将走向个性解放。现在,冯契教授也已因病逝世,我深信,他们的共同信念会得到实现的。

如果说,艾民在青年时代就立志研究哲学,是因为他感到那个时代是需要哲学的时代;那么,当今的时代仍然是一个需要哲学的时代。本书是他毕生学术成果之一,如今得以出版,流传于世,我想这一定会告慰他在天之灵的。

左启华

公元2000年5月15日于北京

《传习录注疏》读后感(四):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读完本书后,今天又找出陈来写的《有无之境》,就几个关键问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再看看不同流派和史学的看法。

阳明心学,确实有非常高的历史地位,特别是明朝至今,基本可以说最后一个圣人,距今最近的一个圣人,后续有很多学习王阳明的,比如胡宗宪、曾国藩、蒋介石、稻盛和夫,日本武圣 东乡平八郎等。

抛开这些学界关注,回到自己。本书对我的一些改变:

1、向内求。更逼问自己如何去寻求大道,从自己内心里去找这个规律、法则、大道,心外无物,放心而已。不是唯心论,是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看万物,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皆着我之色。也就是有名的庭院之花争论。

那么,做事就要更加强调自己主动去寻求解决之道,外物从来不是主要因素。向内求,莫求于外。

2、知行合一,不要过于停滞在知道一些广博或奇特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无法和行动联合、融合在一起,这个知就不是真知,依据非真知去践行的行也往往错误百出,达不到预期效果,至于获胜和成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之后的阅读和实践要结合起来,阅读要去选择经典、真诚、有敬意的书和文章,不要去关注基于虚伪、虚幻、矫饰而发布的内容,比如朋友圈里为了虚伪、欺诈、过度、夸张而做出的文字和反思,这些不重要。

一定去谨慎选择阅读源,阅读源全在一个“诚”字,不“诚”的表现是夸张、片面、过度、矫饰、炫耀、洋洋自得、狂傲、欺骗等。这个阅读源,不仅是信息,也包括人,以及事物发展。

至于行,则要更加基于自己的高质量、高水准的知,去要求自己实践的时候合一。不要知道100分,做10分。那么这个100分的知恐怕只是10分的知,大抵是自己骗自己说已经知道了100分。

还是要诚实评价自己的行,如果错,立刻改,如果可以改进,立刻迭代,这就是让自己的行和知合一。

人总会高看自己,结果就是行动常常低于预期。高看自己就不会有坦诚,不对自己坦诚,永远在行动上做不到所谓的自我“预期”,这个预期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3、致良知。这是知行的准绳,是人生立于世的根基,依照内心本来就存在的良知,一点点扩充到至善,知行都要时刻听这个良知。内心做事,回归良知的本源,如日当空,及时乌云遮蔽也要时刻记得烈日犹在,不可泯灭良知。

传习录还是要常读常新,作为人生原则类书籍去读也是可以的。

《传习录注疏》读后感(五):读《传习录注疏》札记(二)

阳明一生于事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明史》评价他“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然“誉满天下,谤亦随之”,阳明也遭受到了常人难以预料、难以忍受的诽谤诬陷。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阳明正是“人要在此等时磨炼”,“即知即行”,最终“因明至诚,以进于圣人之道,遂以优入圣域”,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因此在“阳明学”的视野下考察阳明对“毁誉”的体悟也变得非常有意义了。

阳明晚年回顾自己一生,“因叹先生自征宁藩以来,天下谤议益众”,于是问待坐在周围的弟子,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力。”阳明认为他们的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但有未及处。夫子因此自道到:“我在南都已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吾亦只依良知行。”退而作诗,有“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这是阳明“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所谓“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最终的体悟就是“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同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若夫闻誉则喜,闻毁则戚,则将惶惶于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往年驾在留都,左右交谗,某于武庙当时祸且不测,僚属咸危惧,谓君疑若此,宜图所以自解者。某曰君子不求天下之信己也,自信而已,吾方求以自信之不暇,而暇求人之信己乎?”对于立志做圣贤的君子,毁誉荣辱到来之际,非独不动心则已,反而是“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平时问学讲究省察克治之功,是不是真的有所得,就要在此等关节处打通。

阳明在遇到人生的困境和外在的诽谤时,能够练就处事泰然、狂者进取的境界,与阳明平时讲学的宗旨是分不开的。阳明学的主旨是“正人心,存天理,灭人欲”,为学的工夫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欲”。平时的省察克治之功就要用在不断地扫除廓清这些私欲,不至于被彼蒙蔽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以射箭为喻,阳明认为:“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而在“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中,“诚”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都有的,一个人之所以特别看重外在的毁誉,而不注重内心的修炼,只因为“心有所昏蔽”,不能真诚的面对自我。不能诚实的对待自我,就会被外在的评价所吸引,就会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应对之要就在于,首先在于分清“实与名”的轻重,“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认清轻重之后,“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大学》所谓“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是也。孔子说:“君子嫉没世而名不称”,阳明解释为,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

一个人如果能真诚的对待自己,纯此天理之心,“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易经》有言:“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阳明因此劝诫到:“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