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解人性》读后感精选

《理解人性》读后感精选

《理解人性》是一本由阿德勒 (Alfred Adler)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解人性》读后感(一):理解人性

#理解人性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by Alfred Adler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一本首次出版于 1927 年的书,这是事后查询到的。所以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中的缪误也释然了。

###第一部分 人的行为

与之前隐约了解到的另一种天性遗传的观点相对,Adler 所论述的是,人是自然人,所受初会家庭影响。在婴儿幼儿时期的境遇影响着人的一生。人性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

核心观点是:人性非天生,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家庭留下的印记。

### 第二部分 性格科学

关于性格的各种观点意义不大。

### 结

或者还没深入心理学的领域。阅之若有所得却又抓之不住。

《理解人性》读后感(二):想把女神约出家门,你得先解决这些问题

她为什么总借口说“我不想出门”?

又为什么和闺密出门就愿意了?

为什么闺密带个其他的朋友在身边,她就不开心了?

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参加人多的聚会?

因为你还没有解决她心里的疑虑,而这些疑虑会让她感觉失控。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在平时同学聚会当中,那些参加聚会最积极的人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班上曾经的风云人物,包括学霸、班花班草班长、还有那些极为活跃的公众人物。

二是现在混得好的人。

三是能够提供聚会资源的人。

这些人在聚会中会具备同一个特点:能够获得大家的关注。

班上曾经的风云人物我们会关注他们现在的状况,看看他们现在是否像从前一样风云,也带有一点八卦的心态。

混得好的人,大家自然是看看能不能有好的合作机会,毕竟愿意抱大腿的人还是很多的。

对于提供聚会资源的人,一开场大家感谢的必是他们,结束肯定也会再感谢一遍。

所以,这几类人在聚会中或多或少会得到其他人的关注。而吸引了关注,就能调动其他人的情绪;这样,他们可以控制和推进整个聚会的气氛,反过来推进聚会气氛的人往往会成为中心人物,这样他本人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成就感,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聚会成功的很大一部分贡献是因为我,由此可见班级聚会需要我,我是如此重要,我是班级的灵魂人物,

更往前一步推进,班级聚会因我而存在。

结论就是: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整个聚会,并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赞同。

这和女神不赴约有关系吗?有,如果她不是一个乐于冒险的人,她对于约会的控制程度决定她是否赴约。

我们可以把那些不愿意参加约会和聚会分为五个层级:

第一,对你或者对赴约内容毫无兴趣

第二,不愿意和陌生人约会

第三,选择性的和熟人约会

第四,不愿意到人多的地方

第五,拒绝出现在家里以外的任何地方。

1、毫无兴趣

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自己回家反省吧!

2、不愿意和陌生人约会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喜欢沉迷于社交网络,却不愿意和网友见面。

有人说是怕不安全,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因为在网络上我们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和你有共同话题就可以聊,开心就和你聊,看你长得顺眼就和你聊,惹我不开心了我就删除你,我不需要你满足我现实中所有的交友需求,只需要你满足我某个特定需求中的一点即可,也不必在乎你现实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一个人长的帅,可以满足网络社交的花痴需求,但是你是个哑巴不会说话,见面聊天靠写字,那兴趣就定会大打折扣,但是社交网络上聊天并不妨碍。

另外,社交网络里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用想象构建出来的,对方向我们展现的只是极少的一方面,而且是未经过求证的。在社交网络里我们可能很“熟悉”,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陌生的,而且现实中我不能只看你某一方面是否符合,还要看整体三观是否一致(单纯的约P除外)。

这就必然导致网友在现实中见面会“失控”,我们不知道网友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长相和性格是否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样?对方看到我会不会失望?他会不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一切都是未知的,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安全来冒险。

而那些线下见面的网友,他们对各自的现实生活一定有了相当的了解,至少在对方看来是真实可信的,见面的场景会是可控的、符合预期的。

3、选择性的和熟人赴约

这是我们预见最多和最头疼的问题。虽然你们之间已经不存在陌生人(网友)见面的问题,但还有个更大更细致的问题要解决。

她为什么总突然借口说“我不想出门了”?为什么和闺密出门就愿意了?闺密带个她不认识的朋友在身边,她怎么就不开心了?

我们先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为什么她愿意和闺蜜出门,愿意在闺蜜面前毫无节操的打闹,为什么越熟悉她越刷新你的三观?

有人说因为她们很熟啊,都习惯了啊!那很熟的背后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会习惯?

我们可以这么解释:因为她和闺蜜很熟,所以闺蜜了解她的性格,知道她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聊什么类型的话题,并且有办法应对、或者能够理解她这种行为,而不会伤害彼此的关系。

也就是说,不管她们在一起做什么,结果都在控制当中,不用担心,也没有疑虑,所以她们在一起整个人是放松的。

但这种结果也是经过长期积累的,他们不会一开始就打闹,聊重口味话题,而是从一个共同的话题慢慢开始的,我们可以理解为“登门槛效应”。

那为什么出现第三个人就会引起某一方的不快呢?很明显,上面描写的关系将会遭到破坏。

不管是聊天内容、聊天方式还是自我倾述的程度,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消弱,从原来两个人100%的关注变成<100%,具体减少到什么程度,她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这样的失控会导致她的存在感降低,会让她对这次赴约的意义产生怀疑。所以,突然插入的“第三者”肯定会遭到一方或者双方不同程度的排斥。

那你一开始约女神,你觉得她会答应的,但她为会什么总有千万个理由拒绝你?

如果她对你也有好感,为什么还要拒绝你?

因为害怕失控引起的一系列不好的后果!

比如说,她会因为没有合适的衣服穿拒绝赴约,因为长了个痘痘拒绝赴约,因为晒黑了拒绝赴约,因为大姨妈来了拒绝赴约……这些在你看来没什么,她可能会觉得你会因此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或者因为自己的状态不好不能和你很好的交流,给你留下不好的印象,总之怕影响你追她的积极性,所以干脆选择暂时拒绝。

她不是拒绝你,而是拒绝还不完美的自己。她们是害怕自己的世界会失控,害怕自己那对你仅存的优越感会瓦解。

所以,你要约她出门,你得先解决她的疑虑,你找的地方不一定要多好多浪漫,但要找一个她能HOID住的地方,或者你能让她hold住;比如你觉得某家高级西餐厅很好,那你就要解决她是否会担心自己闹笑话的疑虑。

并且要让她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她目前的状态就是你最喜欢的,是很有吸引力的;那些让她对自己外貌产生疑虑的地方,要给她造成一种“美、吸引人”的感觉,或者成为你关心她的点(比如感冒气色不好,成为你想办关心她的点)。

4、不愿意参加人多的聚会

我们再回到那个同学聚会的例子,

比如同学聚会,那些在班上成绩一般,不爱吵闹,现在也混得一般的人,和大家也不太熟,参加聚会也是默默坐在那里吃点东西鼓鼓掌,不吵不闹也不多说话,一直都在附和别人……

如果有一次他们不来参加同学聚会你有印象吗?你会去追问一句吗?还有多少人会在乎他来不来?

除了他的一两个好朋友之外,恐怕没人注意,因为他是如此的不重要,以至于聚会有没有他都一样。如果这个人就是你,下次同样的同学聚会,你还会去吗?

所以,当你带你的女神或朋友参加你另外一个朋友聚会时,你就要考虑清除了,她去的意义是什么?是全程旁观者,还是特邀嘉宾?如果全程都是旁观者,建议你趁早放弃。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内向大人物成功之后,他们的话会越来越多,一点也不惧怕社交和采访,因为他就是中心,就是整个世界,交谈的内容都以他为主,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为什么越鼓励小孩子说话,越关注他,他就越爱在公众场合说话、表演。也是这个原因。

这也可以解释有很多家庭主妇在家带孩子,成为一家之主,但是一到某个亲戚家或者参加某个活动,就想快点回家,也不管孩子玩的是否还想继续玩一会儿,会找各种借口回去。因为她在那儿是如此的不重要,连孩子都不需要她陪了,呆的越久,只会让她越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她好不容易在家里建立起来的权威在这里完全失控了。

5、拒绝出现在家里以外的任何地方。

不多说了,看心里医生去吧!这是一个控制欲极强,却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理解人性》读后感(三):做好准备,与生活和解

做好准备,与生活和解 ——我读《理解人性》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艺术下了一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而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活动所组成的阅读的艺术。” 凭着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阅读《理解人性》的过程,毫无疑问就是这种增强自己阅读理解力的阅读。而且,很明显,在对这本书的理解力上,作者比我来得“高杆”,写书时用可读的形式来传达他有而我没有的洞见。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我和大多数书友一样,觉得很费力、艰难,常常有种昏昏入睡的感觉。可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只能从比我们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们是谁,如何跟他们学习。…而任何一个可以阅读的人,都有能力用这样的方式来阅读。只要我们努力运用这样的技巧在有益的读物上,每个人都能读得更好,学得更多,毫无例外。”回想起这句话,我又鼓起勇气运用“检视阅读”中的“粗浅阅读”从头到尾一鼓作气读下去,不懂的地方先放过。这样一遍下来,觉得自己兴趣剧增,也产生了不少疑问。我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收获良多。为了按时交上书评,我先谈一点点自己的感悟。 阿德勒认为:“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理解他们,这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他试图借由出版《理解人性》一书,让大众了解四项主旨:①个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增进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②教导人如何辨认自己的错误及影响;③进而能理解到个人的错误行为,损人不利己,更影响群体生活;④个体如何针对生活和谐进行改善。在这本书中,阿德勒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核心概念是“社会感”,与孟子所描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是“行为的目的性” ,即“精神生活中的所有表现都朝向一个目标,是从对未来某些情境所做的准备,也像是一出从头到尾自编自导的戏剧。”阿德勒相信,每一个看似伤害的无理的行为,背后都有连胜的企图,想要追求成功的心意,只是受挫太深,缺乏勇气与人合作;若能让读者看见自己犯的错误,调整行为背后的目的,改变就有发生的契机。人生目标若能选择确切利人利己,成功已经在握!然选择一个具有社会感的目标则需要勇气,需要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一、缺乏温情VS备受宠爱 一个人的性格在其人生早期就开始形成了。 一些孩子的发展方向是获得权力,无畏的面对一切,而这最终使他们获得赏识和认可,还有一些孩子就好像在拿自身的柔弱着投机,努力以各种方式将这种柔弱展现出来。 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通常会阻碍或扭曲它的社会单,这些障碍,有的可能来自他的物质环境中的缺憾,比如源自他的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境况的不正常关系,有的可能来自他身体器官上的缺陷。我们的文明建立在器官健全且充分发育的基础上。 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适度的表露出该有的温情,那么孩子将不能识别爱,也无法恰当的运用爱,因为它的温情本能没有得到发展。我的外甥父母自小离异,妈妈再嫁又生了一个男孩,没有精力和时间来关心他;爸爸浑浑噩噩,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自小备受宠爱的孩子(这个等下还会说到),以至于到今天都还没长大自立,不能担起自己该负的责任。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不管他的爷爷奶奶和我们做姑妈的如何付出,他似乎都不能回应这些爱。不仅如此,卫生习惯、学习习惯都很难养成,注意力很不集中。唉,一言难尽! 太多的温情的教育,跟缺乏温情的教育一样有害,娇惯出来的孩子跟邪恶之下出来的孩子一样,都会遭遇种种困难。被宠爱的孩子,他们人生路途中的一切障碍都已经被扫除,他们的能力以这样一种友好的方式被贬低,他们从来没有机会直面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孩子被剥夺了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的一切机会,而这种准备对未来生活而言是必须的!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典型:老公的小外甥蹦蹦。他是家里的老二,又因为出生时有些弱,进了保温箱,幼年时还做了疝气手术。所以,无论是他的爸爸妈妈还是外公外婆,都对他各种宠爱。什么事情都代劳,谁都不能惹他。在学前期,孩子很可爱,萌萌哒,还没显现出什么不妥。可自从进入小学一年级以后,性格越来越内向,最严重时几乎不说话,说话也跟蚊子一样听不清。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吃饭时,他嘴都没动,对着外婆鼻子“嗯”了一下,外婆立刻关心询问,一一猜测。众人着急得不得了,他就是不肯张一下贵口,伸出一根手指朝厨房的方向指了一下。我家大宝急得大声说:“你大声说出来啊!要不就自己去!”他立刻眼泪婆娑。外婆又赶紧安慰,最后,终于弄清楚是要喝水。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 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大人身上找到原因。因为大人的宠爱、包办,结果,孩子没有机会直接面对自己的责任。他们更多的考虑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他们的社会感发展不够完善的一个标志。我的弟弟(上文中外甥的爸爸)是家里的老幺,好不容易得来的男孩,……?自是万千宠爱集一身。小时候也聪明伶俐可爱。可越长大问题越多。毫无责任心,自私自利。我们束手无策,因为他的父母不能改变。 二、缺乏质疑,太容易服从 今天中午,我们班孩子用餐时发生了一件事:不知谁把放假前忘记送到食堂的长了霉饭盒放在了我们班的大箱子里了。当孩子们陆续吃完饭,把饭盒放回大箱子里时,都惊呼起来。后面的同学听到一点点内容,瞟一眼或者看都不看,一个个着急地跑到我身边急于告诉我。前后不到五分钟,我听到了四个版本:“老师,我们的饭箱子里有毛。”(虽然没有说清楚,但还是很实事求是。)“老师,怎么我们的饭菜是长了霉的?”(已经偷换了概念了。)“老师,我们的饭箱子里有老鼠!”(哦!天,他一定是听到了“有毛”两个字。)“老师,我看到了两只老鼠!”(已经直接用上了“看到了”。) 我没有着急解释,先请他们稍安勿躁。等全体同学吃完饭后,我和他们一起讨论刚才的事件。当我把我听到的告诉他们,他们都笑了。我又联系刚学过的课文《小马过河》告诉我们的道理:“遇到事情,要先动脑筋想一想,冷静沉着,再去观察试一试。”等到去寝室午休时,他们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和自己的错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才读二年级的孩子们,就已经缺乏质疑意识,习惯于服从了。这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莫大的关系。中国家长最常对孩子说的两个字是“听话!”家长们会为孩子的不服从担心,很少有人为孩子的服从担心。我们的成人本身很大部分就有这样的弱点: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我们太容易服从,所以在某些自称有特异力量的人面前,容易成为牺牲品!太多人都有不经验证即承认某个权威的习惯,公众愿意被人愚弄,愿意不经任何理性检验的被蒙骗。这是就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被要求“听话”长大的!我们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活着别人眼中的幸福。久而久之,我们活得失去了自我,哪里还谈得上幸福?可是现在,我们还在用相同的方式去“培养”我们的孩子!从容平静的教育可以克服很多障碍,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步伐如此匆忙,经过证实的、经过检验的教育方法又是如此缺乏,而且我们的整个生活又如此充满竞争(这种竞争甚至已经扩展到了托儿所中),这一切都生硬地决定了以后的生活倾向。意识到这点,我冷汗涔涔。对人性的学习是如此重要! 三、警惕虚荣心 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心,在我们时代的社会氛围中,要想完全摆脱虚荣心是不可能的。这个因素正是许多人终身不离灾难和不幸、永远不幸福的罪魁祸首,因为他们全部的目的就是使自己显得比实际上好,他们只关心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声誉。人们常常掩饰、掩盖自己的虚荣心,于是虚荣心转化为各种形式出现。如:某种形式的谦虚、雄心、勤勉、积极、干劲和进取等。可是,只要仔细观察,我们总能看到虚荣者的虚荣迹象,他们野心勃勃,不择手段。 这样的人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们的父母是多么虚荣!什么事情都考虑别人的看法,时刻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时至今日,我们都已成家立业,他们还不忘把这样的枷锁带在我们脖子上。以前,我内心很愤怒,行动却软弱地遵从。以后,我要努力做自己,活自己的幸福! 解剖自己,我又何尝不虚荣?努力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掩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其实,说到底,虚荣是为了得到,为了欲望。我们必须明白,你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别人如何看待你,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人类社会的大体态度,因为这决定着每个个体的所有愿望、兴趣和活动。无欲则刚,施比受快乐。只要能活在当下,珍惜眼前,勇于付出自己的关爱,就能克服自己的虚荣,就能幸福! 认识到这些,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必须重整思路。 “教育者应该做些什么呢?他要不要激发孩子的虚荣心,给他施加额外的刺激呢?他应该不断地将孩子推到聚光灯下,从而使他总做到第一吗?不!绝不是这样的!这将是对生活挑战做出的一种无益的反应。” 一个人是不是第一并不重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说做到第一或者成为最好并不重要。幸福并不在于是不是第一或者最好。 记得曾在朋友圈看到一篇题为《23号女生》的文章。作者的女儿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她同学都管叫她23号。一开始,做父母的都很着急,觉得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这外号刺耳,让他们在同事朋友面前没了炫耀的资本,好没面子。(可不就是虚荣吗?)可是费了很大劲,把孩子好一番折腾,结果却很不理想。虽然如此,她却是班上人气最高人缘最好的孩子。 “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作者为之一振,终于醒悟: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中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 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接受幸福的勇气》和《感谢不完美的自己》都曾告诉我们:要勇于接受自己。其实,我们更要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让他们成长为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不要用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掩饰自己的虚荣!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人性中的自卑心、嫉妒、妒恨、贪婪、乐观与悲观等一系列的本质和表现形式。我深深地明白了解人性并理解人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的我,责任重大!好在,在儿童心灵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面对的仅仅是目标的暂时状态。只要我们努力学习,认真观察,付出关爱,就会有改变的可能!读了这本书,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再加上我们的生活技巧,找到一种更适合我们需求的行为模式。最最重要的是可以运用书中的方法去影响他人,尤其是孩子,使之朝好的方向发展,并阻挡盲目的命运——这命运,如果我们不施加影响的话,就有可能会降临到他们身上——带来的无情后果,这一切将会成为可能。个体不必仅仅因为来自一个不幸的家庭或因为某种遗传来的处境而被判给某种不幸的命运。我们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与生活和解!新的一代会成长起来,他们会勇敢地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