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存在与虚无》经典读后感有感

《存在与虚无》经典读后感有感

《存在与虚无》是一本由[法] 让·保罗-萨特 (Sartre J.P.)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7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一):一些

人是自由的。人命定是自由的。人没有停止自己自由的自由。

一切因你而起。一切责任皆在你。一切都是通过你发生的。一切的意义都是你赋予的。

生命经由你活过来。你必须对你的生活负责。你的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创造。

不论你的存在是什么,它都是选择。你的所有选择都是你心甘情愿的。

别人无法给予你根本就没有的东西。

除非你现在快乐,否则就永远找不到快乐。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二):自在自为自不回

存在对存在物来说无处不在,

但又无处可寻。

没有一种存在不是以某种存在方式存在的存在,

没有一种存在不是通过既显露存在,又掩盖存在这样的存在方式被把握的。

存在是自因的,是它自身,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

这意味着它既不是被动性,也不是能动性;既不能源生于可能,也不能归并于必然。

批注:即佛所说的,无处从来亦无所去。

————————————————————————————————

自为和自在是由一个综合联系重新统一起来的,

这综合联系不是别的,就是自为本身。

事实上,自为不是别的,

只不过是自在的虚无化;它作为存在的洞孔包含在存在之中。

自为显现为起源于存在内部的一个细微的虚无化,

而这个虚无化足以达到自在的极度动荡;这种动荡就是世界。

批注:即太极阴阳鱼之眼。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三):此书的翻译有很大问题

我是2014年开始看这本书的,开始几页还看得懂,但接着就看不懂了,到了200多页又开始看懂了。为什么看不懂呢?开始以为这本书是公认的难读,看不懂不奇怪。一年后我又重复看了不懂的部分,但依然看不懂。我觉得怪了:我已经精读了200多本学术名著(以哲学类为主),从来没有遇到这种现象,难道是翻译问题?我于是找英文版(我不懂法文)对照,真是不对不知道,一对吓一跳。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第148页,“我们在上一节已经看到”,应是“我们在前面一节已经看到”,否则找不到。第180页,“莱布尼茨与笛卡尔、柏格森和康德相反”,应为“莱布尼茨与笛卡尔相反,柏格森和康德相反”。第181页,“a/b”应为“a/c”。第207页,“我怀疑,故我在,笛卡尔这样说。但是,如果人们能以瞬间为方法论的怀疑之限制,那这种怀疑还能保留下什么?但是,判断的悬搁并不是一种怀疑,它只是一种必要的结构。”英文版在“但是”前有“也许是判断的悬搁。”,在“必要的结构”前有“怀疑的”。缺少了这些字,整句就看不懂,因为问号后接着“但是”让人感到很别扭。第219页,“正是这种惰性使得心理的东西虽然是在同一存在范围内仅仅是世界的存在物,却仍然能被领会为是与这些存在物有关系的”,对照英文版,“是在”应为“不是在”,否则句子不通,自然就看不懂。第226页,“前一章”,应为“前面一章”。第238页,“一个不再是由本体论线索联到那彻底否定的否定”,“不再”应为“继续”,否则前后句子不连贯。第239页,“一些存在的独立性”,应为“一个存在的独立性”。第266页,“自为显现为目的是些内在的偶发事件”,英文版是“因为显现和目的是些内在的偶发事件”。这本书已经是第3版了,不知道杜小真有没有通读全文?现在已经有了更新的版本了,不知道有没有改正这些错误?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四):存在与虚无

读书人爱书,好比阔少好色,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爱书,也爱你。

书籍是我进步的主要源泉。从事培训,压力不是课程、项目的评估,而是个人成长速度太慢,这极其恐怖。所以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2010年决定投身培训行业,就没有停止看书。基本上,一个月必定阅读一本书。今年年初,目标是两周看一本书,逼自己加快成长速度。虽然压力很大,却也因为在培训领域,养成阅读习惯,读了些好书。感谢书籍,思维、思想、见识等等,才可以随手捻来,信口开河,滔滔不绝,赚点酒钱。

意识到对我如此重要,我把看书比作与女人恋爱,爱书,如同爱你。

我精神困惘的时候,我爱书。

哲学书籍是我最爱。构筑起我个人价值体系的,其实只有基本书,第一本是尼采的《权力意志》,第二本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大学时代,我放弃了专业,放弃了吃饭,放弃了性爱,没日没夜泡在图书管,潜心研读。我惊讶我在大学能啃这样的大部头,可见在大学时代,我对自我的追求是多么的强烈。看完两本书后,内心无比强大,见鬼砍鬼,遇佛杀佛,无法无天,思想境界一下子提升几个level。心不慌了,神也不迷惘了。

我心情大好的时候,我爱书。

心情大好,看书效率奇高。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边翻页边幻想,画面与惊喜迎面扑来。一辈子不长,书却多如牛毛,多如美食,看不完,却希望多看。趁着奇高的看书速度,享受着阅读的快感,美于与情人牵手漫步黄昏西湖,美于尝遍天下美食。心情大好看书,遇到惊喜的句子,心情大大大好。

我遇到职场问题,我爱书。

职场就是江湖。人在职场,江湖就在。人人都是江湖人,人人都有苦衷。我遇到职场困惑,工作难题,我很少请教同事,一般是看书寻找解决方案。一来同事的视角过于狭窄,不能全面,二来就是江湖。当然,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是很正常的行为,也很有必要。只是我的学习,大部分通过找同类问题书籍,解决起来,更加有深度、全面、系统。

从会识字,到现在出口成章,口沫纷飞,离不开工作的实践,更离不开长年累月的阅读。我的为人,正如我读的书。我爱我读的书,我也爱我成为的那个人。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五):怀疑自我存在的永远必要性

最近读萨特的作品,巧合又接触到人类起源一些说法,了解到现在全球的人类都是属于同一人属人种----智人(在同属同种间不会出现生殖隔离),而其实宽广范畴的人类起初有不下十种人种,智人拥有极高的智力、残暴冷血,其它人种有可能灭绝于自然灾害,也极有可能消失在智人的种族清洗行动中,不仅如此,人类一旦登上某块新大陆会立即导致一半以上的物种灭绝,剑齿虎曾经是北京猿人的天敌,极有可能也被人类赶尽杀绝,这就是我们血液中洗不掉的过去。

今天人类建立文明、创造艺术、发展科学,都是在向过去告别,也是在向未来走去,而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我以为就是因为人类开始思考自我,而不再单是考虑明天的天气如何,是否适合捕猎。因为人怀疑自我的存在,所以一本本前人的经历写成文字摆在我们眼前;因为人怀疑自己是否是自己意识捏造出的假象,人发出声音,还创造了音乐,当某一刻心灵相通时,我们会暂时消除这种不自觉的怀疑,感到一丝欣慰。人是所有物种中,唯一有意识的去祭奠自己的先人,甚至是好几辈前都不曾相见的祖先,因为人永远怀疑自我的存在,因为这种共同的怀疑,人们寻求共鸣、产生情感、彼此依赖,文明和秩序不可阻挡的涌现。

所以,这显然不是书评,只是这两个月读萨特,生出的一些想法,在这里做笔记记录下:

#存在与虚无,虚无和意识:( le Néant )

在萨特的字典里,虚无几乎是意识的代名词,存在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物理世界,一种是意识的感觉。关于意识的探索往往虚无,但有永远必要。 #真实的梦境与虚假的现实

梦,之所以让人感觉真实,高明之处在于它习惯采用故事的形式,有时我们作为参与者处在故事中,有时,我们是故事的创造者,想法设法地圆满这个故事。人一旦身陷故事中,就好比你已经看一本小说十分入迷,而没有时间去怀疑小说是不是真实性,它抑制反思的速度和连续性的意识席卷而起,梦境就是人意识的投注。

在一场噩梦中,人一旦意识到这是梦境便会豁然开朗,向悬崖纵身一跃,然后醒来。然而假如人根本就没有醒来的机会,或者自己也无法判定这是不是一场真实的醒来,人就没有办法证实自己是否活在梦中或只是自己创造的意识中的。很显然,人并没有这个机会,从古至今,无人幸免。 #未来与自我的关系

人从来不是自己,举个例子,早上我的孩子打碎了我的茶杯,我狠狠训斥了他,不解气还打了他,到了晚上,静下心来想,孩子也是不小心,我是不是说得太过了,更不应该打他的呀,如果能是过去的我,我一定好好和孩子说话,然而你不是那个过去的你,假如你可以逆转回去,你一定对眼前正在打骂孩子的那个自己无比陌生。

然而寻求当下的状态往往也是虚无的,因为仔细想想,你根本很难说清什么才是现在,就在你看到现在这段字时,它已经成为过去一秒,你既不能回去,也不能停留,而直接去到了未来,进入了下一秒。

#物自体和本体论

一件衣服本身是紫色的,色盲看见它却是灰色的,色偏看见它又也许是红色,那么这件衣服,它到底是什么颜色,对于从来没见过紫色的色盲,他是否又能真正意识到紫色是一种什么样感觉?

假如收音机一旦接受电波信号就会立即转换成声音,无论声音是噪音还是广播,总之一定是声音。那么在收音机的世界里,会不会误以为电波就是声音,因为它遇见信号总是以声音的形式出现,而作为局外人的人类却又很明白有电波的存在,收音机很有可能根本意识不到电波这一常常与自己相伴的存在。

物自体,就是抛开意识,物体本身的样子。然而基于直接实在论,感知必然是偶然性的,也没有无立场的观照物(the view from nowhere),古人站在山下看云,和现代人坐在飞机中穿越云朵,对云这种物体的感知就会绝然不同,而且人必然带着这种感知去解释物体,意识无时不刻不在影响判断,探索物自体,也是十分枉然。

本体论研究世界万物的本质,有神论比较好解释这个问题,但在无神论中,就相当棘手了,几乎没有办法解释,存在就是一种极具偶然的事件,到底是什么在推动这莫名其妙又毫无意义的偶然在发生,没有答案,东方哲学用“道”来解释万物的始源,但也不会明确告诉你“道”是什么,李耳老先生甚至说不知道用什么字眼来描述这种变化,找了很久也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暂时用“道”来代替吧。

#存在先与本质(existence comes before essense)

一个人并非与生俱来某种特质,通过不断的选择和行动,造就了他的存在。人是无限自由的,比如朋友邀请你去他家吃饭,但你女朋友希望你回家吃饭,你更在意你女朋友的情绪,所以你拒绝了朋友的邀请,这完全是你的自由;而也有可能你觉得难得朋友邀请不好拒绝,所以就去了朋友家,这也是你的自由,两方都有难处也都希望你来,但又没有人强行绑架你前去,你做出的选择不代表任何人,只是你自己的自主意愿。问题在于:很不幸你居然忘了那天是女朋友的生日,你在朋友家喝醉了,一夜未归,第二天女朋友就和你提出分手了,当然别紧张,只是有可能。因此基于无限的自由,人需要为这种自由付出代价,人同时要承担无限的责任,过去每一连串的选择造成今天的自己,这些选择都是你亲自做出的,即使你欺骗自己受人逼迫,但也没有人能限制你这一刻自由意识的感觉,因此人是要对自己现在的样子负全部责任的。

#情感的维系

远古人类便有简单的祭奠存在,会保存死去亲人的骨骸,每天打猎归来,会触摸它,维系思念,这种行为在其它动物中较为罕见,人有了意识的情感,延伸了存在的范畴,在情感中,在无边的宇宙里,人孤独又无比迷茫,渴望证明其他人的存在,也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

萨特:『情感不是冲击我们头脑的内在状态,而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情感是意识的强烈表现,爱屋及乌不自觉影响着你,这种潜意识可以让你变得不像自己般快乐;情感也容易使我把所憎恶的对象,转化成某种本身就可憎的东西,这也是人类卑鄙情感部分的所在。

#《 恶心 》La Nausée

萨特在童年时便成为忠实的无神论者,这在当时天主教盛行的欧洲非常具有偶然性,从1926年开始构思和写作中篇小说《恶心》,经过十多年时间,于1938年4月出版。

人为什么会感觉恶心?我是指不是那种身体疼痛引发的恶心感,而是人精神意识中突袭的恶心。

在浑浑噩噩的人群中,一个人突然醒来,他意识到要一直和这群人相处下去,恶心油然而生;污浊的垃圾、丑陋的蟑螂、血淋的生肉……只要想到这些,即使它们没有摆在眼前,一种不可阻挡的恶心感也迎面袭来。

恶心,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意识体验,相对恐惧、兴奋而言,恶心这种感觉更为复杂,人很难说清自己为什么会恶心一种事物,为什么松鼠会偷吃你家的粮食,而蟑螂也是,但很多人恶心蟑螂,却会觉得松鼠可爱,即使蟑螂人工养殖在非常绿色的环境中,也完全没办法消除这种恶心,似乎在一些人的基因里就写好了“恶心蟑螂”这一项...

人一旦意识到恶心的感觉,便能立即明白无限的自由,谁也不能阻挡人逃离恶心的意识,在《恶心》结尾,萨特为洛根丁设计了一条出路,那就是艺术创造,然而萨特比谁都明白,这一条路也会走向虚无,因为人都是会死的,而他并不信神。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团火,也许因为电闪雷光出现,也许因为人类不小心点燃,这把火存在了,并无意识的燃烧着,假如火有自己的意志,它也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出现,或者为什么要出现,难道毕生只是为人类取暖服务,然后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不必思考存在主义,人和火、和蚂蚁是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

有人认为萨特的哲学是悲观的, 从三个层面去看:1.假如人忽视存在主义(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任由虚假的信念自为的存在,那么人也就很容易去逃避作为自由意识所要承担的责任;2.人活在群体之中,人的选择受他者的存在影响,更受到到自我意识的驱使,同时我们的存在也会影响到他人。3.渴望完全支配他人的自由意志,是完全徒劳、不可能的,即使恋爱中的情侣也不例外。如果以上这三点看起来是悲观的话,那么萨特的哲学才能称之为悲观。 人意识到环境的重要,并去努力争取一个自己认为更好的环境,其实这个过程还是自己的自由意识,环境在影响人,人也在改变环境。 一个有意识的人(排除还无完全行动力的婴儿),要对他现在样子,承担全部的责任。

萨特终其一生是反战的,在50年代初期, 萨特甚至偏向共产主义,去过苏联,来过中国,拒绝任何官方的认可,包括诺贝尔文学奖,晚年的萨特思想发生了一些转变,不再相信苏联,生了一场大病,不能写字,说话也困难,在生命最后的几年,出版了最后一部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关注人本身的意识和状态的哲学。尽管荒诞,但蚂蚁真的开始思考作为一只蚂蚁的存在,无论这只蚂蚁思考出了什么,他在思索的样子就很动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