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东京记读后感精选

东京记读后感精选

《东京记》是一本由田川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62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01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记》读后感(一):不会写标题,我没有什么主题思想的

也是偶然在图书馆看到的,作者把他的苦化作我们的笑点,很乐观的作者。在图书馆借了看完之后,就买了一本。珍藏着。所以说要多去图书馆逛逛,没准找到相见恨晚的书呢,感觉棒棒哒。还买了《草莽艺人》,作者也是写的不错。

《东京记》读后感(二):众生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在看东京记的时候,时常会觉得未免太小家子气了,不仅作者,故事里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没有度量,不够淡定,不上进。

但是看完以后却学会了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一个人留学在东京,不依靠父母去支付学费,住宿费,还要应付课程和考试,是否还有那份淡定的气质?淡定的气质永远都是一人可以轻松胜任的时候流露出来的。若是天才,若是傻瓜也许尚且可以,但是芸芸众生中所能做到的极少。况且若人人都淡定自如,刷盘子从来都不出现错误,估计这个世界也要乏味几分,不,是非常乏味了。

再一想若我这样的芸芸众生落入这本书中,又会是谁的模样呢?其实,那些许多貌似没有度量,小家子气的人实则拎得清的很吧,也有些人他就是这么仗义,哪怕头破血流的,也有些人他偏爱及时行乐,也不顾及那么多的。但是如果是我的话,刚开始我想着要像那个发盘子动作优美犹如艺术品的日艺大的大学生,后来觉得我还是想做那个捡捡垃圾,去二手市场卖卖废弃物品的女生。

看似我想要的生活更消极,缺乏积极向上精神,但是想的往往是心里渴望得到却又不敢触碰的东西,更有可能我还是像作者一样挣扎着,努力的活着,观察这个世界,找寻规律和惊奇,以至于不会麻木不仁,被社会遗弃。

《东京记》读后感(三):幸好,我们彼此经过

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匆忙擦肩的人儿却实实在在和你在某个时空产生了某些连结,互相补充,完整了各自的一段历史。这是作者记录一个城市的方式,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作为行文的素材,说了一个关于东京的故事。

我常对人这个独立的个体充满好奇。关于东京这个我不了解的城,我尝试着去读一些和它有关的书,大多翻翻就放下了。可是田川的这一本,我看得很仔细甚至很小心,我不想错过这些鲜活而有趣的人物,就像是有影像在我眼前放映一样,里面各式各样在东京这个城市用力、认真工作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作者的眼睛,客观地记录下了与之交集的一切。

书中有很多处人物刻画得很生动。印象中山口老太太那一段,老太太因为年轻人不遵守传统的礼貌习惯经常跟作者拌嘴生气,可是在离别的时候忍不住泪湿了眼眶,用手绢捂着鼻子对作者说“要健健康康的呀”。作者的表达很含蓄,记到“她的哭让我很意外,不知道因为以后再也见不着了,还是她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或者都有。如果当年空袭的时候山口被炸死了,这世界上可能少了一个老太太、一些误会、一些眼泪,不过,如果有太多的如果的话,这个世界上就什么都不会有了。”

我喜欢的人情味更偏向于人世的美好。人世的美好里有苦闷、有抱怨、有欺骗、有冷漠、有猜疑、有憎恨,也有所有这些的反面。

《东京记》读后感(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我以为这写的是一本游记,日本的旅游,日本的购物,或者走的是京都路线,打开才知道却是从“人”的角度去描述日本,看完以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口老太太,我是感性之人,只要戳中我的泪点,绝对难忘,父母老了看到书中描写与老人的分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是“感同身受”,这一别谁知再见又是什么光景呢?可是生命中会出现那么多人,我们会和很多人告别再见,然后身边又会出现很多陌生人,熟悉了以后又会告别,又会出现新的陌生人,就这样熟悉陌生,认识了很多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记忆点,作者朴素简介的介绍了在日本的认识的朋友,他们中的人看起来好像都是缺点多过于优点,可是这是站在“我”的角度,“我”何尝不是别人眼里缺点多过于优点的人,在日本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地铁交通,记得我在大阪,列车来的时候排着队,我在第一个,停车后我立马进去坐下,身边人都在诧异的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进来,后来工作人员进来告知这列车已经停止运行,需要等待下一列,坐车的时候我很少去关心身边的人,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人,或者去看大家在做什么,这样的“我”很容易犯错误,后来再坐车,身边有晚归醉酒西装革履脸蛋红扑扑的中年人,背着硬壳书包、穿着白袜子的小学生,涂着绿色粉色眼影的日本年轻姑娘,坐新干线的时候,还遇到有着三个孩子,两个小儿子不停哭闹的老夫少妻,虽然语言不通,我却伸手为他们分担了一个宝贝,看着年轻妈妈感激的眼神,有时候,语言是没有国界的。这些都需要你的感受去观察,以此类推,放到工作,谨言慎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东京记》读后感(五):东京记

《东京记》田川。看过不少类似的书,这本算是比较独特的一本。作者以比较公正且诚实的态度描写了他对东京的感受。日本最底层的穷困、压抑和勾心斗角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总之日本是个充满戾气的社会,这个国家中国要始终堤防着),另外书中对国人的各种不文明行为也有揭露,总体来看比较客观,整体读起来特别顺畅,打算把他的其他几本书也借来看看。书的内容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对比现在的日本,变化并不太大。调侃一下:写日记确实是个好习惯啊!可惜我写不出。

本书好句:1.不管怎样说,“祖国”这个词,是与众不同的。2.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第二次留日浪潮,作为这个浪潮的见证者之一,我遗憾地发现:我们对于技术和金钱的追求远过对价值和制度的追求,我们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和偏见来到这个近邻,带回的却是日元和“居酒屋”。3.“长辈”欺负“晚辈”、旧人欺负新人似乎已经成了日本社会的普遍现象。4.在日本,长男是很不得了的,如果生在乡下,只有长男继承家业,剩下的孩子要出外谋生,因此有人说东京是老二老三们建起来的城市。5.工业社会就是不停地制造,不停地浪费。把你卷人开发和浪费能源的大机器,使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只不过是消耗品。6.说后面话(背后议论)是日本人的通病。7.老金很烦韩国人,韩国人不是自大就是自卑,站在中国人面前,好像自己是亚洲老大。8.看来,中国人是在家里教育好了再放出去,日本人是先放出去,最后让社会教育。9.像东京人这样大规模地在车厢里集体睡觉的现象很少见,这类镜头于是成了“经济动物”们的标准像。10.很多东京人对离家一公里以外的地区甚至是不熟悉的,这座城市被铁道割裂称无数部分,以站为单位,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经济圈。11.急速下滑的日本经济和世风已经形成了一种危机,社会意识逐渐走向右倾,思想界成了民族主义的温床。12.他们的历史观也喜欢顾影自怜,承认不光彩的过去就会被指责为“自虐”。13.留学生里传颂着一句口头语:“在美爱美,在日恨日”。14.他说:“请你别介意,请你把日本人当成孩子。日本是个没有国界的岛国,不知道如何和邻居相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