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商业的常识》的读后感大全

《商业的常识》的读后感大全

《商业的常识》是一本由申音著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商业的常识》读后感(一):走出柏拉图的洞穴

部分章节还是挺有意思的,通过一些著名案例,探讨其发展方向及其逻辑,了解不少案例背后的故事,《商业的常识》书名有点过。

对于创业小个体,书中的大咖以及故事几乎跟你沾不上边,碰上黑天鹅的运气成分较多,要时刻向往着功夫熊猫里的绝世武功秘籍,哪怕最后知道那是无字的。

《商业的常识》读后感(二):一个记者眼中的商业常识

作为曾经《创业家》的编辑记者,申音接触到了许多IT行业以及一些大佬创业家,并且在访谈中带着自己商业见解。

整本书用作者一篇篇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连接而成,文风让人易懂,值得一读。特别书中谈到中国的商业环境,风险投资的知识,算是入门级的商业读物,可以一观行业动态。

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样去描写这样的一个时代?这一个个点缀灿烂十年的人物?怎样去跟这些企业家们交流?继续深入学习的读物,将是《激荡三十年》

《商业的常识》读后感(三):《商业的常识》商业史的记录者

申音是个商业记者,这是一本以记者角度纵观中国近些年商业变化的书,以及一个记者对商业的一些思考。这其实是一本杂记,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某件事情独立的思考。

慢慢发现自己对于微观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对于太宏观的也就直接过滤掉了。

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做一个笔记。也就大概理一下。

中国的商业环境不好,保护主义辈出,政府当爹当妈当保姆,都给你管了,按照老子给的高明指示走,后面前程似锦康庄大道。结局呢?也就长畸形了。你知道我是谁么?仗势欺人虐其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

中国的有几千万网民,剩下的都是腾讯用户。不要被创业神话迷倒,因为他们是神话。

商业模式不是万能的,它是动态的,后期不断调整的产物。为什么会免费?因为普世型的东西,成本极低就可以免费。而稀缺的怎么能免费?

快速长大,必须有个踏板,而VC就是一个踏板。踩到好的,一跃而上,踩到坏的,就跌入万丈深渊。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没达到人家预期的目的,人家撕破脸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企业正常的转手,与道德无关,不要用民族企业的道德观念绑架别人。企业存在的目的是盈利,别人能让其成长,为什么不可以?

成功,是在时代的正确锚点中刚好做了正确的事情。没成功并不代表你蠢,只不过时机不对而已。

《商业的常识》读后感(四):重新理了下全书脉络

第一章

对中国商业环境的批判:公司治理、互联网变局域网、资本的扩张逻辑、央企的介入、制造业的悲剧。

第二章

对创业环境的批判:财产保护和创新激励制度、屌丝经济、技术蓝海不如红海、反向工程和低成本创新。

第三章

对商业模式的批判:复制照搬、扎堆、依赖政策市。

奶制品行业的上下游落差—> 一个商业模式能否长久健康运作,取决于交易链各个利益相关中能否不断创造正面价值。

第四章

对资本环境的批判:VC对模式的跟风、创业板的先天不足、退出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对成功案例的批判:短视、不可持续、并没有借上产业大势。

也有些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已经值得商榷的观点:

- “在中国,做精英的只能赚吆喝,做草根的才能赚着钱。”

- “忘掉硅谷的技术洁癖,在中国,‘反向工程’和低成本创新才是王道。”

--------------------------

综上,写文过嘴瘾总是很爽,书中写的大多没错,但仅适合科普阅读。对一个想做企业、寻求解决方案的读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唯一一点food for thoughts:

- “做技术不像做别的,不能老想着蓝海。蓝海只有游泳池那么大,而人家的红海有太平洋那么大。进入难度最大的市场往往也是空间最大的市场。”

《商业的常识》读后感(五):商业的本质还是要回归于常识

我读过几本关于写常识的书,第一本是托马斯·潘恩的《常识》,是讲政治民主的,第二本是阿城的《常识与通识》,主要是阿城的散文随笔,第三本是梁文道先生的《常识》,写的是时评见解,最近读的是则申音老师的《商业的常识》,这几本书都写得极好,但是申音老师的《商业的常识》尤其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作为长期研究国内外创新商业模式,关注中国企业成长和风险投资,与许多国内一线创业家、VC投资人有密切联系的传媒记者和社会化媒体的探路人,申音老师对商业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敏感。借由他的文字,中国环境下商业的波谲云诡好像再次在人们眼前上演,资本与权力,风投与创业者,关系背景与商业逻辑……我想只有深入其中,不断探寻商业的本质并不断追问自己的人才会把整个商业的常态展现在读者眼前。

中国的传媒记者,很多人都是新闻理想大于商业理想,但是申音老师是其中的异类。从十多年商业记者的身份转换到《创业家》执行主编,再由主编身份转换成NTA的创业者,他在不断滚爬摸打中冷静观察中国商业活动的变迁,并给出极富远见的洞察。读这本书,你就好像中国商业社会的第一批掘金人,或者是商业生态的创造者,抑或是整个商业变迁的见证者,你会时而扼腕叹息,时而又充满希望。申音老师说他不喜欢丛林逻辑,而是喜欢天空逻辑,因为在天空逻辑下,老鹰可以飞,麻雀也可以飞,我想这可能就是他心目中较为理想的商业社会:有竞争也有合作。

在《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这篇文章中,他就给出了精辟的见解:他说,今天的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创业热情甚至比美国更高的国家。但必须承认,中国仍然是一个缺少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垄断资源和与之的相关分配权,资本更愿意与权力而非知识合作,优秀的年轻人希望跻身公务员之列的社会。其中资本更愿意与权力而非知识合作与当下的宝万之争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要知道这篇文章写于2009年,但是直到今天,中国的商业环境仍是劣币与良币共存的场景。

正是他这种独到的观察、记录、思索和省思,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商业社会缺少的不是资本,不是创业的热情,也不是亘古不变的人情面子,而是诚信的缺乏和商业契约精神的缺失,说的更彻底点就是商业常识的错位与缺失。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就说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正如他所说,我们好像是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是吊诡的是,我们的基尼系数和幸福指数都还在全球百名之外。所以申音老师想在这本书中尽量还原中国整个商业形态的真实模样,他更想研究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因为他觉得研究成功者如何挨到好运降临远比记住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更有价值。

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的信徒,数十年在中国商业的这片战场上的摸爬滚打让他更加坚信市场经济是更好的制度安排,游戏规则强于混乱秩序,“看不见的手”比“看的见的手”更能发挥作用,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同样重要,中国商业的本质最终还是要回顾于商业的常识。

很难想象缺乏商业常识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也许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常识是如此简单,所以觉得它并不重要,事实上,我们现在不缺新的理念、新的概念,我们缺的就是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和对一些东西的基本认识。彼得•德鲁克有一项重要的管理原理,个体只能在其价值观范围内成长。意思是说,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他们的成长度不会超出自己的理念、视野。我想我们之所以要强调价值观,强调常识和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也许就和这条原理有关。

我还特别喜欢他里面对免费和付费的清醒见解。他说免费是试用,收费才是常态。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常态已经从用户生产内容开始转向专业生产内容。与近来热门的为知识付费的产品分答、在行、值乎等产品做出了精确的预测,这也再次说明申音老师超常的商业洞察力。

回归商业的常识,做一个冷静睿智的“旁观者”和一个不合时宜的“发问者”,我想这不仅是申音老师要做的,也是我们每一个读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