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密度建筑学》读后感1000字

《高密度建筑学》读后感1000字

《高密度建筑学》是一本由董春方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密度建筑学》读后感(一):呵呵

上周末花了一天时间看完,行文简单明了,第三部分高密度策略对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性,第二部分案例部分可以看到当下不少建筑的原型,也算是开了我眼,第一部分对于高密的阐述个人觉得有点略显繁琐,尤其对于建筑设计专业从业人员来说,总体来说还是本有营养的书。

《高密度建筑学》读后感(二):一本难得的佳作

书里清晰的阐述了高层及高密度建筑的发展,对当今高密度建筑及高密度城市有了全面的讲解,虽然只对城市发展做了相对客观保守的预测,但却是实际所面临的问题,而且六大策略,其实因该是那一套分析,解读特征及基本的解决方法,必然对研究此类城市建筑的同僚们有所帮助。对个人而言,之前设计的时候对类型学依赖较多,杂交而产生新的建筑类型使我获益匪浅,而后当细细研读了俞孔坚老师的水稻景观后,更激起我对当下建筑类型杂交共生的思考~总之,谢谢董老师编的这本好书~

《高密度建筑学》读后感(三):写这本书的目的

其实,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非常简单明了,没有什么让人觉得深奥、晦涩和不可理解。

看过后,可能会认为这些事情都知道。但是,大家是否发现,在我国一些城市中的高密度地区,我们的建筑方法仍然沿用习惯了的适合低密度条件下的手段,而全然不顾已经发生了变化了的高密度环境。

于是使得本来就不是理想宜居的高密度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出行困难、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严重、拥挤混乱,的确如人类生存的梦魇。

因此,必须要寻找适合高密度环境的特殊的建筑方法,或者某种应对这种条件的建筑反应,被这种高密度环境所催生的建筑应变方法。

如果能够找到一些,那么就将有利于高密度条件下的建筑与其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共生,一定程度上化解高密度所产生的弊端,利用高密度的优势价值,构建我们不得不必须要面对的生存环境。

《高密度建筑学》读后感(四):读后感

这本三十万字的“教科书”,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个月,终于翻阅一遍。而本书作者却写了五年,后记中提到,因为想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勤奋父亲形象而努力坚持完成本书的写作。这让我联想到作者曾在豆瓣日记里写过自己大龄读博的原因,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对于这样的父亲,十分钦佩。

大致说一下之前的总结:本书面对城市化必然进程中,人口的持续增长及可持续发展需求下,建筑学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作为解决之道---高密度建筑学(向上或向下生存空间)---的介绍。特别是在东亚社会,“城市化与高密度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可避免的途径。”作为案例的HK、NYC、荷兰、新加坡等。第一章的内容强调,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及总体人口的增加,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及生态补偿的背景下,寻求城市空间的纵向拓展。着重强调高密度策略--也即高密度城市生活方式的必然性。第二章着重技术性梳理、澄清、定义关于密度的各种概念及指标内涵。第三章,首先历史性回顾百年来,建筑设计的一些想象或是实践,然后着重分享并解读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高密度建筑设计案例。第四章,总结高密度建筑学的各种策略,再次强调高密度策略的必要性。

本书很紧凑,涉及的概念不断重复提及、阐释、总结,加深读者的印象。事实上,这是一本教科书,结构清晰,讲解明确。若对某一门类或某一学科感兴趣,那么应该找对应的教科书来给自己科普一下,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再次被印证。太通俗的科普,印象不深,反而是对教科学的全面(或许浅显)的了解,才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判断。

阅读过程让我受益匪浅,了解了一些建筑的形态,了解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来源的背景及其重要性。作者虽一再强调本书不探索举例中的那些高密度环境下催生的建筑的美学意义,但我个人还是特别有收获的。正如自己曾经特别强调“基准”一样,本书除了给我科普意义上的知识传递外,亦使我对评价建筑也有了一个基准。

经常自我嘲讽是一个没有观点的人,原因不过是因为自己了解的世界太小,知道的知识太少而已。不断地充实自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有一个自己评判世界的标准,也会有一个自己的观点及处事原则。

顺便提一下,人类的遗忘曲线提醒我们要及时复习,整理读书笔记是一个好的选择。

最后,谢谢作者在后记中的话,“本书献给需要空间的人们。”

----2014.4.516:20

《高密度建筑学》读后感(五):走向高密度

1、08年的时候,去了一趟马来西亚,记得在那个叫“云顶” 的度假酒店里,我对哥哥说:“要是有足够的钱,完全可以住在这个几个月不出来!”

那一年,南宁还不像最近几年那样发展这么快,印象中那时还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楼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离上大学学建筑也还有一年多,对高层和综合体也没有任何概念。但我却记得那句话,记得云顶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这里跟外面一样,什么都有。

现在明白了,这叫综合体,这是“杂交与共生”,是城市中的“城市”。

2、大三的时候,偶然看了张开济先生的《建筑一家言》,里面有几篇文章(大都写于20c80s)都抨击了“高层住宅”——不经济、不适用、不节约用地,而提倡“多层、高密度”。我就没明白,既然多层这么好,怎么还都建高层呢?

现在明白了,这是因为当年仅仅复制了使用空间,忽略了开放和公共的空间,缺少“空间补偿”。

3、无论是否学过建筑学,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能明显感受到我们的城市正在发生着变化——趋向高密度的变化——更密集的、更高的高层建筑、更高的容积率、更低的开放空间率。

《高密度建筑学》,从密度的角度,给我身边的城市环境和其中的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

4、内容简介,第一章强调紧缩城市和城市高密度环境的价值,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密度与城市高密度环境的概念和量度方法。这头两章强调了两个“必要不充分”:1、高密度环境是城市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高密度环境是拥挤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三章是对历史的回顾,每一次城市与建筑的探索,都是先以乌托邦色彩的未来构想与建筑试验为开路先锋,然后在影响和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筑实践。两次影响深远的构想,分别在20c和20c60s。

第四章总结了建筑应对高密度的六大策略,原则、基础、形式、生存、补偿。

书中所赋例子也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从密度的角度去解读其策略,有不少有价值的案例。

结构编排清晰,时间不多的人,读每章的摘要和结语即可了解梗概。

5、总的来看,这还是一本普及性的读本,里面的许多内容仍可深究。个人有些感兴趣的问题:

(1)功能的混合是否有某种机制?

(2)次级地面要想发挥类似地面的品质和作用,我认为单讨论“可达性”已经不够了,应该是“易达性”,甚至是“全时的易达性”。(很多时候它包含在建筑内,只在某些时段能用,或者只给某些人群用)

(3)不清楚在国内现行的法规下,建筑超过一定高度的部分,如果技术允许,其悬挑和漂浮的体块能否突破建筑红线,甚至突破用地红线?否则无法充分这些策略的作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