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如何作答读后感锦集

生命,如何作答读后感锦集

《生命,如何作答》是一本由彼得·辛格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如何作答》读后感(一):关于伦理这回事

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伦理这回事,这本书打动我的是副标题里的“利己年代”的字眼。

不喜欢鸡汤或者打了鸡血似的励志,也不喜欢标题形式大于内容的灵修书,这样有学术底蕴的人生探讨是我所接受的。辛格将很多日常的行为和现象赋予了他的解读,让我们更加温厚和理性地对待生活。伦理并不是苦修,也不是禁欲,它是一种调适心灵与生活的法则。

《生命,如何作答》读后感(二):粗读《生命,如何作答》

粗读《生命,如何作答》

文蠹鱼

读哲学家彼得•辛格创作的《生命,如何作答》,就想起李镇西说过:“这是一个颠倒的时代。精神被物质调戏,理想被现实嘲弄,崇高被庸俗强奸、正义被邪恶围剿,真诚被虚伪斩杀”,在这个利己混乱的年代伦理里,我们对生命如何作答?

哲学范畴类的书籍,一直是我喜欢阅读的类型。同时对哲学观点以及思考,也不轻易下结论。这是一门大的社会学科,包含了诸多形式,比如:世界观、自然、社会、思维、道德等等。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没有足够的自信,轻易不愿开口。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彼得•辛格的书,可算是慰藉迷惘的灵魂,提升心灵的质量。黑格尔、柏拉图、苏格拉底、卢梭、康德、斯密……,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论证,有批评,有否定,有支持,有欣赏。比如:我支持卢梭的《道德情操论》,否定亚当•斯密对卢梭的批评。通过这些哲学家等人物的论据,使得文章丰满厚重,深入浅出强调个人生活,生命价值与意义,通俗一点说,就是世俗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凭借作者单纯讲,他相信能够把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社会改造过来。道德与伦理的话题,也是探讨不休的一个老话题,有些时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彼得•辛格根据他深厚的知识积淀,把哲学知识、科学知识等贯穿作品始末,用思辨来阐述哲学理论和伦理思想,来告知,找出一种合乎伦理的人生取向,改变会使人不在枯燥乏味,从而得到快乐的生活。彼得•辛格这种理想化的答案是和我不谋而合的,也许都向往一种美好吧!这本用生命,用心作答的书告诉我们:走出藩篱,不急功近利,做好人,过一种内心富足的生活。用这样一种态度在人生的旅程上行走,无论你能获得什么,获得多少,生命中都会有所得。

大家真的能按其行为,也许有这样的可能。但是,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差距太大,也真是实难实现的事,只能说,不愧对良知就好。

《生命,如何作答》读后感(三):要生活得有意义

生活得有意义?答案是什么?作者的答案是:我们能够过一个合乎伦理的生活。伦理的生活让我们成为一个更伟大的跨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会发现,过伦理的生活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我实现。

当我们质问苍天,为何对我不公的时候,当我们的私利得到满足的时候,当我们……你有没有想过,生命的意义?辛格告诉我们,“自私自利”并非来自于人的生物本性,而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这种狭隘的利己观不但无法为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它更将令你丧失生活的目标,不知为何而活。相反地,如果用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个人利益,那么你将欣然做出改变,采取合乎伦理的生活取向。从这种新的宏观视野看出去,人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将充满自我实现的满足与归属感。

《生命如何作答》是一本对对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定位的一本书。茫茫人海,何处驻足,为什么活着?信仰,离不开宗教,一个缺少信仰的民族是不是总会在生命的旅程中,自问:我是谁?为什么活着?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能了解别人,慧眼识人,是聪明人,但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战胜别人的,是有力量的勇士,但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失去自信,失去斗志。

生活,是一本教科书,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环境,并不如我们所愿,在困境中,更需要学会欣赏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鼓励自己,这样,你就会发现,你的生命将焕发新的生机,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敢于挑战的自己,一个生命飞扬的自己。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生活原本如此美好,天空原本如此晴朗,需要改变的,不是身边的环境,只是我们的心态。

读这本书,你可以对生命重新审视,重新思考,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生命不仅是活着!

《生命,如何作答》读后感(四):生命的伦理《生命,如何作答》

生命的伦理《生命,如何作答》

我们很少问自己,甚至很少思考生命本身,我们关心今天的天气,关心美国的选举,关心伦敦的奥运,却很少关心我将要如何度过我的一生。等我们老了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这一生很幸福,或者很有趣,你是否会后悔你这一生的几次重要的选择?你是否会想象一下如果不是这样你会经历到什么样的一生?你是否从内心身处认为你的一生是你必然的选择。

这些问题都是生命中最难回答的问题,既然回答不了,甚至也许根本就找不到答案,那么忽视和忘记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总是有人明知道解决不了,但是还忍不住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讨论一下生命的伦理,看看面对生命,我们如何作答。当然作者也知道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其实是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的。所以在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的更多的都是一些故事和案例。透过这些故事,你会发现你自己的答案在哪里。

人是自私的吗?人应该竭泽而渔吗?宗教是什么?犹太人的大屠杀,一报还一报的实验……这些内容看似和生命的意义并无关系,不过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往往就是从更多的故事,更多的事实开始的。当你了解得越多,看到的人越多,知道的故事越多,了解事情背后的内幕越多,你就会越来越相信,人性是复杂的,是说不清楚的,每一种理论都可以找到反例,每一种结论都不那么可靠。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在书中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向山上不停的推石头,那么怎么才能让他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呢?泰勒提出两个办法,一个是他可以每次推上去一块不同的石头,然后用这些石头建起一座漂亮的神庙。我们生活中的意义一般都是指的是这样的意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在内心去寻找意义,神可以在他的内心植入一股强烈的欲望,让他想去做一件他非去做不可的事情,那就是推石头。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所以只有你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幸福,西西弗斯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心中盖起来一座神殿。

《生命,如何作答》读后感(五):《生命,如何作答:利己年代的伦理》生命意义的正确解答

古有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似乎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每个人条件反射般的为人处世原则。但是,对于如此的话题,我们真的有解答对了吗?带着如此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去读一读深层意义上的见解。

《生命,如何作答:利己年代的伦理》一书或许可以可以让我们有个有别于个人主义之下的完全不同的解释说明。以问题的形式作为书名,更是设定了在一个利己年代的条件之下,此书讲解出了完全特殊的生命意义。个人以为,于其说这本书在为我们做着相关的解释,倒更不如概括地总结此书引导着我们可以从大局着眼的生命意义真谛。

本书的最初,娓娓道来“自私自利”的缘起和由来。透过此书的阅读,我们其实获知到的循序完全有别于往常。所谓的私欲更多的不是人的本性,相反的,它更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既然不是本性,那么注定着我们可以由此而引发相关的反思。从个人的短期目光而言,我们或许觉得自己的自私可以让自己在很多的方面占到便宜。而然,这个便宜并非真正的对全局有意。读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的更多的是博爱的重要性。书中作者比较高深地展示着来自于哲学、历史、生态、科学知识。更是将这些不同的知识点贯穿于令人容易理解的语句编入书中。讲述的是伦理,却是在深入浅出的生动描述中,让我读到了复杂之外的深切感悟。

生命意义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话题。里面实在保罗着无穷无尽,数不清的话题和内涵。然而,我却在解读和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引发深层的思考。尽管自己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把握要点,但是我却发自内心地联想到了自己身边的相关事实。生命的意义话题庞大之余,更是需要告知着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该何去何从。类似于我们现在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其实从长远角度而言,我们的私欲就此损害着我们下一代,哪怕下下代的生活环境和利益。从长远角度而言,这绝对是一件非常错误的结果。所以,为了我们以后的未来,我们现在就更应该用这本书的原理来好好地分析和反省下过去的所作所为。在反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从现在做起,为自己的生命意义做出正确的解答和定义。

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让我读到了比较高深层的生命意义解答。人生的路途很漫长,其实我们很有必要来读一读类似的书籍,让自己有着更为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所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