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孤独的大多数》的读后感大全

《孤独的大多数》的读后感大全

《孤独的大多数》是一本由朱大可著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56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大多数》读后感(一):独白

有一句:2005年,是中国文化史中最奇特的一年。一方面是学术掮客大肆推销儒家经典,一方面是大众媒体炒作文化呕像,这种尖锐的对比,显示了文化价值体系的严重分裂。

作者这里指的是百家讲坛和芙蓉姐姐、全部超女还有众多丑角,一针见血的把中国文化的两个发展方向指了出来,虽然行文足够收敛,却也能从整体气场中感受到作者对这类人的鄙薄和蔑视。

文中不乏亮点和犀利的语言,功力深厚,针砭时弊。也有新概念和词汇的创制和解构,如果你喜欢韩寒或者冯唐的话,不妨拿起这本书读上两段。

孤独是一个人的盛宴。

《孤独的大多数》读后感(二):冰冷和理性

朱大可的笔下,少有温情,多是冷冰冰的观察,理性的分析,文化如同华丽长袍下的蚤子,无所遁形。这本文化观察,让人看得绝望,但又得承认,他所说的有道理,毕竟不是全无凭据。

他只不过是把遮盖住的东西给揭示出来,也并不是没有指出文化解救的路径,是绝望中犹存希望,只是,看这样的书,还是觉得沉重,即使是像郑念那样的被推崇着,也因为郑念的悲剧性,还是会觉得沉重,《上海生死书》似乎仍不是大范围引进的书,能看到线索,却看不到更多,有种窒息般的难过。

孤独的真的是大多数吗?感觉上,仍然只是少数而已。大多数人们,依旧是在醉生梦死之中。

《孤独的大多数》读后感(三):批判多了感觉就是为了愤青而批判

看前半部分时觉得不错,中国的现状真是可悲,举双手赞同!但是看着看着累了,中国现状有那么差,虽然是挺差。看到《中国书法的哲学对抗》那一章节,真的看着累了。为什么一定要把一个纯粹的大家的爱好比如书法一定要扯出那么多的意义!有意义才显得书法有价值吗。和一个出了一本字帖的人扯淡,她写书法才不会深究有那么多哲学意义。朱就是为了扯意义而对各种事情议论一番。尤其part5扯时代风尚志,完全介绍一些和本书题目无关的,就他的一些普通的扯淡文章而已。

懒得写了,总之一般。

《孤独的大多数》读后感(四):不要成为贩售“孤独”的典型

(已越来不喜长篇的自我圆说。)

1.点到为止的时评文,大多观点不是很新。

2.看时评可能更多的是为早已出现的理论或观点寻求证据,美其名曰——关注现实,但其实从中所得绝大多只是关于现代的知识而已。

3.当然为了书能好卖,冠上“孤独”之名是好贩售的。

4.作为写作者,千万不要低估读者的智商,要尽量想到那些最为挑剔的读者。以前有读到过某些哲学家在书写中其实就已考虑到了各种随之而来的评论。

ps:现在写时评文章其实远不似写些学院派八股那般容易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有相当的撰稿人还是会有很大压力的,毕竟现在的读者远远比不思进取的写作者(不是指本书作者)成长的更快。

其实,在现在还算比较开放的文化媒介中,百姓的知识是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增长着,而多数时候是快到连上面政策的改变都来不及修改,当然好的坏的就都一齐来了。但作为写作者他所占的优势(假如还有优势的话)不应单是那“垄断”的知识,而更多是希望他比读者更多一点点智慧。

《孤独的大多数》读后感(五):什年代

记得看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中的《遥远的绝响》时,余秋雨说:“魏晋,就是这样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我对此一直印象深刻,而且觉得当代,就是一个后英雄时代,除去五四时期的一些大家,实在再难发现什么伟大独特的文人。看完这本书,写到的就是这个,朱大可批评的很多现象,在我看来,无不体现出,我们处在一个后英雄时代。

《兄弟》的“后记”中,余华这样写道:“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所以,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不可避免的会谈。记得有人说过,2000年,是很多人暴富的年代,那2000到2010年这十年呢,估计是信息,文化大爆炸的时代吧,正如代序的题目——向不可捉摸的“什年代”致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