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复性书院讲录读后感摘抄

《复性书院讲录》是一本由马一浮著作,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4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性书院讲录》读后感(一):这才是大师和经典

这才是好的国学书,这才是对待经典的态度。坊间流传的那些于丹写得只不过是引用孔子的话做心灵鸡汤,而胡适之流所写的东西则毫无信仰,说白了,某些所谓国学家们所写的国学都毫无信仰,也只不过是拿国学做谈资。对于天道和孔子之道没有信仰,只不过是像背字典一样,背的再准,气场再足,不能反求诸己,又有何益?

《复性书院讲录》读后感(二):迷途指津 ——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读书法》读后

马一浮先生的读书法,前几日天玄兄将其校理本发与我,命我一阅。关于读书法,我曾经读过朱子语类中读书法二卷,也读过钱穆先生对此的梳理,觉得非常重要。而对于马一浮先生的读书法,却从来没有读过,因此就不好对比。周末有时间,就将马老所撰读书法通读,并稍作识语。

此读书法,非如语类中,有门人所记朱子所论读书之事,而为马老所亲记,既为学规则继为读书法,应为复性书院所立之时,马老为诸生讲学所用。然考其实,非一般教人读书之法,而实为古今学术之平议。晚清民国以降,国学不彰,故先后有张之洞之《书目答问》与《劝学篇》、康有为之《长兴学记》与《桂学答问》、梁启超与胡适之《国学最低书目》,皆为启迪后学之书。然观上述诸书,皆大而无要,如《书目答问》虽与《四库总目》相较少了许多,然所列之书,毕竟难以通读。马先生之读书法正值此风气之下,而又欲指点后学门径之文也。

此文先辨心志,后言读书之法,继之以论经,以夫子删述六经,而订立礼法,为万世师表。继而分述六经之旨,以通经为上,而株守校勘小学为下,斥之为玩物丧志。又申之以读书之道,以四门为说,曰:通而不局、精而不杂、密而不烦、专而不固,此四者读书之道尽在其中矣。后马先生恐后学仅以读书为学,而不知学术源流,故通论古今学术、中西异同,为后学指引门径,恐其流于议论,而不知学术之归属。

马先生此文,雍容典雅,直追古人,然文意曲奥,非常人所能明。虽如珠玑,却藏深箧,后如有心者,能注释此文,为之叙述大要,而使众人明之,则功莫大焉!

《复性书院讲录》读后感(三):讀《复性书院讲录》

當抗戰國難方興,學人流離擾攘之際,馬一浮先生仿白鹿洞書院之性質主持創辦復性書院,招收一二十學生,講授儒學經術,正有爲華夏文化傳一血脈之意。其不為諸生出路考慮,摒私利於德教之外,而惟儒學之真是求;雖若不近世情,而書院之目的本即不求為當世之用,存此讀書種子,華夏文化亦可因之以不絕。

在《學規》之中,馬先生指出:“今時學者通病,唯務向外求知,以多聞多見爲事,以記覽雜博相高,以馳騁辯說爲能,以批評攻難自貴,而不肯闕疑闕殆,此皆勝心私見,欲以矜名嘩眾,而不知其徇物忘己,墮於肆慢,戕賊自心。故其聞見之知愈多者,其發爲肆慢亦愈甚。往而不返,不可救藥。”(頁9)以昔視今,其弊益甚。可恨學者但知博學而成名,惟務外求知解,而不關乎自家身心性命,無與於華族文化血脈,致經學之真義淪於湮滅,中國之文化無以自立。而馬先生所述諸端,自身亦常不能免,每泛觀博覽而求博聞強記,不欲後於時賢。雖云一物不知,學者之恥,而要之當約而有統,收束於自家性分之內。“學若不能入德,只是說閒話。”(頁306)先生所斥,戒之,戒之!

此講錄之中,馬先生講《論語》、講《孝經》、講《易》等等,皆可使諸經互為貫通,乃至每一經皆可融攝諸經。就不同層面而論,諸經亦可互為體用;仁義禮智信,亦可與諸經迭爲相配。一浮先生嘗言,六藝該攝一切學術。此在今日多數人看來,固屬非常異義可怪之論,迂而無當,但其實不然。在我的體會和理解,這並不是說今日種種學問在六藝之中都可以找到源頭,或者說可一一對應納入六藝之中;而是說六藝各有不同側重,合之則爲大道之全。此道爲天地人之本,萬事萬物莫不由乎道,天下間學問亦莫能出此道之外。六藝既已徧該此道之全,則自該攝一切學術。可稱作學術者,皆不能離於道;若諸般工巧,技而已矣,未可便謂之爲學術,然其中亦有理焉,其理亦不能外於大道也。知此,則知馬一浮先生所言誠爲確論矣。

先生論六藝之教,必歸於德教。德者,得也,道之在我者也。是先生必以人爲天地萬物之本,而以己之心爲得此道之本。此實承陽明而來。近代新儒學皆自宋明儒而上溯孔孟,然似皆未能脫宋明儒之牢籠,而陽明一系尤為大宗。其得失非小子所敢言,然諸人之著述實可指今人以途轍,由之以窺宋明儒,更進而明儒學、明經學,可不讀其書而究其義乎?

2013年3月3日凌晨草

《复性书院讲录》读后感(四):【转】龚晓:马一浮主持“复性书院”始末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一浮创办并主持“复性书院”,是现代新儒家及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上值得留意的一个事件。正当外敌凌侵、国是蹇难之际,马一浮秉承宋儒体认义理,明心见性,躬行践履精神,仿效宋代书院规制,坚持学术独立与自由讲论,刊刻儒林典籍,阐明中华学术之原流,赓续先儒之坠绪,弘扬中华民族志气。从这段经历中可窥见马一浮先生的文化理想及学、思、行并重的大师风范。

《复性书院讲录》读后感(五):【转】宋志明:《复性书院讲录》述要

【作者简介】宋志明,1947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专长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现代新儒家研究》、《现代中国哲学思潮》、《熊十力评传》、《冯友兰学术思想评传》、《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研究》、《中华儒学源流》、《陈献章》等。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哲学、传统哲学与现代化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