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陪伴生命读后感摘抄

陪伴生命读后感摘抄

《陪伴生命》是一本由(美) 凯瑟琳·辛格 / Kathleen Dowling Si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陪伴生命》读后感(一):不再让你孤单

建立在肯威尔伯“四级二元论压抑投射”的理论基础之上,《陪伴生命》逆向而行超越了一道道“界限”,消解了分别心,一步步达到整合,恢复完整的身心。它温柔且令人动容地陪同我们穿越生与死的生命体验,像亲密的朋友陪伴我们同行于回归之道,揭示了一个全人类共通的意识开展过程。

《陪伴生命》读后感(二):值得认真研究的好书

习惯了买书前先看豆瓣的评论,基本上都买到了中意的好书,不过从来没发过书评。为了这本陪伴生命,今天贡献出第一次啦。

我是典型的摩羯座,做事总喜欢先问有什么意义。对于人生也是一样,总想弄明白为什么活着。也许因为如此,总感觉焦虑,既不活在现在也不活在未来。试过从心理学,哲学,小说,名人传记找答案,可发现大多数人都只提出了问题,并未给出答案,一直这样纠结焦虑的活着。其实,我隐约感觉到根源可能在于对死亡的焦虑,但无从证实。直到遇到这本书,才明白了我在想什么,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其实这本书应该属于超个人主义,与威尔伯一脉相承,还好之前对威尔伯有一定了解,也看过恩宠与勇气,还收藏了西藏生死书,所以对此书应该算是一点即通。

这里就不剧透了,总结就是,活在当下,保持呼吸,对于生和死都心存感恩。

《陪伴生命》读后感(三):精彩的同修体验之书

临终的话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有点儿神秘本质的话题。要论述临终的内容是很困难的。从外在来讲,涉及形体的分解,一大堆医学名词再加上貌似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描绘;从内在来讲,由于临死者的状态所限,超越意识感受上的非语言性,描绘起来也是相当的困难。

西藏生死书的方式是以佛将术语立论次第展开,层次感比较强。这本书的方式我认为更接近“体验感”,尤其是作者作为旁观者的体验,并且将作者在灵修上的认识一并代入来描绘。

读者须怀着对作者本人深深的信任感,才能在阅读时抓住某种感觉。或许,这也是男性和女性灵修者在分享自己心得时的不同之处吧。

总体来说,这本书可以视为一位同修对自己独特经验的无私分享。文字所及,也验证了部分我个人的感受,增强了实信心。深表谢意。

《陪伴生命》读后感(四):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顾言未知死,何知生,生死问题一直困扰人们的思绪,死亡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是自古以来世界上各种宗教、哲学讨论不休的问题,也是人生之旅的终端,是茫茫宇宙的必然归宿,但是人们大多对死亡持回避态度,因为死亡意味着失去,金钱、学识、地位、亲情、爱情等人生财富全都“死不带去”;死亡意味着未知,离开后一去不复返,转眼成空。如果有人说,借着了解死亡,我们更能全然、自在的活着,死亡不是悲剧,而是恩宠,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美国超心理学专家凯瑟琳•辛格,她摒弃了人们对死亡的悲观看法,从临终关怀的角度,体会本性的内在光芒。她从生死与心灵转化起笔,到迈向自我的旅程,最后落笔于生命的边缘,十部曲层层递进,探究死亡与临终的奥秘。

读着《陪伴生命》,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敏的身影,“芳,你在哪,等我”,我感觉她好像还在我身边,我左右,我清楚地记得,她患癌症住院,我到医院看她,她说,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每天睁开眼能看见升起的太阳,能多陪陪父母。

忘了这六年自己是如何走过来的,每当读到自己书写的文章,就会惊喜的看到,原来软弱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性格越来越开朗,爱好越来越广泛,就像她的忌日,我在祭文中书写,从她身上我学会珍惜,珍惜身边每个人;从她身上我学会坚持,坚持良好的习惯;从她身上我学会快乐,快乐的面对生活……

好友敏的离世,让我顿悟了许多,人生短短几十年,何故争抢,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有莫强求。佛曰:戒贪、嗔、痴三欲,行走于人海,走走停停、观赏途中风景,也该用自己的一生做画卷,用自己的思想作画笔,洋洋洒洒画出一幅写意画,是中国山水画那般简约、典雅,清香扑鼻;还是西方油画那般复杂、浓艳,异香扑鼻,全由自己做主,沧海一粟,何必虚度光阴。

面对死亡,是为了让我们反思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在自己临终盘点人生时,不留下憾事,虽然我们不会像贝多芬、莫扎特、曹雪芹那样留下生命的痕迹,但是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后代,留下一种拼搏向上的品格,证明我们来过这个世界,留下休止符,仅此而已……

《陪伴生命》读后感(五):向死面生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生活的意义!——Leo鉴书97

千古艰难为一死,除死之外无大事!

本书是作者进行临终陪伴时的经验分享,作者无疑对佛教、基督教以及其它一些宗教的死亡观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在书中运作起来比较自如。书中作者不但分享经验,也分享了面对死亡、经历死亡的智慧,很值得一读。书英文名字叫“The Grace in Dying”直译是“平静地死去”,现中文名叫“陪伴生命”也算合理。

鲁迅写过一个在关死亡的小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另一个说:‘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

可见我们对这将要发生的事、迟早要发生的事是很忌讳的。原以为只有中国文化才回避谈死的话题,看了书才知道这基本是所有民族的特点。

平时,大部分人的死亡观大概是“平时忙活,压根儿不觉得死亡和自己相干,仿佛真以为可以长生。虽然知道自己终有一死,可是感觉还远。不去想死亡这回事,一点也不想为此伤神。虽然人人都会死,但明天不是我,下一个不是我。”这种态度的好处是可以暂时搁置对死亡的恐惧,但问题仍然存在。

读了书后,我更加明确应该向死而生的道理。当然,直面并不为了与“死”斗争,而是有机会学会平静地接受。书里分享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人在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之后会经历从否认、愤怒、读人还价、沮丧到接受的过程。最终的接受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更高层次的自我认同。

此外,不回避死亡才让我们更好地安住当下一刻,努力地好好活着。书中作者也持类似观点,其中还提到“禅修是在活着的时候学习死亡”。比起生人生如日中天之时骤然发现大限将至,而留下诸多未了心愿的人来说,有幸在人生各方面都臻至完满的人,撒手人寰时通常了无遗恨,而时刻提醒自己“人生无常,我们并不能完全把握自己命运”无疑是准确认识自我的有效手段,由此我们也更愿意找到合理的方向让自己变得完满。

读完书感觉我应该像书里说的“静默”以达到更接近真实自我的目的,不过如果真这样书评就木法写了。分享书里的内容,希望有兴趣了解生命意义的朋友有机会来读这本书,也许这会让我们当下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生命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在做到自己有幸身处其中时让河水更加清澈,更加波澜壮阔以现实此生身而为人的价值和意义。

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能时刻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