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读后感100字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读后感100字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是一本由【美】布莱恩•沃利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4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读后感(一):副标题翻错了吧!

看这书的目录是令人兴奋的。主编布莱恩·沃利斯所选的都是大名鼎鼎的艺术批评家和理论家的代表论文,可以让人一窥格林伯格之后的当代批评的状况。

但让人遗憾的是,全书翻译实在不敢恭维。最令人不解处在于,书名“Art After Modernism: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其副标题明明是“对再现的重新思考”或者”对再现的反思“,或者”反思再现“,怎么成了”对表现的反思“?从艺术理论来说,再现与表现,区别不要太大哦。

然后在沃利斯所写的“引言:这个画面是怎么回事?”中的第二部分,标题是“对表现的反思”,而内容中出现的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再现”,没见到有反思“表现”的。也许是书的校样在校对过程中弄错了?

让人痛心不已!

理论翻译是很难搞的,还希望译者和编辑多用心点。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读后感(二):关键译名很成问题——仅以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写作者》为例

P339:“控制着从赫因利希·曼(Heirich Mann)到都柏林的所有政治宣言”——其中Heirich系印误,应为Heinrich,通译名应为“海因里希·曼”;紧接着,用知名度很大的地名“都柏林”来译知名度不是很大的人名,很有啼笑皆非之感,此人原名Döblin,国内其他译本有译为“德布林”的,是通用译名。

【同页】“但正如伯利茨(Brecht)曾经说过的那样。。。”——此处Brecht是大名鼎鼎的布莱希特啊,本雅明的挚友,竟被陌生化为“伯利茨”,下文又多次出现。

【同页】“这本书是为了回答一个名叫赫·霍克(Herr Hocke)的男青年提出的问题而写的”——Herr是德文词“先生”的意思,Herr Hocke是“霍克先生”而非“赫·霍克”。

P341:“维苏科(Versuche)的出版发生在。。。”——Versuche是德文词,“尝试”的意思,本是布莱希特创办的一个杂志。此处译者大概亦不知其何所指,径直音译,实际这个音译也是不准确的。

P343:“梅赫林(Mehring)”通译应为“梅林”。

【同页】“除了利用我们这一代的梅海尔姆·梅斯特(Wehelm Meister)和格林·亨利(Green Henry)还没有被描写的观察之外。。。。”——Wehelm Meister是歌德的著名成长小说中的人物“威廉·迈斯特”,而后者亦是著名的成长小说人物“绿衣亨利”,都是通译名。

P345:“这在亚里斯托特里亚(Aristotelian)的戏剧理论在被称为。。。”——Aristotelian是“亚里士多德的”!所幸译者给出了英文,不然又要使人昏昏了。

至于句子篇章,暂未比对英文版。该书原是英文论文集,中译本即是对译而来,豆丁上有这篇的英译版,有兴趣的可以参考http://www.docin.com/p-356720012.html。

【午后随手又翻看另一篇,发现还有同一人不同译名的情况,如Silva Kolbowski在434页和455页分别译为“科尔博夫斯基”和“柯尔布斯基”。】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读后感(三):也说翻译

这本书由著名策展人Brian Wallis选编的批评理论文集,24篇文章多选自《十月》、《银幕》、《艺术论坛》等重要艺术杂志。其中囊括了罗莎琳·克劳斯、罗伯特·休斯、哈尔·福斯特、劳拉·穆尔维、露西·R·利帕德非常重要的代表性论文,以及罗兰·巴特、詹姆逊、鲍德里亚、本雅明和福柯的经典文章(这些有较好的中译的文章大家还是别看这本了,伤神,真的!)。相比之下,也有几篇质量一般,但就整本书收录的文章来说,原本是一本很好的集子。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被翻译雷到。打开这本书的页面,发现下面两篇评论都是在谈翻译问题,不止我一个人质疑翻译我就放心了。

我以前觉得,翻译中关键术语在后面标注原文是译者的理论自觉,自从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标注原文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译者本人根本就没有弄清楚这个词要怎么翻译才好,分明就是对自己的翻译没信心。正是原文的标注,让读者一下子发现问题,暴露了译者的不用心。之所以说是“不用心”,是觉得里面的很多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是属于翻翻字典、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翻译常识。这种问题并不是翻译能力的问题,绝对是态度的问题。我当然知道翻译这件事本身的难度,但是作为译者,避免低级错误力求更接近原则,是最起码的要求之一吧。

让我特别惊讶的是,译者还是中央美院的教授,是艺术史博士。有时候我们会说,不是专业的研究者来翻译理论著作,可能会有一些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不了解,从而造成误译。现在看来,专业研究者的翻译质量也让人觉得十分不靠谱。在后记中,宋教授提到了四位青年学者的最初翻译工作,提到三个人的校对,可是在封面上就只有宋教授一个人的名字。就算是先由学生翻译、校对,作为主译者,难道不应该好好做校对吗?亮点是,后记还提到易英、高名潞、李东对这本书的翻译做出了贡献,他们要是看到译出来是这个样子,恐怕也耻于出现在后记中也不会接受您的致谢吧教授。同时,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也让人失望,作为国内重要的学术型出版机构,难道就缺有点专业常识的校对人员?还是出版态度的问题?

我没有一一去纠正,只举几个让人震惊的错误。之前的豆友的评论也提到,书名的问题。书名原文:Art After Modernism: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 我不知道译者为什么要把副标题翻译成《对表现的反思》。在文艺理论中,representation和expression的重要性无需重申。刚开始,我想译者好歹也是美术史博士,不会不知道representation怎么翻,我想是不是正文里主要是谈的表现问题。结果并没有。虽然书中有文章专门在谈论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但用的是expression。而在《引言》中,有个小标题是《对表现的反思》,但这个标题之下大量出现“再现”二字,译者您在翻译的时候不觉得矛盾吗?

合译的书常常出现前后翻译不一致的情况,这在以前也遇到过。难道你们译完以后就不核对一下吗?Energism前面译为“活动主义”,后面译为“精进主义“,而且都是指的一种艺术潮流,用法一样,如果不标注原文谁知道指的是同样的事物?”亚里斯托特里的戏剧理论“吓一跳,还以为是那个戏剧家,结果一看原文Aristotelian,你们这样译,亚里士多德知道吗?overdetermination,稍微学了一点理论的人都知道是”多元决定论“,或者译成”多种因素决定“都没有问题,译成”超定“是几个意思?我专门还查了一下,输入关键词”超定“,出现的都是"超定方程组"什么的我不懂啊!还有很多原注中提到了书,很多都有了中译本,有了标准的译名,译者都不去查对一下,自己凭印象强译,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名和书名。正文中还有什么迪拉斯的《印度歌曲》啦,想了一下才知道说的是杜拉斯的《印度之歌》,请关注一下文学界的译介好吗。好多词真是,你不翻译我还知道是什么意思,你翻译了我反而不明白了。

还是夸夸译者吧。几乎每页都能看到用括号标注原文额地方,态度可嘉还是要肯定一下。另外,译文虽有不知所云的地方,译得还像是中文,没有特别多绕来绕去的缺句子成分的神句。

各位辛苦了!以后这么辛苦的事还是别做了吧!

2014-5-1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