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与意志》读后感精选

《爱与意志》读后感精选

《爱与意志》是一本由罗洛.梅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页数:4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意志》读后感(一):翻译&注释纰漏

不知道哪个版本的就此标注:

P382注释3:海德格:《存在与空无》

注释:海德格尔嘛时候写了这玩意!海德格尔明明只写了《存在与时间》萨特写了《存在与虚无》。不知道是罗洛·梅先生本人的原注还是翻译出了问题。

《爱与意志》读后感(二):严肃而深刻的心理学箸作

做为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进入心理领域却是从学习精神分析开始的。

所以,当他在用一种力挽狂澜的姿态在寻找爱与意志的本质的时候,始终贯穿着对弗洛伊德“泛性论”的批判、评论,以及更多的时候,他都企图以自己的视角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解构。

可以感受到他在写书的时候,有着明显的内心冲突,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我就像一面镜子: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方向恰恰相反”

虽然他的观点在现在看来有些过时,或者说包含了很多道德层面的约束。但这仍不失为一部严肃而深刻的心理学箸作。

《爱与意志》读后感(三):被书名骗了

被严重高估的书,我冲着书名去看的,看完后结论是,真的不需要看。

作者罗洛梅的身份是一个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他书中援引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极其片面,容易给人误导。“弗洛伊德”在整本书中至少出现过三四十次了。精神分析从理论到实践已被推翻了,尽管它的确说出了某些有意思的东西。

从整本书的结构来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单独讲“爱”。且不说这里面混乱地解释“爱”与“爱欲”(且只把“爱”局限在“爱欲”这一概念上),在“爱与原始生命力”这一节里,作者援引摩尔根教授把弗洛伊德和一些现代思想家的观点做了对比,写道:无论是弗洛姆“爱的艺术”,无论是柔软体操所造就的健康心灵,还是自由功利主义的技术,都不可能给大地带来安宁,给人类带来善意。......我们必须爱,但同时也必须恨。我们既想毁灭自己,也想毁灭他人。......整个这一论断作为他整本书立论的基础无论如何是站不住脚的。我隐约意识到作者给不出正确答案。看罢此书,我的猜测是对的。同样是在这一节里,作为本书中多次援引的里尔克的诗句再次出现了:如果他放弃了他的魔鬼,他也就会失去他的天使。由此观之,“原始生命力”作为善与恶,积极与消极,创造与毁灭同时存在于人身上,人们为此苦苦挣扎,是被肯定的。他最后的结论是“爱与意志”可以作为其解药的论证过程实在太薄弱了,缺乏信服力。

第二部分单独讲“意志”,第三部分将“爱与意志”结合起来。我对此书的预设原本是希望看到作者扎实地论证“爱”与“意志”的关系及实践,然而没有。几个部分割裂开来讲,使得最后一章“爱与意志”的联结太牵强了。

此外,这本书也犯了一个普遍容易出现的错误,即“理念先行”或“主题先行”。书里援引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及文学家不少,都是为了他首先提出的一个“论点”服务的,阅读量稍大的读者很容易看出来,书中这些位名人的观点在他们其后的写作中是做了修正或者推翻的。这就显得作者的目的性过强,且论证能力太弱,逻辑性不强。

整本书的观点散乱,论证薄弱,逻辑不强,直接导致结论不具有说服力。

其实,看完此书,我认为作者对这一问题并没有深入地思考,只是给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尽管书中描绘的人类困境其实是有答案的。作者并未探索到。

另外,我认为弗洛伊德的那一套理论是有很大问题的。我觉得他文笔不错,是个文学家而非心理学家。

最后,本书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书的末尾。作者写道:意志必须摧毁童年的“乐园”,使我们有可能在新的层面上体验到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使我们有可能在成熟的意义上获得自主、自由并从而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象俄瑞斯忒斯一样,人现在不再寻求重建其童年状态,他要自由地为他的选择承担责任。......随着最初的乐园和生理上的结合的破裂,现在人的任务是要在心理上建立起新的关系,即自由地选择自己所爱的女人,自由地选择自己将要献身的团体,并自觉地建立起这种感情。尽管这段论述点明核心,但在论证“意志与爱”的关系上仍稍显薄弱。

无论是对由书名而起的内容的期待落空,还是客观就本书的整体写作来说,我都有较大失望。

建议对这一论题感兴趣的同学们,绕道,选择其他的书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