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这一代的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这一代的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这一代的事》是一本由董桥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一代的事》读后感(一):典·雅

也许作者本身是一位藏书家的缘故,所以出版社的这套文集也是这般雅致。舒服的纸质与精致的封套,仅仅是拿在手里心中便有一分欢喜。

老先生确实是文章大家,也精于建构故事,看得出来用心与琢磨。只是在我这个小朋友看来,好像有点过于雕琢。大量的典故娓娓道来,难得是能够自然与精巧的过渡,始终不偏离主题。仅仅就文章的信息量与作者自身的博学程度来说确实值得钦佩。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为何我时常会想起另一个大学者钱钟书。好像钱先生的文章也是大量的典故,钱先生本身也是博学的恐怖,可是钱先生的文章读来能够感觉出作者的轻松,而读者自身也相应地放松,而董先生的文章至少对于我来说没有这种轻松感。我本以为董钱先生已近耄耋之年,此刻才知原来董先生刚至古稀,书中的文字应该形成于更早的时候。50岁能够有这样的文字,我只能说阅读确实能够让人丰富吧。

《这一代的事》读后感(二):依旧清淡可读

大约7、8年读过董桥的《记得》,那本书说的文玩乐趣,留下印象只记得清淡可读。最近刚读完他的《这一代的事》。这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在已经不再刊印,溢价虽不至于那么离谱,但也一种被打劫的不忿。看书挑出版社也大概成为了我一种固执己见,出版社里尤为偏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这一代的事》为例,约摸董桥先生看着这本素雅装帧带着纹路触感的书,也会心生欢喜。看完这本书,文人写心爱之物,总是笔趣横生,可以反复品玩,譬如写藏书的意趣,写文字的风雅和世俗,比如这句评判写白话诗的初学者“笔下咿咿哑哑梦呓连篇,名次动词luanlun交配,主语宾语私相授受,望之仿佛眼镜生在屁股上之印象派画家”,真是直白可爱地让人忍俊不禁。看完其中一卷,大概写作时是带着的是明报总编辑的身份,再一次觉得有趣的文人一谈zz,就像散了味肉骨茶,料实实在在的都在,但没有风味,姑且填饱,不想细嚼。

《这一代的事》读后感(三):又是一处风景

好像是在《文化十日谈》中听两位谈到董桥,说他好,于是就在心里记下了这么位人物,后来又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人谈董桥,同时是评价甚高,于是在学校图书馆转到这本书的时候,就顺手抽了下来,薄薄的一本,很精致的封面,准备留着午睡前看。

也真在午睡前看了几篇,但毕竟是好书,看了心中总会有点什么,想记下来,于是不得不乖乖从床上下来打开电脑,好随时把涌现的想法敲成白纸黑字。但写得远不如想的多,面对这样一本精彩的书和背后的那样一位作者,真不知道如何细说。

就像是看到了一片风景。美,心中也有很多赞美的词语,可是说不出来,就噎在喉咙口。这本书也是,好,作者也好,但具体好在哪里,也说不出来。

只是作者的学识?不是。聪明?也不是。文采?更不可能。

也许真正让我喜欢的,是所有这些说得出和那些说不出的综合体,就是董桥。如果能把他变成形容词就好了。

但又不只是董桥。古今中外的学识确实在那里,对我这样兴趣广泛的人不可能没有吸引力。文章中时常跳出来的聪明、智慧与幽默,偏偏又是我所向往而缺少的,羡慕的同时当然也喜欢。而那被一致称赞的“浅显的文言文”更是有一种令人不知不觉就模仿起来的魔力。

看完之后上网才知道这本书原来很早了,也不知现在的董桥是什么样,但毫无疑问,一定又是一位大家。

身为工科生,总是有这样的烦恼,有很多书想读,但不知道是什么,在哪儿。于是常常在转角处发现一处异常美丽的风景。

《这一代的事》读后感(四):你读或不读,董桥都在这里

知道董桥大名,源自前三联总编辑李昕为王鼎钧系列作品预热的那篇《你一定要读王鼎钧》,他为向大陆读者推荐以格局和气象见长的王鼎钧,刻意套用二十年前香港作家柳苏与大陆作家陈子善介绍董桥作品时所取题目——《你一定要读董桥》。李昕说,董桥的作品“小巧而圆通,遣词造句讲究,布局谋篇精致,富于文人雅趣,实属当今少见的美文”。我想,此生是一定要“见识”董桥一番的了。很巧的是,教室书架上刚好收有《这一代的事》,虽不明底细,但管它呢,先“读”再说。

《这一代的事》收录董桥若干短小的文化随笔:说品味,读园林,记薰香,吃下午茶,谈藏书,论花花草草,但又绝不限于此,作者思绪往往就着某人某事倏忽引伸出去,无束发挥,隐秘而大胆。董桥曾说:“散文须学,须识,须情,合之乃得所谓‘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年来追求此等造化,明知困难,竟不罢休。”因而,其内容题材看似落英缤纷,却总归能被那清雅可口的遣词造句、情怀思想具在的格调所笼而化之,多有回味。读董桥的文,切忌自身有心事在怀,切忌外在环境聒噪不安,在把玩运作中,细细品评,他的精致圆熟,品评他的婉约多情,方知其要眇。

摘录两则对话,不用多余解读,读者自能于文字间见逸致:

父亲啜了一口茶说:“到了台北赶紧先去看宋伯伯,知道吗?”

“知道了。”

“国家多难,生活更应该朴素,专心向学。”

“是。”蛙鸣愈来愈闹,窗外又下起冷雨了。

“这个暑假,我想读唐诗三百首好不好?”

妈妈打着哈欠说:“当然好啊,但是千万别存心读完。”

“哦?”

“因为那样子会把兴致变成了负担。”

柳苏说董桥“别有一野”:“看起来,他是个温文尔雅,有点矜持,不怎么大声言笑的人,写起文章来却自有奔放,自成野趣。”我想,从《“一室皆春气矣!”》开头即可窥见:“现在是不流行写信了,人情不是太浓就是太淡。太浓,是说彼此又打电话又吃饭又喝茶又喝酒,脸上刻了多少皱纹都数得出来,存在心中的悲喜也说完了,不得不透支、预支,硬挖些话题出来损人娱己。友情真成身外之物了;轻易赚来,轻易花掉,毫不珍惜。太淡,是说大家推说各奔前程,只求一身佳耳,圣诞新年签个贺卡,连上款都懒得写就交给女秘书邮寄:收到是扫兴,收不到是活该”。他的志趣之活泛,真叫人忍俊不禁。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爱读董桥作品,远有杨早,近有冯唐。或嫌太甜腻,或嫌求古意流于皮肉。但不管是吹捧“你一定要读”派,还是贬抑“你一定要少读”派,董桥的作品一直都在这里,等你亲自品鉴他于你的价值。

欢迎关注公众号“不辍室”,周六见!

《这一代的事》读后感(五):董桥,一个“小资调”文人是怎么看待男人婚前婚后言行不一的

“有历史的通道,就不会漂浮,有时代的气息,则知道你在哪里了。”——董桥 《这一代事》

我大体能感觉,知道董桥的人不多,读他的人更不会多。在网上键入“董桥”二字,弹出的热搜话题大略能够感觉,大陆不喜欢董桥,无外乎说他文字矫揉造作,书写格局狭隘,小资基调。

冯唐说,“董桥的好处,反反复复说,无非两点:文字和古意···仿佛涂鸦癖乾隆的字,甜腻。仿佛甜点,吃一口,有滋味。吃几口,倒胃口,坏牙齿。”

梁文道力挺说,董桥文章有烟水气、贵气,云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勇讲,董桥掉书袋,又如高级“知音体”,浓妆艳抹,披红挂绿。

苏柳却发文说“你一定要读董桥”。

对于文化强人的唇舌之战,我不置可否,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文人不磨嘴皮子,不动笔杆子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不谈论他人如何如何就无法证得自己是文化强人了。他们争论,舌战,作为籍籍无名者只好由他们去了。我该读他们仍旧去读,不带更多偏见,因为正像冯唐比喻的那样,读文章,读书正如吃食一样,中餐要吃,西洋餐也要吃,甜点要吃,水果拼盘也要吃,人是杂食性动物,中国人食性更杂,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吃过了,没什么,也没必要那样苛责,至少对于一个读者来说,不至于那样苛责,喜欢不喜欢皆是一种心情而已。

对于董桥,我也并非真的喜欢,比如杨勇提到《这一代的事》中的那段话,“父亲坐在书房里靠窗那堂软垫沙发上,两手捧着一盏新沏的铁观音,白烟袅袅,凄凄切切,半蒙住他那张有风有霜的脸,沙发上的蓝绒底子洒满翠绿竹叶,衬着窗外一丛幽篁,格外见匠心。”怕是为高雅而附庸高雅了,情绪弥漫的小资基调过于招摇,志趣欠的太多。当然,这亦是段落章句间的喜好问题,并不妨碍我读他和他的作品。

董桥,一九四二年生的福建晋江人,对于我来说,读他确实有些老了,更老的是他的词句,正如冯唐所说,是有些许古意,这些古意我不觉得他是造作,这和他的家风不无关系,作为书香世家抑或意识形态上的小资产阶级的后人,他难能脱离胭脂气息,这无可厚非。

我始读董桥是大学时候的事,那时候看他的《绝色》、《青玉案》、《今朝风日好》等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那套散文集。

前两天,无聊之余,又找了他的《这一代的事》来看,恰巧看见北京师范大学杨勇关于董桥的一些访谈笔录,便写了写诸如以上的拉杂文字。

《这一代的事》不乏有些趣味的地方,引我摘录下来的有这样一段小故事,折射着董桥对男人女人婚前婚后表现异样的观念。

董桥讲,有一女的,埋怨男人婚前婚后不断送小礼物给她,婚后连一盒糖都不送。男人说:“你说说看,钓到鱼后,还要拿鱼儿给鱼吃,通不通?”

这样的小故事,令人莞尔,也有一些趣味值得揣摩。他另说了一则英国爱德华七世的故事。

爱德华七世抱怨他的情妇丽丽·朗里花钱太多,“我耗在你身上的金钱是在够多了,多的可以买一艘战舰。”丽丽听了,不甘示弱,“陛下耗在我身上的精液也够多了,多得可以浮起一艘战舰。”

男人女人的关系,在他的笔下多少有些不纯粹了,我笑了是笑了,但读书码字不仅是为让人笑了,否者,就会有些麻烦。

男人和女人之间确乎有这么一点小麻烦,但还不至于像他经意或不经意间表露的那样赤裸裸的,令情欲当道了吧。男人不是渔夫,女人也不是鱼,礼物更不是鱼儿,这是不可有的一种观念,否者,人们所向往的爱情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了。或许正是这样的文字令我们有所思,有所想,正是董桥的目的。

爱情是场钓鱼游戏或者是场战舰游戏吗?

这样的思考一定是值得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