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不再等待》的读后感大全

《生命不再等待》的读后感大全

《生命不再等待》是一本由克丽丝滕•莫勒著作,中信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不再等待》读后感(一):把握人生的主动权——读《生命不再等待》

“人生不是过完一辈子要到达的某个终点,也不是整装待发、准备启程的某个起点,我们一直在路上,旅途的每一步都是人生,当下的每一秒都是‘最合适’的时候,所以生命何须等待?”这段话是封底的寄语,尚未翻书之前,习惯性地先看向封面和封底,于是发现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人生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已经踏上了旅途,一个不知道终点的旅途,在旅途中,我们时常会给自己定性,会给自己一个起点,会给自己一个终点,其实,我们的旅途早就开始,还没结束。

《生命不再等待》,在尚未收到书之前就已是很期待,正如这本书上所写“18岁读大学,你说理想是去环游世界;22岁大学毕业,你说等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等买了房子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等孩子打一点儿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也没去……”这想必是许多人的掠影,就像我自己,很多事情,明明可以眼前即刻行动起来,却要给自己寻找日后再开始的理由。比如说打扫卫生,偶尔会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做吧。”;比如说外出旅游,也许会有“现在没有时间,等下次吧。”为自己的生活找寻各种理由,只是停滞了我们生命之旅的进程,浑浑噩噩地过着每一天,没有让自己发挥应有的作用。

《生命不再等待》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世界,许多实例,许多真实感受,明明白白地告知我们,人生的旅途既然开始了就无法停下,在这旅途中,我们是要一次次为自己找寻等待的理由还是用尽自己的力量,努力地把握当下,抓住人生之旅的主动权。

时光飞梭,人生其实是短暂的,总是记得在中学中学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那段经典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我临死的时候,我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宝贵的是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对自己的人生激励,这是把握人生主动权的宣言。对于我们来说,为了在回首往事时,不再感慨和后悔,那么一切就从现在开始吧。

《生命不再等待》读后感(二):活在当下

“一辈子这么短,再不相爱就老了,幸福这么短,再不抓住就没了,生命这么短,再不奋斗就来不及了,不要让‘准备’成为你不行动的借口,不要因‘幸福’而忽视了此时此刻,人生无需等待,幸福不在未来”,这是《生命不再等待》腰封上的宣传语,信手翻开书页,随着莫勒的目光,开展生命转变之路。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享了作者如何变成一个寻觅着而非发现者的心路历程;第二部分涵盖生活中我们可能陷入等待的各种情况:事业与目标、爱与情感、金钱与消费、家与四海,以及健康与疾病;第三部分更深入的探讨了我们之所以是我们自己的所在,三部曲围绕“你在等待什么”这一主题,引起大家思考,生命无需等待。

克丽丝滕.莫勒,畅销书作家、演说家、电台节目主持人,自1989年以来一直从事个人成长和心理咨询领域的工作,提供饮食失调症、药物滥用、抑郁、焦虑及精神创伤等方面的团体咨询及个人治疗,为那些身陷生活困境的人们提供帮助,正如封面所言,停止被动等待,真正的活一次吧!

记得前两天看到一名护士说,临终病人最后悔的5件事,第一件就是我希望当初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失去自我,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是我们后悔的事,那么自己放弃一次次机会,被动等待,难道就不后悔吗?我记得当年中考时(那时考中专比高考难),本身自己已经达到中专分数线,自己却放弃机会,现在想起往事,真有种打乱五味瓶的感觉——酸甜苦辣咸,只有自己知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活百岁,不过三万多天,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如果夸张而简明言之,人一辈子不过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作废的证票,是过去的历史,是无法改变;明天是未到期的证票,是未兑现的事实,是无法预测的;只有今天才是可以把握的,是最现实的。所以,生命何须等待?把握今天,活在当下,快乐地生活在此时此刻……

《生命不再等待》读后感(三):杰克无需等待,杰克没有答案

吸引我的是书的英文名“WAITING FOR JACK”,如同“等待戈多”一样,充满了某种的荒诞的意味。读罢此书,回头再看这个名字,想想,人生中似乎“等待某某”看似希望无限但实则却往往陷入遥无止境的境地,真的如同一幕荒诞派戏剧,虽然我们观看戏剧的时候觉得可笑,但是可悲的是,幕布落下来的时候,等待依然无果。如同子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在等待中迎来送往,等待的最后,就是忘记等待的初衷。

克丽丝滕•莫勒就是在一次这样的等待中顿悟的——一直在等待外力来解决内心的冲突,真的,这个结果会等来吗?一厢情愿的等待着答案等待着一次顿悟等待着自己以为错误的丢失的东西,也许它会到来,那不过是借助外力从一次等待走向另一次的等待,因为并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于是,也并不能很信服等待的结果,直到忘记了为何而等待。如果结果从没到来,生活将会陷入到焦躁与骚动的混乱当中,自我也将脱离当下的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到等待这一静态过程中去了。

寻觅是人的本性,而这也并非不是一个优点。只可惜,多数时候,寻觅的止步不前或是方向错误,并不是寻觅的人本身不够努力,而是,如果将寻觅是一种外在的探索,多说时候会陷入到“等待”的僵局中去,唯一能够打破这样的寻觅的方法就是“向内寻找答案”。

参考作者的人生轨迹,一切并不完美。曾经她也是问题少女,父母离异,嗜酒成瘾并且暴饮暴食。在无数的治疗过程中,终于发现——越是寻找“答案”,越是南辕北辙。是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人生中有一个万能的导师可以教会我们一切,当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总以为那些拥有强大内心的教诲者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好决定生活的方向,人生的追求。于是拼命的在他人身上寻找答案,于是就如同克丽丝滕•莫勒一样,坐在人生角落的一隅等待着杰克的回复却放弃了向自我问询答案,一切,都和内心最初的冲动南辕北辙了。等待着职业目标,也许就要不开心的苟同与现今社会上存在的固有的职业看法;等待着被爱,也许就要和真爱擦肩而过;等待着金钱,也许就要刷爆自己的信用卡以满足内心膨胀的物质欲望。

等待以及向自我之外寻找答案,最终的结果是让自己作茧自缚,让自己活在牢笼之内。克丽丝滕•莫勒告诉我们,要想打破牢笼,必须先看清楚牢笼,并且放弃等待生活改变的希望。而是从那一刻起,不再等待杰克,不再等待任何人,开始真正的行动——找到自我,认识自我,自我即答案。

《生命不再等待》读后感(四):等待杰克儿

书的英文名和副标是:

Waiting for Jack——Confessions of a Self-help Junkie: How to **** Waiting & Start Living Your Lift

直译就是:等待杰克儿——自助瘾君子的心理独白:如何停止等待并开始直播的生活。让人不明白,还挺吓人,杰克是谁?为什么有瘾君子?读了书发现Jack是作者认识的一个朋友——《心灵鸡汤》和《成功法则》的联合作者,是他让本书作者有所启发并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具说是通过一次演讲之后的邮件沟通(本书作者一直在等jack的邮件,所以原因书名叫:等待杰克儿);瘾君子在这儿也未必是在说毒 瘾之类负面的东西应该是种持续等待的状态。中信的翻译水平还是很靠得住的,本书中再次得到了证明,惟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把Kristen Moeller翻成“克丽丝滕 莫勒”像台湾译者干的。

本书是本自助简易心理励志读物,不厚写得也比较顺——这是美国作者的一个很好的特点值得中国作者认真学学。记得有次看韩寒的访谈,主持人问:“你写作很累吗?听别人说比较累!”韩寒的回答大意是:比起那些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写作不必风吹日晒——不累!至于那些大喊写作累的某些作者,多半是因为他们写的东西比较恶心,自己都不愿意看,所以……

作者Kristen Moeller 觉醒的过程,开始是习惯性等待,一个活动激发了自己的灵感(有顿悟的味道),然后开始尝试Living life(不是直播而真正的生活),有反复但是仍然坚持到了最后,取得成功,感觉自己脱胎换骨成了新人,世界因此而不同!跟美国励志电影路子差不多。

之所以我把书定义为自助简易心理励志读物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励志:读着不累,因为作者写的时候也比较轻松,所以适合重压之下快崩溃的我们看看;

2、自助:自己帮自己呗,不用花钱找心理咨询师,尤其是当你了解中国心理咨询师都多少有些心理问题之后;

3、简易:书很薄适合在车上带着读,茶余饭后的休闲小读物。

再分享个书里的知识点(P171-173)作者提出的行动六法则:简单行动可以带来非凡成就;不是我们掌控过去,就是过去掌控我们;失败是成功的基础;激情是一种内在现象;激情之后要有行动;尊重你的承诺,接纳 你的人性,挣破庸常。

虽然以上六条我并不完全同意,但是对生活确实会有些启作用!

《生命不再等待》读后感(五):《生命不再等待》把握在当下

人生本就是旅途;人生本就是短暂。在如此短暂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如何旅行呢“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之旅中,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话题;这是一个极其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于我们人生的大命题。我们需要昂扬斗志还是碌碌无为;我们需要拼搏奋斗还是萎靡不振;我们需要停留过去还是展望未来。无数的问题就这样摆在了我们面前;无数的问题就这样等待着我们一一作出解答。这其实是一次有关于我们灵魂深处的探讨;这其实一场有关于如何做人的辩论。

寻寻觅觅之下,我们也许可以在《生命不再等待》一书中找到有关的答案。缅怀过去或是展望未来之时,我们还不如不把握当下。因为生命不再等待!此书的封面其实紧密地结合着书中的内容而设计。在一片夕阳的映衬下,是一条通向远方的蔓延山路。旁边是遍地的杂草,四周是金黄的光辉环绕。硕大的书名《生命不再等待》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是啊!如此的画面是否可以引发我们的某些联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命不应该存在着等待;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命中应该毫不停留地勇往直前。

事实上,这是一本有关于励志的书籍。在此书的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书得中心思想就是生命无需等待。多么得直接!多么得感慨!多么得令人回味!随着内容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本引导我们建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书籍,是引导我们时刻竖立拼搏在当下的昂扬斗志。择日不如撞日。想做就去放手实施。寻寻觅觅地等待其实完全就是庸人自扰。记得康定情歌中就有如下的歌词:“人生苦短,能唱几首情歌.”是啊!执着于等待,还不如行动于当下。哪怕真的行动失败了,回首观望之时,你依然无愧于心。因为你已经做过了;因为你已经尝试过了。在你人生的经历中,曾经已经有过这段难忘的经历。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于生命不再等待的范围其实有很多,比如成长规划,勇于认识自我,职业规划,理想设计;爱情轨迹;人生健康。寻寻觅觅中,我们可能会丧失自我;纷纷扰扰中,我们可能迷离方向;碌碌无为中,我们可能没有目标------尽管我们需要知道人生的确需要规划,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放下执着时刻把握当下的重要性。因为生命的无常让我们无法预知更多的未来,所以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茫然地等待。守株待兔的结果只是傻等;骑马狩猎的过程却是真真实实地捕猎。结果如何,我们不说也能猜测出最终的答案。

正是因为生命的短暂,我们更不应该以为地等待。等待之中只是一片的茫然;立即行动的过程中才能找寻到人生的真谛。引用书中的一句经典话语作为结尾:“人生无须等待,幸福不在未来!”让我们拉紧生命的纤绳努力活在当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