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读后感100字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读后感100字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是一本由[美]罗伯特•塔克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读后感(一):我看到《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的精彩片断

普列汉诺夫提出了相反的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898年他在一本名为《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小册子中指出,历史人物的个人特性只能影响事件的个别方面,而不能影响总的发展趋势。如果拿破仑。波拿巴在其早年就被一颗子弹打倒的话,那么其他具有相同能力的人会替他完成他一生的事业,而且历史进程还会一样。不过,为了表明马克思主义考虑到了伟人理论中的‘‘真理微粒”,普列汉诺夫承认,个人可以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但必须是通过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预定进程。“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的个性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上留下个人的特征y9他解释道,“而是因为他的特性使他最合适于他那个时代的重大社会需要。”①这个立场被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接受。

尽管列宁没有直接对之提出异议,但他的看法显然完全不同。那本小说(他用它的名字来阐述革命的计划)恰好可以说是拉甫罗夫革命哲学的一个剧本,而且写《怎么办?》的列宁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拉甫罗夫。他也相信只有通过组织才有可能胜利。他也想组织一个为变化而斗争的政党,其影响将会从一个立场坚定的、精力充沛的和能够启蒙的--这个例子里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启蒙--领导核心扩展到_系列同心圆中。他也看出,庞大的、落后的、官僚暴政的俄罗斯帝国所产生的社会疾病是物质痛苦之源,这使得党的英雄们有可能吸引群众跟随在党的旗帜之后。尽管列宁真挚地、热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他是如此典型的一个俄国激进知识分子,如此沉湎于俄国60年代和70年代的革命传统,以至于他的革命计划与《历史通信》的方案在基本结构上显示出一种令人注目的相似性。与《历史通信》一样,列宁的《怎么办?》也被一些人奉为信条。

……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读后感(二):个性是一件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

前言

关于斯大林的传记作品有它自身的一套传统。作者们都会一成不变地在一开始就指出,外高加索地区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高加索山以南,在历史上就是个亚洲人和欧洲人混居杂处的地方。接着,他们都会先概述一下那个小小的外高加索国家格鲁吉亚,然后说在这个国家的小镇哥里于1879年诞生了一个叫做约瑟夫•朱加施维里的男孩,他后来闻名世界的名字便是斯大林。接下去,故事就按照编年的方式顺顺当当地往下进行。

这本书尽管也采取了传记的形式,但却以略微不同的构思引出了它的特殊主题:性格与公开的政治世界的聚合点。我的目的与其说是讲述一个人生平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要阐明他与历史的联系。这个人的一生是使自己后来成为最专制的统治者的一生,而且当代所有的大国里都还能见到这种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也可以说成是对一个独裁者的形成与他得以独裁的那些条件的研究。

自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他的名字被历史记录为暴君的代名词,对这个断言可能持有的任何怀疑,都被俄国的揭密洪流冲涤得一干二净。无数事实无可争议地表明,他是一个性格专横的人。然而,既通常又具有悲剧性的是,事后看来非常清楚明白的许多事情,往往无法事先预见。苏维埃早期统治俄国的党内寡头中,看来许多人并没有觉察出斯大林是一个潜在的独裁者。这个统治集团包括那个强有力却不专制的领导人列宁,他周围是一群地位略低的著名革命人物:列夫•托洛茨基、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列夫•加米涅夫、尼古拉•布哈林、卡尔•拉狄克和其他一些人。相比而言,斯大林在党的高级领导层之外并不怎么为人所知,而且高级领导中的许多人还把他视为二流角色,因此他不是个叫人害怕的人物。他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前的运动中上升为党的一个组织者,是在俄国进行地下工作的“委员”之一。1917年11月,党取得政权的时候,他也成了一个重要人物,不过在列宁的革命的苏维埃共和国里,他依然不是最高级别的领导。然而五年以后,他就是最高级别的领导了。除了身处主要的决策群体之中,他还得到了关键的、具有组织权力的职务——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只是,在布尔什维克的高层中,轻视他的看法依然故我。

..........

本卷的主题是直到1929年末的斯大林,那时他完成了取得最高政治地位的长征,并赢得了党对他成为列宁继承人的承认。但本项研究并不严格按照编年来进行。只要与这里的主题相关,我觉得引用他后来的事实和片段也是可以的,而且我也把某些20年代的问题,比如斯大林外交思想的发展,留到与他30年代的行为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而这些行为则是下一卷《自上而下的革命》准备探讨的主题。

埃里克森称做“心理史”的新型传记,正如新领域常常表现的那样,既令人激动又充满危险。一种危险是,把一项研究的注意力如此多地集中在领导人的个性上,实际上只对这个因素在影响历史进程或历史步伐时所起的作用传达了一副简单化的图像。对有影响的政治领导人进行心理史的研究所要面对的挑战,绝不只是尽可能地利用富于洞察力的系统方法来查验研究对象的性格。

在这个我正在进行研究的例子当中,其结果——斯大林的崛起和后来的独裁,要从下列因素中寻求解释,即斯大林的个性、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性质、20年代苏维埃政权历史形势的性质以及俄国是一个有专制和普遍接受专制传统的国家。然而只有澄清所有这些因素的复杂结合,我们才能发现为什么个性在这个例子中成为——正如列宁为时已晚但却准确预见的——一件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读后感(三):优劣参半的传记

在阅读科特金一书时,在脚注中看到了本书,于是转战到此。

本书作者对于传主的理解显然要比同侪高出一些,但也仅此而已了。整体是建立在性格决定命运、决定历史的基础上,不免忽视了更广阔的历史因素。

作者否定了普遍将传主视为以追求权力为唯一目标的流俗看法,认为传主真正的目标是成为苏的又一个“山鹰”、又一个天才leader,并领导组织取得与1917年事件相比肩的新成就,而获取强有力的权力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

这一人生目标的源泉有四:一是早年经历形成的性格特质。首先是对母亲性格特质的继承,表现为不屈不挠的斗志,严厉又敢于决断的性情,出人头地的渴望;其次是其父亲、神学院压迫而催生的强烈反抗意识。二是他对“柯巴”式英雄人格的追求,这一人格的突出特质是沉默寡言、勇敢侠义、坚韧不拔,在战斗中令人敬畏,在困境中足智多谋,渴望复仇。三是列式组织对其性格的强化。特点为:对英雄推崇备至,而改变需要由这些英雄组成纪律严明的战斗团体带领群众进行,并对实现目标的战略、战术十分重视,以此来取代马氏对于群众在历史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改变。四是列氏本身超凡品质。即具备强烈的献身精神、对事业充满坚定信心、超凡的战略眼光、敏锐的战略思维、面对失败毫不气馁、谦虚朴素、清醒估计敌人实力、尊重多数人意见、坚持原则、逻辑清晰有力、痛恨无病呻吟和垂头丧气等等品质。

这些内容也是其目标的具体内涵。

但作者认为,现实中,同志对其认知、现实中的自己与其自我认知存在极大差距。由于改变目标从激昂的战斗转向了建设,他们需要朴素、实干、讲求实效的管理者,而传主在列氏死后的斗争中很好的迎合了同志们的这一需求,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击败了仍然想做救世主的托氏。但这与传主真正的自我认知相去甚远,一旦获得权力,他不可避免的想要将自己塑造为自己想要的形象,由此产生了激烈冲突,这种冲突必须得到解决。这种解决需要个人崇拜和强力消灭两种方式。

为什么最终是使用强力手段解决呢?

从解决思路上来说,作者通过一系列繁琐的心理分析,证明传主偏好将一般的反对者定性为敌人,自己越完美敌人反对越激烈、频繁,由此来平复认知差距造成的紧张和压力。

在手段选择上,由于列氏通过自身的精力、才华、个人魅力和策略来实行协商式领导,这对能力不足的后继者来说形成了巨大压力,导致他选择采取强力手段来弥补其领导力的不足。

看后有几点看法:

1.对于点出列式组织的特点以及传主早期英雄情节十分有眼光,可谓提纲挈领。

2.对传主人生追求的定位十分准确。

3.但是,在2基础上而产生的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产生冲突,引发个人崇拜和强力消灭,这显然是糊涂且狭隘的,把历史的发展原因落在个人性格因素上,而没有考虑结构性因素,无法令人感到信服。

4.心理学分析基本是自欺欺人,难以信服。

5.归因于早年经历对性格影响不宜看得过重,只能说早年形成了一种倾向,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本书中存在将其定位决定性因素的倾向。并不令人信服。

6.同志们需要朴实、务实人来领导建设新国家,而在同志们眼中斯是务实、沉默、缺少天才的,因此支持他为领导。这一论点无疑是托氏“平庸人的代表”的翻版,只不过换了正面的评价而已。并不令人信服。

7.性格描写是出彩的部分,这一部分在科特金的书中是较为缺乏的,因此可以作为该书补充。

8.早年经历仍然语焉不详,不过脚注中《帮工》一文倒是很有助益,点明了其从一个单纯的宣传者转向为运动组织者的转变。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读后感(四):“天才斯大林”的种种不天才

布哈林对进一步了解斯大林作出了他最大的贡献。他认为,对于所有那些在素质和能力方面超过斯大林的人,斯大林在心理上迫使自己对他们妒忌仇视,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是最卓越的。“斯大林的头一个特点是懒惰,”布哈林有一次告诉托洛茨基,“他的第二个特点是,他对知识比他多、做得比他好的人有种无法抑制的嫉妒。”

布哈林还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感觉不出自身的缺点与毛病是常见的人性特征。斯大林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因为他不能容忍自己身上有任何不完美之处。他完全把自己当做想象中理想的斯大林,对自己身上任何有损这幅图像的东西都浑然不知。他不仅删除全部短处,还要删除对自我理想的任何偏离,删除革命历史中的所有败笔。由于内心世界里有这种惯常的、自动的审查制度,斯大林对自己的缺陷变得出奇地视而不见。这就使得他有可能对别人进行道德说教,却完全意识不到这些东西也适用于他自己。

斯大林之所以会给像米洛万·吉拉斯这样敏感的观察者留下演戏者的印象,是因为归根究底他就是那样的人:一个一生都致力于扮演有历史荣耀角色的人。这种扮演从他早期对列宁的英雄认同就开始了,列宁勾起了他要成为布尔什维主义列宁二世的想法。这种无意识表演的一个要素必定包含在认同的心理过程之中,因为认同者要使自己模仿另外一个人。所以从一开始,演戏行为就整合进了斯大林的政治性格当中,以后的岁月里他也没有感到不适应。相反,要成为布尔什维主义的列宁二世只是初始角色,后来又演化出一整串英雄角色,他相信自己在党史上、在俄国史上、在世界史上已经扮演或正在扮演这些角色。这里应该强调的一个词是信仰。毫无疑问,斯大林也能够在政治形势需要时有意识地去演戏,尽管如吉拉斯觉察出的那样,他在这些时候确实也是在体验着他所扮演的角色。不过,这些应急性的表演行为的背后则是他个人的严肃正剧,他所选定的伟岸角色是其终生认同的事业。要理解斯大林,我们必须把他看作这样一个人:对他来说,天才斯大林(genial’ny Stalin)——30年代后半期开始,这是苏联媒体固定用在他身上的说法——代表了他对自己的基本信仰。

一个人为了维持自己心里的完美表象,就不得不压抑许多涉及自身的事实,他因此便在内心中感到不安全。斯大林正是如此。尽管他显著地表现出非常自信的性格,但他并不是个真正自信的人。而他那些被压抑的想法依然活跃在潜意识的层次上,这些想法诱发出的自疑、自责和自罪感均是如此。由此导致的不安感表现在他那极端敏感的性格和其他一些方面上,而我们也已一再注意到他身上有这种敏感性,有那连玩笑也开不起的“非格鲁吉亚性”。

对于带有幽默意味的东西,斯大林后来的成功也没有减轻他那痛苦的敏感性。在他获得最大胜利的1945年,他在雅尔塔的餐桌上从罗斯福那里得知,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称他为“乔大叔”。斯大林对此真的很生气。胡格·朗吉先生曾亲临这个场面,另外,他六年来在类似的聚会上一直有近观斯大林的机会,他逐渐相信斯大林确有“根本的自卑情结”。其迹象之一是,照相时斯大林总要设法挪到比其他人高一些的位置上。另外一个表现是,他对自己身材较矮明显不安,因此他习惯穿加高跟的鞋。可他那宽大而且折得厉害的裤子恰恰泄露了高跟的秘密。

天才 布哈林说,斯大林意识到他并不是自认为的那种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这反过来又使他高度依赖别人对他的态度,他到达权力顶峰后依然如故。为了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疑虑,舒缓一直难以满足自尊心要求的压抑意识,他便渴望他人的艳羡和热爱,渴望别人承认他是个伟大的人,渴望别人肯定他自视为天才斯大林的想法。一些身边的同事也逐渐不安地在斯大林身上察觉他这种强迫性的需要。因而,叶努基泽在20年代中期的私人谈话中抱怨道:“我正在做他所要求的每件事,可这对他还是不够。他想让我承认他是个天才。”由于被一个对他极尽赞扬和热爱的母亲抚养长大,斯大林如今需要更多的类似东西来支撑他无意识中那不坚定的自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