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岂有此理?读后感摘抄

岂有此理?读后感摘抄

《岂有此理?》是一本由李竞恒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岂有此理?》读后感(一):“想不到吧”

《岂有此理》这本书如著者李竞恒老师自己所言:“从不同角度涉及到对中国传统人文与观念的重读......再去审视我们的历史。” 书中是单独的篇章,读起来特别舒服。今日读两篇搁下了,隔两三日重拾起来,半点不耽误。且书中所涉及许多可能以往被人误解的部分,被著者重新理顺,别有意趣。如《儒家的商业观,和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篇:以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儒法相近,老庄才是自由经济派。但随着近代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儒家思想才恰恰是主张经济自由。 例“商业”、“商人”词源自擅商的商朝人,孔子便是殷人后裔,他在《论语.述而》篇说“富而可求也”,“富有是值得追求的啊”,这是“原始儒学对于商业与财富的基本态度。”再比如孟子,他的主张“关市讥而不征”,“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这是说设立关卡但不要征税,普天下的商人都喜欢低税率的经商之地,而后才能民富国强。看如今扎堆去霍尔果斯开公司的现象,两千多年前儒家就告诉我们了。

《岂有此理?》读后感(二):中国文化的辩证思考

花了一段时间,读了李竞恒的《岂有此理?-中国文化新读》,有一些感悟。

作者将书名取为“岂有此理”,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作者认为现今很多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批判是荒谬的,需要探本溯源,对症下药。副标题中的“新读”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新?相对于什么而称之为“新”,“新”在哪里?为何要“新读”?是否需要“新读”?如何“新读”?本书开篇《告别五四的有色眼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作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不仅带来了历史的变革,也对传统概念、观念及对它们研究的角度、方法和结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正面的,有些影响则是负面的。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负面的影响对文化传统的影响更为深刻。由于文字史料的载体是物质的存在,它们在历史的进程中受到个人因素、政治因素、时代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根据统治者的喜好被切割、增减甚至篡改,很多明确的历史瞬间、事件或者进程反而在非真相的道路上发展了,特别是当代以来,在某些无底线传媒的推波助澜下,已经扭曲了传统文化的真实面目。作者认为,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扬中国文化,是时候对传统文化中被扭曲的或者被“反模仿“的部分进行明确的讨论,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史料,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发现、探索历史真实。

《岂有此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与自由、司法与正义、思想史之争以及对先哲的不同角度的批判展开讨论,观点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岂有此理?》希望带给读者的不是义理上的正确,而是事实的真相。《岂有此理?》较少有长篇大论的论述,虽然从小处着手,探讨的都是我们已经熟知的中国文化中小的问题,但是却并非简单的、一般的探讨,而是从历史渊源上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的探讨。比如,作者深入研究了“家”、“君臣”、“姓氏“、”儒学“、”儿童“等史学中的基本概念的起源和流变,以及它们的演变对哲学思想、历史研究和思考方式的影响,努力从史料基础出发,从史实重建出发,为读者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岂有此理?》读后感(三):岂有此理: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了

五四时期国人对西方历史并不了解,而是以想象认识西方,西方各种激进思潮在追寻变革的时代受到如野马狂飙般的狂热崇拜,自此传统文化被带着有色目光去看待。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竞恒以《岂有此理?——中国文化新读》呼吁大众摘下“五四的有色眼镜”,用成熟、严谨的态度重新认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填补无知,消除偏见。

本书以“人文与自由的中国传统”、“司法传统与正义”、“重回思想史”、“诸神的黄昏”四个部分选取大众熟知的、关注的、好奇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解读,通俗好懂且十分有趣,颠覆了我们“自以为”或是已经形成统一的认知,比如:

清宫剧中大臣三跪九叩,跪皇帝自称奴才使大众以为古代中国数千年来皆是如此,实际上君臣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平等的,为师为友或敬重或亲密互相尊重对方人格,只有金、元、清才视君臣为主奴,是主流传统外的一种畸形状态。

大众多以为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只能做男人背后的影子,被缠足和贞节牌坊束缚,而殷周时代多有女贵族、女领主活跃于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妇好是典型代表;两汉、魏晋时期有著名的女性大学者,亦有封侯封君的情况,且有的女性有统兵作战的权力和能力。古代妇女在家庭中有“妻既统理家政,固有独立处理家产之权”,亦有主动离婚的自由,离文书中“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在今日读来依旧有别样浪漫。

很多人认为封建礼教是用来压迫社会底层的,实际上沉重的礼教并不向庶民开放,正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教是只属于精英圈子的文化。

还有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为而治”、“连坐”等等的解读,让我们在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触动了我们对家文化的思考。秦朝社会是原子化状态,家庭成员相互告发,导致家庭瓦解,而楚地的楚人十分团结,社会有温度,所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正是因为有世家共同体,中国文化在遭受苦难时表现出坚强的韧性。

饱受风雨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的去认识它,感受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