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敏感与自我》读后感锦集

《敏感与自我》读后感锦集

《敏感与自我》是一本由[德]斯文娅·弗拉斯珀勒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敏感与自我》读后感(一):“敏感性是一把双刃剑”

这本书立足于哲学和人类学、社会学,探讨的都是当今时代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换言之,很“敏感”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能从某些章节中找到自己尤其感兴趣的点,由此引出更多思考。

比如,单从语词上来说,《现代汉语词典》中“敏感”一词有两个义项:1.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2.易于引起反应的。基本上都是中性的解释。从褒义来说,心性敏感,对艺术家和文学创作者、思想家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对普通人来说也可以是“敏锐”“灵巧”的代名词;与之相对的则是“神经大条”“粗枝大叶”。从贬义来说,敏感意味着抵抗力弱、易受外界影响,稍有惊扰就阵脚大乱,甚至吹毛求疵、小题大做。显然,词典只说了“敏感”的性质,并没有说明“敏感”的后果:反应快,不一定只对好的东西反应快,也不一定就带来好的结果。

本书原版用德文写作,德语号称是世界上最严谨的语言,作者自然也要对“sensibel”一词做出界定和分析:敏锐的、可感的、易于接受的,与中文的几个义项大致对应。借助后文中出现的同义词组“显著的共情能力”“不适应生活的主体的过度敏感”,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书所说的“敏感”,也是既有褒义也有贬义。作者将其分为“向外的敏感性和内向的敏感性、连接的敏感性和分离的敏感性,解放的敏感性和压迫的敏感性”。甚至早在中世纪,就有主动敏感性和被动敏感性之分。如果初看起来很晕,不要紧,后文有趣的例子和生动的阐释以及哲学家的引文将把这些词组剖析给我们看。这也是为什么译者特别好心地在开篇劝诫读者先读第一章,最后再来看导言。

语词本身很有意思,但它并非全部,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显出真正的含义。它承载着文明本身,也见证文明的变化。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语言的敏感性”,依照现代文明人的标准,关涉性别、种族歧视的词语都应该避开,改用其他不那么敏感的词语。但是,词语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出现的,它本身是无罪的,有错的应该是催生它的那个时代背景,以及在时代背景变迁后依然坚持强调其旧有意义的人。书中提到的“阳性泛指”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由此也促生了很多具体的举措和新造的词语。在专指阳性的词语后面加下划线,改变其指向,似乎是一种形式大过实质的做法。对语词过于敏感,就好像阿Q但凡听见人家说“癞头”就疑心是说他一样,只是由于词语使用的环境本身有问题,才导致说话的人去挑字句的毛病。当然,这又牵涉到词语与实际事物的对应,以及事物本身改变后词语面临的处境:是淘汰还是修改义项?

敏感的实质,就是意识到有某些东西超出主体习惯的范围。因此人的敏感性是随着道德和规范的出现而产生并同步演进的。作者以中世纪骑士为例,讲述当时的行为规范和现代文明社会的不同。当人类还在茹毛饮血时,进餐礼仪自然与现在不同。当承受痛苦被视为英雄行为的一部分时,自然也没有人站出来说这种苦难是本不该受的。物质和科技的进步,文化观念的变化,共同铸就精细化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体系,进而增强现代人普遍的敏感性。更通俗地讲,客观条件允许我们享受舒适的生活,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让我们不愿意承受其他人未曾承受的重负,因此我们更容易“过敏”,也更愿意提出抗议。

那么技术和文明的发展是否能解决所有问题?并没有。正如书中提到的哲学家之一让-雅克·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持悲观态度一样,本书作者也不赞成“人性中的善良因子”越来越多因而人性趋善的说法。按照精神分析学家的说法,外在暴力减少,而转化为内在暴力。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的敏感性,都会表现得愈加明显。未来如何,很难预测。但这本书至少能让我们去正视“敏感”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敏感与自我》读后感(二):《敏感与自我》共情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

阅读本书,收获颇多,理清了韧性与敏感性的关系,在第三章 共情的世纪与 第五章 创伤与触发收获更多。

而作者在结论处浓墨重彩的引出了托克维尔的一些观点,以前看《旧制度与大革命》与《论美国民主》,并没注意到这些观点与认真思考,但被作者细加阐释。

作者用托克维尔悖论来解答了现在很多的人的困惑,为什么越是发达地区的人越是针针计较,是因为敏感嘛?而越是贫困地区的人越是冷漠麻木,是因为地域性格嘛?托克维尔在进行了跨洋长途异域观察之后,得出“特权越稀少、越微不足道,人们对于特权的憎恶反而能强烈。因此可以说,民主的激情之火在其燃料最少的时候。反而燃烧得最为炽烈。如果所有的社会条件都是不平等的,那么无论多么大的不平等都不会冒犯到看客的眼睛。相反地,当社会条件处处都平等时,极小的差异都会令人反感。社会平等越是全方位地取得进步,微小的不平等的景象就越令人难以忍受。”的推论。也就是说,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反而人对不平等的事能出现更强烈的反感,这就是因为人的敏感度上升了,已经习惯于这种快递反应的敏感了。

书上讲到社会的进步其实并不能消除敏感,这是一个永远不会达到的目标,因为在社会的进步过程中,新的不公正感会应运而生,使得人类的道德系统面临突如其来的挑战,例如万一人类可以移民火星,到底什么人才有资格去;如果人口下降到一定程度,被迫需要克隆人来填补一些工作空缺,那这些克隆人的政治身份又是什么?每个被解决的结构都会产生新的结构,每个被废除的敏感性问题都会被新的敏感性所取代,而且可能问题的解决难度更大,比如男女平等问题之后,我们可能要面临物种平等问题,我很难想象人类需要花多久才能解决好物种平等问题。

书上很好的讨论一些平等主义与个人的问题,这是人类的一种误区,很多人简单的理解了“平等“,从而将自己陷进了极端平等主义,其实平等也是有很多的约束的,如果不加约束,会发展成为法国大革命式的混乱与无序。

敏感性不等同于进步性,如果刻意的去美化它与绝对化它,很可能只会退步。因为敏感会带来共情,而共情不仅会防止暴力,也可以鼓励暴力,这属于敏感性的深层矛盾。

《敏感与自我》读后感(三):有韧性的敏感|当敏感不再是一个贬义词

从小时候起,经常被别人说敏感,在我的印象中,敏感一直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很容易起情绪,和多愁善感也差不多是近义词。这让我觉得非常不舒服,因为似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在同一件事上,为什么我会产生情感反应,而别人就不会。

最近读了理想国的新书《敏感与自我》,让我们重新理解了“敏感”这个概念和它在当今世界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敏感的”是指“敏锐的”“可感的”“易于接受的”,积极地看,是指显著的共情能力;消极地看,是指一个不适应生活的主体的过度敏感。而敏感性又分为主动和被动敏感性,主动敏感性是对世界的敏锐感觉,有道德含义,很多共情理论和交互主体性理论都是基于这种敏感性建立的;而被动敏感性则是一种受动性特征,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往往和消极、脆弱联系在一起。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敏感,其实更多的是被动的敏感性,而与之对立的就是“韧性”,所以我们才不会认为一个敏感的人具有坚韧的品质。主张主体性自身的特征就是这种脆弱与敏感的代表性哲学家就是列维纳斯。(最近也在读一些列维纳斯相关的书,比如《时间与他者》《列维纳斯传》,近期会更新笔记,欢迎关注!)

列维纳斯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脆弱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是平等的、相互联系的。而列维纳斯所谓的脆弱恰恰意味着敏感,而对他人的脆弱性/敏感性的认识是人类的核心,也是社会转型的动力。

而表面上与列维纳斯相对立、拒绝把脆弱性作为刻画人的特征的尼采,其实恰恰是高度敏感的人,他对气候和光线高度敏感,患有偏头痛、精神不稳定,而这却和他的创造力密不可分。

也许,列维纳斯和尼采都过度强调了敏感和韧性的一端,我们跟随本书的作者,从他们的争论背后却发现了敏感和韧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力量确实可以从伤口中产生,也可以有一种“有韧性的敏感性”。

正如列维纳斯说的:“伤口必须永不闭合。”伤口只有保持裂开,才有潜在的力量!虽然在列维纳斯思想中有类似尼采思想的要素这一点上,作者打了个问号。但是并不意味着尼采思想是对韧性的唯一合法的刻画,我很赞同列维纳斯在这一点上的看法,我们需要韧性,但不是绝对的韧性,而是在敏感性的伤口下勇敢敞开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人的情感,唤醒人的责任!

近代早期,哲学界对敏感性的讨论带来的巨大影响主要在于卢梭和休谟。卢梭认为,同情是人之自然,它先于一切反思,如此纯粹和根本,以至于最堕落的道德也难以摧毁。而在和他人的关系上,卢梭提出的“自爱”则是一个人得以将自己的情感积极地指向他人的基本条件。

而休谟在他的代表作《人性论》中也指出,没有任何东西能脱离感性基础而存在,道德也不例外——道德必须植根于我们的本性和感情。我们和他人在根本上是相似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分享得越多,共情性就越强。

当然,这本书也探讨了现代社会中敏感性的阴暗面,有些人恰恰能够很容易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并以此为乐,作者对弗洛伊德和荣格尔的讨论也非常值得深思,我们的内心中是否存在着某种与敏感性伴生的暴力?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哲学书,但是它的受众却非常广泛,对哲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感兴趣的朋友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很多启发,确实,在当下这个越来越冷漠的社会中,在每个人都盯着电子屏幕而非他人的面庞的时代,我们迫切地需要理解敏感与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共通与边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