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逆光中》的读后感大全

《在逆光中》的读后感大全

《在逆光中》是一本由(德)费斯特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逆光中》读后感(一):废墟中的文化漫步

几年前写过一篇有关罗马艺术的稿子,写稿的时候正在意大利旅行,边走边写很不用心。当时我的想法是,甭说国内了,国内不算数,欧美出版的罗马艺术著作已经顶到我们下巴,写它作甚?又有谁看?于是,收起一切收集素材的心思,一心一意在罗马时代的废墟上走走踢踢,终于在维罗纳一座古堡的地窖里买了两幅老油画,来培养自己对意大利文化的兴趣。

我之所以把话题扯这么远,是因为这本《在逆光中》的作者,在写法上也是漫游似的,也是从旅途开始,以旅途结束。文化这东西,最需要时间和环境慢慢培养,我认为最有效的时间就是读书,最有效的环境就是旅程。

《在逆光中》读后感(二):《在逆光中》获多方好评

“下午继续前往息拉柯斯。沿海修建的公路已经陷入暮色。右侧的山麓雾气蒙蒙,呈现出各种形状。西西里的外貌,在这里看看那里瞧瞧的过程中,早就被抛在脑后了。曾经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晦暗场所,妖女在此聚会跳舞,让人联想到女巫鲍玻(Baubo,丰收和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痛失爱女时,鲍玻嘲笑),而不是珀耳塞福涅。不过,目光一旦转到山谷,就会看到阳光闪耀在毫无遮拦的山地上。”

“在约阿希姆·费斯特的众多作品中,这部《在逆光中》是他最美的一本书,也是最轻松的一本。也许也是他最爱的一本……它定会使读者爱不释手。”

——沃尔夫冈·比舍尔

“一部欧洲文化史的作品……一位当代少有的机智游历学者笔下的明快式散文。”

——自由柏林广播电台

“歌德走了,费斯特来了……长久以来,一部描写意大利最优美的作品。”

——意大利《晚邮报》

《在逆光中》读后感(三):邀请朋友一起编辑《逆光之旅》

在阅读了中央编译那个烂糟译本之后,我一直企盼着能读到这本书更优秀更流畅、彻底挖掘原书丰富内涵的译本。本以为得再过个十年八年的才可能读到这部绝佳文化读本的重新翻译,然而仅仅一年半之后就有机会再次接触这部内容丰厚文字精彩的著作,这得感谢最近疾风骤雨般的AI革命。ChatGPT让机器翻译更加通顺流畅和贴近原文,因为强大的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只要配合精准的prompt,翻译出来的中文不仅更加贴合原意,而且用词准确。包括一些历史中的人名地名和专业术语都能很好的翻译出来,文字也通顺流畅很多。我用原文中相同的文本内容比较了deepl, google translate,发现chatGPT的综合表现是最优的。这些德语文字包含了不少文化和历史含义的字词,尽管chatGPT也不是尽善尽美,但仍然比后二者更流畅,而国内的那坨翻译服务基本没法看。

于是我就用chatGPT的机器翻译能力把《Im Gegenlicht》这部精彩绝伦的文化大餐再次翻译出来,这样一部作品值得读书人好好品咂欣赏。通过这样一部著作一窥意大利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人物,信手拈来的典章掌故背后都有着恢宏的历史背景,绝对是一本值得认真学习细细品读的好书。正是怀着这种对文化游记的巨大热情,才促使我花费时间与精力,完成到目前的程度。现在需要把机器翻译后的内容再进行编辑和修订,因为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chatGPT目前的中文翻译也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呼吁同样喜欢历史文化游记的读者一起来参与对费斯特这部别样作品的编辑与修订,让它的中文翻译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为中国吸收、接纳、学习世界文化作出努力。目前献词、结尾部分都编辑修订好了,最关键最主要的四章内容还需要人工协作编辑和修订。如果一直维护这本书,可以联系本人作为成员加入项目。

原文和译文都已整理成markdown格式,然后结合git与gitbook工具(不知道不用关心),托管在gitlab上了。这样一番操作首先是为了方便的在线访问和阅读,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的提出问题和修改问题。需要注册一个gitlab账号,只用邮箱即可。托管在github上也一点问题没有,不过因为gh被墙,网页访问会非常难受,而要是托管国内的静态网页服务,公开访问需要应对繁琐的、不知哪里会触碰的敏感词,所以选在了gitlab。一旦发现翻译质量存在任何问题,直接在提问题的页面描述清问题,并给出你认为正确的译文,其余的只需等待修改内容被合并,然后在网页地址上查看即可。

希望有更多人喜欢这部作品,有更多人喜欢世界历史与文化;文明的发展进步相当程度上依赖交流与包容,兼收并蓄方能大气磅礴,海纳百川方能有容乃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