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堂美术馆》的读后感大全

《天堂美术馆》的读后感大全

《天堂美术馆》是一本由李清志著作,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堂美术馆》读后感(一):这书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说实话,从一开始读这本书我就在寻找我想要的亮点。想要找一个说服自己买了这本书是个正确的选择。可惜,在我把这本书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之后,不得不遗憾地告诉自己,确实没有。如果作为一本休闲小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部分很干涩,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味同嚼蜡”是我真实的感受。如果作为一本建筑专业的拓展眼界的书籍来看,书中的图片又不具备资料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一本拓展见闻的书,还不错

《天堂美术馆》读后感(二):对乌托邦式的建筑美的清新诠释

简单直白地介绍十五个日本美术馆或者博物馆。

从这些建筑的建筑师、建筑风格与特点、建筑周围的环境,并通过大量的图片,让读者对乌托邦形式的建筑美学有所感受。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人,无论是书籍的版式、图片的排列,还是文字的风格,都非常闲适,加上介绍的建筑物都带有严苛的美感要求,远离烟火与喧嚣,虽然没有高大上,但很清新。

建筑一直是很奇妙的事物。

不能动,却给人带来很多感受。

从外形上,西班牙的高迪所设计出来的建筑,外形是那样梦幻,巴塞罗那因他而丰富多彩。而柯布西耶则充满了几何形状的严谨,成为现代建筑之父。(本书均未出现)

从建筑与人的关系上,日本的安藤忠雄强调最简单的混凝土风格,以及光、影、水的结合。置身于其中,有一种奇妙的建筑与人的互动,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心情和感受。(本书有安藤君的直岛美术馆)

建筑师也是魔术师,他们把人们对建筑的功用的需求,引导到更加惬意的表述上。可是中国的建筑,似乎很多都是在模仿,都是在注重实用而忽视了美感。很想知道,中国的建筑风格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味越来越少?

建筑很有趣的另外一点是,能够看出非常多姿多彩的建筑师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的影响力。日本的建筑师更加严谨,欧美的建筑师强调科学性、几何形或者创新感、其他多民主的国家的建筑师则更为浪漫与绚丽。比如在建筑界非常著名的女建筑师扎哈德(本书有其作品),就以无比绚烂和高科技的感觉,强调其阿拉伯与众不同的文化感。

当然,看这本书,并不能体会很多种建筑风格,毕竟这是一本以日本博物馆为主的书籍。然而日本的恬静美感也是世界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最后谈谈作者。

李清志,是一位台湾建筑学教授,写了一系列的建筑美学随笔,如果喜欢本书的话,那么他的所有的书,你都会很喜欢。特别是《安藤忠雄的建筑迷宫》,是目前能够找到的、中文的、介绍安藤忠雄以及建筑的最好的书籍,没有之一。

安藤君也是书叔非常欣赏的一位建筑师,他的经历很传奇,改天再讲。

欢迎关注私人阅读思考平台book-life。

《天堂美术馆》读后感(三):乌托邦美学的优质诚品

这本书名叫《天堂美术馆》,英文翻译为Utopia Museum。狭义上说,应该是指贝聿铭设计的日本的美秀美术馆,乌托邦式的美学,法西斯式严苛的美感要求,远离日常尘嚣与烟火的。广义上看,大部分是介绍日本的美术馆、博物馆,也有法国等欧洲地区的美术馆。当然,建筑的类型不仅仅是美术馆,夜幽例如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参拜接待所,直岛贝尼斯艺术地区,教科文组织的冥想空间和小笠原资料馆等这样在定义上并非一般Museum,但却为及其著名的设计师如安藤忠雄等所设计的作品,其所包含的内在亦是广博而影响巨大。

这本书的上架建议是艺术/旅行随笔,也印证了本书闲适,散心,对话般的描写风格。它不是一本科普建筑的专业性读物,而是一段发现美的过程。李清志既是建筑学教授,也是电台主持人,从整本书的风格来看,他也一定是个极热衷于旅行并擅长在旅行中发现美的人。起初在网上订购这一本书时,我还担心浮躁的自己能否看得下去关于建筑的美学鉴赏性文字,直到我收到书,从印刷精美的自序开始看,越来越手不释卷,才领会到这是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既是被书中所呈列的一座座乌托邦式艺术馆所吸引,也是被台北人对待生活与艺术的热爱所打动。

书的自序题为《美术馆是疗愈人心的天堂》,本书将更多的关注给予了新世纪的美术馆。它们身上没有老旧美术馆的阴暗与陈腐,取而代之的是明亮,前卫,人与建筑合二为一,是休憩心灵的更好体验。

原文说:“从新世纪开始,我就发现美术馆开始有了新的转变,‘美术馆’不再是我们传统所认知的美术馆,他逐渐蜕变为一个乌托邦,一个理想的国度。”

新世纪的美术馆,早已不是艺术品高高在上,看客们仰首瞻望到头昏眼花脖子酸疼的景况了,在杰出的新世纪美术馆中,参观者能充分享受到那个空间里极致的美学,建筑不再只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而是与大自然、与人类本身,都有充分融合和互动。例如由菊竹青训涉及的九州岛国立博物馆,作者给予的小评是“Auspicious Animals in the Woods”,意为“绿丛中的祥兽”。博物馆以玻璃镜片作为外墙,身处丛林中,又能反射着绿色树木,既是视觉上空间的无限延伸,也弥补了科技建筑所占据的自然空间。

美术馆的内部空间也是变化万千,但大多都是拥有咖啡室这样可以使游人放松休憩的空间。有些美术馆内部构造过于奇特,出入口都难以寻觅,以至作者在文中提到,自己养成了每次参观美术馆都从咖啡室进入的习惯。现代都市社会难以给人一片真正放松心灵的乐土,人们只能向内心求索以获得宁静。并非说乌托邦式的美术馆就一定能复苏人们疲惫不堪的心,而是说可以在其中得到高度的放松,享受甚至一整天心灵与美的对话,转移那些不愿触碰的烦恼之事,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亦可以在走累时停下饮一小杯咖啡,这样的慰藉,其实已经足够。这也是美学经济得以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无须历史悠久的珍宝收藏,凭着疗愈与感动去唤醒审美疲惫的心灵。这样也算是以人为本吧。

《天堂美术馆》读后感(四):现实世界的一片静谧

在北京读书的时候,一向对于北京交通心存厌烦和恐惧而经常躲在宿舍的我,偶然看到有一场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展览,于是约了个朋友共同前往,虽然我对于美术一窍不通,但是站在一幅幅美术作品面前,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着一幅幅众生百态的描绘,细腻的笔触和丰富厚重的色彩,整个人仿佛被掏空了,心里反反复复的只想到,怎么会有人画出这样的作品,又是怎样把永恒的美固定了下来,恋恋不舍的就是不想走。娴静的欧洲少女,端庄的母亲抱着孩子,伊甸园的夏娃和亚当,海上诞生的仙女,突然就觉得身在异处,脱离了这个现实世界,有一种稳重的力量让浮躁的心慢慢的沉到了最低处,总有一种冲动要伸手触及每幅画作,臆想有一种力量也能拉我进入画作的世界。

当时固然没有去想我去参观美术馆的目的,也没有去想我怎么就有动力不顾交通和天气的不便兴冲冲的一定要去,现在想想是为了那脱离现实的一刻静谧吧。于是在旅游的时候,不管如何一定要去看看当地的美术馆,想起在西班牙出差时,非要拉着几个同事去普拉多美术馆,只是匆匆一瞥,现在仍记得众多的展厅,大幅大幅的宗教美术作品,虽然人们川流不息,但是仍然能感觉到那份神圣的幽静;在芝加哥美术馆,静静的站在莫奈的《睡莲》前面,觉得自己也要变成那一株睡莲,站在那里在每天的日与夜的变换下,感受光的变化;在日本旅游的时候,去了小小的冲绳美术馆,惊叹于类似中国宋代工笔画一样的日本画家的作品。

但是我几乎没有怎么注意过做为载体的美术馆。

其实我在网上看到这本《天堂美术馆》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他的观察点是什么,到底要说什么,但是谈到了美术馆,又是一位建筑师,我对于这种交错视野的感想就突然有了兴趣。作者是一位建筑学硕士,同时是一位建筑专栏作家,由于有了这样的双重身份,这本书没有变成一本学术性的教科书,在一带而过的建筑特色介绍后,主要关注的是一个一个的美术馆建造给参观者带来了什么感受,在建筑和参观者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在前言中他提到,曾经去贝律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十次之多,每一次“都充分享受了那个空间里的极致美学,包括建筑物与大自然的融合、馆区内自然四季的变化,以及美术馆经营管理的细致美感等”。曾经谈起艺术,都让我很焦虑,一直在想,艺术带给我的到底是什么?就像一个功利主义的学者抬起头问我:“你喜欢艺术,去看艺术管馆,去欣赏音乐,到底有什么功用?”然后我只能哑口无言。作者这里给出了个人的体验:“艺术这件事本来就不是只是的填充与焦虑,也不是到马戏团观看珍禽异兽的兴奋,更不是充满功利的“美学经济”思维:艺术应该是很个人的体验,是让人放下重担、内心喜悦自在的事。” 这让我哑然失笑,是啊,何苦让功利主义作祟,本来我们就不在一个层次的世界里。于是在作者的笔下,美术馆脱离了仅仅是一个载体的功能,而却有时因为在空间上的精心设计而喧宾夺主的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艺术品,相得益彰的加深了参观者的感受。

作者在书中大部分介绍的美术馆都在日本,虽然形态各异,但都秉承了一种很突出的日本特点,简约,喜欢用大片的白色来做为各种空间的主体;精巧,无论是金泽二十一世纪美术馆的圆形玻璃外墙, 新富弘美术馆圆圈空间,还是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的流动性玻璃帷幕(题外话,佐藤可士和关于这个美术馆的标示设计也有一段故事),都是在艺术品之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点;与外部空间的融合,美秀美术馆的隧道入口,九州国立博物馆屋顶与天空的相互辉映。种种的设计都是想要带所有的参观者逃离有着摩天大楼和各种交通工具的世界,独立的设定一个空间范围,让参观者产生忽如隔世的感觉,再带着这种纯粹的心灵去观赏艺术品。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只花了十几元钱就能看遍这些美术馆,在有限的图片中去感受种种美术馆的个性,在作者的悠然随意的介绍下,了解更多背景知识并产生了情感共鸣,实属一件很划算的事情,当然缺失的是身在实地的那种立体感和由此产生的个人感受,但是转念一想,如果真的有机会去参观这些美术馆,由于看书已经产生了一些概念再加上自己的感受,那份冲击力会更加强烈吧。例如说到美秀美术馆,如果在入口处做电车进入,又经过那忽明忽暗的隧道,也许会感到新奇,但是如果你了解这个设计方案中其实体现了《桃花源记》的路径,是不是会一边参观,一边对应着脑海中关于《桃花源记》的描述,一一去寻找对应的感受呢?再如,如果去了十和田美术馆看到了那尊《Standing Woman》除了莫名其妙的惊恐感,你也知道了“艺术家喜欢用超现实的手法惊吓欣赏者,借此震撼平常人安逸的灵魂”而转而自问震撼后的心灵究竟得到了什么启发。

于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是一次旅行,关于美术馆的旅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