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读后感1000字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读后感1000字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是一本由[英]乌苏拉·胡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读后感(一):多一个视角

其实内容是有点过时的,虽然可以理解在当时看是非常有预见性的,完美地把计算机和网络背景下(当时甚至还没有网络)的工人和女性立场套入了社会主义模式,但作者看问题其实是从“我们工人和女性如何更好捍卫自己权利”的工人运动角度出发的,非常非常脚踏实地且目标明确,所以在40年后的今天来看就有点过时了。但作者胜在经验丰富,实证广泛,即使我个人认为理论价值不算太大,但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它也让我意识到,这么多年来资本主义的实质、工人运动的立足点,其实都没有变过。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读后感(二):深巷的酒香

单就我了解的社科类图书的情况,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对学术类翻译图书方面所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一个“悦读时代”!

毫不夸张地说,以《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为代表的翻译图书终于摆脱了艰深晦涩、故作姿态的中英文翻译的桎梏,而变得通俗且不失学术品质。虽然这本书的作者名不见经传,译者也在“圈内无闻”,但是依然不能埋没它的学术价值和启发。

这是一本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值得收录的研究,也是一本非常可读的小册子,因为翻译真的很好~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读后感(三):商业、劳动与时间

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历史是渐进商品化的历史。(货币经济之外用来简单使用和交换的活动被慢慢转型为实现金钱收益的活动。)无偿的家务劳动,比如洗衣服, 先是变成一种社会化服务——洗衣服务、干洗店,随后又进一步商品化——洗衣机、干燥机、洗涤剂、柔顺剂等。所有商品都可以追溯到非社会化的活动。

书中提到的时间主权、时钟时间同样值得关注。

出自《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读后感(四):马女传播政经

马女传播政经 本书题目虽然是高科技无产阶级,让人以为是讨论程序员的,但实际上是女q主义的书,而且本书的观点和结构都比较散,是一本论文集,现归纳如下: 最近一个世纪的技术进步导致原本很多在家里完成的劳动力再生产的工作被资本主义地完成,女性现在作为劳动力被吸纳进那些原本在家里完成的服务业工作之中。女性必须作为一个自在自为的阶级组织起来,要关注低薪女工的处境。人类的技术进步并没有让女性在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女性家务劳动时间反而增加了,为啥?第一,意识形态洗脑,不停给女性灌输爱干净,爱孩子的主妇意识;第二,各种家务机器需要女性学习使用,操作麻烦;第三,资本主义发展,资本家降低成本的考虑,迫使很多事情要在家里完成;第四,女性是照顾员。作者引用布雷弗曼,认为家务劳动也在变得越来越傻瓜无聊,而且越来越依赖技工。除此之外,建立一个家庭的固定资本投入也多了很多,导致女性必须依赖男人。信息技术也使得文书工作可以转向家庭,女性在下班后仍要处理工作还要照顾家人。各种家务机器也使得消费工作不再受女性的控制,而是受到设计人员和说明书的控制。 作者认为,除了三产业,还有第四产业。包括了家庭和社区的活动,主要与女性有关,称为非社会化劳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将原来在家的很多事情变成了产业,比如以前女性在家要会做衣服,要能制造肥皂,能酿酒等,现在这些都要拿钱买,女性就必须就业多挣钱,女性进一步被去技能化,在性别分工下,女性干的活也很低微。女性在工作场所的健康状况也值得进一步关注,因为女性的月j是个很痛苦的事情。 本书的下半部分开始考虑远程工作、电子家庭工人和失重经济的话题。“失重经济”是一个新加坡经济学教授提出来的概念,主要讨论非物质化,生产率悖论和全球化问题。作者批评了以后现代方法考察失重经济。其中一个论点是后现代的符号学分析忽略了文化产品仍然是脑体劳动的结果,缺乏建模和计量。 作者考虑了失重经济的非物质化观点,这一点是新加坡柯成兴提出来的。作者认为,服务业的兴起虽然不错,但是服务业是最下游,其必然会带动上游各类物质生产。经济不是变得非物质化了,而是更加物质化了。(这个观点很有价值)作者将服务分为家庭社会服务、教育服务和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柯成兴认为最具有失重色彩的。然而作者反对那种神秘化不生产任何物质产品的工作的做法,而是强调从劳动过程,从物质性中探讨这种不创造物质产品的工作,这些工作要么是物质的“代理”,要么满足了人的欲望。这里可以直接引入马克思生产和非生产了。更重要的是,作者区分了“过程工人”和“创意工人“,这在我论文的初稿中有所体现。(这也和布雷弗曼有关)失重经济的生产率悖论是,信息技术理应带来生产率扩张,但是发达国家数字上并没有太多增长。很多人认为是信息技术降低了产品价格,但更可能和全球化外包降低成本有关。 最后,分析了六种办公室经济,认为创意工作是创造价值的。 最后的最后,论述了网络平台的服务外化,让顾客自助服务,提高数字劳动者的效率,让数字劳动者泰勒化,后者也降低了顾客的服务体验。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读后感(五):《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读书笔记

《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是英国研究劳工与全球化问题的学者乌苏拉·胡斯的一本论文集。该书共收录了她的11篇论文。在这11篇论文中,胡斯主要从传播政治经济学和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新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劳工和女性问题,即资本主义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对劳工,尤其是女性劳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该书的11章并没有明确清晰的逻辑关系,各章重复的内容较多。经过总结,我认为该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资本主义商品化对劳工和女性的影响,主要涉及第一、五、十一章;第二部分为新技术,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劳工和女性的影响,主要涉及第二、三、四、七、十章。另外,第七章讲女性工作健康,第八章是作者对其二十年来所做研究的反思,第九章是作者对“失重经济”和“物质世界”的论述。这几章与主题关联度低,内容较零散,故不做赘述。

第一部分关于“资本主义商品化”。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历史是渐进商品化的历史。一个活动起初是无偿的家务劳动(比如洗衣服),随后变成一种社会化服务(洗衣服务、干洗店等),之后随着技术进步,又进一步被商品化(洗衣机、干燥机、洗涤剂、柔顺剂等),新商品的出现又改变了大众的消费规律。

商品化的一个表现为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作者认为,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并没有减少劳动时间,让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具体原因如下:第一,“消费工作”、“自助任务”增长,人作为消费者的负担增加。比如,消费者虽不需自己洗衣,但需要将要洗的衣服检查、分类,去洗衣店,与洗衣店讨价还价,后期还要分类、熨烫、折叠、储藏等。这是服务业将劳动外化给了消费者,用消费者的无偿时间取代了工人的有偿时间;第二,家庭劳动转变为对各种化学品、电器等商品的购买、服务和使用过程。女性在使用这些商品时,往往要听从男性、专家、说明书的意见,受到较大限制,对家务工作的主宰度小,也无法发挥其具有的家务劳动的技能;第三,来自意识形态的压力更大。广告、公关越来越强调卫生,这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还有女性作为护理员的角色、女性满足情感需求的义务越来越重等原因。总之,作者认为,家务劳动商品化、社会化并没有解放劳工,尤其是女性劳工,反而给他们增添了新的负担。

第二部分关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影响”。作者认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工作零散化。“远程办公”成为可能——工人可以在家中办公,可以在世界的另一端办公。但这种工作仍是高度受控制的。首先,这些工人更加紧密地与薪酬联系在一起。他们不仅要承担再生产资料的成本,还要承担生产资料的成本,比如电费、暖气费、休假福利等。其次,“劳动的原子化”强化了控制。先进的技术使监视变得更加容易,工作也往往更加高强度、高压力、非人性,工人之间的隔离也使他们很难一起捍卫自身权利。

作者还指出,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一些新的劳工群体,比如“办公室工人”、“远程工作者”等。但这些群体的定位模糊、称谓不明、含义不断变化。对于那些处理远程信息的工人,我们应该如何称呼?“白领”?“非体力工作者”?“知识工人”?“信息处理员”?“电子工人”?“办公室工人”?……作者从其与资本的关系、职业、收入、地位等方面对这类群体进行解读,认为对这类群体定位十分困难,其含义和形象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总之,本书从传播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资本主义商品化、新技术进行批判性分析,破除了技术的神话,具有启发意义。不足之处在于各章之间缺少逻辑,内容重复度高,也并非紧紧围绕一个主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