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盛的中国生意读后感锦集

高盛的中国生意读后感锦集

《高盛的中国生意》是一本由程志云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盛的中国生意》读后感(一):“生意”

生意为点睛之笔。从最初与平安的相识,到最后与多家公司对赌牟利,高盛走下神坛。于是一句中国古语的智慧浮现出来,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是投入了感情,认真到把生意伙伴当作南海观世音,你就输了。

《高盛的中国生意》读后感(二):高盛在中国应该不仅仅是做生意

这本书只能用还行来评价。整个书就是把高盛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中国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罗列。

主要是列举了很多高盛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和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或者证券化的过程。作者在感情色彩上对高盛应该是有一定的敌意,因为高盛从中国赚走了大笔钱财。不过我认为这个就是生意。如果这本书由美国人来写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味道。另外高盛在中国近20年的发展过程也充分的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环境下的不成熟。关于高盛的书很多,如果从作者的角度看这些生意,那么应该背后有很多政治上的阴谋。或者高盛可以看成是美国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的博弈的一个棋子。高盛的总裁保尔森成为美国财长之前,你说他是为了美国做生意还是为了高盛做生意?很难说清楚。我个人倾向于因为他对中国的生意做得最好,吸引了布什的注意力,招致旗下,成为美国财长。所以不能用单纯的阴谋论的角度来评价高盛,应该更客观一些。

这本书除了感情色彩有些偏颇外,本人对书中提及的恨过案例还是非常喜欢的,从中移动,中海油,中石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这些数一数二的国际航母市场化证券化,到海普瑞,国航,海航的对赌协议,这些生意经值得每个生意人去深思,去反思,从中应该能学到很多。

《高盛的中国生意》读后感(三):投行的精明和狡诈

高盛,这个华尔街的金融巨头,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其国际顶尖投行的专业和服务,帮助大批中国企业实行改制整合和上市,跻身国际商业竞争的洪流而屹立不倒;但是作为投行本身,它的初衷却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利益。其中的功过是非,我想从大局来看,以今天中国的崛起,其中高盛等一批外资投行功不可没。

试想,如果没有这批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投行染指中国国企的改革,让这些企业走出国门,接受先进的公司管理理念,也许今天的中国还在重复苏联或是东德的老路。而那些从草根出身的有志之士如果不是他们凭什么在我们国家这种资源向国企央企严重倾斜的制度下闯出属于自己的天下。

作为投资银行,所有的考量无非是利,因此这种与生俱来的属性,也必然决定了这些聚集了世界上最聪明头脑的公司本身的精明和狡诈。这种精明和狡诈不是只针对中国,而是针对世界的,甚至是它们自己的母国。不见美国次贷危机乎?

与这样的精明和狡诈进行博弈并升华自己,是中国企业值得付出的代价绕不过的弯路,至于那几个钱么,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么。

这本书梳理了高盛在中国二十年的一些操作案例,虽然剖析得不够深入,但是作为一本闲书来看,也多少能读出些投行的思维逻辑来。

《高盛的中国生意》读后感(四):外资投行在中国

本周我阅读的书是《高盛的中国生意》,这本书以列举案例的形式叙述了高盛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后20年的发展历史。

自上个世界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地广人多,经济发展迅速带来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上升,国家政策改革使经济贸易与国际接轨,这些预示着中国这块土地拥有巨大的商机和前景。资本市场都将中国视为其重要的发展地点,像高盛,摩根这样的顶尖投行,纷纷开始做起了中国生意。外资投行进驻中国,必定会国内经济带来影响,其中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方面,高盛作为国际最知名的投行之一,有着丰富的协助企业改革和上市的经验,进入中国之初,高盛用其经验帮助平安保险,中国移动等知名公司成功上市,并协助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帮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政府关系暧昧,当然作为投行,其本身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赚的盆满钵满;另一方面,投行本身的利益导向,也让很多民企在和高盛合作的过程中变为其赚钱套利的工具,最后导致身败名裂,例如和包括太子奶在内的众多企业的对赌协议,中小企业为了快速上市,选择和高盛合作,签下对赌协议,希望以自己的发展速度和盈利能力带来上市,如果对赌成功了,企业上市,高盛从中获得巨大利润;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对赌成功,一旦失败,投行立马抽身,毫发无损,但发展了几十年的企业就将毁于一旦,对赌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对于投行来说,可能只是一次失败的投资,几乎毫发无损,但对于企业家来说,则是巨大的损失。

整本书对于高盛的事例描述比较客观,盈利是投行的本质这无可厚非,优胜劣汰,众多中国企业也的确是在投行的帮助下才顺利上市,只不过经济社会残酷现实,所有的相助和支援都不会是出于慈善,企业应当客观分析自身情况再做决定,不能好大喜功,自不量力,例如TCL和联想的收购案,都是依仗着自己发展迅速,希望赶快打开欧美市场,以高价收购了长期亏损的外资品牌,最终变成外资品牌的亏损接手人,其中不乏高盛等投行为自身利益在其中怂恿的因素,但是企业本身也有很大的责任。

这本书列举的案例数量较多,但是分析不够深入,每一个案例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