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读后感精选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读后感精选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是一本由(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460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读后感(一):玛格兰先生的环球旅行

值得看的一本书,关于权力对社会各方面的形塑。福柯学说的继武接踵,但档次略低一筹。

翻译略有瑕疵。国内学术翻译一直是个硬伤。其实不独学术翻译,文艺作品里也常见。在《挪威的森林》里,林少华因为缺乏爵士乐,摇滚乐修养,好些爵士乐,摇滚乐领域的名词都翻译得稀里糊涂,嗜爵士乐如命的村上春树情何以堪。张晓舟前几天发微博说德波的《社会景观》里把孙子兵法翻译成“桑卒的战争艺术”,以前还有把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的笑话。

这本书里,如果说把芒福德(Mumford)译成曼福德,把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译成勒库布西耶,偏离一致公认译名不远,把扎米亚金(Zamiatin)译成赞弥廷尚可原谅,那么把麦哲伦译成玛格兰,真是笑死我了。

玛格兰先生,环球旅行快乐吗。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读后感(二):模型和模型的反射

最初得知这本书,是在 Jason Walker 的课堂上。当时读英文,读片段。虽已完全忘记读到了什么,但记得 Walker 先生对此书评价甚高。

再次重拾这本书,根由在于,现在导师的课题组,主要的方向之一就是作医疗规划。可是,规划的好坏有什么判断标准呢?如何做规划才算是具有了“科学性”呢?科学的规划一定是好的规划吗?这是我对课题组事业的疑问,也是对自己实现时间价值的疑问。

但是读完这本书,觉得被它的副标题欺骗了。或者就是,自己的学识水平实在有限。因为我没有看懂这本书。

而之所以判断出自己没看懂,就在于,我无法找到作者的理论在我的学科群中的投射和覆盖。

可以将国家管理的“简化”过程理解为一种模型的抽象。或者说,是将复杂难懂的现实装入一个条理化的框架中,来予以规范的过程。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作者所阐述的问题,就是无论管理者使用何等高超的技术,这一模型都会遗漏现实的重要部分。

可是,这不是废话吗。

一个能够如实反映一切现实的模型,还叫模型吗?相应的,存在与这样一个宏大的模型相称的规范吗?这一规范可以被称之为政策吗?

所以,究竟是我没看懂吧。

还有一个问题:失去的昨天就一定是好的吗?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政策”实践有没有容错的可能性呢?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读后感(三):没说的那么好

国家发起的社会工程带来的巨大灾难的原因:第一、对自然和社会的管理制度—重塑社会的国家简单化,第二、极端现代化意识形态,第三、独裁主义的国家,第四、软弱的公民社会。 这本书可以看成是一个反对极端现代主义、人工设计社会秩序的帝国主义的一个案例。要表明实践知识、非正式过程和在不可预见的偶发事件面前的随机行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同国家一样,也是均值化、一致化、坐标化和大刀阔斧的简单化的推动者,不同的只是资本主义者的简单化必须为其带来利益。市场一定要通过价格机制将质的差异简化为量的差异,并推动标准化。今天,全球的资本主义可能是推动同质化最强有力的力量,而国家则有时成了地方差异和多样性的保护者。 我们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通过简单化改变现实世界的能力,还要看到社会在修改、扰乱、阻碍,甚至颠覆外界强加的各种条款方面的能力。在这里区别纸上的事实和实际的事实是很有帮助的。 最有效地守卫社会世界的可能恰恰是不同语言所带来的文化障碍,内部人很容易接近进入,但对外来者却是不透明的。 国家简单化至少有五个需要重视的特征,第一,它们只是国家感兴趣的实用主义事实,第二,它们都是成文的文件事实,第三,它们是静态的事实,第四,许多被格式化的国家事实都是集合的事实,第五,出于许多目的考虑,官员需要将国民分成不同类别,从而可以对之进行集体的评估。 国家机构所使用的分类并非仅仅使他们的环境更清晰;他们是权威的曲调,大多数人都必须要与之合拍。 多数20世纪国家发展的悲剧来源于三个因素致命的结合,第一个是对自然和社会管理秩序的雄心,第二个是毫无节制地滥用现代国家权力作为达到目标的工具,第三个是缺乏抵制这些计划能力的软弱和顺从的市民社会。 什么是极端现代主义呢?其中心就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不断满足人类需要以及与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科学理解相应产生的不断增长的对控制自然的超强自信。阻碍的有三个,第一是私人空间信念的存在,第二是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私营部门,第三是代议机构的存在。 被规划城市致命的弱点不仅在于它不能尊重自治的目标与当地居民的主观性,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居民之间相互影响与其后果的偶然性。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读后感(四):上帝的视角(下)

原文链接:http://hutianyi.net/?p=2348

上一篇讲到,管理者对于清晰,可理解,井然有序的追求,常常是一种自身美学上的取向,这种上帝式的观念运用到社会改造中常常会出现灾难。

《国家的视角》作者斯科特在书的后半段进一步反思这种美学观念背后的根源,就是精英们对现代科学的高度自信,以至于粗暴地将历史传统知识智慧弃如敝履。类似的例子我们并不陌生:某种生物危害到了农作物生长,农业科研人员想到的办法无非是用化学物质扑杀这种生物,改变农作物生物特性以抵抗等,结果是带来了该生物的抗药性或者农作物变异问题。而一个富有经验的老农却会想到用把另一种生物的巢穴搬到农作物边上,这种生物是另一个生物的劲敌,诱使两者互相残杀,最后保住了农作物的太平。可是农业科研人员仗着自己在学术上的地位,看不起这些传统土方法,他们就像强行要求俄国农庄改变田地划分方式的官员那样推广自己那套先进的农业方式。渐渐地,古老的智慧无人传承,祸根被埋下。

这样的故事我们是不是经常能听到?很多反思现代化的学者常常会拿这样的例子来例证他们的观点是不是?斯科特也不例外,他在书中也表现了对现代化社会的忧虑。但我个人对这种忧虑始终抱有一些怀疑。

书中强烈批判的现代主义美学式管理方法在最近的100多年特别盛行,可实际上这种思维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古埃及、古罗马,还是中国,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逻辑都是如此。毫无疑问,整个社会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始终在不断进步。既然把视野从百年拉长至千年,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力图将世界简单化”的思维模式实际上还是在不断复杂细化的。原来我们以为大片种树就能改善环境,现在我们知道还需要关注种树的不同品种的关系,树的分布密度,书与花草的关系等等。

不得不承认,很多古老的经验在解决问题上富有成效,就像之前那个保护农作物的例子中所讲的那样。可是,在褒扬这种古老智慧,嘲笑科学代言人(科研人员)时不要忘记,我们在叙述时仍然不由自主地用了一套“科学语境思维”,即阐述时已经把这种古老智慧用现代化的方式解构了,把它纳入到一个新的科学认知中。如果科学真的自大到如上帝一般不容质疑的话,那也不是科学了。

所以我并不认同作者斯科特将原本非常精彩的对“把个人审美喜好引入改造社会”的批判向前推进到对科学与现代化的批判,后一步,走得有点大。

如果我们把这多走的一步退回去,重新思考身边种种个人与社会的失败,并跳出斯科特从“审美角度”的解析框架,会察觉到一个更加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

迪特里希·德尔纳(Dietrich Dorner)在《失败的逻辑: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开篇问道:

“为什么铁路系统工作正常时,列车仍然会发生撞车事故?为什么所有操作人员都警觉地坚守着岗位,核反应堆依然会发生灾难性的融化事故?为什么我们制定得甚好的那么多专业和个人计划,会如此频繁地出岔子?”

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一两个坚信“现代主义美学”的人犯的错误,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被这些麻烦纠缠。德尔纳是怎么解释这些现象的?下一篇再讲。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读后感(五):上帝的视角(上)

原文:http://hutianyi.net/?p=2338

所有看到我iPod Touch界面的人都会惊讶:

主界面(左图)上一个App都没有,所有36个App都被分成3组安放在dock上,每组中的12个App的排列方式(右图)实际上也是经过反复进行揣摩的。例如第一排的四个排列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路径依赖”:系统默认顺序(但我把第三个“备忘录”换成了App Store,以符合本组名称“常用”)。第二排的顺序排列我考虑到了使用频率:把使用最频繁的Apps放在手指最容易够到的第二排,而最最常用的两个Apps放在第二排的当中,这样拇指可以非常舒服地点击它们。第三排的排列考虑了使用频率和是否需要打开VPN才能使用的条件。

这绝对是一件自我折腾的事情。由于每组的Apps数目限制在12个,因此当我想安装第37个App时,就面临两难选择:究竟是删除一个App,把新App顶替,还是就这么多一个?如果选择后者方式,那么第37个App的存在会破坏整个界面平衡的美感,如果为它专门再开一个新组,则那个新组也会因空空荡荡而让我不适,而且,那个新组的标题名字又改怎么取呢?……

我的审美取向深受现代主义影响,相信不难猜到,我的电脑桌面也是一样空空荡荡的,每天对各种文件打理归类,布置得整整齐齐,宁可删除可有可无的东西也绝不容忍一丝冗余。

此种管理方式是否高效呢?很大程度上是的。虽然很少有人会像我那样挖空心思地揣摩每个App属于哪一组,使用频率如何,每一行Apps之间内在关联如何,但在平时大家一直在被灌输一种思维: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精确清晰,可度量。这也是为什么世界需要有通用的度量衡;城市需要街道名称、门牌号;交易需要合同,契约;人需要具有继承性的姓氏和具有区别性的名字,乃至一人一个身份证号码,中国以及几个为数不多的国家所赋予每个人的户籍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整个复杂的世界变得清晰,让我们可理解。

人们对于“清晰简洁”愈发追求,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让国家到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掌握,或者最终必定有能力掌握万物运作方式,然后将所有杂乱无章的流程进行优化,以臻无比高效的境界。

在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特看来,这些美好的想法往往导致了灾难。在《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一书中,他花了近500页篇幅来细细分析其中缘由。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斯科特对国家管理者的那种追求简洁易理解的美学观点的批评。这里的“美学”指的是什么?拿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

俄国革命前有个村庄叫诺夫斯洛克(Novoselok)。这个村子有着农业、牧业、林业。整个村庄各个条田相互混杂,为的是保障每家在每个生态区中都有一块条田。一个家庭可能会有10到15块条田,各自代表不同的生态区域和小气候。这种土地分配分散了家庭的风险,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或缩小,土地也在随时调整。

问题是,这样的土地分配规制让新来的统治者非常困惑。从地图上看,整个村庄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区域,计算每家每户的土地面积变得非常麻烦。官员要求重新划分村庄区域,变成纵横交错,经纬分明的样子(这里无法贴图,请想象非洲大陆各个国家的边界划分方式)。

国家官员的的动机显而易见,每家每户被分配到了相同面积的土地,很公平;从地图上看,整个村落也变得很清晰;政府管理统计起来也格外容易。可是,原本依照产量分配土地的方式被后来的平均式分配模式取代后,产生了真正的不公平。

这就是斯科特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种管理者的“美学观念”对现实社会管理的影响。

书中关于这种美学观念批判的案例中,最震撼我的无疑是巴西利亚的建设。

我们知道,巴西利亚是一座凭空建设出来的首都城市。这座仅仅耗时41个月就诞生的城市,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当时的巴西总统库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另一个就是城市的设计师卢西奥·卡斯塔(Lucio Costa),前者提供了后者近乎独裁者创作自由空间。这座年轻的城市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这座城市也饱受批评。来看看这座城市的俯瞰图:

整个城市建立在一个巨大的中轴线上,由一个梯形堤岸和一个三角形组成,(以下摘自百度百科)形如一架朝向东方的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 。“机身”为一条长8千米、宽250米的东西向大道 。“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火车站和向南北伸去的铁路。是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再向后是小型工厂。“ 机翼 ”为住宅区 ,设有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剧院、医院、商场、餐馆等。“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商场、银行、邮电大厦、国家剧院、大饭店等商业服务设施。生活区之间隔着绿地,或者花圃和丛林,四季常青,使人感到虽身处高楼群内,却不乏大自然的情趣。人工湖面积44平方千米 ,蓄水 5亿立方米,分南湖和北湖。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湖中岛上是称作水晶宫的外交部。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市区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传统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如果近距离看一看城市的建筑,你马上会明白整个城市规划布局到每栋建筑都完完全全是按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理念设计的。

以一个外人来看巴西利亚,无论是空中俯瞰,还是站在建筑物前仰视,你都会被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那种强有力的简洁美感所震撼。整个城市摒弃了复杂的小路;居民建筑也都是统一风格,绝无杂乱无章之感;道路设计也几乎摒弃了人行道的考量,一切以汽车为中心,因此交通更流畅。

但是,对巴西利亚的批评几乎是一致的:“这里没有任何人情味,生活极度不便,是一个乌托邦城市。”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和斯科特完全相同的看法。难怪那部动画片是叫《里约大冒险》,而绝不可能叫《巴西利亚大冒险》。

完全可以相信,总统和设计师在规划巴西利亚时是以高度专业负责的心态来工作的,他们坚信清晰高效整洁的城市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现实给予了这些极端现代主义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现代主义美学的诞生与现代科技突飞猛进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十九二十世纪交界的人,每天接触到的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成就,难道你不会被它们所震撼?难道你不会产生一丝“豪情壮志”?对科学与现代专业知识的信心是现代主义美学的摇篮。

于是问题就来了,既然我们发现这种把前文所述的那种上帝式的现代主义美学引入国家管理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那么我们究竟该以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去管理国家呢?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现代主义美学背后的科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