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精选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精选

《我们夫妇之间》是一本由萧也牧著作,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一):个人想法

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思想、政治下不挨批才怪呢。但单纯就小说而言,是真实、朴素的。看似平淡实则有意味,在我看来,作者通过文笔反应的问题、现象在当时社会中应该是有着的,而且也具有一定范围的典型性。塑造的“新人”应当正是新中国建设所要的——有文化有觉悟的人民。小说不长,但具有一定意义的开篇性和开创性。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二):城市与农村

在现代人的眼里,城市总是代表着先进、时尚,而农村自然归结到落后的一方!读这篇文章是带着轻松的心情的,因为作者真的写得很好,我认为以我们夫妻之间为题是作者故意为之的,他想影射的应该有很多吧!真是值得我们去深层思考一番!城市的奢靡、富裕、冷漠、不信任人,农村的朴素、偏执、倔强,是会让人挣扎的!取舍是最大的问题!不是所有人都有幸居于城市,不是所有人都甘于屈身与农村,可是自身身处位置不是重要的,内心的抉择才是关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真的好重要啊!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三):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与婚姻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讲究琴瑟和鸣,相识相知相爱。萧也牧先生的这部《我们夫妇之间》却是表现了一种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与婚姻范式。作者戏称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典型,表现了他们夫妇之间一系列的嬉笑怒骂和矛盾纠纷及各种小甜蜜和幸福感动。搬进城后,丈夫对身为工农阶级的妻子的各种不得体的行为举止表现出了轻视和不耐烦,觉得妻子很土。但是通过妻子的各种坦率到天真可爱的行为,丈夫的心里又怦然一动。所以,最是那一刹那的温柔与感动,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句话,或是别的什么微小举动,都可能打动人心,都可能酝酿出爱情与婚姻的甜蜜。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与婚姻虽然具有挑战性,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四):干预生活的先声

《我们夫妇之间》小说在电影之前受到批判,但是说它“庸俗化”,其实很质朴,说它庸俗化的人首先心态就不健康。也有人说它语言粗糙,缺乏文学性,其实全篇就是要那种稚拙的味道,比如主人公评价媳妇的那句口头语,重复起来,反而别有趣味。

我手头还有一本1957年北京出版的群众论文集《我们夫妇之间》,谈的都是新中国的夫妇们家长里短的小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酷似萧也牧的这篇。当时对它的批判可能并不厉害,否则北京不会在1957年出集子。

顺便说:电影《我们夫妇之间》是郑君里建国后最优秀的作品,遭批判后,后来的作品里改造的成分过多。即便如此,君里最终未能熬过政治斗争,唉~~~

《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感(五):《我们夫妇之间》中病态的历史

以相对轻松的心情看完了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却以十分沉重的心情读了当时的相关评论,可谓兴师动众的批判。重读这篇小说,品味出了其中多方面的深层内涵。不论是表现城乡冲突,抑或是人性的真实,这篇小说都让我在众多当代文学作品中感到一种新意和超越,同时,也体会出其中深深的历史感。

一、城乡冲突中的相互影响:

作者首先展现给我们的是初次走进城市的农民,“那些高楼大厦,那些丝织的窗帘,有花的地毯,那些沙发,那些洁净的街道,霓红灯,那些从跳舞厅里传出来的爵士乐……”小说中李克的妻子张女士,第一次见到城市如此繁华之景时,看到的是缭乱,是堕落,是腐朽丑恶的小资情调。工农阶层出身的妻子无法适应大都市带给自己的价值观上的偏差,于是不自觉地以改造者自居,坚守农民那种朴素的革命向上的正直态度。城乡这两个生活空间的转换给人的精神带来的刺激与转变,一直贯穿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骆驼祥子》中祥子这一农家子弟对城市的最终妥协;《子夜》开篇吴老太爷从乡下初到上海而产生的种种不适而终于去世;他们或被同化,或被排斥,都显示着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相碰撞下人物的命运。而发展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新作品如铁凝的《哦 香雪》、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中焕生眼中的城市,以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进入工业城市所见的新奇与不适······都有对乡村与城市相互陌生的展示。只是到这一阶段的描写少了排斥,多了相互了解适应的温情。而《我们夫妇之间》向我们充分展示了这一空间转变给主人公带来的心理的强烈反差,真实描写了农民相对的局限性与其具备的进步性。

而解放初期的文学中,在阶级斗争主题的影响下,城乡问题表现为工农阶级对城市知识分子的“拯救式”的改造。这其中便体现了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的方向,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这一全方位的转变必然体现在文学上,因此萧也牧的“进城”题材,也在其影响之下。他自己也说过:“今天我们进入了城市,读者对象广泛了,局面大了,作品也应该有所改变。作品里应该加一些‘感情’,加一些‘新’的东西,‘生动’的东西,语言也应该‘提高’些,可以适当用一些知识分子的话来写作。”今天看来,萧也牧敏感地察觉时代带给文学的新变(“进城”),并准确地将它的艺术可能性表达出来,提出自己的探索方向。所以我们不能单纯指责作者将李克的妻子写成一个被嘲弄的狭隘落后的农民,而应该放在城乡文化冲突这一背景下,认识其中的合理性。

二、“个人印记”下的真实性:

作品中明显体现的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其真实性。当“讲真话”成为一种美德被强调之时,也就体现了那一时代的悲哀之处。中国文学长久以来一个巨大的病症,就在于不允许“低”的个人印记的存在,结果造成大量的虚假。“文以载道”的传统,当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都是如此。集体便是高尚,个人便是狭隘。我们知道,从延安文艺时期开始,文学一直被强调要“为政治服务”,“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基本是“颂歌的时代”,有悖于此的都被视为“另类”,遭受批判。而萧也牧却用自己温和至情的笔写出了个人的真实感受。在本应该大颂特颂工农阶级的时候,他却以敏锐的眼光写出工农大众真实的一面:他们有淳朴率真,同时也有自身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在当时有些人看来“阶级立场”不明确的文字,必然受到批判,甚至萧也牧本人也被怀疑为小资产阶级!

我深为这种批判感到不平。从阶级和群体出发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本来就容易造成忽视个体差异、以群体代替个体的“一刀切”的阶级群体意识,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即使是同一阶级内部,情况也复杂得多。这使我想到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他自己曾在前言中宣称,既要站在法国社会的“书记”的客观立场上写作,又说自己是在宗教和君主政体这“两种永恒真理”的照耀下写作,可见他的创作立场也是矛盾的。其实这种矛盾,正是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表现。所以恩格斯赞扬说:“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托尔斯泰不也是贵族出身,可是有谁描绘俄国农民阶层的悲惨生活胜过他的呢?在我来说,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的政治进步与否,也许根本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连自己的心灵都融入到作品中去了,于是他们的小说总是显示出一种浑然的真实。

《我们夫妇之间》也是如此,纵使它显示了作者在政治觉悟上的“低”的印记,但是这种“低”能够很自然地融入到作品之中,恰恰说明了作者的大胆率真。在那个特殊时期,国家领导为文学“命名”思想,群众生活为文学提供素材,而作家只是创造技巧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萧也牧的突破点无疑是创新的。他的话语,也正是出自自己对现实问题的多角度考虑,既表现工农阶级的先进革命性和崇高精神,同时也含蓄指出了农民的狭隘和偏见。这不仅不是贬损,而恰恰是表现了一种对个体的尊重与潜在的忧虑,足以见出萧也牧进步的开阔的眼光。

三、女性改造的主体地位: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我们夫妇之间》中读出男性与女性的相互改造现象。小说中所描写的妻子对丈夫的说教与改造,打破了文学作品中一直以来男性对女性的教育主导意识,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进步性。我们知道,中国文学以父权为传统,“五四”以来,在文学作品中,男性始终是以启蒙者、指导者的姿态出现的,而妇女自然是充当被教育者的角色,从鲁迅的《伤逝》到茅盾的《创造》,均体现这一点。到60年代,仍旧处于男性化文学阶段,而《我们夫妇之间》中这种位置的转换,就体现了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暗含了政治上、阶级上的立场。由此还可以想到《青春之歌》,同样,林道静被卢嘉川等先进分子改造,转而又去改造余永泽,终因两人渐行渐远而分离。由此可见,女性的被动地位已经得到转变。

四、历史的深刻反省:

最后我还想谈一点深有体会的想法,关于那段历史,关于反省。小说中,李克一直在不断评价妻子的过程中,做着对自身的反省。在他们夫妇产生矛盾后,他们也对自身的行为思想、工作方法等进行了反省,并在文末的夫妻对话中进行自我检讨,使双方和解。事实上,我们从李克夫妇的矛盾,可以体会到国家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已经支配着平凡夫妻的日常生活。

从小说本身,我体悟到了作者蕴含其中的诸多深刻的现实反映,而翻阅当时的相关批判性评论,也使我对那个时代有了一些反省。在建国初期的文学作品中,谈论情感二字十分奢侈。然而这篇小说却从夫妻生活入手,更多地关注了人情与人性,有些地方充满温情。作者用一种世俗平凡的日常化笔触和简洁的话语风格道出这一切,事实证明,这符合广大读者的期待。可是实际却截然相反,批判不期而至。纵观中国当代文学史,我们总是面对一个特别奇异的现象:只要是社会、生活欢迎和期待的东西,往往遭压制与打击,这特别值得我们反思。文学不应该是政治的工具,文学如果脱离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后巴金疾呼“讲真话”,艾青等人也呼唤诗人必须“讲真话”,就是因为之前文学受到的压抑太深重。如果文学只能歌功颂德,那么其现实意义也就徒有虚名。

然而至今,我们的文学创作,看似摆脱了政治极权的影响,却不知道我们又陷入另一种政治权力和话语权力的影响之中。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使得人们如此排斥所谓的“异端”?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敢于反省的民族才是进步的民族,一个允许“异端”存在的社会才是和谐自由的国度。真正的健康,从来就是包含病态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