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诗欣赏与创作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诗欣赏与创作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诗欣赏与创作》是一本由戴达奎著作,30.00元出版的2010-6图书,本书定价:367,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诗欣赏与创作》读后感(一):这是一把打开现代诗语法体系之门的钥匙

现代诗有一套独特的语法体系,如果不得其法,无论读多少本诗集也只是在它的门外徘徊,而这本书就是打开现代诗语法体系之门的钥匙。(此书已成为我一生中的重要书籍之一)本书从诗的陌生化、审美视角、童年思维、原型意象及戏剧性等方面构建出了现代诗的语法体系,并通过解析和欣赏食指、北岛、西川、顾城、舒婷、海子等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令读者理解和熟悉这个体系。20世纪是人类诗歌史上最灿烂的黄金时代,而它,成了这本书的底色。

当然拿到宝典并不等于神功告成,例如本书中“原型意象”这部分,就需要以对古今中外的大量经典、文学常识都谂熟于心为前提, 归根结底,多读多看才是不二法门 。

诗是给存在的第一次命名,是给万物的第一次命名。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和诗歌一起还乡,去缪斯的土地上尽情舞蹈吧!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现代诗欣赏与创作》读后感(二):《现代诗欣赏与创作》——诗意化的世界

哲学家说人不会踏进同一条河流,自己偏偏两次踏进图书馆都选中了这本书《现代诗欣赏与创作》。第一次难以取舍犹豫着没借成,这一次借到了。

一翻开书本,只是看到几面,就被里面优美的文字吸引到了。其实,最吸引我的倒不是文字,其实是“诗”这个东西,对我有太多的诱惑了。

记得小时候,大家对诗人都是很崇敬的,当时孩子们的愿望除了当科学家,就是当一个诗人。大学里,诗人也是很畅销的。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诗反倒是很受欢迎。渐渐地,听不到周围有谁说到诗歌了,工作后,更是如此。诗歌算什么,诗歌带着酸味,浓浓的酸味,被人们弃之如敞履。

是真的不需要了吗?

一首诗是需要有静静的心境去欣赏的,尤其是诗中的意象需要用心去创造。

美的东西,是不会有人拒绝的,是每个人都喜欢的。那么,诗歌为什么会离我们越来越远。难道诗歌不美吗?我看是人们的心灵失去了美的感受力。心灵钝化了。

诗是感性的,诗是能拨动人的心弦的。记得有人对唐诗的理解是,唐诗之后再无诗歌,是因为好的唐诗就是一幅画,绝少掺杂主观感受在内。后代的人创作诗,总想在诗的意象中隐喻什么内容,想要往诗里加入某些哲理。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背离了诗歌纯感性的美。每个人对每幅画有不同的感受,千变万化,对同一段文字的内容,或是同一段哲理,想必理解多半是千篇一律。所以相比唐诗,这种纯的个人的单纯的感受之美就差了许多。

诗歌是什么?

于我的理解。诗是思想的闪光,是美的意象的跳跃,是最纯的心灵之花,是沁人心脾的美酒。

生活是沉重的,每个人仿佛都挑着千斤重担,被担子压弯的头颅向下低着,沿着脚下的路,匆匆行走在人世间。诗歌,就是让你可以抬起头来,哪怕脚底全是血泡,哪怕半截身子在火上焚烧,你在仰望星空,有那么些超越肉体的美让你感受到,给心里一丝清凉。给灰色的人生一抹也许并不存在的亮色。

这些,其实不是诗,而是诗意。

我们欠缺的就是诗意化的生活。这不需要物质,不依赖于物质。只在于对自己心灵的锻造,只在于对自己心的释放与调整。

幸福是什么?幸福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幸福就是视线跟踪小蚂蚁的那一霎那放松,幸福就是回应自己小小帮助的那声真诚谢谢而电击在两颗心之间的那一丝温暖,幸福就是一个陌生的阳光的笑脸。这些,都依赖于自己的感受。诗意化的人生,在于对自己纯净心灵的护卫与锻造。

黑夜很长,总有天亮的时候。

太阳很毒,总找寻得到一片荫影。

世界很大,总可以聚焦到一处有趣的角落。

《现代诗欣赏与创作》读后感(三):在硬卧下铺做诗意的梦——读《现代诗欣赏与写作》

“ 金河流动,楼林通透 明亮的光点飞退,飘向远方时间的山丘起伏 黑暗的平原无垠铁轨蜿蜒,远方摇晃 ”

以上是16年我在Z字火车硬卧上写的。后来我坐过很多次高铁动车,但都不及那一次印象深刻——车厢已经熄灯,躺平了的我感受车厢晃动,听着车轨咔擦声,看窗外楼房灯火掠过,想着一列火车在夜色中把昏睡的人带向远方。这些原始本真的感觉,被我用文字网起来存放,自此之后每次坐火车过夜,都能拿出来回味。

很难说这就是诗,但我确信这是诗意的表达。诗意可以装点记忆,激发感官,让情绪起波澜,让平实的生活绽放出不同的色彩。所以生活需要诗意。

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并编织诗意呢?诗是诗意的文字化呈现,因此如何赏诗写诗对于如何在生活中发现诗意很有参考价值。古体诗重韵律意象典故,现代诗大概更自由,更适合普通文学素养的人挥洒内心的诗意,由此我读了《现代诗欣赏与写作》。

全书分为七讲,每讲上下两编,上编阐述理念,下编欣赏诗作,读来非常易懂。其中选取的现代诗也很有代表性。虽然作者作为诗人,在编写关于诗的欣赏时,会忍不住用一些诗化的语言去描述,以及对现代诗的解读终究是悖论,但这不影响这本书作为大学教材成为入门阅读的好书。

七讲之中,我最有体会的是前言部分与“陌生化”,“童年思维”和“原型意象”,我将以此四部分阐述读后感,以及如何应用在生活中练习诗意的发掘。

前言作者借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这句话说明21世纪的人“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把这句话中的“电视”换成“图片”或者“短视频”,就非常适用于现在的时代了。便捷易懂的海量现代信息不再怎么需要大脑想象力去处理,而是直接把声音图像塞进脑颅,这样的信息不容易失真,是时代的幸运,但也令想象力懒惰萎缩。

文字不一样,文字是对现实事物主观感受的抽象,是主客观世界的离散化表达。诗更是其中之最,诗以凝练的语言,大量的留白,甚至奇怪的组合迫使你的大脑需要想象力活动起来才能对其作出合理解释。看到诗,想象力尝试勾连所有离散化的文字与意象,按照自己的经验,组合出一种画面或者体验,如果那种组合恰恰唤起了你从未经验过的感官,那就是读诗的极致快乐了。 与之类似的就是玩梗了,梗也是大量留白的翘楚,只是梗的信息不仅仅包含在它的载体中,而是需要读者拥有相应的背景经验作为钥匙。

人脑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在信息洪流下,大脑不会再尝试记住所有内容,而是只保留非常短暂的记忆。因此常有刷了大半夜短视频,放下手机就想不起看了什么;忙碌辛劳一周,在周日却觉得七天倏然而逝,不记得具体发生了什么。 更多的,记忆力会记住那些闪光的关键点,你的每次回忆都是对那些关键点的重新串联。这样只需要很少的信息,就可以编织出一场可以回味的美梦。

所以,要发掘生活的诗意,首先要学会观察,捕捉那些关键点,它们可能一闪而逝,但我们要定格它闪光的那一个瞬间,留下下次寻回整个图景的线索。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更是怕落入俗套。唯有新奇的文字组合才能引起从未经验过的感觉。大脑偏爱新鲜。枯燥的重复只会被压扁放进记忆仓库。本文列举了几种创造陌生化的写作思路,这里我不细加说明,而是回到我们看书前的问题“如何发掘生活诗意”来看这几种写作思路参考价值。

一是变形,譬如艾略特《荒原》说四月是残酷的,它掩盖冬日的寒冷与枯萎,“从死亡的土地孕育出丁香”。变形,是打破约定的意象概念,需要人从平常以外的角度思考。 二是关系换位,譬如门罗笔下的《流浪人》说“让整条街只在他脚下走着”。我们也很容易想到三行诗大赛的“螃蟹在剥我的壳”。这是混淆主与客,时与空,你与我。 三是荒诞,我不想赘述。当生活中出现荒诞之事,扭曲的诗意也必然会氤氲其中。 四是梦幻,譬如舒婷《往事二三》中的“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梦幻,是信息点的美丽跳跃。 五是远取譬,比如江河把薄雾中的太阳比作撒网的渔家姑娘。远取譬,是放大想象力的空间,摘取遥远的合适喻体。

让我们试着练习一下:

大脑是抠门的收破烂 枯燥的重复只会被压扁放进仓库 我们把马桶放平骗它那是艺术品 说贝壳里有人鱼王国 从它那皮层沟壑的火花中找到一个世界的线索 做一个向上管理的奴隶 野心勃勃

儿童是自然宇宙的宠儿,他们像原始人一样自由纯粹地体会这个世界,没有经验的枷锁,不受知识的诅咒。书中阐述,儿童思维与原始人思维近似,“主观与客观互为混淆,物理的与心理的,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幻想与现实,都有着一种实体意义上的神秘的互渗关系。它具有表现性、非逻辑性、模糊性等特点。呈现一种人我不分、物我一体的混沌状态” 显然这与上一节那种制造陌生感的技巧是不谋而合的——无形之概念,也就无需变形;无关系概念,也就易于错位;不受常识诅咒,也就更容易触摸荒诞的边界…

因此儿童是天然的诗人,不足的是他们大部分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而当他们有了足够的语言能力,他又已经被语言知识污染。诗人往往都受童年影响,当他们童年的烂漫记忆足够深刻,在他们掌握语言后,还能回忆起来而将之描绘,就已经是合格的诗作了。

童年思维的特征是,“主客体神秘互渗律表现得十分突出” ,儿童很容易物我同一,是“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成一切事物”。成年后, “当人能理解时,人用自己来造事物,由于把自己转化到事物里去,就变成那些事物”。 毋庸置疑,这对于成年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理解这些特征,但却无法回到那样的状态中去了。另辟蹊径的办法是加强对世界的感受,像儿童一样,用感性去触摸、嗅闻、观看。去感受而不是认识。去触摸一个硬质的光滑圆润的环体并饮用其中棕热的水,体会细微泡沫中的苦香——而不是拿起马克杯喝咖啡。

就像你与世界第一次见面一样。

社会、语言与知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除了像原始人一样去欣赏这个世界,还可以继承地域、民族、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前人的诗意。这就是荣格说的 “原始意象即原型——无论是神怪、是人,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进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形象,在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地方,也会见到这种形象。”

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吴刚伐树是原型意象;文化载体长城故宫,黄河泰山是原型意象;文化作品“床前明月光”,“天涯共此时”是原型意象。

原型意象可以作为诗作中的素材典故来再次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前人的诗意再加工,流传积淀之后就成为地域、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瑰宝。 如《追日》,《山海经·海外北经》云: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桃林),诗写为——

读到这样的内容,可以引发读者集体意识中长期积累的心理能量,使读者“突然感到格外酣畅淋漓,像欣喜若狂,像被排山倒海的力量席卷向前。在这种时刻,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人类,全人类的声音都在我们心中共鸣”

因此,为了在生活中获取更多的诗意,除了自己发掘以外,还可以让伟大的文学作品浸润自己,体会不同的文化载体,拾取前人钻进漆黑的原始洞穴中凿取出来的火光。

以上,愿你即使在晃动有异味的硬卧下铺,也能做出一个诗意的梦。

腾 辛丑年 除夕 2022-01-3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