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读后感1000字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读后感1000字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是一本由马塞尔-普鲁斯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彩插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5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读后感(一):意识流小说?

终于看到最后一页,一字一句,最初读时是艰难的,被带入那个世界后就感觉很多东西都蛮有意思,尤其是第二部分斯万的恋爱。冗长的拖沓,繁复的叙述,却是将那个世界描绘得那般真实。晚饭后的很多个时光就此被打发掉,像进行了一场不惊险却波澜起伏的旅行,喜欢像是自我吟诵般的时而激情时而委婉的叙述,喜欢将景色,事情,东西,心理描述得精细入微的句子。这就是意识流小说?会再读,并希望继续去读二和三。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读后感(二):Sentimental Kills

我真的没想到这部小说在法国甚至世界上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感觉就像中国人研究《红楼梦》一样,法国人对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痴迷得难以置信。译者徐和瑾先生严谨认真的态度让我十分钦佩,希望国内多些这样的译者,让更多人欣赏到其他文化的精髓。总之这是一部极其耗费大脑的作品,虽然被称为小说,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可言,“从任何一页都可以开始阅读”(译者注)。感情细腻者可以考虑读一下,否则还是不要买来看了,绝对看不下去。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读后感(三):2015年

普鲁斯特关于凯尔特人的信仰与往事的描述是一种感觉的把握,精彩的一瞬

第一部 贡部雷 一如名称所揭示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童年记忆中的半个故乡,一个个不经意间的片段铸就了日后永难磨灭的记忆

斯万的爱情这一部分写得很拙劣,或者说毫无新意。而且目前还没发现是如何与我的视点统一的

20150412: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读完。这本书果然适合午后闲暇时光从容读上几页,译者不能急,读者也不能急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读后感(四):悠长的回忆

普鲁斯特对人性的观察极其细致入微,对人的情感变化的描写非常地细腻、柔和,他的句子大部分是有多重定语的长句,让人读起来常常处于绵软、悠柔的氛围之中。借着普鲁斯特营造的柔美的氛围,我用了几天时间写了一个短篇小说,这是我目前为止写得最快、觉得意境最好的一个(当然到写这个书评为止,我只写了几个小说而已),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吧。

普鲁斯特家境优渥,对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的鉴赏力极高,这些都不必多说。不过他对于植物的熟悉,能说出各种花、树的名字,并能欣赏各种的香味、色调、形态,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让我喜欢的还是斯万和奥黛特的爱情,我对这份爱情的整体感觉是:在爱情中,高贵也可以被庸俗俘获。我想起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我们初见某些人时会说,那种人我们绝对不会喜欢,但当爱情出现时,我们便完全忘记了之前说过的话。

书是有性格的,看书也好像谈恋爱,如果一本书与你的性格不合,那这本书你会觉得看不下去。我想除了篇幅太长、情节过于简单、部分内容繁复啰嗦等原因,很多人看不下去这本书是因为和书的性格不合,少有人能有闲淡的心态,细细地体味作者字里行间的智慧和情感。不过看不下去也无所谓,看自己喜欢的就好。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读后感(五):七步曲的第一卷

意识流。

一个高端甚至小众的名词,不懂的人大多会用来形容费解的事物。

但这本书起初没有令我费解,它更多地只是使我瞌睡。

每一次翻开它都会提醒自己还有六卷的长路要走,进度反而会慢,阅读类似流行、杂谈的小说从不会如此拖沓倦怠之感,只因为这意识流太过精密,太过细密。

这本书真的是在描写一种流,没有主旨,没有波澜和跌宕,有的只是心理的历程,一棵树,普鲁斯特会描绘它的色彩,它的脉络,它的感觉,完完全全的心理和意识,即使将斯万的爱情故事,也没有过多的对话和场景,大多都是缠绵琐碎的臆测与痴想。有人曾说普鲁斯特建立了一座精密的广厦,其中的一砖一瓦都被他精心地构造出来。而我认为其更像一条河,一股风,作者疑似用抽丝剥茧的方式,细腻的织造出思维的纤维,然后汇流成河,逆发成风,最后读者便可在回忆中迷失。

看到第一卷的最后我常常想拍手叫绝,他对人心理的捕捉实在精确。如果说斯万的爱情只让我理解,那“我”的心动往事实在称得上共鸣。一丝丝心理的悸动他都可以完全的展现,这不是回忆,这是普鲁斯特画的一幅画,他画出了流年。

但我仍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够坚持到七卷的最后一幕,然而这篇书评便是一个激励,倘若我还想迷失在稠密细腻的流中,我想我会耐心地拾完这七卷的追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