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闻乐观风经典读后感有感

闻乐观风经典读后感有感

《闻乐观风》是一本由陈平原 李静 编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闻乐观风》读后感(一):亦雅亦俗,感受乐符里万千情绪

雅乐虽雅,难于受众;俗乐不俗,易于流行。——这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

音乐之雅,体现着音乐的深奥、奇妙、高于生活、超越时空、追求渴望感和完美性,富有理想主义色彩;音乐之俗,则反映生活、表现自然、表达心声、倾吐情感、讲求时代性与民间性。

流行、爵士和摇滚之所以更大众,是因为大众可参与表演,可欣赏评论,可自娱自乐,但雅乐亦应有发展空间。

在快节奏、数字化的今天,短视频使得旋律简单的洗脑歌曲流行,数字化使黑胶唱片成为小众发烧友的消费选择。今天的听音乐,多是解闷、解乏、解压的一种手段,多是作背景出现于视频。

未来,AI将取代人类的作曲、作词吗?现在看,还为时尚早。对于AI,乐理易学,情感难注入。AI孙燕姿出现证明:经典的依然值得反复去听,优质歌手更是无法取代。这也是本书第一辑“音乐与时代”想表达的,音乐与时代密切相关,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跨越时代,古琴乐、交响乐,便是例证。

生活本应是多姿多彩的,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听苏州评弹最好是能去苏州的书场走一走,书场里泡一杯香茶。(《深巷里的琵琶声》)听古琴曲,最好能到古建筑里看一看。§当音响构成的场、人的心境场和周围的建筑场这三者发生共振的时候,旋律和律动才能打进入的内心,才能荡人心魄、顿起波澜。(§《音乐与人生——我和古琴曲〈平沙落雁〉》)

除了生活体验,还要有情绪体验和哲理沉思。音乐绝不是一串孤立的音符,而是一种文化现象。要了解、把握某个时代和某个民族的音乐,就必须把它放在那个时代的整个文化背景中去做有机的、多维的(立体)考察。(《音乐·文学·哲学——读〈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

我们当然可以肤浅地在粉丝偶像文化当道的今天,不做乐迷和发烧友,而把音乐做为打卡与身份象征的消费品,但我们还可以做更多——褒扬或是批评,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让音乐创作环境变得更好。

音乐创作离不开生活和你我,而不是离不开AI。

《闻乐观风》读后感(二):音乐带来的喜悦是别的事物代替不了的

一开始知道这本书的书名,我是抱有既兴奋又期待的心情的,因为这里面有我的兴趣和爱好,是我平时在生活中、业余生活、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够从此处获取能量的,而这正好也是人类创造的能够与所有不同物种产生链接、建立联系的方式,跟人类之间可以沟通感情,可以跨越国界引起共鸣,甚至可以跨越宇宙,去表达来自地球人类的友好与欢迎。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阅读完之后充满了兴奋和欣喜,也了解到了这个领域更多的信息,之前关注过的、不曾关注过的,现在的、过去的、近代的、古代的,甚至古今中外。让我也增长了更多的见识,增长了知识。

⭐书籍基本信息:

系列名:漫说文化丛书·续篇

书名:《闻乐观风》

编者:陈平原

李静

品牌:(北京)@领读文化 (传媒)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书籍分类:散文集

⭐第一感

初见“漫说文化丛书” 之中的第二个系列“漫说文化丛书·续编”这套丛书就有种发自内心本能的好感,会觉得很权威性、很高端、很用心,像小时候读书时期认识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丛书的样子,会有种纯天然地充满着崇拜,想迫切地去拜读的感觉。

书的设计简单又朴实,纯色系,封面一幅简单的但蕴含深意的封面插画;封面用非常有质感的、有纹理的厚纸;内页印刷很安全无害的感觉,翻开书页,纸张手感很滑很顺,能让人闻到明显的木香味;内页侧面柔滑,让人忍不住想把书靠近自己。

不需要华而不实的外表,也不需要透过整洁、精致美丽、有气场有气质的样子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就像读书人朴实的外表,普遍含有内秀的气质,只要已足够富含底蕴内心。

⭐全书亮点

阅读成熟的名家作品,提高了文学品位和增加文学鉴赏能力,在写作方面能够提高水平,得到更多、更有水准的学习。

⭐内容概述

本书收录了许多权威、知名的,甚至是已经绝版的报刊、杂志、书籍里的名家、大家以及一些在文学领域有一定学术水准的老师的作品。

⭐思考|收获

让我们在欣赏阅读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当时年代的背景,老师的文笔、感受都能清晰,并且让读者与之共鸣。

《闻乐观风》读后感(三):那些雪泥鸿爪的声音

《礼记·乐记》云:“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音乐,历来是关乎民风与世情的。

音乐,也和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包括古代的诗歌,如“诗三百”,如唐诗,如宋词,都是可以和乐演唱。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时代去追索和分析音乐的嬗变,审美的更迭,生活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不同时代的音乐形式、音乐载体、音乐风格中,侧面见证时代的一鳞半爪。

比如最近在读的一本小书《闻乐观风》,收录学者、作家、音乐界与文化界人士关于音乐的散文数十篇,既有关于六十余年来国人的音乐审美的变化趋势,也有个人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心得体会,还有音乐史、文化史视野的思考和讨论。

书中内容涵盖颇广,理论与体验,具体的点与历史的线,专业研究者与“普通”欣赏者,不一而足。

不同的人物和身份,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论对音乐的感受、看法,形成互相交叉印证,又纷繁多样的讲述。

读起来或会心一笑,或若有所思,或慨然一叹,但着实是令人手不释卷。

比如李皖老师在《流行音乐为什么不流行了》一文中指出:

“流行音乐为什么不流行了?这个现象背后,有着时代的某些变化。变化的绝不仅是流行音乐,也不仅是各类艺术作品的失焦、失势、失去大众性,变化的是人,是我们的人生以及精神生活的状态。

李老师还分析这一系列变化背后的原因,如价值多元化,信息技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等,其种种论述,联想近二十年之社会、传媒、文化领域之种种,既发人省思,又令人脊背发凉。

其他如赵鑫珊老师的《音乐·文学·哲学——读”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资中筠老师的《今夕何夕?有缘千年古琴》,赵园老师的《乐音》,刘雪枫的《太庙只是一个符号》《瓦格纳的拜罗伊特》等篇,都写得十分有意思。

这本小书,是陈平原老师主编的”漫说文化丛书·续编“中的一辑。该丛书以精选社会人文方面的散文短篇,见微知著为亮点。”漫说文化丛书“自多年前编选、出版,数次再版、重印,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我个人数年前就读过这套丛书,其中数辑还颇为钟爱。

如今”续编“问世,除了在原来框架内再选新章,也增加了一些新的选题方向,其中就有这本《闻乐观风》,以及前几天分享过的《旧戏新文》,此外还有《君子博物》等辑,涵盖较初编更广,而底蕴则仍一脉相承。

丛书的编选者,希望通过编选,给大家分享一些内容可资借鉴而又好读有趣的文章。

作为读者,则可直接按图索骥,将日常所见、所听、所玩,与历史、社会、文化等链接,即可赏玩一乐,又能有所斩获,庶几可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